书城励志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9285600000022

第22章 社交心态,使你在人际交往中胜出(3)

好不容易赶到了家,正准备开门进屋,旁边的狗却突然从黑地里猛冲出来对他汪汪直叫。那狗见他没有离开的意思,就作势要扑过来。弟弟一见自家的狗连主人都要咬,就愤怒地抄起门边的木棒要打那条狗:“瞎了你的眼了,连我你都要咬?看我不打死你!”这时,哥哥被吵闹声从屋里唤了出来,一边阻止弟弟用木棒打狗,一边唤住了正在狂叫的狗。哥哥对弟弟说:“你不要打它啊!你白天出去的时候穿的是白色衣服,现在回来却换成了黑色,而且又这么晚了,它一时辨不清也是难免的。这能怪它吗?”

弟弟冷静地想了想,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狗这时也看清了弟弟的样子而不再汪汪地叫了。

是啊,人时时刻刻都在改变,若自己变了,又怎么能怪别人一时认不出来呢?面对他人的误解,我们不能恼羞成怒,这样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别人越是误解我们,我们就越要理智地去化解。

大千世界,纷繁人生,谁都有被人误会和误会别人的时候。

所谓误会指的是对人的看法与他的实际情况不符,是无意之中产生的认识上的错觉。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言行不够谨慎,言谈行事有欠周到、欠细致、欠精明之处,致使他人不能准确地领会你的意图,从而产生误会;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学识、价值观、气质、心境等,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不同的人理解是不同的,当人们以自己的眼光来看他人的时候,就容易误解别人。

一旦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误会,而又不能及时化解,则后果是相当可怕的。除了让双方都非常痛苦、烦恼、难堪之外,甚至可能会引发始料不及的悲剧。比如当朋友之间产生了误会,如果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使友情破裂,甚至使双方由朋友变成仇人。所以,陷入误会的怪圈后,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智地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解除。下面有几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消除自我委屈情绪

出现误会后,总以为自己正确、有道理,而对方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不可理喻;自己是受委屈的人,对方是欺负自己的人。如果怀有这样的委屈情绪,就必定不愿开口向对方解释。这是非常不利于彼此进行交流以化解误会的。此时我们一定要放下心中的委屈,这样想:也许真的是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才让他有这样的误会,也难怪他反应那么大了。为对方不合理的行为找到合适的理由,心里的委屈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放下委屈后,只要我们真诚地向对方表明心迹,误会便会消除。比如同朋友当众讨论一个问题,谁知越说越激烈,无形之中说了许多过头的话伤害了他,使他误以为你是故意让他难堪而自己出风头。这时,你就不能认为是他小家子气,竟然这样误解你、冤枉你,而要想到自己确实做得有些过了,应真诚地向他道歉,这样才能保持友谊。否则,朋友就会因一次争论而导致关系破裂,甚至变得水火不容。

查清原因方可化解怨恨

产生误会后,一方怒气冲冲地兴师问罪或者怨恨对方、敌视对方;而另一方也觉得莫名其妙、满腹狐疑,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的情况也不少。此时,被误解的一方就一定要冷静,必须下一番工夫内查外调,搞清楚对方的误解源于何处,否则怎样解释都是徒劳无功,弄不好还会误会加误会,越描越黑、弄巧成拙。

战胜自己的懦弱,当面说清

误会的类型各种各样、形形色色,但最简捷、最方便的解决方法便是当面说清。有人由于懦弱不敢面对,结果使问题越来越复杂。记住,误会产生时双方一定要当面说清,不要找第三者传话,其一这样显得没有诚意,其二由于第三者并非当事人,不了解具体情况之下,很容易用错了语气、传错了话,让误会加深。因此,一定要克服困难、战胜懦弱、想方设法当面表明心迹。

越拖越被动

误会产生后,有的人碍于面子,觉得一时不好启齿,便想着“过段时间再说吧!也许到时候他自己就明白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时间越拖越长,误会越陷越深,到最后成了死结更加不好解决。所以,有了误会要及时解释清楚,时间越长就越被动。

把微笑当做“招牌”

在纽约证券股票公司市场部,有一位非常成功的营销人员叫威廉?史坦哈。但是,很多人都说他年轻的时候实在是个招人嫌的家伙,他的脸不是拉得长长的就是面无表情。

由于不被人们所喜爱,所以他的业绩总是不好。为了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他决定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他决心要以开朗、快乐的微笑作为改变的开始。于是,在第二天早上梳洗时,他对着镜子中那个满面愁容的自己下令说:“亲爱的,你得微笑,把愁容抛到九霄云外。现在立刻开始微笑。”于是,威廉?史坦哈微笑着走出洗手间,跟他的太太打招呼:“早安,亲爱的。”他的太太看见他脸上的笑容竟然惊诧地说不出话来。史坦哈看到太太的反应,开怀地说:“亲爱的,你要习惯我的笑容,因为我决定以后都把它当做自己的‘招牌’。”

史坦哈就这样每天微笑着生活、微笑着工作了两个月,他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说,从他开始微笑,他在家所得的幸福比从前全部加在一起还要多,而他的工作也顺利了很多,业绩也提高了。

现在,史坦哈几乎对每个他遇到的人微笑,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小区的警卫、地铁的售票小姐、还有那些交易所里从未谋面的人。而那些他微笑以待的人往往也会回给他一个微笑,这让他愉快极了。因为有了微笑,史坦哈每天都能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工作,即使面对一些满腹牢骚的人,他也能一面微笑、一面恭听。

过去招人讨厌的家伙变得受欢迎了,过去很棘手的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了。因为微笑,史坦哈打开了自己的心门,他学会赞美、赏识他人,也学会了包容他人,他获得了良好的社交关系。从此他快乐、富有、拥有友谊与幸福。

史坦哈曾感叹地说:“不会微笑的人在生活中将处处感到艰难。”

微笑并不需要我们投入什么成本,却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回报。它给家庭带来了快乐,社交场上为我们赢得了他人的好感,而且它还是朋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

古龙曾说过:“一个爱笑的人,运气往往都不会差。”微笑要发自于内心,即“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嘴角就自然会挂起幸福的微笑,并感染他人,而他人的微笑又反过来巩固和强化你的愉悦和微笑,这样就形成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态势。

心理学家认为,即使我们内心不快乐,强迫自己微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抑郁之气,提升一个人的积极情绪,进而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如果我们碰到一位陌生人正对着自己微笑,我们往往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去接近他;而如果对方是一张“苦瓜脸”或“驴脸”,我们则通常敬而远之。人是喜爱微笑的动物,笑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项特权,真诚的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笑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会。当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着彼此微笑,大家还会留着“隔夜仇”吗?微笑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调节庄严的氛围。在严肃的报告会上,发言者微笑着说:“我好像有点紧张了,大家给我掌声鼓励一下吧!”这时,会场往往就会响起掌声。微笑可以融解客人的拘谨。当主人用微笑欢迎客人来访时,客人就会感到自由、轻松愉快……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微笑之于人际交往,就如盐之于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不妨随身带一面小镜子,每当生气、厌恶、消沉、无精打采时,就拿出镜子强迫自己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直到你觉得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从现在开始“制造”笑容,微笑从此就是我们的“招牌”。

慷慨对待他人

猴子死后见到了上帝,它愤懑地说:“下辈子我再也不要做猴子了,我要做人!”

“为什么呢?”上帝问道。

“猴子终日遭人戏弄还没有钱,既吃不到美食,又穿不到漂亮衣服,还玩不到高科技的产品。人就不同了,穿得鲜艳、吃得讲究、用的东西也先进,而且还能在公园里戏弄猴子,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做人更加美妙的事情了。”

上帝笑着说:“好吧!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答应你。不过你必须做到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成为人!”

接着,上帝一招手,一群可爱的天使飞到猴子身边,他们把猴子按住,开始用镊子拔猴子身上的毛。猴子痛得嗷嗷直叫,它不满地问上帝:“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

“拔掉你身上的毛才能让你变成人啊!想做人,一毛不拔怎么可能?”上帝回答道。

是的,做人是不可能一毛不拔的。没有人会喜欢小气的人,会和一毛不拔的人交朋友。人们讨厌那样的人,不齿他们的吝啬。一个凡事只想从别人身上索取,却吝于付出的人是很难做人的,更不用说拥有好人缘了。

古时候,中山国的君王有一次设宴款待饱学之士,中山君请在座的人点自己喜欢的食物,再让御厨去准备。有一个叫司马子期的人要了一碗羊肉羹。中山君认为他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不愿意为他准备,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拒绝了他。

司马子期见中山君如此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根本就是笃定了他是个无能之辈,司马子期在心里发誓一定要中山君知道他的厉害。于是,他跑到楚国,怂恿楚王攻打中山国,楚王受其蛊惑,果然挥兵攻打中山国。

不久,中山国兵败。中山君身边的人都丢下他各自逃命去了,只有两个护卫仍然手执长矛跟在他的身边保护他。中山君觉得奇怪,就问那两个人:“别人都逃命去了,你们怎么还不去呢?”

两个人回答:“大王,您曾经赐给我们的父亲一壶食,救了他的命。家父临终时就要求我们誓死追随您。”

中山君听了,仰天叹息道:“我竟然因为舍不得一杯羊肉羹而亡国,却因为慷慨施予他人一壶食而得到两位誓死效忠的义士相随。”

“一毛不拔”的人容易失去人心,甚至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慷慨的人则欢喜得人缘,处处受欢迎。

吝啬的人往往精于算计,他们时刻都在算计得失,他们付出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为前提的;他们害怕自己的付出会“血本无归”,猜忌他人是否在谋算自己的财产,忧虑亲人挥霍自己的钱财。他们生活的主题就是算计、害怕、猜忌、忧虑。而慷慨者则大大不同,他们从不斤斤计较,往往乐善好施、让人感觉仗义,即使自己吃了亏也没有关系。他们大多为人乐观、胸怀阔达、开朗大方。因为这样的人总是给他人以方便和好处,因此人们就自然乐于与之交往。

著名史学家范晔曾感叹地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人与人交往,总是先付出了才有收获,当然也不乏付出了会没有收获的结果,但农民不可能因为担心庄稼会被虫子吃掉就不播种。总之,不慷慨待人,就一定没有收获的可能;慷慨对待他人,虽不能保证100%能收获,但至少有可能。至于最后何去何从,就是个人自己的选择了。

用度量去包容朋友

夏天的早晨,一个年轻人在清真寺做完晨祷后,和穆罕默德一起回来。他看见有许多人还在睡觉,于是非常气愤,他对穆罕默德说:“真神会惩罚这些懒惰的人的,他们竟敢不做晨祷而睡懒觉。”

面对这个昨天早晨还睡懒觉而今天就谴责睡懒觉的人,穆罕默德平静地说:“你回去吧,我必须再回寺里做一遍晨祷。因为你的缘故,我刚刚的晨祷都白白浪费了。至于你,永远不要再来做晨祷了,那没有丝毫的用处,你的祷告只做了一件事——给了你谴责他人的资本,而你也因此成了罪人。”

人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标准挑剔身边的人,这不仅会对他人形成片面的认识,还容易忽略自身的缺陷,非常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人际交往。

丽贝卡是个容貌姣好的姑娘,她总是将自己的办公桌收拾得一尘不染,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地摆放得整整齐齐,就连抽屉里放的小杂物也各有其位。

“丽贝卡,以后谁娶了你可是天大的福气。到时候家里一定被布置得温馨又整洁!”同事们经常这样夸赞她。

听了这些话,丽贝卡高兴极了,更加勤快卖力地打扫办公室,但是她却开始嘲笑其他同事:“看看瑞得的桌子,好像几百年没有擦过了,我甚至怀疑他每天洗不洗澡,早上刷不刷牙……”“哦,天啊,再也没有比托马斯更懒的人了,他从来没有提过水!”“是哪个没收拾的家伙动了我桌上的文件?”……渐渐地,同事们离丽贝卡越来越远了,而她的男朋友尼克也没有珍惜自己的好福气,主动提出和她分手:“丽贝卡,你是个好姑娘,但是和你在一起我不快乐,你的那些标准让我紧张,让我感觉自己似乎总在犯错……”

丽贝卡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当然,她爱整洁讲卫生的习惯是好的,但是她的挑剔和苛责赶跑了身边的朋友和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