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别当着婆婆数落丈夫。重新“打造”丈夫的工程,只是在你们的“两人世界”里进行即可。在这件事情上,不要渴望婆婆对你认同。因为,这无疑是在证实婆婆教育方式的失败。也就是说,你在数落丈夫的同时,就是在说婆婆教育方式的不对,所以,她的脸色会好看吗?
7.别在婆婆面前和丈夫过分亲热。如果你是和婆婆同住,就千万别当着婆婆的面有什么“肉麻”的举动,她当然非常希望你们夫妻恩爱,但同时也会让老人觉得你太过娇嗔,从而引起他们的反感。
老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或大起大落,他们多是从旧时代的中国走来,历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对生活、人生都有着特别深切的感受和思考,他们阅历深、见识广、体验多、眼光远,多与老人沟通、交流不仅可以解除他们精神上的孤寂,也许还可以帮你走出生活、工作的黑暗困境。
但是,人到老年,却容易出现一下一些生理、心理特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减弱;身体感觉迟钝,动作缓慢,社交活动减少;常回忆,对往事念念不忘,对现实和未来没有兴趣;性格孤僻,经常感到孤独,甚至感到活着没有意思;语言啰唆,没有条理,表达不清楚……总之,就是常常心情沉闷,郁郁寡欢,最典型的表现是总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不中用了,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此时,无论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儿媳,都要尊敬老人,关心、爱护老人。关心、爱护老人包括给老人提供必需的、宽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衣食住行方面全面加以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在给予老人丰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时也要把他们当作孩子来对待,不要和他们计较;当老人骂你时,如果是他不对,要平静地跟他说道理,不要跟他对着骂;在实践上,要更加注重、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视老人的情况,合理安排娱乐活动;尊重老人的志向和意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老公商量并保持一致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在许多家庭里,父母之间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知所措或产生矛盾。比如,妈妈在教育或责备孩子时,爸爸站出来替孩子说话;或者是在爸爸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站出来替孩子鸣不平。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家庭的不和谐,导致父母的感情产生裂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的行为的矫正。因为,既然父亲认为母亲责备得不对;或者反过来,母亲认为父亲的责备是不对的,那么,孩子当然可以不必听了,其错误或不良习惯也就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到最后甚至可能会对谁的管教也不服从。
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想法,甚至是矛盾,这原本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足为怪。但是,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不能彼此抱怨,可以通过讨论、协商的方式,达成共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歧和矛盾最好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不管究竟谁是真正正确的,在孩子面前都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方先做出妥协,服从于另一方。
然而,不少父母还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犯了错误。教育专家认为,如果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理念上存在较大分歧,他们的孩子则更有可能发生行为方面的问题。如果爸爸做“好好先生”,而妈妈是“铁腕管理”,那就会把孩子搞糊涂的。当然,想要爸爸和妈妈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一致也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是,不要和你的另一半陷入到权力的争执中。
想要打破原有的习惯,找到两人都能够认可的教育方式,就需要坐下来真诚地谈一谈,这样才可能在孩子以后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一些基本共识。下面将介绍的6个“达成一致”的步骤,以供参考。
1.和你的老公谈谈你们小时候是怎样被教育的。我们都难免重复父母当年对我们的管教方式,所以,坐下来谈一谈有助于让你们了解对方教育孩子的基本理念。
2.问问你的老公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教育方式,听他解释,不要打断他。此外,你还要尊重他的想法,自问为什么要反对他的方式、方法,你担心会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
3.问问你的老公,对你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哪些疑虑。
4.把所有的方式、方法都摆到桌面上来讨论,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制订出一套上方都能够接受并同意执行的方法。试用几个星期后,如果这套方法你们都不满意,那就要准备调整或重新制订新的方法。
5.当你们开始尝试达成一致的新方法时,一旦出现不同意见,要立即解决。但是,应注意保持冷静,躲开孩子,私下解决。
6.学会妥协,在孩子面前要统一阵线,否则孩子看到你们俩立场不一致,就可能会“钻空子”,继续调皮捣蛋,甚至得意忘形。
总之,无论你在家里的地位如何权威,都不要常常摆出一副“只有一种正确的方法,那就是我的方法”的态度。否则,只会让你们陷入争吵,对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造成阻碍。
真爱有度,教孩子学会独立而不是事事包办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几乎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受尽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无限宠爱,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事事都需要由长辈包办、代替。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性极强,这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殊不知,这种现象会导致孩子在将来甚至成年以后依然存在独立性差、意志力薄弱等情况。
作为家长,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过分溺爱孩子的不良影响,及早对孩子施行独立意识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小就让孩子明白独立的生活能力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具备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让孩子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一般来说,到2岁以后,就可以让孩子学习独立用餐、自己穿衣服等,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由饮水、独立进餐、独立大小便、自己穿脱衣裤及鞋子并能叠放整齐、会自己洗手,能够简单整理一些东西等。
但是,在呵护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出于溺爱或“责任心”,做父母的常常以消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一切,比如,孩子试图自己动手去完成一件事情,父母经常会说“你别动,我来帮你”、“别乱动,这样会弄脏的”等;再比如,父母怕孩子出意外,便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置障碍,他们常常对孩子说“不行,危险”、“别跑,会摔跤的”、“我来拿吧,你会把杯子打坏的”等。作为父母,总是一心想保护自己的孩子,这当然毋庸置疑。但是,父母们想过吗?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因为,你这样说的同时也传递给了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会出问题;你肯定他会摔跤;你肯定他会打坏一个杯子。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于是他们对自己变得没有信心,变得更加依赖父母。那么,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1.改变自己的观念,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家长无条件地包办、代替,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完全可以依赖爸爸妈妈,比如,渴了,爸爸妈妈会喂水给我喝;要起床了,爸爸妈妈会给我穿衣服等。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并给予孩子实践的机会。
2.具体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果孩子不知道应该把玩具放到哪儿,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有了不依赖的意识,但缺乏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也是不行的。在此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耐心、反复指导孩子具体该怎么做。孩子在提高了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努力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这种坚强、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条件。
3.给予孩子信任。有时候,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考验的通常不是孩子的勇气而是父母的勇气。所以,父母应该相信孩子一定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或者让孩子“脏一次”、“弄湿一次”、“尝试一次”,帮助他们体验成功、收获自信。不要总是担心孩子会发生危险,用“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小心一点”、“把杯子拿稳”等来代替“别跑,会摔跤的”、“不行,危险”、“我来拿吧,你会把杯子打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