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9252100000019

第19章 健康的心理源于健康的家庭(4)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教育孩子吃的东西要分给别人吃,玩的东西要和别人一起玩。孩子在交往、玩耍时,家长最好让他和较大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不仅较大的孩子可以适当带领、照顾他,而且可以制止孩子的“独占”、“掠夺”行为。因为大一点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而小一点的孩子则往往能服从较大的孩子。

不允许孩子拥有“特权”

生活当中,很多家长都会在吃、穿、用等方面给孩子优先选择权。好吃的总让孩子先吃,好东西总让孩子先用,孩子一哭闹家长马上就让步。这些特殊的照顾,就容易让孩子养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家长不妨和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比如当家中买了一些珍贵的、好吃的东西时,要将东西分成几份,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的,还有宝宝的,然后等全家人都回来时一起吃,不能让孩子一个人独享。

鼓励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

对孩子来说,没有占有欲并不意味着他必须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别人,家长也没必要这样要求孩子。即使孩子只是把手里的玩具拿出来让别人看一看,摸一摸,也是他进步的开始。这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没有把玩具让给别人而责怪孩子小气,这样只会打消他常识分享的积极性。让孩子一点点地摆脱占有欲,适当地和别人分享玩具、食品等,他也会比较安心。如果家长对孩子不强求,同时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会让他加快摆托占有欲的进程。在这样愉快的心理体验中,也许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尝试松开自己紧握的双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

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

一天放学,吴天见小朋友们都离开了,老师也不在,就把走廊上一小盆盛开的太阳花搬回了家。妈妈回家发现后很惊讶,天天兴奋地说:“这是我从幼儿园拿回来的!”

妈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天天不该这样做。天天低着头说:“你那天在公园不也拿了一盆花吗?”妈妈这才想起,不久前带孩子去公园玩,看到路边落下一盆月季,估计是别人扔的,就拿了回来,没有想到孩子就“学”到了。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论有意无意,大小善恶,都会影响着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家有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的父母,其不良行为必然会误导孩子,使他变得自私,占有欲强。

因此,家长要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做人的原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自己有了过错时,还要及时改正,当着孩子的面承认错误,让他也受到教育。

总之,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占有欲”是孩子成长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会逐渐淡薄,这种“占有欲”也会逐渐地减少或消失。当然,对于那些“占有欲”特别强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给以适当的惩罚,并注意家长自身的言行,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NO.8理性对待孩子的谎言

孩子爱撒谎,是每个家长都头痛的事情。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撒谎,这不能不引起家长的忧虑。不过,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恶意的撒谎,也有的是善意的谎言,其中大部分都是善意的。比如,孩子想去玩或者想看动画片,就会说:“老师今天没有留作业”;孩子做错了事,就说:“我不知道,不是我”……

不过,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时的言语不可视为撒谎,毋宁说是出于想象。因为丰富的想象力正是3~6岁幼儿心智发展的特征之一,但他们尚无能力完全分辨想象和事实之间差距,因此会将日常生活和想象混淆不清。当他要改变或否认现实时,那是因为他希望现实能按着他的意愿变过来。比如从2岁起,孩子会拿着一只空杯子假装喝水;3~4岁,这是以想象为伴的年龄,也是想象生活的顶峰。以后,孩子将进入幼儿园,在那里会遇到许多伙伴,而且还可以使他的梦想具体化。他要在类似讲的故事那样的生活中一直到6岁,或更大一些。“毛毛熊打碎了花瓶”,“洋娃娃吃掉了饼干,其实这并不是在撒谎,只是孩子和玩具打成一片,孩子让玩具说出他所要做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各种动物是他的天地,孩子需要这样的想象世界以培养他的个性。因此,我们不能把必要的发展阶段所发生的事情都认为是孩子说谎。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所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游戏,然后告诉他洋娃娃是不会吃东西的。和孩子一起玩耍会发展你给予他的信任,渐渐地会帮助他对现实和想象加以区别。

但是,孩子也会有真正说谎的一天。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第一次说谎,也千万不要大惊小怪、惊慌失措,并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或是在许多人面前出他的洋相:“他现在是个坏孩子了,学会说谎了,大家都不喜欢他了”,甚至痛打一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不能使幼儿接受教育,相反会使他因产生恐惧心理而继续编造谎言,或是产生“横竖如此”的对立情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弄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说谎,然后对症教育,才能收到效果。

通常来说,孩子说谎的原因都非常简单,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害怕父母训斥、打骂而说谎。

6岁的纪杰不喜欢吃青菜,妈妈每次在吃饭时都会将青菜夹到杰杰的碗里,可杰杰经常会趁妈妈不注意把青菜扔到桌子底下,或者夹到菜盘中。被妈妈抓到后,就会训杰杰不应该这样,并让杰杰必须把青菜吃下去。几次后,杰杰就开始撒谎了,当妈妈再训杰杰时,杰杰就会大声说:“那不是我扔的!”“我不知道是谁扔的,我的已经吃下去了。”妈妈批评了杰杰,结果杰杰大哭着,说自己没有把青菜扔掉。妈妈很生气,杰杰怎么开始学会撒谎了?

幼儿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因为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就会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这是因为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都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从而产生恐惧心理,诱发其说谎。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有某种愿望而说谎。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未健全,感知事物的能力和成人还有一定的差别。有时,幼儿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比如看到邻居朋友在玩小汽车,自己家里明明没有小汽车,却会不假思索地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多小汽车,比你的好玩。”可以看出,这种说谎恰恰反映了孩子盼望小汽车的愿望。他并非真想说谎骗人。对此,父母不能责怪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口中往往说的“我有”或“我已玩过”等等,常常不仅是在流露愿望,而且也是在掩饰愿望和克制愿望。

因此,即使孩子有意识地说谎时,也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这样会让孩子失去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容易在心理上投下阴影,有些孩子因此更容易形成说谎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造成道德缺陷。只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才能将孩子从说谎的边缘拉回来。

正确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

撒谎的过程,其实是孩子想象与创作的过程,它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面对宝宝的撒谎行为时,不会仅仅是抓狂或批评孩子,而是加以正确对待和引导。

马瑶瑶正和吕佩琪在一起玩。瑶瑶见佩琪抱着一个很漂亮的芭比娃娃,十分羡慕,就想要过来玩玩,但是佩琪不愿意,瑶瑶就说:“我家有好多芭比娃娃呢,比你的漂亮多了,一会儿我就回家玩自己的去。”

妈妈在一旁听见瑶瑶的话,知道瑶瑶在说谎了,因为家里根本没有芭比娃娃。但是,她没有马上戳穿瑶瑶。回家后,妈妈对瑶瑶说:“宝宝,你没有像佩琪那样的芭比娃娃,但是你确实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芭比娃娃,对吧?你的想像力可真丰富阿!你再想想,你想要的芭比娃娃还能做些什么?我们来编一个芭比娃娃的故事好不好?”瑶瑶一听妈妈没有因为撒谎的事责怪她,非常高兴,就马上和妈妈一起编起芭比娃娃的故事来。

如果家长能策略地指出孩子的问题,同时宽容对待孩子的幻想性撒谎行为,并对他们的幻想性撒谎行为进行诱导,孩子就会在诱导下摆脱错误的撒谎行为,并大胆地想象与创作。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幻想性的撒谎行为,家长千万不要因孩子撒谎而训斥他们。要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极有可能扼杀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慎用“撒谎”一词

孩子在6岁之前说话和事实情况不符合,多半是他们的想象力在发挥作用,并非是孩子存心撒谎,所以家长不用高度戒备,也不必批评孩子。6岁之后,孩子的谎言有可能是他们故意编造出来的,但也未必都是为了逃避责任或逃避惩罚,所以家长也不要动不动就用“撒谎”的字眼,否则很容易让孩子背上心理负担,导致他以后习惯性的撒谎。

即便是真的发现孩子说谎了,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虽然孩子的谎言十分拙劣,但是家长还是尽量不要当场戳穿他的谎言。不如对于事件来个冷处理,使得孩子保留自尊。但是在事后一段时间内,帮助孩子反省。

林林应该每天都带手帕去幼儿园,可是他老是忘记,又怕妈妈会责怪他,所以每天都撒谎说自己带手帕了。妈妈其实已经发现了,但一直没有出声。等到周末的时候,妈妈故意让林林帮忙洗手帕,并淡淡地说:“你这个星期都没有带手帕,我洗衣服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你的手帕。”林林见妈妈不骂他,又已经知道真相了,以后再也不敢撒谎了。

这也提示我们,当怀疑孩子说话有错误时,最好先避开这一问题,而是尽量引导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比如,当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打架时,不要问他:“你是不是把小朋友打哭了”等问题,而是说“老师已通知我,你跟幼儿园的小朋友闹矛盾了,妈妈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可以使孩子意识到他的妈妈似乎知道自己说了谎,从而下次不再说谎。

给孩子设法补救的机会

当孩子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撒谎的时候,家长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一定能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孩子更加依赖撒谎来逃避责罚。

聪明的家长会利用孩子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进行正确的行为。比如,家长可以在孩子发生行为性撒谎时,表示相信宝宝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宝宝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能让孩子自省,同时还可通过给予孩子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当宝宝从幼儿园拿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宝宝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如果宝宝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这样,不仅让宝宝知道犯错误的后果,还能开动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很多解决方法来。

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

家长时刻都是孩子的榜样,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诚实的榜样。如果自己在孩子面前经常说谎,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说谎。

黄涛的妈妈是一位领导干部。一天,妈妈正在看电视,外面传来门铃声。妈妈就让涛涛去开门,并教给他说:“你就说妈妈不在家。”涛涛照着妈妈的话做了。但是,当他回来后,他就问妈妈:“妈妈明明在家,为什么要说不在呢?”妈妈笑笑说:“妈妈想在家看电视,不想被别人打扰。”一次、两次后,涛涛就以为妈妈撒谎是一种应付的技巧,认为撒谎也不是什么大错误。因此,涛涛也慢慢从妈妈那里学会了撒谎。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说谎,还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孩子说谎时,家长却严厉地斥责孩子,却没有想到,孩子今天的行为,恰恰是跟自己学的。

总之,如果听到宝宝说谎时,家长不要大声批评,这样的态度可能会剥夺孩子创造和反省的机会,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与心理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的撒谎行为拐个弯,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NO.9让孩子的爱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