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9251300000025

第25章 借力——乘势而起,借力而行(1)

假如今日,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李嘉诚

借势——成功路上的惟一捷径

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就算有三头六臂,又办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全靠和衷共济,说起来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朋友。

——胡雪岩(晚清著名商人)

成功路上无捷径——我们对此深信不疑,我们只是质疑:为什么有些人整天悠哉游哉、不学无术也能混得人模狗样呢?答案是他们或有意或无意的借助了别人的势。什么叫做势?简单说来就是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或者说是某种强大的力量。而借势,说白了也就是借用那些有势力的人快速发展自己。

借势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古今中外所有富有智慧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荀子在《劝学》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登上高处,挥动手臂,手臂并没有加长,但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顺风而呼,声音并非宏亮,但听的人都觉得很清楚;借助车马,不用腿跑也能行千里之远;借助船,水性不好也能渡过大河。也就是说,成功者并不是生来就与众不同,关键在于他能借助外力。就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吧,他的长处就是借,不仅能借朋友的(借荆州),还能借对手的(草船借箭),甚至能借天地万物(借风、借火等)的能量以为己用。再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他原本只是山东郓城县的一个小吏,论武艺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不排倒数第一,也得排倒数二,但晁盖死后,他却成了一呼百应的大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武松、林冲、鲁智深和李逵等人组成的小势力。没有他们,宋江即使当上了大哥,迟早也得让人拨拉下来。红顶商人胡雪岩也说过:“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就算有三头六臂,又办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全靠和衷共济,说起来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朋友。”那么胡雪岩的朋友都有谁呢?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王有龄和左宗棠,二人都是朝廷大员,尤其是左宗棠,实力和势力都不是一般的大。

来看一个现代经典案例: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天然花粉食品“保灵蜜”销路不畅,销售经理换了好几个,却始终无法激起消费者对“保灵蜜”的需求热情。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该公司负责公共关系的一位工作人员带来了喜讯:美国总统里根长期吃花粉类食品。原来这位公关小姐非常善于结交社会名人,常常从一些名流那里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次她从里根总统女儿那里听到:“20多年来,我们家的冰箱里从未断过花粉,我父亲喜欢每天下午4时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长期如此。”后来该公司公关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又从里根总统的助理那里得到信息,说里根总统在健身壮体方面有自己的秘诀,那就是吃花粉、多运动、睡眠足。于是这家公司在征得里根总统同意后,马上发动了一个全方位的宣传攻势,让全美国人都知道,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之所以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是因为经常服用天然花粉的缘故,该公司的“保灵蜜”得以迅速风行美国市场。

在这个故事里,“势”就是里根总统,借着里根的巨大影响力和强大说服力(里根当时已届80高龄),该公司有多少“保灵蜜”都不愁卖不完。

但上述案例还只是借势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借势高手不仅会借名人效应,还会借品牌、借资金、借市场……套用一句流行语,只有他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借不到的。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之内涨幅竟高达354%,百度市值由872亿美元飙升至近40亿美元,百度掌门人李彦宏的身价也暴增至9亿美元。但在上市之前,大多数人却不太看好百度。以百度当时的名气,即使上市了融资效果也不一定有多好,甚至还有成为纳市上的垃圾股的可能。因为美国的投资者没有人知道百度,更没有人用过百度的产品。要想在纳市一举成名,至少得让美国的投资者认识百度。那么百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原来在上市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聪明地把百度的标签贴在了Google身上。而Google不仅是搜索业界的老大,而且其上市后业绩一路攀升,备受美国投资者的追捧,在资本市场和搜索领域的影响力无可匹敌。这样一来,那些在Google上市时错失投资良机的投资者,便把他们对Google未能尽释的热情转移到了百度上,百度得以一举成名。

李彦宏借的是品牌,而有着“中国鸡王”之称的大连人韩伟,刚开始创业时借的却是政策。

1984年,韩伟辞职下海养鸡,创业资本是从亲友处借得的3000元,规模是蛋鸡50只。但是当年年底,韩伟便从银行贷得15万元,大力兴办养鸡场,一举成为大连最大的饲养专业户,同时也成了大连负债最多的个体户。韩伟之所以能在无抵押的情况下从银行贷出这笔巨款,原因在于当时大连正在大搞“菜篮子工程”,而韩伟的鸡场扩建计划正是“急政府之所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韩伟很快又贷款集资208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44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养鸡8万多只的现代化养鸡场。白手起家的韩伟第一年产值便高达210万元,这也是他赚得的第一桶金。

韩伟的创业故事说明,所谓势,不只包括那些强大的力量,也包括趋势,如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潮流等等。所谓“大势所趋”,只要你懂得识势、顺势,再大的难事都难不倒你。

没有船就借船出海

要挖洞,就要挖大洞;要借钱,就要借大钱,不要到处借小钱。

——王永庆(台塑集团创办人)

半年前,偶遇一位多年前的老同事,我问他最近在哪儿发财,他告诉我“创业”,我问他创业做哪一方面,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做安利”。出于礼貌,我接受了他的盛情邀请,和他去分享了一堂课。课上,那位不知姓名的演讲老师滔滔不绝,但我只记住了一句话——就业是就别人的业,创业才是创自己的业!牛耕了一辈子地,最后非但没有一块地是自己的,还得被送进千家万户的厨房里……

的确,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应该去创业,但创业需要很多的条件,资金就是最难克服的困难之一。想赚钱,你手里必须得有点儿钱。想下海,你手里至少得有一条船。暴虎冯河的做法不仅孔子不提倡,我们也应该力戒之。那是不是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先造船呢?不是,我们可以先借一条船。否则等你的船造好了,海里的鱼也被别人打光了。

想当年,世界船王丹尼尔·洛维格购买第一艘货轮时,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抵押而被银行拒绝。情急之下,他找到一家信誉好的石油公司,设法跟这家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将自己准备购买的货轮租借给石油公司,然后再以租借费用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银行看好这家石油公司,就把钱贷给了洛维格。于是洛维格有了第一艘货轮。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买下了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最终成为美国实业界的巨头。洛维格的发家史,其实就是“借船出海”智慧的聚合。而所谓的借船出海,就是在各方面条件初步具备,但缺少某一项条件时,与能提供这一条件者进行合作,借助其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1997年,当时还只有六七个人的大连亚琪公司开发出了一套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也就是业界熟知的亚琪MIS。虽然和业内同类产品相比亚琪MIS不是很优秀,但当时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因此对亚琪掌门人胡诚来说,当务之急是怎么把现有的不太优秀的产品卖出去。

没有代理体系、没有销售班子,也没有构建相应体系所必须的庞大资金,胡诚只能走非常规之路。他把业内软件公司的广告搜集了厚厚一摞,经过研究他发现,中国所有软件的代理商就是那么几百家。换句话说,如果这几百家代理商能够代理亚琪MIS,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这同样需要时间和投入。按照业内通行的做法,发展代理商只有两种方式:登门游说和电话游说。当面游说,就算一天可以谈下一家代理商。要拿下300家代理商,至少也要300天。更何况还有相应的机票费、住宿费、交际费等等,亚琪怎么可能承担得起?电话沟通也不行,按照最理想的情况,即使两小时谈下一个代理商,一天能说服4家,也要连续75天,一天耗费8小时长途电话费,才能拿下300家。再说谁能保证两小时就一定能说服人家都进你的货?这两条路都不理想,耗时长,费用高,且亚琪将全面陷于被动,甚至只有赊货才能打动代理商。与其如此,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代理商主动上门找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