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抽出一天的时间,用于回顾和思考,并谋划你的新事业。要避开一切干扰,不要让人打断你的思路。你可以做下面的选择,无论你是订下一个宾馆的房间,还是去野外的河岸,或是关闭在书房里,都可以。但你要郑重其事,在心灵里把这件事作为你为自己埋葬过去、开启未来举行的一个仪式。
然后,积极研究你的激情、才干、经验、不足、伙伴。你要在这五个方面的分析中找到全新的自我,找到全新的道路,直到通往事业的新巅峰。
当下的觉醒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面临着巨大的转折,很多事情都需要重新开始,开始一种崭新的未知的生活。这个决定当然是困难的,它会使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几乎丧失意义,甚至成为包袱。但是,成长往往是在否定过去中实现的,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阵痛。
每一次适应,就是一次严峻的自我考验和自我挑战,甚至是一种撕心裂肺的重新整合,一种脱胎换骨的磨砺。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过去,愿意学习新的技能,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崭新的未来。
不断为自己充电
“就算你们把我剥个精光,扔进沙漠,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仍然可以创造今时今日的辉煌。”这是洛克菲勒当年一句影响了无数美国人的励志名言。此后的日子,这句话也在深深地激励着无数的人,使人们的内心充满无比的自信和对成功的孜孜以求。
美国著名政治家艾尔因为家贫,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依靠勤奋努力,他30岁当选为纽约州议员。这时他的知识依然贫乏,甚至看不懂那些需要他表决的法案。但艾尔没有气馁,依旧每天坚持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有时他一天要读书16小时。而且,他将读书的习惯坚持了一辈子。在当选为纽约州州长的时候,艾尔已经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曾四度出任纽约州州长,并先后有六所大学授予他名誉学位。
很多优秀人物从不认为自己的学问已经够用。相反,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自己所知甚少,需要靠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更可贵的是,他们不是把某些莫名其妙的知识装在脑袋里以炫耀自己的才情,而是将知识随时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改进提升,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所以,他们的事业也始终处于上升状态。
NBA球星迈克·詹姆斯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人。
在NBA,有许多叫詹姆斯的球员,但这个迈克·詹姆斯却绝对不简单。一方面,迈克·詹姆斯是NBA的一位不折不扣的“流浪球员”。从他2001年进入NBA,在此后的七个赛季中,詹姆斯一共换了八支球队。在活塞队期间,他为自己赢得了金光灿灿的总冠军戒指。另一方面,迈克·詹姆斯随时都在为自己充电。他没有参加过NBA选秀。2001年7月20日,他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和热火签约,此后便一直在边战斗边成长。
2008年,还在火箭打后卫的迈克·詹姆斯出席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球员商机发展联合会,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迈克·詹姆斯曾在杜昆大学获得儿童心理学学士学位,他希望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能有助于他日后成为一个商人。
有追求的人都是幸福的,因为他知道明天的路该往哪里走。而在这条路上,每个人的走法都会不同,关键是看你更在乎的是什么。如果发现自己迷惑了,失去方向了,那就静下心来看一看、想一想,该“充电”时就“充电”,这是你往上走的“台阶”。
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是美国ABC晚间新闻的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在当了三年主播后,他毅然决定辞去人人羡慕的职位,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
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地区的新闻,并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又重回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而又大受欢迎的记者。
比尔·盖茨说过:“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与思考,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意大利著名演员萨尔维尼也曾经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你一定要努力,否则,再有才华也会一事无成。”
很多人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环境不好,认为自己没有获得好的机会和条件。在进行了这样的一番自我安慰后,他们便获得了心理平衡,从而放弃了学习,放弃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得过且过中消磨着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对人生负责。自己未来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生活中的态度。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知识进步日新月异,稍不留神,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知识可能在明天就变得落伍了。假如我们因为眼前拥有的一点知识便沾沾自喜,放松了学习的脚步,那么很容易就会被身边的人超越。只有放下骄傲与自满,虚心好学,永远对知识充满渴望,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当下的觉醒
在这个世界上,追求成功的人有无数个,但最终能爬上成功的金字塔尖的人则寥寥无几。仔细看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不同,我们会发现,成功者大都是善于学习的人。他们一生都在用一种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社会知识。的确,想要登上成功的巅峰,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努力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人凭借一些其他条件暂时登上了一定的高度,但如果他不学习,迟早会被人超越。
用创新实现飞跃
常常有人给予我们这样的告诫,也可以说是一种鼓励:勤能补拙,笨鸟可以先飞!只要加倍勤奋,你就不会比别人差。直到走入社会以后,这种信念仍然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座右铭,认为只有刻苦、勤奋,才能有所成就。但是,在很多情形下,尽管我们也已经拥有相当的能力,并且也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却未必能够找到用武之地,因此,常常令人有怀才不遇之感。
儿子走上前来,向帕金斯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的东西,想在帕金斯面前展示一下。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是什么。”帕金斯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都知道,通常的切法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送到帕金斯的面前:“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是清晰的五角星形状。帕金斯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想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尚未发现。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苹果——切错的苹果。
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具有非重复性。可以说,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对已有事物的否定,也就是说,创新是一种突破,一种飞跃和前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成功者产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自从成功者产生之后,成功者更与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英博物馆老馆年久失修,后来在其他地方建了一个新的图书馆。新馆建成后,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址去。
这本来是搬家公司的活儿,没什么好策划的,把书装上车,拉走,再摆放到新馆即可。问题是,按预算,这样做需要花费350万英镑,而图书馆却没有这么多的钱。
眼看着雨季就要到了,不马上搬家,这损失就大了。怎么办?馆长想了很多方案,仍一筹莫展。
正当馆长苦恼的时候,一个馆员问馆长苦恼什么,馆长把情况向这个馆员介绍了一下。几天之后,馆员告诉馆长说他有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过仍然需要150万英镑。馆长十分高兴,因为图书馆负担得起这个数目。
“快说出来!”馆长很着急。
馆员说:“好主意也是商品,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馆长更着急了。
“如果把150万全花光了,那权当我给图书馆作贡献了;如果有剩余,图书馆要把剩余的钱奖励给我。”
“没问题,我马上就能做主!”馆长很坚定地说。
不久,馆长实施了馆员所说的新搬家方案。150万英镑连零头都没有用完,就顺利地搬完了。
原来,图书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归还到新馆去。
从这个故事看来,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难的是,我们固有的看法是否能被打破,我们的目光是否能跟随我们的想法转移。有时候,换个角度,问题便能轻松解决。在你试图改变自己想法的同时,你的视角也会开始变化,移向自己从不注意的世界,你也许真的会有新的发现。
创新的意识是很重要的。美国作家阿龙在他所著的《宽容》一书里写道:“在无知的山谷中,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用生动的笔法揭示了当人们囿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或生活习惯的时候,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和惯性。一方面极易满足,另一方面是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并且会不自觉地充当旧价值观念的卫道士。
在20世纪20~30年代,福特一世以大规模生产黑色轿车独领风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希望有更多的品种、更新的款式、更加节能减耗的轿车。而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油量大,废气排放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市场和日趋恶劣的环境状况。
此时,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脉搏,适时调整了战略规划,生产节能减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福特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曾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趋势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每个人都应当学会用世界的眼光从高处和远处审视自己,衡量自己,用创新的精神超越自我,实现新的飞跃。否则,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当下的觉醒
生活中有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新事物……创新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新东西,使得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在不停地变化。真正精彩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自信自爱,求变创新,活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