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时间决定成败
9255100000012

第12章 设定目标:腾出时间去思考(3)

时间管理专家提醒我们:白驹过隙,我们的目标附有机动性,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转移而产生变化,因此过于长远的目标很可能会葬送在时间流逝的大河中。你也许未必会意识到目标夭折的后果,但长此以往,总是不能完成目标,我们的自信和效率都会受挫。

现在打开你的目标清单,查看一下是否有的目标过于缥缈,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有的又过于琐碎,即便轻而易举地完成却不会为自己带来任何成就感?面对这两种目标,我们都要选择:从目标清单上划掉。要时刻保证:每完成一个目标,都要与终极目标更接近。

此外你要注意,清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作的间隙对清单进行查缺补漏,使我们的目标清单更完善、具体,完成起来更容易。

避免在决策上浪费时间

要进行决策,就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可是一旦信息太多,也就成了累赘,反而会影响我们决策,只有当摆脱了决策误区,才能让自己的决策更高效,节省更多的时间。

时间其实是最公平的东西,只是每个人对它的利用率不同罢了。对于一个人来说,究竟是走向成功还是失败,就看他们能否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收集到的信息有效加工和利用起来。能否做出正确决策,就在于能否获取真实、及时、有效的信息。

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识别信息的能力,这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那么信息究竟从哪里来呢?其实这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同事、老板、亲戚、朋友等等,当然也可以从图书馆、报刊、书籍、网络等方面获得。当我们掌握了有效的信息,才能掌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现实中,有很多人总是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以下这些方面的误区:

第一,对工作的热情度欠缺

有一些人整天混日子,他们每天都害怕遇到困难的工作。这是很消极的对待工作的方式,他们只想通过付出最少的劳动完成任务。

建议:我们应该找出自己对工作的兴趣点,这是热爱工作的第一步。当这一点做到了,就会渐渐对自己的公司和工作产生兴趣。

第二,不愿意和他人真诚来往

不相信他人,不愿意和他人真诚来往,这样会让我们失去一个很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建议:出色的领导都很明白和同事、客户商讨问题,一些重要的信息,总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从而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巨大的帮助。

这种方式一举两得,既能让领导层和员工之间和谐,也能让员工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领导从各处搜集信息,能更好地掌握时间,用好时间,做好决策,提高企业的效益。当我们对旁人了解越深,就越容易和他们共事,双方就会互帮互助,从而都能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第三,资料太多,浪费时间

比如,当我们接受了一项新任务,负责研究节约能源的新方法。于是我们就会向同业工会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查询,所以每天都会收到大批回信,甚至办公桌上都堆满了相关资料。

建议:其实要太多的资料也没有必要,只要够用即可。否则光处理那些资料就会耗尽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第四,过分阅读报纸

看报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近期的社会发展形势和自己工作领域的发展动态。从这方面来看还是很好的。但不要不加限制,否则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浪费时间。

建议:其实利用吃早餐的时候看报,或在等车的时候浏览一下,或者把对自己有用的新闻或者文章剪贴下来做日后的参考,这些都是不错的方法。但一定要记住不要让报纸把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占用了。

第五,事事请主管指示

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哪些步骤,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必须知道的。不要总等着让领导来给我们指点,而自己应该多做一些工作。

建议: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应先做出一些决策,这对培养我们的判断力是举足轻重的。

我们可以这样想想,假如我们是老板,那我们愿意员工事事都等我们的指示才进行工作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我们可以自己动脑思考一下,什么是最快和最方便的方法。

决策很能考验一个人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勇于承担决策的考验,要从经验积累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信心,进而成为善于控制时间的人。因此,当我们能做决定的时候,就不要等待指示,而应该做好我们应该进行的工作,把自己的实力体现在关键的环节,要懂得关键时刻“亮剑”。

第六,过多的空想

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实践。只想而不动手去做,就只能陷入空想中。这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建议:有时多利用创新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比较好的主意。既然好主意都有了,就要学会去实践,不能光想不做,要行动起来!做了才能让时间产生效益。

第七,不利用现成资料

一个广告公司的市场调查部经理在开始执行一项任务之前,总是不会忘记问同事:“过去我们做过同样的调查了吗?”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避免重复过去做过的事情而浪费时间。

建议:现成的信息资料可以节约重复的宝贵时间和经费,而且还能节省出大量人力资源。这么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尝试一下。

琐碎事情,我的时间不属于你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而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大事上。不要让琐碎事喧宾夺主,而要让大事首当其冲。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叫索罗尔的美国海军战士,在一艘潜水艇上通过雷达发现,有几艘日本舰艇正朝他们潜水艇的方向开过来。当天色逐渐亮的时候,索罗尔他们的潜艇升出水面开始发动攻击。他们通过潜望镜看到了一艘日本的油轮、一艘驱逐护航舰和一艘布雷舰。于是便朝那艘驱逐护航舰发射了几枚鱼雷,可是没有一枚鱼雷击中目标。当时那艘驱逐舰上的官兵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护航舰正遭受攻击,一直向前行驶着。

而正当索罗尔他们准备攻击那艘布雷舰的时候,没想到它转过身子,直朝索罗尔他们的潜水艇方向开来。这是因为索罗尔他们的潜水艇被一架日本飞机发现,因为在60英尺的浅水中,那么大的目标很容易被发现。于是便无线电通知了那艘日本的布雷舰。这时,索罗尔他们便立即将潜艇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防止被日本布雷舰探测到。因为潜艇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发电机器等都会发出较大的噪声,很容易被对方发现,所以他们便关掉了所有的机器。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6枚深水炸弹开始在索罗尔他们潜艇的四周爆炸开来,他们不得不继续下潜至270英尺的地方。整个潜艇上的人都吓坏了。因为他们都明白在不到1000英尺深的海水里,一旦受到攻击那将是很危险的事情。倘若没有500英尺的话,就可能全军覆没。所以他们的处境很危险。那艘日本布雷舰连续扔了15个小时的深水炸弹。

深水炸弹在距离潜艇不到17英尺时,它的爆炸威力足可以在潜艇上炸出一个洞。当时有将近20个深水炸弹就在离索罗尔他们潜艇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索罗尔和他的战友们奉命静躺在床上,保持镇定。当时的索罗尔吓得几乎无法呼吸,他想这下死定了。关闭了电扇和冷却系统之后,潜艇的温度几乎有100多度,可是在极度的恐惧之下,索罗尔依然全身发冷,都穿上了毛衣和夹克。就是穿这么厚,他还是冷得发抖。他的牙齿一直在不停地打颤,全身都冒着冷汗。15个小时之后,攻击突然停止了。很明显,那艘日本布雷舰已经用光了它所带的深水炸弹,于是就离开了。

这15个小时的攻击,对索罗尔来说,就像是1500年。在这期间,索罗尔记起了自己以前做过的所有坏事和他曾经担心过的一些事情。索罗尔在加入海军之前是一名银行职员,那时的他曾经为自己的薪水太低、工作时间太长、升迁机会太少而发愁。他当时忧虑:没钱买房子,没钱买新车,没钱给太太买好衣服。而且对自己以前的老板非常讨厌,因为那位老板总是给索罗尔找麻烦。当时的索罗尔每晚回到家,总是感觉又累又难过,也经常为一点小事和自己的太太吵架。曾经一次车祸让他的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小疤,他为这个小疤总是烦心。

在索罗尔看来,多年前的那些曾经让他发愁的事在当初看起来也都是大事,可是当他在深水炸弹的威胁中眼看自己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却发现,原来的那些又是多么的渺小。就是在那15个小时中,索罗尔告诉自己,如果还有机会生存下来的话,他永远都不会再为自己的生活而忧虑了。他说:“在潜艇里那可怕的15个小时,我所学到的远远比我在大学读四年的书所学到的多。”

所以,不要总被那些琐碎事所困扰,这是很不值得的。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如果想克服掉那些因琐碎事而引起的困扰,只要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一下就能做到。这样就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新的,能使我们开心一点的事物。

一位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总被附近工厂的机器声吵得发疯,机器轰隆,严重影响他的注意力和写作思路。他甭提有多气愤了。

后来,这位作家说,当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野炊的时候,他听到了木柴在烈火中燃烧时发出的声音,他突然觉得这声音和那工厂的机器轰隆声太像了。当时他就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声音我喜欢,而那个声音我就那么讨厌呢?当他回到家以后,想了想,便对自己说:“木头燃烧时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而机器的声音和那声音也差不多,我应该去埋头大睡,不理会这些噪声。”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确做到了,在刚开始的那几天,他还会注意到机器的声音,可是不久就把它们都忘了,从此之后,他能很安心地写作了。

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生命总是由大事和琐碎事共同交织而成的。我们不要总被那些琐碎事所缠绕,不要把自己的大量时间都浪费在琐碎事上。而要把自己的时间花在关键的环节上,让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做事要讲求顺序

做事讲求顺序,就要求从全盘考虑,掌握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好执行的先后,将办事的效益最大化。

办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事先有个总体的安排,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办事要懂得轻重缓急。每个人在每天都会面对许多不同的事情,它们之间有的互相关联,有的则没有直接的联系;有的很重要,而有的不太重要;有的很紧急,需要马上做出处理,而有的则不太紧急。而这些事哪一件事情都不能搞砸了。所以,怎么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就成了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企业的运作和国家机关的行政事务一样,它们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和做法。而我们办事的时候,要是能遵循一定的程序,往往会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又高效。

工作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大脑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可以记住一切与自己要办的事情相关的事物和信息,养成记笔记和快速分门别类做事务的习惯。这在日常工作的接打电话、起草文件、接待客户和打印文件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当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应高速运转,要想想自己要办的这件事和原先已定妥的事该如何归类,要迅速重新排顺序,首先要做哪件事,接下来该做什么,最后一步做什么,要很快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个新的行动计划。

做事如果没有顺序,就不会落到实处。

比如我们打算买一套房子,当房地产代理商给我们打电话说:“你所相中的那所房子的主人同意你出的价钱,这笔交易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那太好了。”我们说道,“是啊,这的确是太好了。”

倘若事情到此为止,那么就很有可能什么事情也完成不了。因为房地产代理商可能等待我们做下一步的决定,而我们却认为他们应该采取下一步行动。这样就会出现僵持的状态。但如果我们问他:“那下一步该怎么做?”或者他主动说:“接下来我们应该这么做。”倘若这样的话,我们和房地产商之间就可以将事情的先后顺序理清楚,事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好办了。

可是,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某次会议达成一致意见,与会的每个人也都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而且就下一步该如何处理都有了统一的意见,可是当会议结束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之所以不能按时完成,主要就是因为当事人没有对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先后顺序,更糟糕的是人们总是不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彻底,不进行总结。最理想的是书面总结,把会议所讨论出的结果落实到书面上,让每个人都能形成一套办事的先后顺序,这对克服办事不力或者达不到理想效果有很好的作用。

事情的顺序安排应该遵照“重要程度”进行编排。而“重要程度”,就是指这件事对实现自己的目标究竟有多大的贡献。贡献越大,事情就越重要,这些事就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贡献越小的事情,它的重要性就越小,这类事就可以放在后面处理。也即,我们可以根据“要做的事情是否离目标更接近”这一原则对做事的顺序进行判断。

当每个人都养成了“依据事情的重要程度来行事”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后,工作效率就会直线上升。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项工作开始之前,先弄清楚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事情是紧急的,哪些事情是不紧急的。对于那些既重要又紧急的当然就要放在执行的首位。长此以往,好的工作习惯就会形成。这个好习惯将让我们受益终生。

不要成为工作狂

做工作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而不要让自己成了工作的奴隶,要给思考留足时间。一味的忙碌,只能是“瞎忙”,只会让自己感到无限的压力,却看不到前方的亮光。

当我们步入社会的时候,工作几乎就成了人们的主要生活命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离不开工作。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离开人世,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工作。

现代社会,很多人把“工作是美德”视为金科玉律。可是,据调查研究显示,虽然说人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可是,现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我们想想,为什么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过得不愉快,为什么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受折磨呢?其实,工作对于人生幸福的贡献只是一部分而已,远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