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要有心眼 办事要有手腕
9284800000026

第26章 借助贵人之势来成事(3)

圈子对于办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在促使人共同去做一件事时能起到有效的胶合作用。牌打得有水平的人大都有固定的牌友,能进入这个固定牌圈的人水平也基本上是相当的;与水平相当的人游戏,才会有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就连外出打工当保姆的小姑娘也会下意识地结成自己的圈子,有了圈子,她才不感到孤独。

人的精神层面的交流基本上是在圈内进行的。一个人每天可能会面对许多人,说很多话,但真正的心里话是对圈内人说的。办公室的对桌近在咫尺,倘不是圈内人,心灵的距离怕是隔了一个太平洋还嫌近。

圈子的生命力在于动态平衡。在圈子里办事,由于彼此有一种信任、默契,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

同业人也比较容易组成圈子,以同学会、同乡会衍生出的圈子也不在少数。但最有生命力和持久性的圈子可以不论职业、性别、性格,惟有一点必须相同,即兴趣相同,主要目标一致,而且总在不断注入新的东西。

当网络生活成为21世纪主流生活模式之后,人们的圈子会扩展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上网聊天交友可能是21世纪人们建立圈子的一种新途径。但是,不论圈子如何拓展,拓展得多大,圈子的痕迹仍然存在。

一个圈子形成的时间过于长久,而且成员固定得很死,就有可能囿于陈规,使圈内的思维僵化、陈腐。这是圈子的负面效应。纵然如此,细观身边各行各业,各类成功人士,无论做事或娱乐,仍摆脱不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这亦或是人性使然。即使改朝换代多少年,也是亘古不变。

11.寻找共同的爱好,促进私交

人是感情的动物,这是无法回避的人类特点。盛情好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你受益,也可以使你受损。丰富的感情影响着你、我乃至每一个人的行为。

你擅长表达对对手的了解和关心,理解对手的需要、希望、处境以至梦想,努力建立和维持与对手的良好关系,你的求人办事的难题就解决了大半。

张某大学毕业被分配在外地工作,而妻子在城市工作,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张某回城打通“关节”,走“前门”公事公办,打了许多请调报告,没有作用,走“后门”请客送礼,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想了多少办法,都不见效。

他几次找主任汇报工作时,常见主任在围棋盘上与人对弈,对张某爱理不理。张某只好忍着站立旁边观战。

说来也怪,主任对赢棋并不感兴趣,输倒更来劲,棋坛上的高手是他家的常客。但是,要赢主任的棋,单位里还找不出几个人。

张某从中悟出这个道理,想通过“下棋”这个杀手锏,来套牢主任这层关系,以此调回城里来。于是,他买书籍,拜名师,观棋谱,潜心研究围棋技艺,不到半年,果真练出了一身好棋艺。

再找主任时,开始“观阵”,再当“军师”,然后“参战”,几次交锋,杀得主任大败,引起了主任的兴趣。

从此张某经常在主任身边,后来不等张某开口,主任便主动关心起他调动的事情了,在商调函上盖了章,夫妻终于团聚。

张某迎合主任喜爱,通过棋盘上你攻我防的较量,增进了了解,与主任彼此有了私人交情,建立了朋友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朋友是人与人的彼此交往,自发形成的松散型的意缘群体,所谓意缘群体是与血缘群体相对而言的,它是由意向、志趣、爱好和观念相似或相近自然结合而成,不是靠行政或组织行为黏合到一起的。

由于他们对待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态度相类似,即价值观相同,所以,他们在一起时易于相互感知,相互适应,感情易于沟通,容易产生共鸣,并且容易得到对方的支持,容易预测对方的情绪、需求和态度取向,因此相互间容易产生亲密感,并进一步可成为朋友关系。

自然,朋友之间有困难,朋友向朋友提出帮忙的要求,也就乐于效劳,尽力解决了。

12.无事也要多登“三宝殿”

人缘是办事的通行证,要赢得一个好人缘,支起一张人际关系网,光有想法是不够的,你必须积极主动将它化为行动。

这个世界上,在各方面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必须利用与他们接触的机会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你的将来成功办事是至关重要的。不要等待,一味地等待只能使你错失良机,绝对不可能使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应该积极地一步一步地去做。

在各个场合,你有许多接触他人的机会。如果你想接近他们,让他们成为你人际关系网中的一员,你必须付出像那些西方议员一样的努力。假如你到一个新的环境,如机关、企业、学校等,在彼此都不认识的时候,你要主动“出击”,以真诚友好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打开局面,求人办事也就顺利的多了。

如果你想多结交一些朋友,你就主动地了解对方的志趣爱好。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得到他们这方面的信息,你要注意与其相处时积累一些有关他的情况,你可以通过他的朋友了解他的为人处世,你也可以通过他的一些个人材料记录了解他。总之,你了解得越多,就越好的相处。

曾有一位记者,当他要结交新朋友时,总是想方设法弄到他们的生日。他先是请教这些人,问他们生日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前途,并借机叫他们把生日告诉他,然后他悄悄地把他们的生日都记下,并在日历上一一圈出,以防忘记。等这些人生日的这一天,他就送点小礼物或亲自去祝贺,很快,那些人就对他印象深刻了,把他作为好朋友了。

人与人交往中也会出现一些交际的好机会。多一些有益的朋友,拜见一些成功的前辈,会转变你一生的机运。

“独木难撑大厦”,朋友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可能会直接促成你办事的成功。所以,要时刻注意能结交人缘的好机会,你对此必须有所准备,因为机遇是一件捉摸不定的宝贝,但他又专爱有准备的头脑。

比如有朋友请你去参加一个生日聚会、舞会或者简单“搓”一顿,你不要因为自己手头事忙,一时懒得动身,如果不是另有十分要紧的事的话,你必须去赴约,因为这些场合是你结交新朋友的好机会。又如新同事约你出去逛逛商店或者看场电影什么的,你最好也不要随便拒绝,这是一个发展关系的好机会。

不过,你也不要以为机遇会像一个到你家来的客人,他在你家敲着门,等待你开门让他进来。许多失败者常常以自己没有好机遇为借口,这只能使他们再次尝试失败的痛苦,殊不知,人际关系中的机会也需要人去创造。

如果你想和刚认识的朋友进一步发展关系,你可以请他到你家做客,如果你想追一位异性朋友,你更得挖空心思寻找机会和借口跟她或他接触。又如你想和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重温旧情,回首往事,你可以试着组织一次同学会。

人与人之间接触越多,距离就拉得越近。所以,交际中的一条重要规则就是:找机会多和别人接触。

如果要成功地找到和一个人接触的机会,你必须对他的作息、生活安排有所了解。对方什么时候起床、吃饭、睡觉,什么时候上班、回家,从这些信息出发再确定跟对方接触。如果打个电话,对方不在或者去找他时他正好很忙,这种场合都是不好的。因此,详细把握对方的工作安排、起居时间、生活习惯,瞄准对方最想找人聊天或最需要的时候去找他,这样就很容易获得成功了。

一旦和别人取得联系,建立了初步关系之后,你还不能放松,最好抓住机会深入一下。交际中往往会有两种无可非议的目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无非就是想达成某项交易或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或想得到别人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并不是为了问题的当面解决或利益关系;只是为了和对方加深关系,增进了解,以使你们的关系长期保持下去,可视为间接的目的。

无论你想达到什么目的,你最好有意识地让对方明白你的交际目的,如果对方不明白你的交际意图,会让他产生戒备心理:这人和我打交道有什么目的呢?那样就很难跟对方深入下去了。

13.搞关系要慢慢来

在社会上生存,就要与人交往,交往中只有做个有“手腕”的聪明人,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尺寸和温度才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为办事做好铺垫。

说话、办事或做人,搞关系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这样,一直保持平静的、持续的接触,拓展出来的人际关系才是可以信赖的,才是持久的。

王先生参加了一个社交聚会,交换了一大堆名片,握了无数次手,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几天后他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几天前聚会上认识的那个朋友打过来的,也交换过名片的“朋友”,因为那位“朋友”名片设计特殊,让他印象深刻,所以记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