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看看人家温州人
9254800000025

第25章 温州式成功法则(4)

多年商战的经验使得郑元忠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根据市场的细微变化来把握整个市场发展的趋势,利用大好的经济形势,积极应变而不是被动应变,要让自己的企业始终走在市场之变的前头,并不断扩展自己的新领域。基于这一认识,正当庄吉集团蓬勃发展之时,他又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举措,这便是向教育领域进军,以民营企业的身份买下温州大学。事实上,作为温州市政协常委的郑元忠,早在1998年5月,在市政协会议上便提出议案,要求温州大学股份化,并提出高薪聘请清华、北大教授联合办学,招生价格浮动等一系列的建议。这一议案在思想解放、改革幅度领先的温州得以通过,终于促成了国内第一家股份制大学——温州大学于1999年7月诞生,郑元忠以此为契机,迅速组建了第一家民营性质的以教育为产业的经济实体“温州教育产业集团”。这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温州商人陈仁书也是一个“适时变化,敢于撤退”的例子。陈仁书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到重庆创业的温商,最初他靠眼镜、打火机和钓鱼竿销售,经过几年打拼,积累了几十万的资本。1994年,他看好了重庆鞋业市场重组的商机,毅然放弃小商品生意,转而从事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制鞋业。

其时重庆制鞋企业已有上千家,市场似已饱和,但陈仁书却从中体悟到:无限商机全在于一个“变”字。在他眼中,市场出现的重庆鞋还停留在低档次的竞争阶段,几乎没有本地品牌,他由此断定重庆鞋业在外来产品的冲击下必然会出现大的波荡——这种波荡恰恰潜伏着商机,因为当时国内制鞋业公认的技术实力还在重庆作为国内四大制鞋基地之一,重庆制鞋大都实行半手工作业,而鞋工的培养又有着严格的程序,至少需要5年才可出师。当时国内业界有个说法,即重庆的学徒工随便拉出一个,到了广东就能当师傅。在半手工制鞋的重庆,制鞋业的优势在于能够灵活多变,比起广东、温州的生产线作业来说随机性大,随时可以生产市场上紧缺的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而在国内市场,女鞋的式样变化最为频繁,广东、温州的生产线形成的规模优势所缺少的恰恰是多变性、灵活性,因为“船大难调头”,无法尽快适应市场需求,造成了市场空缺。而这恰恰是重庆鞋业的优势所在,可以根据自己的机动性迅速占领市场,时不时地打上一个“短平快”战术。等到广东、温州等地跟上来,自己又可以另谋新款,再占市场。

当时在重庆,制鞋行业存在的危机是低成本、低质量、低价位,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仳的消费需求。加上重庆鞋业认识不到品牌化经营的必然性,不求进步,正好为求质量、走品牌的女鞋提供了有利条件。市场的趋势在于变则活,不变则死,看好了这个市场的“变”的趋势,陈仁书也就敢于对自身的经营进行大胆取舍:舍掉经营多年的眼镜、打火机、钓鱼竿,敢于打破珍惜多年的“坛坛罐罐”,切入全新的制鞋业,奔向大市场,做一个有胆有识有魅力的温州人。事实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一个“变”字,打造出了一个以重庆为家的温州商人。经过一番拼搏,陈仁书开创的“云舟鞋业”终成重庆名牌,年产值很快即达数千万元,大大超出了最初的几十万元投资。

商经微言

“适时变化”是市场经济永恒的特征。也就是说,市场从来都是动态地发展着、激烈地竞争着的。行业不同也好,地域差异也罢,所有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市场机制作为其运行基础,所以,适时而变,才是正确的选择。

充分重视人际关系

温州人在商业信息方面极其灵敏的嗅觉,和善于分析各种资讯的精明的大脑。温州人所有而其他地区人所无的这张发达的商业网络,则是他们靠着各种社会关系的丝线精心组成的,而其经纬的结合点却是血缘、地缘和友缘,人称“三缘”。

利用家族关系来建立商业网是温州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这种优势为外地企业所不具,但这种家族关系也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到了外地以后,家族便消失了,转化或稀释为范围更广的同乡关系。而异境图存,一方面是感情相慰的吸引,一方面是戮力合作的需要,乡情就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一种感情关系。在外经商的温州人个人自身的资源相当有限,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更多的还是采用乡情资源来构建起自己的社会网络。或者说是这样的网络为他们进入社会和生存提供了支撑,反过来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社会网络,他们的社会网络主要由族亲、朋友、乡邻三者编织而成。

温州商人大都经销温州产品,他们又大多从其亲戚或乡亲厂商那里进货。温州商人之间经常调剂货品,商人的诚信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大都是乡里乡亲,彼此知根知底,无论是货到付款还是款到发货,彼此都有个信任度,也难出现什么差错,这就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人情网络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便是筹集资金。温州商人有一套独特的融资渠道,依靠亲友和同乡筹集款项,而不借助于银行。此外,在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时,人情网络可以促使大家聚到一起,出谋出钱出力。

人脉网络成为温州人传播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温州商人不仅给同乡指点生财之路,而且还多会亲身指点,帮后来者坐稳马背。当然这种在商界匪夷所思的做法,在温州人心中都是有诸多的好处,有充分理由的。

一是眷顾亲情。中国有句成语,“越鸟南栖”。越,即指温州一带的古代越国。南方生长的鸟飞到北方,也要落在南枝上栖息,鸟如此,眷顾梓里的温州人更是如此了,所以漂流海外的温州人总是想着把发财的信息带给家乡,把财富带给家乡人。想着帮同乡亲朋出国侨居,大开眼界,聚敛洋财;想着身后也要落叶归根,归葬故土。

二是利益驱动。在商言商,尤其对于倡实忌虚的温州人,也许“惟利是图”更是主要的。一只狼,体格瘦小势不惊人,但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狼集结成群,在猎场上纵横驰骋,百狼一心,共向一敌时,硕大威猛的草原狮王也会被它们的气势惊得胆颤心寒,自叹弗如,退避三舍。温州人有自知之明,也得知“狼群攻术”的威力,他们明白要想以弱胜强,以小胜大,须靠以多胜少,靠“人海战术”,靠“规模经营”。

正是由于温州人在亲情之中也增添了利益砝码,反而使温州人同乡互忌、同行相冤的现象最少出现,使他们比其他地区人更具亲和力。对乡亲的到来,早至的温州人热烈欢迎,对持资而来者,他们为对方介绍门路,指点迷津,对来打工的同乡则帮助介绍工作。感情投资培植了信得过的乡亲的势力,“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作用力,又加固了这种乡亲关系,“难”时可互为声援帮扶,“达”时则利益共享,信息、资金也都是礼尚往来,今天的感情投资可能就换来明天的钞票进账。这样的善事益事,精明的温州人不仅勇为而且乐为。因而他们并不把乡亲作对手,在他们跟中市场永远都很大,钱不是一个人赚得完的,他们也从不打算一个人去赚既然每一笔感情的投资日后都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在某一方面的损失可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充分的补充,这就有利于形成具有强大亲和力的温州人的市场,既可壮大自己所从事的生意的声势,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使他们具有强大的规模优势,而且可充分利用兵团作战优势,易防易守,利于阵地稳固,使温州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场久存不败。靠着众人拾柴,温州人做成了可以与大商场竞争的市场,这使他们明白单凭一两个温州人是做不到的,如今既然凭借大家的力量做到了,大家都有好处。在这个市场中,谁的钱赚得多一些,要靠那个人的本事,对他的乡亲们并无损害,因为他的钱不是从乡亲腰包里掏走的,而恰恰是每个乡亲都在为自己也在为乡亲而赚钱,这就是温州人的市场观。

“三缘”网在温州人心中的份量无与伦比,乃创业的无价之宝,并且由小到大、由里到外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向了全国。对于这张网的巨大作用,温州服装商会副会长、庄吉集团董事长陈敏有着很深的体会和高度的评价:“这张网是温州人最大的优势,别人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去。”此言并非言过其实。靠着这张网,庄吉服饰公司就曾“不花一分钱开店”,其奥秘在于他们充分利用了遍布全国的百万温州同乡,选择其中合适的合作伙伴,扩大庄吉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实现企业的低成本高速扩张,同时也利用海外温州商人开拓国际市场,双管齐下,大力拓展营销市场,建造“庄吉大厦”。

的确,利用这张网,除了在温州本地自建3个专业店以外,庄吉集团几乎没有为营建其他200多个外地专卖店掏过一分钱,但却从这些专卖店所交的加盟费中取得了500多万元的收益,不投反赚,这个好梦上哪儿找去?而如果要自己建立这样一个经营体系的话,一间专卖店至少要投入50万元,200家就需投入1亿元,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难舍得的。

这张遍及全国、无处不在的温州“三缘网”,不仅为庄吉服饰,而且为其他温州品牌的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凡是温州企业,只要品牌响亮,做好广告,制定好操作性较强的区域代理制,就会有温州同乡主动上门要求承揽某一地区的代理权,并主动斥资建立专卖店。他们往往在当地熟门熟路,很容易打开市场,无需生产企业自己去操心。而且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彼此知根知底,也就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因而风险小,收益却很大。择此作为商品行销之路,久而久之,倒成了温州特色。

商经微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温州人深得商业关系学的精髓,他们不仅善于利用上天赋予的现成的家族、乡土关系建立血缘、地缘网,而且还善于交朋友,把友缘引入到人脉网中,将商业网络织补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