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路决定成败
9250800000030

第30章 改变习惯,创造人生(1)

遇事要沉着,不要惊慌

人生在世,不知道会遇上什么事情。当我们身处险境时,要懂得应变之道,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现有的条件,迅速地作出有效的反应,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面对突发性事件,任何人也无法预先做好应变的准备。所以怎样根据眼前环境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是一个人应变能力与分析能力的直接体现,遇事沉着冷静不惊慌,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要素。例如:

有一天,玛丽小姐正在屋里休息,忽然听到门外有声音。她打开门一看,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杀气腾腾、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是入室抢劫?是杀人逃犯?

玛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打了一个冷战。她灵机一动,迅速恢复了平静,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卖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买一把……”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她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高兴,你是喝咖啡还是茶……”本来满脸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他有点结巴地说:“谢谢,哦,谢谢你。”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真走了,在转身离开的时候,他说:“小姐,你会改变我的人生!”

玛丽小姐以机智和爱心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灾难。她不但挽救了自己,也挽救并改变了这个未遂的杀人犯。

处理问题不能总用同一种方式,在遇到危机时也一样,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对策,这样才能确保在危机中化险为夷。

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权力后,每天都在做着皇帝梦。有一天竟在白天进入梦中,一位侍婢正好端来参汤,准备供袁世凯醒后进补,谁知不慎将玉碗打翻在地。婢女自知大祸临头,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打战。因为这只玉碗是袁世凯的“心头肉”,现在化为碎片,这是杀身之祸,无论如何也逃不了一死了。正当她惶惶不安之时,袁世凯醒了,他一看见玉碗被打得粉碎,气得脸色发紫,大吼道:“今天俺非要你的命不可!”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时侍婢已冷静下来,情急之下她突然想到袁世凯总想当皇帝,我何不如此这般……。于是,她连忙哭诉着:“不是小人之过,有下情不敢上达。”

袁世凯道:“有什么话,快说。”

侍婢道:“小人端参汤进来,看见床上躺的不是大总统。”

“混账东西!床上不是俺,能是啥?”

侍婢下跪道:“我说。床上……床上……床上躺着的是一条五爪大金龙!”

袁世凯一听,以为自己是真龙转世,要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了,顿时一股喜流从心中涌起,怒气全消了,情不自禁地拿出一沓钞票为婢女压惊。

婢女在生死存亡关头,通过一句恭维妙语,不仅免了杀身之罪,还得了袁世凯的奖赏。可见,沉着冷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遇事惊慌失措,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冷静下来,才能认真地思考问题,适时地找到应变的对策,扭转局面。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随波逐流

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管事情是否正确,都喜欢随大溜,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当大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如果有信心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要被固有的观念和长期形成的习惯所禁锢。只有敢于创造,敢于突破,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科学理论是相对的,它们具有先进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有些人虽然知识不足,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思想活跃,敢于奋力拼搏,反而增加了成功的希望。人们常因为头脑中有了固有的见解和长期养成的习惯,有些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得出的经验,因而紧紧抱住不放,遇到同类事情总是以原有的标准去衡量,而不愿去思考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更好、更有效的办法。故而曾经先进过的东西有时反而会成为创新的障碍。

18世纪末,一些科技人员开始探讨人类上天的可能,着手研制飞机。可是,反对的力量十分强大,他们都是当时世界上的科技名流。最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着名天文学家勒让德,这位最早用三角方法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距离的科学大师认为,企图制造一种比空气重的东西到空中飞行是永远不可能的。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的支持。

西门子认为,飞机根本上不了天。能量守恒定律的发明者之一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也大泼冷水,认为要将沉重的机械送上天纯属空谈。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经过对各种科学数据的反复计算,也得出权威的结论:飞机根本无法离开地面。

由于众多科学大师与学术权威的坚决反对,金融界、工业界对飞机的研制也持不合作态度,飞机研制陷入重重困难之中。

1903年,没有上过大学的美国人莱特兄弟却首次将飞机送上了天。莱特兄弟学历不高,相关知识都是靠自学得到的。他们如初生牛犊,不惧虎狼,不在乎权威的反对。他们细心观察鸟类的体态结构及翅膀的动作,从中受到启发,再运用科学原理反复试制、修改,终于取得突破性成功。

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谈到科学家的胆魄时曾说:“当你老了,你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因为一旦有了新想法,马上会想到一大堆永无休止的争论。而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却可以到处寻找新的观念,大胆地面对挑战。”为什么有些大人物成名之后辉煌难再?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怕就在这里。反对研制飞机的那些科学大师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习莱特兄弟,不向习惯低头,勇于突破自我,敢于挑战权威。

14世纪的欧洲处于教会的统治下,人们全都相信地心说,但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即日心说。这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人们都认为哥白尼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大家都无法接受这一说法,有的人甚至认为哥白尼是为了故意造成混乱而提出的谬论。

可以说在当时是没有人质疑地心说这一观点的,哥白尼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后,虽然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生命也受到了威胁,但是他并没有为此屈服。他知道如果放弃,那就是前功尽弃。哥白尼对事实的一丝不苟和对真理的坚持到底,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哥白尼的精神鼓舞着人们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由于压力和其他的干扰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屈服于习惯。

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目标才会去做,才能去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不能为了附和大多数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克服从众心理,挣脱固有习惯的束缚,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养成好习惯,握住成功敲门砖

每个人的成功都与他自身的良好习惯密不可分。如果说成功是果实,那习惯当然就是种子。早在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成功。”

好习惯是成功的阶梯。很多杰出人物之所以敢扬言,即使现在一败涂地,他们也能很快东山再起,就是因为他们养成的某种习惯锻造了他们的性格,而性格铸就了他们的成功。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有句名言:“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这才是一个受人敬仰的大企业家的根本素质:绝地求发展,白手打天下。

好习惯是成功的阶梯,只要这种信念存在,即便是荒漠中也能结出成功之果。

2001年7月,南方一家颇有名气的青年刊物,隆重地推出一篇调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安子》,让人们再次聚焦20世纪90年代初期民工潮中出现的成功人物。

那年,17岁的乡下姑娘安丽娇(安子),初中还没毕业,就怀揣着希望和茫然,独自一人从广东梅县扶大乡闯到深圳。像成千上万打工妹一样,安子在一家港资电子厂成了流水线上的插件工。插件工枯燥苦累,一天工作12小时,没干多少天,手指上便是一团团黑黑的淤血,十指钻心地痛。但在繁重打工之余,安子还是用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每一天。从自学初中课程,一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大专课程,打工7年间。安子坚持自学了6年半。7年打工收入,几乎全交了学费。

1991年,安子在打工之余,将打工日记加工创作成《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在报纸连载,“反响始料不及,读者的信件雪片般飞来。曾经一个星期内,收到200多封信”。随后,《都市寻梦》等文学作品相继面世。深圳广播电台力邀安子主持“安子的天空”。数以万计在都市寻梦的进城务工青年,渴求在这片天空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8年不到的时间,一个普通打工妹完成“蛾变蝶”的全部过程。今天的安子是4家公司的总经理,其中“新家政服务公司”,是深圳规模最大、最规范的10家同类企业之一。

面对众多的评论,安子坚持认为,她的成功是靠努力向上的习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她说:“时代给了我机会,而能抓住机会,是因为我付出了太多泪水和汗水。”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在谈到习惯时,他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爱迪生堪称天才,他一生共创造了1093项发明,包括白炽灯泡、留声机、电影等。这些成就让很多发明家望尘莫及,然而他本人却把这些归功于勤于思考的习惯。

他说:“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锻炼和开发我们的大脑……恰当地锻炼、恰当地使用大脑,将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又将进一步拓展大脑的容量,并使我们获得新的能力。”

爱迪生明白,正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让他把自身更多的潜能开发了出来。

同时,他还进一步解释说:“缺乏思考习惯的人,其实错过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不仅如此,他也会因此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

除了勤于思考,每个杰出人物背后都还有一个或者很多个助他成功的好习惯。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拥有好习惯越多的人,他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让我们再来看看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如何讲述他们成功的秘诀的: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当记者问到他们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时,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及时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答话,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

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它将潜移默化地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处世中体现出来,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主宰着你的人生。好习惯可以让我们插上翅膀,飞往天堂;坏习惯可以让我们挂上锁链,走向地狱。让我们挣脱坏习惯的束缚,张开好习惯的翅膀,飞向成功。

培养小习惯,成就大事业

有人总是认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所以从来都不加以重视。孰不知,在成功的道路上,有时候起关键作用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我们知道,伟大的事业往往是由最细小的事物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生活的河流往往是由琐碎的事情、无足轻重的事件以及不留一丝痕迹的细微事情汇集而成的,正是它们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内容。所以,对待小事的态度也要认真,任何一个小习惯都不可小看。

在生活中,如果你多一分认真,做任何事情都求一个结果,任何东西都收拾好,以后要做时再把它们找出来,不知道要节省多少时间和精力,避免多少无意义的麻烦和苦恼。

一家书店的记账员因为书店的账目不清,连续三个星期夜以继日地查账,最后也没发现错在哪里。账面上明明有900元的亏空,却怎么也查不出来。他一遍又一遍地核对每一笔交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一遍又一遍地把账目核对后再累计起来,人都要疯了,还是查不出到底错在哪里。

书店的经理单独找他谈话的时候,他已经筋疲力尽,几乎要崩溃了。经理和他重新翻开账本,从头到尾又核对了一遍,但是900元账目的亏空还是查不出来。

他们把当班的营业主管叫来,大家再次核对这900元的账目。这一次,没费多大工夫,他们就查清楚了。

“看,是这儿,这里应该是1000元!”营业主管说:“但是,它怎么被记成1900元了呢?”

经过仔细的检查发现,账本上粘着一条苍蝇腿。它正好粘在1000元数额上第一个零的右下角,于是1000就变成1900了。

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你不光要有清晰的思路,还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有时可能会给你带来大麻烦。

很多人习惯于把东西堆得乱七八糟,根本谈不上井然有序,到需要时,便翻来覆去用了半天的时间才能找到或者是还没摸到头绪,这种恶习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有些人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脱下衣服、解下领带,随手一扔。正在做事时,如果不得不离开一会儿,就不管事情已经做到哪里,立刻扔下。这种人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总会把自己的四周弄成一团糟。

这些人常常在失败以后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一些小习惯造成的。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到国外去深造,而且他各方面的条件也非常好,在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后,他就积极地准备出国的事宜。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等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他与他的母亲一起来到领事馆办签证。他把资料交上去后,就与母亲一起坐在休息室中等候,当接待员为他们送上咖啡的时候,恰恰看到这位年轻人朝着休息室的角落处吐了一口痰,这位接待员没有说什么,送上咖啡后向签证办公室走去。十分钟后,这位年轻人被叫进了办公室,他满以为让他进去是为了核实身份,然后签字。没想到,负责办签证的官员却对他说:“你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优秀,但在综合素质方面却还有欠缺,很遗憾我们还不能给你办理签证。”

到这时这位年轻人还未醒悟过来,但他母亲马上就明白了,正是他平时以为无足轻重的小习惯,在关键时刻起了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