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教室外的经济学
9248200000018

第18章 买与卖的学问——市场贸易(5)

话里话外文化营销系一组合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文化力进行营销,是指企业营销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以及所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企业卖的是什么?麦当劳卖的仅是面包加火腿吗,答案是否定的,它卖的是快捷时尚个性化的饮食文化(QSCV形象)。柯达公司卖的仅是照相机吗?不是,它卖的是让人们留住永恒的纪念。中秋节吃月饼吃的是什么,我们难道只吃的是它的味道吗?不是,我们吃的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团圆喜庆。端午节吃的是粽子吗?不是,端午节我们是在吃屈原——吃历史文化。过生日吃的是蛋糕吗也不是,吃的是人生的希望与价值。喝百事可乐喝的是它所蕴涵的阳光、活力、青春与健康;喝康师傅冰红茶喝的是它的激情、酷劲与时尚。

总之,通过以上例子我们看到在产品的深处包含着一种隐性的东西——文化。企业向消费者推销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产品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还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满足他们高品位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营销方式进行文化营销。

物质资源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文化是土壤,产品是种子,营销好比是在土壤里播种、耕耘,培育出品牌这棵幼苗。可口可乐只是一种特制饮料,和其他汽水饮料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并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因为它与美国的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可口可乐的每一次营销活动无不体现着美国文化,是其品牌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因此,喝起它常常会有一种享受美国文化的感觉。

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文化营销既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又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基于中国目前企业的实际状况,我们在经营管理上拥有成功心得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不解和困惑,因此我们营销人员若能在卖“个人形象”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与业主在经营管理上进行畅快的沟通,针对业主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和未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就必然会增加业主的“好感”,提高业主心中潜在的“购买附加值”,增加销售最终达成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销售达成后,如果企业营销人员能够有意识的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抓住机会或寻找机会向业主卖一卖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与业主的关系,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业主的“购买附加值”,为企业良好口碑的树立和未来的销售达成都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但是如何提升营销人员的文化底蕴,我认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具体说来,营销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营销实战经验,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或学习计划,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知识链接文化营销强调企业的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职员行为规范、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组织力量、品牌个性等文化元素,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在文化营销观念下,企业的营销活动一般为奉行一些原则:给予产品、企业、品牌以丰富的个性化的文化内涵。

12.连锁经营有什么好处

新闻回顾曾扬言“卖猪肉比卖电脑更有技术含量”的北大才子陈生,不到两年时间,就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人称广州“猪肉大王”。在广州,陈生打造的猪肉品牌“壹号土猪”,排骨每公斤卖到58元,却有人天天排队来买。原因何在?陈生笑称,这是自己的定位:卖猪肉里的“奔驰”、“宝马”。

话里话外节假日里到各大商场逛一逛,不管你走哪条街,总能看到你熟知的那些著名品牌。即便不小心遇到了以假乱真的“山寨版”,那些山寨模仿的也肯定是“遍地开花”的大品牌。那么,为什么这些品牌到处都有自己的店?这些店都是一样的吗?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王府井的A专卖店看中了一条裤子,没有买下来,下次去逛西单的时候,那里的A专卖店里却没有这一款?这并不奇怪。我们就以A店为例,说说连锁店的秘密。

所谓连锁店,是指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的同一品牌的零售店,在总部的组织领导下,采取共同的经营方针、一致的营销行动,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联合。也就是说,A店有一个总部,它的总店就像细胞核的核裂变一样,把自己分裂成无数个小店来经营。而它们之间又有一条无形的“锁链”连接着,那就是总部的各种方针和规定。“连锁店”是个非常形象化的词。

连锁店已经成为一些大商家的企业标志,连锁店具有经营理念、企业识别系统及经营商标、商品和服务、经营管理四个方面的一致性,在此前提下形成专业管理及集中规划的经营组织网络,利用协同效应的原理,使企业资金周转加快、议价能力加强、物流综合配套,从而取得规模效益,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零售业不论走向何方,都将迈向连锁经营。在全球中,麦当劳、汉堡王、必胜客、吉野家等是全球知名的连锁快餐店。另外7—11是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此外,家乐福、HMV、玩具反斗城等亦是全球较知名的连锁销售店。

在香港,一些较知名的连锁式超级市场有百佳及惠康,屈臣氏及万宁是香港知名的连锁式保健及美容专门店。另外连锁式百货公司包括马莎百货、吉之岛等。OK便利店是香港知名的便利店。另外大家乐、大快活、美心快餐则为较为知名的本地连锁快餐店。优の良品、零食物语等店铺是在香港知名的零食连锁专卖店。此外,在香港亦都有一些集团以连锁式酒楼经营。在香港,一些较知名的连锁式超级市场有百佳及惠康,而屈臣氏及万宁是香港知名的连锁式保健及美容专门店。

在台湾,连锁事业极为发达,从食、衣、住、行、育、乐,样样都有连锁店,由于市场多元性够,因此,除了本土业者发展连锁事业外,也有不少国外业者进入台湾市场从事连锁经营,连锁的方式也是相当多样性的,有直营连锁、委托加盟、特许加盟等不一而足,就以便利商店而言,目前在台湾就7000家以上,其中,由统一超商所经营的7—11在市场上占有率达一半以上,近4200家,其他依序是全家、莱尔富、OK及福客多等,其他的连锁业者中,较为知名的本土业者有诚品书店、康是美药妆店、远东百货、大润发量贩店、NET服饰、生活工场杂货等,在外商业者有:从香港来台的惠康超市(在台湾称为顶好超市)、屈臣氏、必胜客、佐丹奴服饰、HANGTEN服饰等;从法国来台家乐福量贩店、法雅客书店;从美国引进的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7—11;从日本引进的FamilyMart、吉野家、三越百货(在台湾称为新光三越百货)、崇光百货、松青超市等,近年来在台北世界贸易中都会有连锁店加盟大展,国内外许多知名业者都会群聚相互交流,并希望借此机会吸引更多人加盟连锁事业。在2004年,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店沃尔玛是世界上总销售量最大的公司。

连锁店可分为直营连锁和特许加盟连锁。直营店是指由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它的经营完全在总公司的掌握之中,完全由总公司出资,总公司派人经营。直营连锁店的人员组织形式比较复杂,由总公司直接管理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是公司总部负责整体事业的组织系统;中层是负责若干个分店的区域性管理组织和负责专项业务;下层是分店或成员店。不难理解,在这样的机构里,店长就是个“打工的”,拿总部的薪水,做事的积极性差强人意,店面的生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相比较而言,加盟店的积极性就高了许多。所谓的加盟,就是该企业组织,将该服务标章授权给加盟主,让加盟主可以用加盟总部的形象、品牌、声誉等,在商业的消费市场上,招揽消费者前往消费。盟主向总店的老总缴纳加盟金、保证金以及权利金等,总店与盟主签订加盟合同,许可其经营。如此一来,加盟店的店长就可以灵活多变地经营自己的店,最大限度地赢利。

有人会质疑了,如果这样的话,谁还进直营店呢,都要自己去加盟了!错。既然总部采取不一样的经营方式,那就说明它们各有利弊。

直营店的自主权比较小,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但是它们有总部“撑腰”,可以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和运用整体性事业,而且在货源配置上,总部会优先考虑它们。比如本小节开头说的,你在王府井的A店看中了一条裤子,西单的A店就没有,这很可能就是总部货源配置的结果。

加盟店的自主权大一些,但这种“自由”也是有限度的。由于是采取标准化的体系,加盟店单方面进行革新的余地没有,必须按照总部的要求去做,加盟店老板任意经营是不允许的。与加盟店的利益相较,通常总部的利益优先。并且,加盟店要支付加盟费和各种费用,承担营业转让、竞业禁止、保密等义务。

说了半天,直营也好,加盟也好,都是总店的“孩子”,帮着总店赚钱。总店养活这么多孩子,就不怕赔钱吗?其实,这里大有学问,对于连锁店来说,有个规模效应的杠杆,在背后起作用,“孩子”养得越多,总店越挣钱。

总之,连锁店就是一种品牌推广的重要方式。同时,统一的品牌形象也有助于连锁店业绩的提升。否则,如果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千店千面”,很难获得品牌形象上的“规模效应”。不用说,没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连锁店的赢利能力也将大打折扣。因此,消费者在面对众多的“直营店”、“加盟店”的时候,无须被他们“遍布大江南北”的阵势吓唬住,店面多不如商品好,牌子是虚的,货真价实才是硬道理。

知识链接连锁店是指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的同一品牌的零售店,在总部的组织领导下,采取共同的经营方针、一致的营销行动,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联合。连锁店可分为直营连锁(由公司总部直接投资和经营管理)和特许加盟连锁(通过特许经营方式的组成的连锁体系)。后者是连锁经营的高级形式。连锁店的形式可以包括批发、零售等行业,以至饮食及服务行业都可以连锁式策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