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设计改变生活
9177300000007

第7章 桌子的死角——身边的设计(4)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上体现出来,例如,人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指示走道,有听觉提示的行人交通指示灯、触觉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公共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

除了城市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外,所需人群工作、生活、娱乐中能用到的各种专门提供便利的器物与产品也是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推广内容。总之,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消除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樊篱,让每个社会中的人的生活都可以实现真正的“无障碍”。无障碍设计观念从关心人类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比一般性设计具有更高的对人性化的理解和精神层面的关照,它推动着设计总体层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造物更趋于亲切、合理和人性化。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发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无障碍设计,现在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大致有六个方面:一、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坡度应不大于1:12,即台阶高度与台阶长度的比值);二、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利于盲人辨向的音响设施;三、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 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需另设残疾人入口;四、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 米以上;五、公厕应设有带扶手的坐式便器,门隔断应做成外开式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六、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 米以上。随着这些标准的推行与普及,将会有更多的新建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无障碍设计与人机工程设计一样,都是跨越了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所研究的目标人群有集中特征。在我们已有的设计中,还有许多细节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认知的。

无障碍设计并非只是专为残疾人群体设计的,同时也是为老年人、幼儿等能力有限的群体设计的。为了体现商品的方便实用性质,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是把这类产品的设计变为一种“多通道”的共用产品,让它既满足残疾人群的需求,又能适应所有产品使用者的需要。

实现这种“多通道”的无障碍产品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多通道”。正常人的五种正常的感知器官和健全的肢体是构成认知世界的通道,而残疾人或者老年人往往有一种或多种缺失及能力减弱。一般提供给残障人士使用的产品,在设计时会针对某一种缺陷的人群、为了补足某种感官通道来使用,比如盲文书籍只针对眼盲患者。现在更加人性化的观点是将这些通道设置更加大众化,供所有人使用。虽然目前一些产品有这类概念,比如在电器遥控器操作按钮上设置凸起的盲文触符、为肢体残缺的人群在公共场所设置坐式办公柜台、在电梯间适当降低控制按钮的高度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多种通道集中在一起,同时利用图像、声音、触感等,将这些设计概念变成日常设计的一个部分,从而彻底为特殊人群扫除生活中的障碍。

看看我们现有的设计,其实就有一些看似极为普通,却又非常贴心的“共用”之处的细节。比如洗涤溶液的瓶子盖,通常是通过按压打开的,在按压的一端,上面除了写着PUSH(推)之外,还会特别设计一块小的凹凸,这个触觉记号看似简单,但却解决了盲人使用时寻找按压处的烦恼,同时一般人使用即便不直接看到也可以进行操作。不但如此,在按压的时候,凹凸触觉条还起到防滑的作用,一举三得。同样的设计我们在很多电子产品的操作按钮上都能发现。

前文中提到的凸版技术和现代多样印刷介质的结合,可以将印刷品表现出一定的凹凸感,这种印刷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它不仅能让普通人有更精致的阅读观赏性,也为视觉障碍者开辟了除认读盲文以外的阅读对象,省去了原先盲文转换的烦琐过程,让盲人们认识普通文字,感觉不同的字体之美,甚至“看”到画面,“看”到普通人所看到的世界。多通道产品的实现,可以补充无障碍设计本身的不完全和不能在某些地区全面推广的遗憾,适当减少残疾家庭购买专业产品的费用,也让残障人士在使用大众化产品过程中加深与社会的交流。当“多通道”产品与设计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将大大方便普通人的生活。我们可以体会到,身边的无障碍设计和针对弱势群体的设计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弱势群体和老人的境遇令人唏嘘。中国有如此多的残疾人,同时也正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弱势群体,有时只需设计师稍动脑筋就可以很容易实现关怀。把门把手适当拉长降低一些,这样坐轮椅的人、儿童都可以方便拉动;在卫生间马桶两侧安装扶手,就可以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使用;适当扩大手机按键和字母显示大小,就是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了……终有一天,我们也都会变老,现在在设计上所做出的一点点对他们的关怀,最终也将会是对自己的关怀。

对设计者的忠告

真正的专家并不是设计者,而是使用者设计师如果不真正长时间地使用产品,是不能对设计做出准确预测的,也很难发现在不断的使用与操作中产品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操作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失误,从而无法降低问题或者事故发生的几率。想想使用一件产品——电器、家具数年或是在一所居室内住了一辈子的用户,才是真正对设计有发言权的人。但是“习惯”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它让设计者和使用者久而久之被固有的观念束缚住,即使两者的角色有一天会转化,也很难突破生活中固有的习惯去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模式。有些设计失误甚至是用使用者的生命来检验的。

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魔鬼公路事件”,就是由于设计失误引发的。盘山公路要经过的峡谷其中一段的崖壁呈波浪形延绵,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于是工程设计按照惯常的方式进行了施工。

然而,公路投入使用后,严重的问题出现了,这一段公路变成了一个死亡陷阱,许多车经过这个路段直接撞向围栏飞出山崖。这个匪夷所思的恐怖事件引起了官方的重视,对事件进行模拟调查后才发现,引起多起自杀性交通事件的原因竟是因为小小的视觉误差!

如图中所示,当车行驶到波浪形公路的A—B 段时,前方的D—E段公路在视觉里便产生了与其相连的误差,并在司机的眼中形成一条“笔直的公路”。所以许多人一开始便有不解,为什么如此“笔直”的公路会有限速。再加上周边一些特殊环境影响,例如,波形公路的路面处于逐渐升高的地形时,司机更加无法判断前方的路况,直到汽车加速行驶到山崖边缘,才发觉原来是视觉错误,却已经无法快速转向而飞出山崖。

设想一下,如果在设计的最初就去做实验并能发现这个问题,应该就能提前想出方法,并打破这种视觉误差。即使当公路已经建起后,也有一种办法能免除事故的发生,就是设置交通警示牌。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足够明显或者恰到好处的位置的警示牌都可以打破这种“笔直的线条”。正是由于缺乏对视错觉情况的预估,警示牌的设置并没有考虑到在某种特殊时刻(太阳平行照射时,警示标志与路面都隐没在阴影中)很难被识别的情况,事故才难以被避免。在诡异的“科罗拉多峡谷魔鬼公路事件”原理被解释之后,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被提出。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每段波形公路铺设成不同的颜色,从而提示驾驶者

来加以区别。这种以鲜血带来的后知后觉虽然残酷,但至少也给我们之后的工作带来了一些经验:一、在遇到棘手的案子和从未遇到过的设计环境时,没有先例可参照与借鉴,最好利用建立模型进行可行性与危险性分析。二、设计人员要在一开始就与客户沟通,因为设计进行得越深入,就越难再做出根本性的修改。三、最重要的是:设身处地地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用他们的眼睛看待产品,这永远是设计者的良知与道德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