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9255300000033

第33章 百炼钢化绕指柔(2)

不能说卡特没有才能,也不可谓其不够聪慧,而终于落得如丧家犬被赶下台的可怜下场却正是因为他的积极有为,太过于积极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有限的才能产生了矛盾,反而走向了失败。另一位美国总统里根却以无为代有为,深悉为职之道。这位美国前总统每次即兴演说,凡是复杂的主题,便暴露出令人吃惊的无知。可以说他似无所为,但并非毫无所为,有时,即使对所涉及的问题一无所知,却也能依然果断干练地进行处置,而愈是如此,愈令美国百姓感到他神秘,以为他的才能是不可测的,他的简明扼要反使美国人民感到信心百倍。多年的国内社会动荡和对外蒙耻受辱曾一度使美国人萎靡不振,美国人经过这段经历后,开始重新振作。由此,这位无为的罗纳德·里根总统取得了美国人的信任,作为美国近代史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走完了自己的任期历程。

老子主张无为而为,无为即是有为,有为反而不如无为。无为要我们不将责任看成负担,亦不因获得而过份欣喜。“人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人既存在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则必将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是社会准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须,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必然。无论是社会还是国家赋于我们何种使命或任务,我们应坦然接受。以上美国两位前总统可说是一反一正两方面事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无为的道理,卡特有为被人民一脚踢开,里根无为貌似糊里糊涂,却受信于民众,万人敬仰。这也正是老子讲的无为而为的道理。

“有为”与“无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的“有为”与“无为”是受其大脑所控制的。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你可以随意选择“有为”或“无为”。而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在实际中的“有为”,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有为”,才能建功立业。绝对地“无为”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然而,有为、无为只是相对而言的。过度的作为,只会伤精劳神。

人做为一种特殊的动物群,有着其他动物种类不可比拟的智慧,这也是我们人类今天能主宰地球生物世界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用好了这些智慧,可以做很多很多既有利于自然;也有利于人类自己的事情。而如果我们不能有利有节地运用我们的智慧,滥用乱用,最终的结果必将不仅有害于自然,也毁灭于我们自己。

一个人只有顺其自然,做到了“无为”,才有可能会大有作为。因为,只有在“无为”的时候,人的头脑才是最清醒的,不会受到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者的创造力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智慧屋

无为的人心中的目标、理智、智慧坚如磐石。只有心中无为,才会有所作为。无为要求我们以平静的心态正视生活中一切不如意的事。

以四两力,拨千斤重

——让大象也能跳舞

有人说,两军相遇,勇者胜;也有人说,两勇者相遇,智者胜。即使是纯粹的体力活,也要讲究巧劲,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道理。在职场也一样,经常会遇到解不开的疙瘩,有些人就像老牛拉磨一样,眼睛始终离不开那个圈子。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总是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里独具慧眼,另辟蹊径,事半功倍。目的说明手段,只要你的目的正当,你就可以“不择手段”。

一个同学毕业后到一家报社当财经记者。一次报社策划了一个企业家访谈栏目,社里一直想采访一位从事房地开发的大老板,主要还是联络一下感情。这位老板处事低调,多次婉言谢绝了邀请。由于这位大老板从未在这家报社做过广告,对报社而言,这意味着一笔潜在的、巨大的广告费的流失。请客客人不参加,送礼又不妥当,连美女记者出马也无济于事。社领导颇为头疼,决定重奖求勇夫。

在一次报社大会上,社领导宣布,谁能够拿到这位企业家的独家、首发访谈稿件,除了稿酬按照一类稿酬以外,报社还另外发奖金5000元。人们群情激奋,迅速行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刚开始这位记者也向其他人一样,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但发现那根本就没有用。“防火防盗防记者”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日常重要工作:一是电话打不到他手里,全部被秘书挡驾;二是很难见到他本人,他上下班都是通过连接办公室和车库的电梯,外人无法进入;三是即使见到他,前呼后拥的也无法靠近。而这位记者是个很聪明的人,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他通过在公司工作的哥们打听到,老板的夫人刚刚去世,两人感情很深,老板每个周末的黄昏都要到公墓去坐一会,没有任何随从。正好他去世的奶奶也安葬在那里,于是他在周末买了鲜花早早地就到了公墓,先给奶奶献了一束,然后找到老板夫人的墓碑,献上一束花,然后静静地等待着。

黄昏时分,老板果然来到公墓,他神态凄凉而凝重,步履蹒跚,完全不像平时那样。他看到一个陌生英俊的小伙子在夫人墓前默哀,迷惑不解,就问他为何给一个死去的陌生人献花。该君在最恰当的时候、最恰当的地方、说了一句他有生以来最恰当、最有水平的话:“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您看,她们柔和而慈善的眼神是那么相像!”老板心里咯噔了一下,大为感动,于是和他攀谈起来,深情缅怀了夫人,热泪盈眶,完了,还到他奶奶墓前拜谒一番,然后两人从公墓一起回城,在一家酒楼吃饭,后到茶楼喝茶,谈得颇为投机。

几天后,他以老板提供的材料,写了他的情感史,尤其是夫妻感情,真挚感人,在发表前让老板先提意见,如果不满意就不发表。这样的稿件和通常写老板的那类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超人”稿件完全不一样,老板看后非常满意。稿件发表后,为老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老板和报社的合作也就开始了。

其实,对于那些精明的人来说,他们在与人打交道时也经常以四两力,拨千斤重,尤其是谈判桌上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时,他们更是把这种“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谈判不仅需要言之有理,有时候还需要智慧与技巧。愚笨的人会将自己谈判的对象置于楚河汉界的不同两边,双方剑拔弩张彼此径渭分明,这种针锋相对的紧张局势下,结果往往会由于双方抵触情绪剧烈而导致两败俱伤,致使谈判最终破裂。而聪明的人则想方设法把自己和对方的界限模糊混淆,拉近双方之间原本有着巨大隔阂的距离,使对方觉得他与自己是在商讨而不是谈判,可以使谈判局面变成两个人共同面对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问题点。这样一来,谈判双方必各自努力寻找共同点和解决问题的最妥当办法,对方心理上的防线和戒备则被化解于无形之中了。

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高级西餐厅里面,大家都彬彬有礼地在和谐的轻音乐中或者慢慢地品尝美味佳肴,或者与同伴之间轻声细语地交谈。但是却有这样一位客人,他将餐巾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一边旁若无人地狼吞虎咽,一边大声地自言自语。在讲究西餐礼仪的高级餐厅中,这位客人的行为举止非常扎眼和不礼貌,顿时引起了其他用餐客人的反感与不满,于是就有客人到餐厅经理那里去投诉,希望能够制止这位客人的做法。无论是真不懂抑或装作不懂西餐礼仪而哗众取宠,这位客人的行为都应该被制止。但是面对这样看起来蛮不讲理的客人,应该怎么样才能够让他“安静”下来并学会斯文呢?

餐厅经理将这一看起来非常棘手的任务交给一位服务生去执行。这位服务生并没有采取过激的言行举止或者其他的方式制止那位行为不端的客人,而是走到客人身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奇怪的是客人听了服务生的话之后,立刻自动将餐巾拿下来,然后规规矩矩地和别人一样正常用餐了。服务生用了什么有效的魔法制止了客人吗?其实很简单,这位聪明的服务生只是对客人间了一句:“先生,请问您是要剪头还是修脸?”那位客人一听这句话,就知道自己的举动明显与场合不协调,也就自动将餐巾迅速取下了。

同样的一个目的,可能会有许多种方法达到,对付那个标新立异的就餐客人,效果最糟糕的做法就是直接走过去对这个客人说:“先生,对不起,本餐厅不允许客人作出违背西餐礼仪的举止言行。请你将餐巾取下来,并且注意不要影响了其他人的就餐环境。否则的话,请你离开这个餐厅。”如果这样的话,本来就不讲道理的客人很可能会无法忍受别人用这种态度对他讲话,双方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事情将变得不可收拾。换另外一种做法,如果态度温和或者甚至卑躬屈膝地拜托客人收敛一下自己,很可能客人会不理不睬,这样就难以达到劝阻客人改正自己错误的目的。而那位服务生显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委婉地告诉客人他的举止在这里非常不适合,首先请他考虑尊重自己的形象,既让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还给客人找了个改正的台阶,客人只好顺从。这样一来,服务生没有花费太多的气力,又保持了自己的尊严,还把双方的矛盾一下子化解于无形中。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最佳效果。

服务生的做法非常值得谈判者学习。他站在客人的立场,知道把餐巾放在脖子上是客人的自由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或者有关规定。如果服务生单方面要求客人解下餐巾,客人很容易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了限制与干扰,必然引起不满和争执,甚至会觉得自己被人取笑不懂礼仪,面子上自然不好过,后果可想而知会很糟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反而是服务生没有把事情处理好,是他的错误了。

在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下,谈判不一定要将所有的谈判细节全部摊开来交涉,谈判者可以将问题从对方的角度来重新探讨,会让事情变得相对容易解决一些,即使一件原本看似非常棘手的问题,就可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给轻松化解了。

智慧屋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总是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里独具慧眼,另辟蹊径,事半功倍。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柔性政策,让你天下无敌

人心都是肉长的,仁慈心、同情心是每个人情感世界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利用对方人性中善良的光辉可以照亮自己的世界。用自己坎坷遭遇的愁容和凄凉悲怆的眼泪,可以使对方的感情之水为之荡漾,即便铁石心肠,也会网开一面,答应或者帮助你把事情办成。

所以,在做事时争取对方的同情和理解非常重要,世上有此事体说大则大,言小亦小,有时可上纲上线,有时也可融通过关。如果事先通过你的努力赢得了对方的同情和理解。对方可能就放弃对你不利的想法和说法,一切可能很快向好的方面转化。即便已被否决的事,也有被翻转过来的可能。

有人说女人告状比男人强,因为女人说着说着眼圈儿就红了,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淌了一下来,听者就是铁石心肠,也免不了会动心的。

这话颇有一定道理。可是,事实亡,大多数告状者都是心里有气,积郁已久,一旦有了诉说机会,总是难抑内心激动,往往情绪愤慨,言词激烈,给人的感觉倒不像是一个受害的弱者,而是一个咄咄逼人的强者了。

一天,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后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

法庭开庭。由于出纳员原来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但他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着泪花,觉悟地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最后,他说:

“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发红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收到征服人心的效果。

相反,一位遭人凌辱的受害者在向某领导告状时十分冲动,口出狂言、污语,使得这位领导很是反感,因而,问题迟迟不予解决。后来,此人绝望了,痛苦不堪,几欲轻生,反倒引起了这位领导的同情与重视。

当然,这并不是说,凡告状者都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而是说,告状者在请求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听者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处理者是会动心的。

同情心可以促进当权者对受害人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就会下定处理的决心。因为处理者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这时候,告状者就得努力激发处理者的责任感,要使处理者知道,这是在他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处理好此事。

有位教师,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各项条件俱备,但职称总评不上,原因是他与校领导关系不好。此君上告到上级主管领导处。这位领导听后推辞说:“评不上是你学校的问题,学校不上报,我又有什么办法?”

此君早有心理准备,立刻说:“如果学校能解决,我就不会来麻烦您了。我是逐级按程序反映。你是上级领导,而且又主管这方面的工作,下面在这方面出了问题,您是有权过问的。如果您不及时处理,出现更大麻烦,那就晚了。我想,只要您肯过问,您的意见他们会听的。”

这番话很奏效,这位领导很快改变了态度。

这位教师的言外之意是:“处理此事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过问就是失职,那么,我还会向更上级领导反映,那时,你可就被动了。”任何一个领导,都不愿给上级领导留下推卸责任、玩忽职守、把矛盾上交的坏印象,只不过在现实中,常常忘了这一点罢了,这时,就需要有人来点拨。

有些政治家也常常用眼泪来收买人心。一般的人都是感情型动物,只要你能博得同情,你的所求目的就可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