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这样写作最高效
9248500000013

第13章 议论文写作技巧(3)

把一个旧的故事,赋予新的立意,从而达到新颖的目的。我们只拿大家熟悉的“三个和尚吃水”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一个考生从合作者的角度来写,把三个和尚运水的途径分成三份,利用传递的方式来运水,结果谁也干活,谁也能得到休息,工作效率比较高;另一考生从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引入了竞争机制,谁挑的水多,中午谁的饭菜好,调动了三个和尚的积极性;第三个考生则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来思考,三个和尚利用当地竹子的资源优势,把竹子打空连结起来,一头架在泉水的上头,一头接到寺院里,三个和尚之一提水,之一倒水,之一休息,轮流干,谁也不累,也省了路途的劳累,还提高了效率。

5.多角度联系实际法

如“失街亭”:从诸葛亮的角度——赞执法如山的精神;从马谡的角度——言过其实,刚愎自用的危害;从用人角度——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从蜀魏相争的残局角度——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回到原点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审题准确,立意深刻。精彩之处是能从数学课上的小图谈到治国的“宏图”,其立意之高之深。

以《人生如棋》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立意深刻。

6.常见的论证结构

确定了议论材料之后,还要精心安排组织材料,也就是考虑文章的结构问题。议论文的结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这样三种:一种是先总后分,一种是先分后总,另一种是推进式。先总后分,是先提出全篇论点,然后从不同方面来加以论证,这是一种演绎的方法。先分后总,是先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比较分析,然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归纳的思维方法。推进式,就是一步一步地议论分析,由浅入深地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归纳,或者说是多层次的归纳。无论采取哪一种结构方法,从文章总的发展趋势来说,都应该呈现出一种由浅到深,一步比一步更有力的气势。

说理文的结构一般有4种:

1.并列式

总论点提出之后,用并列的几个分论点或几个层次,去论证总论点的正确性。并列式结构的每个层次的开头,常用两种方式来表达:(1)用句式相同的话。(2)用序数加以排列。当然不用上述方式亦可,只要每一层在内容上是平行的,都是从属于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即可。

2.递进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层层深入地进行阐述。所谓“层层深入”就是说,几个分论点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或由小到大,程度上逐步有所加重;或由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或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或前一层先浅说,后一层是前一层的深化等等。

3.对比式

在一篇文章的几个分论点之间,或在同一部分的几个层次之间,形成正反对照,把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等事物列举出来,通过比较,揭露矛盾,从而阐明中心论点。运用“对比式”结构应注意:要有相同的对比点,要有对等的对比量,对比要具体化。

4.总分式

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先总后分,一种是先分后总,一种是先总后分再总。(1)先总后分,是先提出中心论点(总论),然后根据中心论点所提到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分论点,通过逐项论述(分论),对中心论点加以阐发。(2)先分后总,是围绕所论述的中心问题,先逐层展开论述(分论),然后再总结归纳出中心论点(总论)。(3)先总后分再总,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

当然,这些结构不是单一的,有时它们可以交叉使用,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灵活性。

跟自己赛跑

细细想来,人的一生像是一场比赛,阻碍我们的便是胆怯和自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时不时地为自己呐喊、助威,告诉自己:“我行!”督促自己努力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潜在的力量,然后超越……

有太多的伟人用他们的经历诠释了这一点。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一生完成了很多创作,这是因为他非常珍惜时间,总是在孜孜不倦地思考、写作。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的产业是多么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他把文学创作看做自己的使命,更看做跟自己生命的赛跑,所以他乐此不疲,奋斗不息,他的生命也因此而大放异彩。

穿越空间的界限,我看到了林肯。他坐在案前,紧皱眉头,仔细翻阅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草稿。从小,他就很同情黑人的遭遇,他曾发誓,如果有一天,自己当上总统,一定要让黑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可是,在那个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时代,在那片异常黑暗的大地上,要想实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而他的总统任期却是有限的。所以,林肯总统开始了跟自己的赛跑,他无数次通宵达旦地工作,无数次向各种肤色的人演说、呼吁。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无数次地同自己的政敌作斗争。他终于在自己的任期内打破了坚冰,取得了突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他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结束,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夺冠。他自豪地身披五星红旗跃上领奖台,世界为之欢呼。但我更愿意回忆他在镜头前激动的话语:“谁说黄种人不可以进奥运会前八,我要向世界证明,我是奥运会冠军。”这让我们明白,跑道上的刘翔是在同其他的对手比赛,更是在同自己比赛,同自己内心深处可能的胆怯、自卑和怀疑比赛。他成功了,他在跟自己的赛跑中取得了胜利。

所以,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们需要不断地跟自己赛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获得胜利。

全文结构严谨,简练利落。文章开篇点明观点,中间通过举出歌德、林肯、刘翔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最后总结全文,并再次扣题。合理的结构安排使得作者观点的表达更加直观和明确。

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精心组织材料,结构合理安排。

7.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