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9251400000019

第19章 博爱——博爱众生,怨恨无人(1)

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仇恨?因为利益的争夺,观念的差异,隔膜,误会等等。一句话,因为狭隘。一切恨的根源溯源人的局限,都证明了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在超越人局限的地方。

——周国平(当代哲学家、作家,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爱心让你更强大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梵高

曾有专家对一家医院做过一项调查,此项调查分若干组进行,其中一组是在医院的妇产科里进行的。他们从那些新出生的婴儿里面随机选出了部分婴儿,然后再把这些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天一定要抱起来抚摸3次,每次10分钟;而第二组根本就不去抚摸。结果,他们吃惊地发现,第一组体重增加的速度是第二组的两倍。

另外一组调查也是在同一家医院里展开,他们选择的对象是那些危重病房中的患者。他们调查了多位已经就要走到生命尽头的病人。看看他们在已经知道生命的最后一刻时,会向自己的家人嘱托些什么。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人都会对自己的亲人要求,要好好地照顾其他亲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自己要挣多少钱;也没有人在抱怨自己的前途;更加没有人再去想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人们在这个时候,惟一想到的,就是亲人们的爱。

最后,参与调查的人们总结道:人从刚刚来到这个世上,最需要的就是爱,可是许多人只有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才意识到这一点。

人生最珍贵的,就是爱。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也是爱。只要对人生多一些理解,只要能够感受到爱,只要心中有爱,就是幸福的。而且,在生活中,爱能够创造很多奇迹。

印度有一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叫班上学生到某市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下评估。几天后,学生们得出的结论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接受调查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位老师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一个追求幸福的人要懂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在生活中随处散播自己的爱心,多一分关爱给身边的人,给别人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这里所谓的“仁者”就是指那些具有大智慧,有爱心,有善心的人。孔子不但是关心他人,关爱他人的提倡者;在实际生活中,他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仁者爱人”的信条。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卫灵公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师冕的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和这个名叫冕的盲人乐师打过招呼之后,盲人乐师走到台阶的时候,孔子说:“有台阶。”走到席子边的时候,孔子说:“到席子边了。”都坐下来以后,孔子告诉他说:谁谁谁,在这里,谁谁谁,在那里。师冕出去之后,孔子的弟子子张问道:“这是与盲人乐师说话的原则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原则。”

这则故事表明了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要对盲人这样的弱势群体表现出应有的关爱和照顾。读到这里,你也许会疑惑,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啊!生活中我也能做到这些啊?的确,关注弱势群体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基本共识,但在2600多年的春秋时期,这样的举动确实是大仁大爱的表现了。在封建社会里,正常人还被分为三六九等,作为残疾人的盲人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孔子与残疾人的故事还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残疾人相处的时候,要尽量站着残疾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应该直接与残疾者交谈,眼光正对着他们。如果对方坐在轮椅上,应尽量保持视线与他等高,也就是要蹲下来,或者坐下来。更重要的,绝不要对肢体残疾的人使用侮辱性的称呼,当然就更不能拿他们来开玩笑。和残疾人相处应给予和健全人一样的尊重。这是关爱人性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圣人孔子表所现出来的关爱精神值得现代的每一个人钦佩。

大爱无疆,大德无言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下降到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莎士比亚

拥有爱心的人,其内心一定是包容世界万物的。这种爱往往是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民族,超越了种族。拥有大爱的人要有博大的胸怀,要能容得下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拥有大爱之心的人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他把爱无私的施与了对方,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幸福。

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一个人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使命,她要把爱都带给世界上更多的人,把爱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把爱施与世界上正在遭受贫困、战争、饥饿和濒临死亡边缘的人,这个人就是天主教修女特里萨嬷嬷。在一本关于他的书里曾这样描述她:

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和爱戴。

可是,她住的地方,惟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

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在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有不少富豪,对穷苦人慷慨解囊,有不少慈善家,开办了不少孤儿院养老院。然而,她不是富豪,因为她没有留给自己一分钱,甚至她不去挣钱,不去募款;她也不是一般的慈善家,因为她的目的,不是仅仅为穷人和鳏寡孤独者提供衣食住处,不是仅仅为病人和遭灾遭难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是要在这一切之中,这一切之外,给这些人带去爱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尊严、感到自己被人爱!

为此,她愿意向这些人下跪;她立志要服侍穷人,所以先变成了穷人;她放弃了安适的修女和教师生活,穿上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之中,五十年如一日;她的追随者们为了让服侍的对象觉得有尊严,也仿效她的榜样,过着穷人的生活,以便成为穷人的朋友。这种远远超过一般慈善事业的宗旨,体现在她的这句话中:“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所以,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她,把诺贝尔和平奖这项殊荣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授奖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