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913500000035

第35章 :少说漂亮话,多行实在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出家图的是一份清静,但求不问俗事,无所牵挂,其实这种想法完全误解了禅宗的旨意。禅宗讲究救世度人,行慈悲,如果本着学佛避世的想法,就完全错了。真正的学禅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行,它更在于以行动来实践佛理。

如本焕长老所言:“佛陀所讲的一切法,都是为了我们去行,佛陀所讲的一切经,都是我们修行所依的路。所谓‘经者,径也’,我们要回家,必须有路,有了路还必须去行。”生活中的事情都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高僧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的“懂得”,人生一双脚,是要用它来丈量这个世界,从而证得自己的智慧。

有一句谚语说的好:“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最终会一事无成。想成功,就不能坐而论道,而需要言出必行,少说漂亮话,多做实在事。行动是做事、成事的起点,本焕长老在开示信众时曾发问:“大家想一想,我们做哪一件事不需要行呢?不要说我们今天是为了无上解脱,为了了生脱死,就是世间上的一切事,有哪一桩事情不靠行就能成功?”

“我看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行,才能获得成功。”长老用朴实的话语做出了回答。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实际上,若不着手去做,那么机会就永远不会降临。做事应该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在睡觉前说一百次‘我行’,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每天100次自语,看似简单,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成功有时只是不间断地、踏踏实实地去做好一件很简单的事。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不能看到一点实际的东西。例如一个饥饿的人,让他研究食谱,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也不能充饥,倒不如让他立刻得到食品,解决饥饿问题,才是实在。通向胜利之路要务实,行动会使幻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

有一次,本焕长老在湖北新洲报恩寺停留,想要去黄梅双峰山四祖寺,朝拜禅宗第四代宗师道信的传法之处。恰逢当时秋雨霏霏,几个徒弟便劝长老:“师父,朝拜四祖寺是应该的,但这天气不宜去,再说四祖寺现在是一片瓦砾,去了,恐怕也无所获,不如等天气晴朗了再去吧。”

长老笑道:“只管去,淋不到,只要去,定有获。”

无论天气如何,“只管去”,无论前路如何,哪怕遭遇失败,只要去了就会有所获。“淋不到”、“定有获”的说法,饱含着本焕长老明朗自信的人生态度,以及事事以“行”为先的理念:

“我经常作个比喻,比喻我们要回家,有一天的路,如果一天的路,坐飞机很快;如果没有飞机呢,坐火车慢一点,也会到家;如果没有火车,坐汽车还是会到,虽然慢点,但是会到。如果飞机、火车、汽车都没有了,那我们步行呢,还是可以到家,还是会到,只不过时间长一点。说来说去,我们就是要用功,就是要走,如果我们坐在这里,永远到不了家。”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在“不明白”的事情上来回参究

“不明白”即问题,本焕长老在解释它的时候,说:“大家知道,祖宗强调一个‘疑’字,就是起‘疑情’。‘疑’字从哪儿提起呢?从一个‘不明白’上提起: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不明白讲话的是谁,不明白念佛的是谁,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明白我是谁……这个‘不明白’不是简单地‘不明白一句话’。当你在这个‘不明白’上认真地疑起来,来回地参究,它就是止,就是观。它是直指心性的。”

让人感到“不明白”的问题像个躲猫猫的孩子,笑人不能对付他,不能奈何他,同时还得时时引诱人们,刺激人们不断地向自己发问:怎样生活?怎样突破?怎样摆脱庸碌、成就无悔人生?如此,问题会带动人生,不停滞,亦不倒退。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不明白”其实是走向“明白”的开始,它的妙用是以问题、困惑为药引,刺激遇到问题的人将领悟从疑难中分离出来,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头脑的澄明境界。正像本焕长老开示集中提到的,“我们有了疑情才能悟。为什么有了疑情才能悟呢?大家想一想不管高材生也好,低材生也好,都要发道心。”

从大疑惑处揣摩,有大顿悟,从小疑惑处揣摩,有小收获,佛身本是俗世常人,他们的超脱皆从“不明白”处提来。既然如此故意躲避问题,让自己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反而是一种逃避,一种退后。

克契禅师个性随和,遇事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默默地进行。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呢?要不要坐下来聊聊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化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曾遇到些什么问题?”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的禅房外,禅师再对克契说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呢?”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于是等到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时,便对他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只见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惊醒了克契:忙不过是逃避的借口,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明白,不在不明白处仔细探究是阻碍禅修精进的石头。

居士问本焕长老什么是禅,本焕长老说疑情是禅。所谓疑情就是在“不明白”的地方来回参谋,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什么可以破解这样的疑惑,千般疑惑是否值得我们耗费心力。一问一答间,困惑烟消云散,得内心清明澄澈,头脑清醒、冷静,即是佛家所说的开悟,寻常人向往的看开。

能从“不明白”处获得一次开悟不算什么,也保证不了自此就能了无纠缠,关键要长久地坚持。本焕长老曾说:“‘不明白’一句话不算功夫,要真正持久地在这个‘不明白’上起来疑情,那才是功夫。”这个功夫用到家,在本焕长老看来可以“不疑而自疑,不参而自参。你越是参,越想参,越参越高兴。”

他说:“修禅的,就要在“念佛的是谁”这句话上起疑情,来回参究,直到疑成一团,突然来一个桶底脱落。”所谓桶底脱落比喻的是恍然大悟的境界。当年清了禅师看到弟子们在厨房煮面,突然面桶的底儿掉了,致使整桶面都撒在了地上。众人见状都说很可惜,可禅师却说:“桶底脱落是件好事啊!各位为什么烦恼呢?”禅师的意思是说,底掉了就是掉了,烦恼也无济于事。反而是没底的桶,再也没什么可掉了,倒是清静了。

未开悟者遇事易烦恼,开悟者遇事长洒脱,他们的差异在于后者已经在经历了无数的生活困后后,参透了事理的玄机。对于常人、现代人而言,自不必枯坐面壁,求“桶底脱落”,却可以像佛家中人那般遇事时,不躲不藏,直面问题,然后在问题中找寻突围的方法。

生活中的学会起疑,学会面对疑问,把对疑问的探究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有什么问题一次想不明白,多想几次,或者去请教别人。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生命似乎是在不断地出现疑问、不断地寻求答案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