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9252100000029

第29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5)

在与孩子进行游戏竞赛的时候,最好由父母中的一个(父亲或母亲)与孩子进行比赛,而由另一个(母亲或父亲)充当裁判。在比赛之前,要与孩子商量好比赛的奖惩规则,如获胜者可以有优先选择看电视节目和买好吃的权利,而失败者则没有选择电视频道或者买好吃的权利。孩子一般都是争强好胜的,尤其如果能通过比赛胜过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时,他一定会是倍感骄傲并干劲十足。家长这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孩子的争强好胜心理,在比赛时讲究技巧,比如让比赛过程激烈一些,让孩子有紧迫感,让孩子感到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等等,但比赛的结果可以“意外”地输给孩子。这样孩子如果能经常成为获胜者,他便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积极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的竞争意识也会增强。

其实,孩子是最爱与父母竞争的,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如果他能赢过爸爸妈妈,一定会开心一整天甚至好几天。所以,在游戏时,有时父母故意输给孩子也未尝不可。当然,也不能让他“逢玩必赢”,以免滋生骄傲的情绪,父母掌握好这个度非常重要。

与别人竞争,也与自己竞争

竞争分为横向竞争与纵向竞争。横向竞争是指与他人进行竞争,以求超越他人;纵向竞争是指与自己竞争,让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竞争,力求每日进步,以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与别人竞争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竞争中的主要内容。父母平时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竞赛,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智力或体育比赛,也可与孩子一同参加家庭竞赛,鼓励他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学会协调与合作。通过与他人竞争,让孩子懂得竞争的原则是公平、公正的,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方女士的儿子冯涛快5岁了,聪明伶俐的他有个让方女士头疼的坏毛病——好动。学拼音,没坐上10分钟就嚷着要喝水;描图,刚在纸上涂鸦一阵,就又去玩纸飞机……方女士很着急,担心这种没有耐性的不良习惯会对他将来的学习造成影响。

一天,一个名叫《和自己赛跑》的电视节目让方女士突然有了灵感:孩子自小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长辈强行灌输的,何不尝试着让他和自己竞争呢?

于是,方女士就用硬纸板做了一个纸人,高度和孩子差不多,再用剪刀精心剪裁出纸人的头部和躯干,面部也画上了口、鼻、眼等五官,还在额头上着了些墨,让它看起来如同有了一头黑发。

小涛从幼儿园回来后,一下子就发现了“坐”在桌旁的小纸人。他十分好奇:“妈妈,这是哪里来的?”方女士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你呀!”“我?”儿子的大眼睛一眨一眨,显然非常迷惑不解。方女士对儿子解释说:“这是昨天的你,不信,你可以看看小人身上的牌子。”

小涛兴冲冲跑过去,仔细打量起纸人来,指着纸人身上的牌子问我:“妈妈,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方女士指着上面的字说:“小涛,5岁,6月21日,学拼音12分钟,会1到6的乘法口诀表,会画桌子和沙发。”然后把头扭向小涛:“儿子,你有信心和昨天的小涛比赛吗?我每天给你们打分。”小涛一下子来了兴致,兴高采烈地跳起来,边拍手掌边说,他一定要取得比赛的胜利。

这一天方女士发现,小涛的学习状态非常好,不但学习字词时特别认真,休息时还不断追问我学习时间持续了多久。如果听说还没超过小纸人的记录,他就继续乖乖坐下看书。

晚上,方女士把小涛学习的时间和所掌握的东西全都写在了小纸人身上,提醒他:“记住明天的比赛哟。”小涛没说话,用力地点了下头,看得出,他为比赛铆着一股劲呢!

家长教育孩子,除了有耐心外,还要多动脑筋。现在的独生子女除了在幼儿园能和同龄孩子接触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可参照的竞争者,这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是家长在强制他学习或做事情。为他安排一个竞争者,孩子会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他自觉地听从家长的教育,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动力,相比较长辈施加的压力而言,效果要好上百倍。

当然,开始时孩子对与自己竞争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但它却是启蒙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教导孩子与自己竞争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与自己竞争是一项勇于挑战自我的举动,只有赢得了自己,才能征服他人。

引导孩子遵循竞争中的美德

家长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遵循竞争中的美德,比如公平、公正、公开、公心。所谓公平,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实力取得胜利,不能有投机取巧的行为;公正,就是明礼诚信;公开,表示竞争不应是狭隘、自私的;公心,则表示竞争中不应暗中算计别人,应齐头并进,凭自身的实力超越他人。

当然,竞争也并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信念,单枪匹马也不易取得成功。当孩子自己能判别出哪些竞争是良性的,哪些是恶性的,遇到恶性竞争懂得如何处理,并在竞争中宽容别人,他也就具备了竞争的美德。

重视对孩子正确竞争意识的教育

一天,4岁的江淘淘忽然哭着从学校跑回家来。原来放学时,淘淘和班里的小伙伴秦明争抢一只皮球。淘淘先抢到了,明明就跑过来要夺。淘淘不给,明明就踹了淘淘一脚,然后把皮球抢过去了。

作为淘淘的父母,是让孩子追出去打个两拳头,让明明尝尝厉害?还是正确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竞争,适应竞争,在竞争中生存呢?

在我们看来,答案应该是后者。从21世纪的人才需求来看,不仅需要人才有自强不息的独立性、创造性和竞争性,而且更要具有友爱和谐的合作精神。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霸道、任性,惟我独尊,一定要别人听命于他,否则就甩手罢玩,甚至进行破坏,那么一定难以与他人建立起友好的社交关系。就拿淘淘和明明来说:孩子间发生点冲突算不了什么,也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育。但是,如果淘淘的爸爸选择了前者,这种自私霸道的教育就真的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孩子会误以为:谁让了别人,谁就会吃亏。凡事不管大小,总要占先,占不到就霸道、耍赖。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竞争意识的教育。

NO.9远离恶语或脏话

3岁的王昵在她6岁的哥哥的教唆下,学会了一个新词:笨蛋。每次她提到这个词,小哥哥的朋友们总会爆发出一阵大笑。

有一次,昵昵和妈妈在离开一家鞋店时,那位替昵昵试鞋的和蔼可亲的售货员阿姨向他们道别,并送给昵昵一个红色的气球。昵昵满心欢喜,大声地说道:“再见,笨蛋。”那位阿姨大吃一惊,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僵住了,而昵昵的妈妈也尴尬不已,顺手就给了昵昵一巴掌,把昵昵打哭了。

第一次听到孩子口中飞出不雅的字眼,家长的第一反大多都是当场愣住,有些家长甚至会立即严厉斥责孩子,有些家长则是经过思考后冷静地应对。我们推荐后一种处理方式,理由很简单,现在不少大人嘴里也经常冒脏话,他们小时候肯定也没少挨过训,可单靠呵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谁都不愿意吓着自己的孩子吧!

比如说,妈妈正在找东西,一时找不到,孩子可能发现后就会说:“妈妈真是个大笨蛋!”一般来说,四五岁的孩子是不会恶意侮辱人的,所以孩子可能根本不明白“大笨蛋”确切的意思。有可能孩子偶尔听到了这个词,对词意有一点感觉,想用一用而已。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口里飞出恶语、脏话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也不是一件严重的事,责任基本不在孩子,因为他们多是直接将听到的别人的语言通过自己的口说出来,所以很多时候会词不达意。也就是说孩子嘴里的话,不管是妙语还是脏话,都只是捡别人说过的。特别是对于脏话,他们基本都是不知道其中含义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孩子说脏话,不仅要管,还要有效地管。孩子刚开始骂人说脏话时,如果能及时加以阻止,一般是很容易奏效的;相反,如果成人听见孩子骂脏话觉得有趣,甚至表现出很开心甚至很欣赏的样子,孩子就会把成人的这种反应视为鼓励,使骂人、说脏话的行为得到强化,影响以后的正常社交。

那么具体该怎样才能让孩子远离各种污言秽语呢?

创造文明的语言环境

一天晚上,全家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于子乐突然很生气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刚才跟你说话,你怎么没反应呢?你的耳朵是不是丢在办公室没带回家呀?真像个白痴!”家人一下子全都呆了,一向温和有礼的乐乐怎么会突然说出这种脏话?

妈妈当时并没有粗暴地指责乐乐,而是蹲下来不动声色地问女儿:“乐乐,你认为白痴是什么意思?”乐乐摇摇头说:“不知道。”“那你这话从哪儿学来的?”乐乐实话实说:“我们老师叫小朋友要是他没听见,她就说‘你的耳朵是不是丢在家里没带来?’还有我同学经常说‘白痴’这两个字。”

原来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今天模仿他们的神情真是活学活用呀!于是妈妈严肃地告诉女儿:“乐乐,这是骂人的话,老师和小朋友这样说不对,你以后可不能再说了,再这样说,大家会不喜欢你了!”

当乐乐意识到这是脏话的时候,乖乖地点点头说:“下次我再也不这样说了。”接着还非常懂事地向爸爸道歉:“爸爸,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爸爸的态度也很积极,他抱着女儿说:“爸爸刚才也不对,只顾看电视没听到你说话,下次你有什么话对我说,就靠近我,我们面对面地说,好吗?”

要知道,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最重要,孩子随时都在模仿我们大人的一举一动。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自身做起,不说脏话,教孩子如何说文明语言,随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

告诫孩子说脏话的后果

5岁多的方家成像个小大人,很喜欢对听到看到的事情发表看法。一次,妈妈带着他上街买东西,有个小孩子吃完香蕉后随手就把香蕉皮扔在地上了。成成看到后,气愤地大声说:“妈的,乱扔垃圾!”周围的人都侧目而视,妈妈很尴尬,说:“成成,怎么能在街上骂人?”成成理直气壮:“这种混蛋,就该骂。”妈妈无言以对,成成说的这两句脏话,是成成爸爸嘴里经常出现的,以前成成偶尔说过,妈妈没在意,没想到,成成现在说到大街上来了。

即将上学的孩子语言发展已趋向成熟,能够说出各种复杂的句式,也能比较系统、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有了简单的逻辑思维,能说出事物好坏对错的理由,阐明自己的看法。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语言的有意注意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对脏话自然也是学得快记得牢,几乎能够活学活用,此时要清理他们的“污言”,就必须严肃地告诫孩子说脏话的恶劣后果。孩子此时已经会推论事情发生的后果,所以可以告诉他,脏话是侮辱人的,说脏话是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不受人欢迎,老师可能不喜欢你,同学也可能不愿和你做伴。要是一直口吐脏字,别人会把你当作没教养的人看待。假如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会不尊重你,你会自食苦果。当孩子意识到说脏话的重重不良后果后,也会有所收敛。

对孩子的脏话冷处理

冷处理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通过消退程序即停止强化,可以使某种反应的频率降低,消除孩子已经立的不良行为。

比如,当孩子无意中说了脏话时,家长可以不斥责他,不打他,也不和他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没趣,自然也就不说了;或者干脆就不理睬他,保持沉默或继续做你手中的事情。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知道,说脏话并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说脏话并不好玩,这样他才会自动减少说脏话的次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说脏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宝宝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让孩子自己纠错

估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说脏话的情况,这是比较平常的,因为孩子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好奇、喜欢模仿的阶段,一旦周围环境中出现了不良的现象或言语,孩子就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这时我们不应该大声呵斥孩子,而应该耐心地去告诉他什么是不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学习的。因为在我们呵斥的同时,对孩子的潜意识个性培养也会有坏的影响,比如孩子可能养成暴躁的个性等。

其实,家长不妨让孩子去给大人纠错。一旦大人说出不文明的语言时,孩子可以马上指出来,甚至可以去批评和指正大人的话语。久而久之,孩子对于这些不文明的言语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当他再遇到一些不能分辩的话语时,也会来主动来问是什么意思。这时候家长要明确地告诉他,哪些是脏话,是不能学的,孩子也会慢慢自己区分。与其专制地杜绝孩子做什么,还不如耐心地培养孩子分辩是非的能力,这样对孩子将来各方面的成长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