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9251800000021

第21章 曲折融资(3)

2005年12月,迈克尔·沃尔夫租赁了一架顶级飞机,邀请马克搭乘前来纽约度假。在飞机上,两人就Facebook与MTV音乐电视台的合作进行了一番长谈,但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其间,沃尔夫不断变着花样怂恿马克卖掉Facebook,当马克称赞这架飞机时,他趁热打铁地说“也许你应该把公司的一部分给我们,那么你就可以自己拥有一架”。

转过年来,沃尔夫带了一份交易计划前往帕洛阿尔托会见马克。根据这份计划维亚康姆放弃全部收购,而愿意购买Facebook部分股权,促使它与MTV音乐电视台达成广告战略合作。言外之意,似乎是说马克20亿美元的要价太过离谱,维亚康姆只能选择这种折中的方式。

马克当然没有接受,他还不打算放弃Facebook的控制权。20亿美元的要价起初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也有意借机衡量一下Facebook的价值,看到维亚康姆不死心,他直接向迈克尔·沃尔夫挑明姿态,“如果你支付我20亿美元,我还是不愿意卖。谢谢厚爱。”15亿美元的收购“不幸夭折”但维亚康姆似乎铁了心要收购Facebook,直接开价15亿美元,先期支付51%,其余视Facebook业务表现后续支付。马克有些动心,他要求提高先期支付比例,沃尔夫同意提高到8亿美元。

维亚康姆高层认为沃尔夫此举太过冒险。他们详细研究了Facebook的业绩,认为它虽然在规模扩张上表现不俗,但从财务角度看前景并不明朗,Facebook那时远未进入盈利阶段,而维亚康姆需要的是直接带来正面营收的公司,因此8亿美元现金太不合算。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马克转回身来,发现开启国际化扩张的Facebook财务再次捉襟见肘。于是是又推动了第三轮融资。有了前面两次融资经验,这次融资很快达成。2006年4月,由全球顶尖风投GreylockPartners牵头,Meritech、彼得·泰尔和AccelPartners等投资方跟进,共同向Facebook注人2750万美元。这样一来,Facebook估值达5亿美元,是一年前的5倍。

维亚康姆“夭折”的收购在Facebook内部引起了关于售出公司的微妙情绪。吉姆·布雷耶等人主张,如果报价合理可以卖掉Facebook,董事会研究认为,10亿美金是所谓的“合理报价”。

当然,一切都要看马克作何决定。尽管他从内心来说不愿卖掉公司,但是来自公司内部的压力多少动摇了他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对Facebook的未来感到不确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2006年6月,一直对社交网络心驰神往的Yahoo向Facebook提出了收购计划。Yahoo开出的价码刚好达到出售底线,为10亿美元。卖,还是不卖?Facebook到了十字路口。

围绕是否出售公司,Facebook内部分成两派:以肖恩和莫斯科维茨为首的创业元老反对出售公司,以吉姆·布雷耶为首的后来者主张接受Yahoo收购。马克倾向于不卖但有些迟疑,彼得·泰尔表示支持他的决定,吉姆·布雷耶则态度强硬。

这时候,风险投资人的本性展露无遗。在吉姆·布雷耶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退出机会”,尽管他无法肯定Facebook日后会否更加成功,但对于一个成立不满3年的仍未盈利的公司来说,10亿美元的报价未尝不可接受。如果Yahoo买下Facebook,他的公司将获得+倍回报。

吉姆·布雷耶要求召开董事会谈论此事,他的一意孤行触怒了马克。在一次董事会上,爆发了对他的不满,“吉姆,我们不能出售公司,如果我们不想出售的话。”真正困扰马克的是Facebook的发展模式。自从2004年成立以来,Facebook一直在校园内扩张,从大学到高中,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再到新西兰,无非是在更多国家单纯地复制美国的模式,并不会对Facebook产生真正的改变。

在Yahoo提出收购前,Facebook推出职场网络,但反响平平,如果它无法吸纳更广阔多样的客户,用不了多久就会碰到增长的天花板。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吉姆·布雷耶等人主张出售Facebook的原因,如果马克不愿出售Facebook,他必须找到更具成长的扩张路径,让人们重新认识Facebook的价值。

马克将开放注册作为下一步重点,他希望Facebook借此走出校园和职场,成为社会性网络,并由此催生新的增长势头。然而,Facebook内部对此有不同的意见,质疑者认为向全社会开放注册有可能消解Facebook的趣味,降低学生用户的粘合度和忠诚度,结果不进反退。正在僵持不下之际,Yahoo方面临阵退缩。由于业绩不达预期,Yahoo股票暴跌,Yahoo高层开始重新审视Facebook的价值,认为若用10亿美元购入一个盈利前景不明的网络公司未免有失分寸,于是将报价降低至8.5亿美元。Facebook董事会拒绝了Yahoo的收购邀约。

9月,Facebook向全社会开放注册。与此同时,股价回升的Yahoo再次抛出10亿美元收购提议,并暗示还有更高出价的可能。

马克将裁决权寄托到开放注册上,他对吉姆布雷耶说,“如果在开放注册后,用户数和参与程度没有稳步增长,也许10亿或者11亿是我想达成的交易。”

9月26日,Facebook对公众开放了注册。最初几天,用户增长毫无规律,但随后便出现爆炸式增长。当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的时候,没有人再质疑Facebook的价值,就连态度强硬的吉姆·布雷耶也改变主意。终于,游戏结束了,Facebook从收购阴影中走了出来。

此后伴随着开放平台的启动和订制广告策略的生效,Facebook从亏损走向盈利,不必面临财务压力和出售危机。它成了各方争抢的宝藏,如何高效开发其商业价值成为此后两轮融资的要点。

2007年,微软击败谷歌成功入股Facebook,以2.4亿美元的投资获得1.6%股权,Facebook估值由此抬高到150亿美元。Facebook借此与微软达成广告合作协议,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广告收入。更重要的是,Facebook达成结盟微软抵御谷歌与MySpace组合的战略意图。此后,李嘉诚及三家德国风投公司先后注资Facebook,将第四轮融资额推升至3.75亿美元。

2011年1月,Facebook进行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高盛与俄罗斯投资巨头DST联手向其投资5亿美元,共获得1%的股权,Facebook估值被推升至500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轮融资是为了Facebook即将到来的上市铺路,高盛将毫无意外地获得IPO承销商的殊荣。

通俗地讲,融资就是基于公司远景价值的股权投资,因此每一次融资均不可避免地产生股权变更。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融资无非是为了借助外部资源将公司做大,但是过多的融资可能削弱创始成员的控制权,甚至造成创始人出局的悲剧。因此,事先在股权结构上进行必要的设定成为许多创业公司的共同选择,并且在融资过程中随着形势的发展相应地进行调整,以保证公司不被资本方左右。在这一点上,Facebook的做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2004年第一轮融资之前,Facebook只有马克一名董事,随着彼得·泰尔入股,肖恩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董事会设置4个席位,彼得·泰尔、肖恩、马克各占一席,第四个席位暂时空缺,扎克伯格拥有决定权。不难发现,这样设定的结果是扎克伯格直接控制了两个席位,至少拥有一半的投票权,同时肖恩·帕克作为扎克伯格的支持者加重了他的投票权重,从而保证其拥有足够的决策筹码,并且为未来的后续融资预先设置空间。

2005年,Facebook第二轮融资引入风投公司AccelPartners肖恩重新调整公司结构,在原来基础上将董事会席位扩充至5个,新增席位由吉姆·布雷耶获得。这样一来,马克仍控制着两个席位,加上肖恩的1个席位,创世团队与投资方席位比重从3:1调整为3:2,享有绝对控制权,即便彼得·泰尔与吉姆·布雷耶联合也不会动摇这一局面。

此后,Facebook董事会一再扩充,截至2012年达到11个董事席位,扎克伯格拥有IPO前29.2%的投票权,再加上其他股东赋予的代理投票权一共占有56.9%的投票权,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优势。

另外,根据Facebook招股说明书显示,扎克伯格持有28.4%B类股票,加上其他股东给予的代理投票,一共持有57.1%B类股票。相较于Facebook上市发行的A类普通股票,B类股票的投票权重是其10倍,这种双层股权结构有助于扎克伯格保持控制权。

迄今为止,Facebook先后进行了五轮融资,估值从2004年的500万美元上涨到今天的1000亿美元,暴增2000倍。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创始人,乃至持股员工,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