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海权
9234100000061

第61章 崛起的中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8)

应当肯定地说,没有大战的威胁并不等于没有威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们没有了“大灰狼”敲门式、“黄世仁抢喜儿”式的安全威胁,但我们还面临着“大灰狼”、“小狼崽子”满世界找麻烦的问题,面临着“杨白劳要债难”的威胁。我们有那么多海外投资,有那么多外国国债,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到时候恐怕连自己的债权都维护不了!自古以来,“富国强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不断传承的根本,就像一个人练“功夫”首先是为了强身健体一样,这是人类历史的铁律。在新形势新条件下,中国拉动军事力量建设也有着十分充足的现实理由。笔者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国家军事力量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应当是满足“三个需求”,即:

——满足实现和平崛起的需求。我们讲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实现“和平崛起”,这里面有一个如何看待“和平”的问题,即“和平”到底是什么?依笔者之见,和平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发展壮大、实现崛起的有利条件,而崛起——发展壮大、富国强兵才是目的!因此,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强大的军事实力“有就是力量,存在就是价值”。具体任务包括:①维护领土主权和权益不受侵害;②维护国家内部安全稳定;③维护海外生产资料来源地、产品市场和战略通道的安全;④维护国际公共空间、深海和太空存在的行动自由和安全;⑤维护国家形象。

——满足维护世界和平的需求。我们讲“创建和谐世界”,“和谐”是“治”的结果,不是无序的必然。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由谁来治理世界?如何维护和平?霸权要不得,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绝不是霸权。全球化、多极化、多元化对维护和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自古讲能战方能言和,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平等、有尊严的外交,维护和平也就是一句空话。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极化所带来的不稳定和不安宁也是一种必然。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要说维护和平,就是在世界战略大棋局中都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具体任务包括:①慑止战争;②国际维和;③全球重要地区维稳;④强迫危害和平的国家或非国家组织放弃战争或武装冲突的企图与行动;⑤战区重建。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向世界各地的联合国行动派出军事观察员、维和人员和警察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所要承担的国际责任、世界义务将会更多。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

——满足“为世界作更多贡献”的需求。毛泽东早就强调指出,中国人民应当为世界人民作更多的贡献。全球经济必然要求全球管理,中国是全球化的生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日益崛起的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要参与“管理世界、修理地球”,就必须具有“强壮的体魄”,正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具体任务包括:①国际救援;②深海探查;③极地探索;④太空拓展;⑤环境保护、自然改造(主要就军事范畴而言)。

也许有人会说,上述“三个需求”尤其是后两个需求,是否太理想化、太乌托邦了?笔者认为,任何政治思想都必须是“乌托邦”和现实的统一体。没有“乌托邦”,就没有目标、没有追求,从而也就没有凝聚力、感召力;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行性、没有实用价值,从而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在国际关系交往中,往往不注意“乌托邦”与现实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而且更多情况下是只注重现实而忘记了“乌托邦”。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天下大同”、“理想国”、“乌托邦”、“共产主义”是人类有关“美好世界”的不同表述,除此之外,在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前夕,英国女王的丈夫还提出过一个“全人类的融合”的概念,甚至还有人提出建立“全世界的联邦”的设想。人类就是这样,理想总是走在现实的前面。因此,人类总是不断走向未来、走向理想的彼岸!

当然,目前我们依然存在着“狼来了”的现实问题。比如,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已经位于第三,对外贸易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经济技术合作,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这就使我海外经贸在存在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文化宗教风险的同时,也客观地存在着安全——军事风险。但是,这种发展中所面临的“狼来了”的问题,远没有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个时期内国家生存所面临的威胁那么严重。

总之,今天我们不能再简单地说“打什么仗,建什么军”了。军队的职能包括打赢,但更主要的是维护和平。历史告诉我们,在虎狼成群的情况下,维护和平——不战而屈人之兵——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全面的能力、更有效的行动。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常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这种常态较之以往发生的频率减少了、规模缩小了、方式方法模糊了。依照上一场战争建设的军队绝对无法打赢下一场战争,依照下一场战争建设的军队又缺乏明确的样板。上述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即传统的“基于威胁”——“打什么仗,建什么军”的思路,已经表现出其历史的局限性和现实的片面性。那么,中国军事力量建设路在何方?运动员的培养思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即虽然通向世界冠军领奖台的征程上有无数个对手、无数次征战,但运动员只依据一定的体能、技能、智能标准进行训练,只要他完成了一定的训练指标、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就具有了打败未知对手的基本条件,剩下的就是临场发挥了!

【注释】

①张世平:《哲理大道》,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7页

②李杰:《航母之路——海上“巨无霸”的发展、争论及思考》,海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③[美]马汉:《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④《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⑤《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负责任的大国观》,第77页

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第9页

⑦《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2期,[韩]李正男:《中国崛起:对周边国家是威胁还是机遇?》

金融危机·国际格局·发展困境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向南、向海、向全球的中国,不能不把握天下大势,尤其不能不把握自身的历史方位、实力状况和面临的困境。正所谓“看明白了才能整明白”!

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2008年9月15日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有人称之为“金融风暴”,有人说它是“金融海啸”,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它是继1929年大萧条之后,“百年不遇”的经济大危机。对于这场危机的影响到底怎么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军事上更多的是关注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世界军事的新影响。就国际政治格局而言,最主要的问题是美国的国际地位。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超”独大,近20年来在世界上横着膀子晃。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必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应当肯定地说,这场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最明显的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国内,重要金融企业重回国有化。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搞“新自由主义”以来的第一次,也是自1933年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所以,当布什宣布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经济刺激措施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人惊呼“美国搞社会主义”,甚至有人提议将美国的国名改为“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在经济领域里如此之大的政策调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场金融危机影响之深刻。

——在国际上,重回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际上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其实质就是联合世界上多个国家共同处理国际事务。一战后的“国联”,二战后的“联合国”,都是美国带头搞起来的。但是,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了,从小布什政府开始,美国搞起了单边主义,不仅把联合国甩在一边,而且把欧洲的老伙计、亚洲的老朋友都甩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先是于去年11月25日在华盛顿召开了G20峰会,今年4月初又积极参加了伦敦G20峰会,与世界上老牌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共商大计。以美国人的脾气,如果不是兜儿里没钱了,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在国家安全上,把经济问题排在第一位。有史以来,美国一直是把某个大国、某个无赖国家、恐怖主义作为头号敌人。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公开宣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美国面临着“三大安全威胁”,一是经济问题,二是恐怖主义问题,三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这种转变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将主要忙活自己国内的事儿,减少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投入。

——在对华关系上,强调“同舟共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之间经历了“对抗”、“联合”、“合作+斗争”、“发展合作、不搞对抗”4个历史阶段。虽然,1971年尼克松总统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9·11事件以来小布什政府又是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但奥巴马一上台就“开创了中美关系的新纪元”。国务卿希拉里到中国来,用了中国古谚“同舟共济”来说明美中两国合作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致力于寻求与中国的正面合作关系。总之,今天兜里“不差钱”的中国,不仅成了美国眼里的救世主,还成了美国的“战略伙伴”(长期以来,美国只承认与中国有“高端综合经济对话”机制,伦敦G20峰会上美国提出既要坚持“高端综合经济对话”,又要搞“高端战略对话”,这在历史上是只有“盟国”、“盟军”才享有的“特殊待遇”)。

客观地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更加紧密。到2009年3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为7396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短时间内就增持了2186亿美元,有消息报道我们还借给美国4000亿美元。目前,平均每个美国人欠中国4000美元。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一件坏事,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中国来说又是一件好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由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由配角向次主角的转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场金融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并没有一些人所说的那么严重。从美国的情况看,金融业在美国GDP总量中仅占20%左右,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是金融业——虚拟经济和已经腐朽的汽车业、炒得“不着边”的房地产,而支撑美国实体经济的制造业、科技业、电子业、军工业、航空航天业、农业等并没有发生地震式的波动。目前,虽然美国的失业率接近9%,但距离1929年大萧条时期失业率的25%还有不小的差距。可以说,金融危机并没有让美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通俗地说,目前的金融危机只是把股票玩没了,冒长出来的钱又缩回去了,“虚拟资本”蒸发了,面包还在、房子还在、车子还在,天没有塌下来!正如《红楼梦》里所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远的不说,2000年的“网络技术泡沫”爆发后,也有人惊呼美国完了!但结果呢?美国并没有完,还能折腾出来一个全球性金融危机!

另外,从历史上看,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在美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自1851年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每十年就重复出现一次大一点的危机,每五年就出现一次小一点的危机。虽然,每次危机的起因和形式各不相同,但都促使美国的金融业和经济领域进行调整改革,总的趋势是不断爆发危机、不断改进发展。这一次的情况大体上还会是这样。

依笔者的判断,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方面,美国将长期保持在占世界经济总量25%左右的高水平上,全球化越发展对美国越有利;在国际规制方面,美国依然具有很大的主动权和很强的操控权;在科技方面,美国不仅依然遥遥领先,拥有全球40%的研究项目和50%的专利,而且由于长期坚持搜罗人才,很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其优势;在军事方面,美国的军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占世界军费开支总量的40%左右,美军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

对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判断和预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点,即经济实力对比,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副教授斯蒂芬·布鲁克斯、教授威廉·沃尔福思的观点值得称道。他们认为:不应当把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和一个已经崛起的国家混为一谈,同样,也不应当把一个正在没落的国家当作一个已经没落的国家一笔勾销。真正的多极世界——三个或三个以上势均力敌的强国组成的国际体系仍然是连影子都没有。各国之间的相对实力变化非常缓慢,世界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从1+3变成1+4或1+5、1+6会引起重要的后果,但不会改变下面这个事实:美国将长期处于世界领导地位,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强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