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9134500000017

第17章 走向团队合作共赢的 十个关键思维(1)

现代社会,早就不是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一个人单枪匹马成就伟业的说法可能已不现实,而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团队的合作,需要盟友的协助,需要他人的力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如何掌控这阵风,以人之力成己之事,就得认真看看本章,让自己具有走向团队合作共赢的十个关键思维。

赏识思维:看到别人的优势

曾经有人在一次公司同事聚会的时候做过这样一个小游戏,以不记名的方式让每个人写出自己最有好感的人的人员名单,同时也写出自己最讨厌的人的人员名单。最后经过统计发现:那些让你产生好感的人,往往也是对你有好感的人;同样,你所讨厌的人,往往也是讨厌你的人。

由此不难看出,人际关系是相互的,与人为善,就是与自己为善。当你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别人时,别人同样也会赏识你。而当你用不屑的眼光看别人时,别人也会对你表示不屑。

美国学者赫兹博格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人的尊重可激发强烈的内在动力,促使人们努力工作,自愿与他人合作。因此,公司上级对员工的智力和情感的尊重可以促使员工为了企业的成功而更好地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自愿地进行相互合作。如果员工认为他人不尊重自己的能力,就不会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点子和技能。同样,如果员工认为他人不尊重自己的情感,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就会隐瞒自己的观点,消极地执行甚至抵制企业的管理决策。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

一家国内知名的连锁酒店集团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并成立了员工培训中心,新招来的员工一到饭店就被送到培训中心接受长达一年的业务培训,并且由饭店来承担全部培训费用。然而,饭店花大本钱培训的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在入职两年后陆续跳槽。当在第一届参加培训的40人中只有10人留在饭店时,并没有引起饭店管理者的关注,他们认为这是偶然现象,以至于第二届、第三届也只剩下五六人。

在问及离职原因时,离职员工大都认为是自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缺乏晋升机会,绩效与薪酬不挂钩,工资和福利待遇差,致使员工在工作中常常心不在焉,工作绩效下降,服务态度差等。面对大量的人才流失,饭店现在已无心培训员工,害怕培训后的员工饭店留不住,白白为他人做嫁衣,于是取消了员工培训中心。这样一来,员工的服务水平与技能每况愈下,饭店口碑大不如前,致使人才流失更为严重,饭店经营陷入了危机。

某中型旅行社的员工李磊,大学毕业后就在这家旅行社做总经理助理。其间,有不少公司想以高薪挖他,但都遭到了他的拒绝。这么好的机会,他为什么放弃呢?

原来,早在前几年,该旅行社就已针对主动辞职的员工设立了“回聘”制度。李磊曾向旅行社提出辞职,当他临走前,总经理对他说:“你是名优秀的员工,只要你想回来,我们永远欢迎你,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也尽管来找我。”这些话使李磊备感温暖,铭记于心。第二年,他又回到这家旅行社,并且比以前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

他常常对同事说,他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总经理待人和气,对于下属的工作从不多加指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总经理总是非常委婉地提出来,然后跟大家一同商量解决,给员工的承诺也能一一兑现。公司的同事非常热情,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他们都尽心尽力地提供帮助。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工作,谁又愿意离开呢?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向员工表示出你对他的赏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团队归属感。只有员工真正地把自己的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才能忠心地为公司服务,帮助领导一起将公司带向光明的未来。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赏识应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优秀的人总是相互欣赏的。”苏格拉底常这样对学生说。学会赏识他人,这是人生的一个美好情怀,也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前提。有一个词在国外的使用频率非常高——“Congratulations”(祝贺你),这个词虽然看起来很长很复杂,但是他们说得却是相当流利。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常常因为一点小成绩,一点小进步就互相祝贺,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发现可祝贺的事情,他们眼中有美,他们眼中有对家人、朋友、同事的欣赏和关爱。然而对我们来说,多数人还没有这种赏识的意识,我们发现不了别人的美丽,发现不了别人的进步,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在普通人际关系之间如此,竞争对手之间更甚。我们看到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强,心里总是酸酸的,虽然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一定要学会坦然面对,要学会克服这种无奈。试想,你的成就对别人而言也是无奈,你也有别人无法比拟的成就和特色,这就是一种相互共存的平衡关系。

就像镜子一样,你冲它微笑,它也会还给你一个笑容,你欣赏了别人,别人才会欣赏你。人与人之间不是没有矛盾,也不是纯粹的和谐,只是这种矛盾也罢,相互竞争也罢,都不应该被放大到那么不可调和。你只要稍稍调整一个方向,换一个角度,就会感觉天地一下子变宽了,道路也变得更开阔了。

懂得赏识别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将来作铺垫。我们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学会赏识他人,就是要多看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才能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此要时时警醒自己,切不可有自满的情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自觉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一次次的提升。

竞合思维:智者的双赢之道

“竞合”这个词虽然诞生不久,但却迅速风靡整个商界,并蔓延到其他的很多领域。这是由美国商界人士发明的一个新词:Coopetition,也就是Cooperation(合作)和Competition(竞争)的合成词,我们中文将其翻译为“竞合”。

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商业竞争的对手就是敌人,而对待敌人的办法在人类的历史上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它击溃,把它打败。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意识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中,传统的竞争模式正被一种新的理念所取代,这就是“竞合思维”。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本来在擂台上互相搏击的竞争对手,现在要切磋互助,追求共赢。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竞争的认识,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是今后商业活动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企业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

竞合思维可以使互补型的企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同质企业之间共同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既增强了各自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也使双方的企业价值都得到提升。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新的市场环境不再崇尚谁吃掉谁这样一种求生手段,企业必须学会与市场中的其他经济主体共同生存发展,着眼于长远的共同利益,努力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实现双赢,因此也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竞合思维”。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和戴姆勒公司旗下的梅塞德斯-奔驰在整车制造领域存在着品牌竞争,但双方不仅共同开发、生产及采购汽车零部件,而且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合作。相对大众的奥迪,福特的沃尔沃及丰田的雷克萨斯等其他高端轿车制造商而言,宝马和奔驰并没有强大的母公司作为背景,无法共享产品部件或技术以降低研发、生产及采购成本。

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两家公司通过竞争与合作,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从而在汽车业整体利润下滑的趋势下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收益,最终取得双赢。

纵观两个品牌的车型,我们不难发现,奔驰的每一个车系,几乎都能在宝马的阵营里找到影子,但绝不会仿造雷同,两个车型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保持自己惯有的风格。两家公司也曾在不同场合对公众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豪华车阵营里,我们彼此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但一旦外敌入侵,我们会自动结成攻守同盟。也就是说,无论是谁意图撬开豪华车的门缝,都会遭遇两家的强烈反击。

这是宝马和奔驰的合作史,而在他们的竞争史中,我们也看不到价格战的硝烟,因为双方都知道,坚守各自的竞争优势,寻求差异化的品牌策略,才会进入良性的竞争环境。大家只有一起把市场这块大蛋糕做大,每个人能分到的部分才能越大。所以,尽管这二者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高度重叠,却没有生产过任何一款同型车,一个强调驾驭乐趣,一个强调乘坐舒适的经典描述已然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定型的品牌印象。

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州,每年都举行南瓜品种大赛。有个农夫的成绩相当优异,经常是首奖及优等奖的获得者。他在得奖之后,毫不吝啬地将得奖种子分送给街坊邻居。

有一位邻居就很诧异地问:“你的奖项来之不易,每季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品种改良,为什么还这么慷慨地将种子送给我们呢?难道你不怕我们的南瓜品种因此而超过你的吗?”

这位农夫回答说:“我将种子分送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自己。”

原来,这位农夫居住的城镇是典型的农村形态,家家户户的田地都毗邻相连。如果农夫将得奖的种子分给邻居,邻居们就能改良他们的南瓜品种,也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的过程中,将邻近较差的品种转而传给自己,这样,农夫才能够专心致力于品种改良。相反,若农夫将得奖的种子私藏,则邻居们在南瓜品种的改良方面势必无法跟上,蜜蜂就容易将那些较差的品种传给自己,而他就必须在防范外来花粉方面大费周折,疲于奔命。

当然,这位农夫和他的邻居们是处于互相竞争的状态的,然而在另一方面,双方又处于一种微妙的合作状态。也正是这位农夫充分认识到了这种竞合的形势,明白向邻居赠送种子不光是对自己的威胁,也是帮助,才能每年都使自己的种子更优质,从而获得大奖。

以前,柯达和富士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对抗,用各种方法分割传统胶片市场。当日本的数码相机突然从天而降时,两个冤家对头才如梦初醒——影像业的边界已经被重新界定,没有人是这场战斗中的赢家。这像那个寓言故事一样现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脑子里没有合作观念,只有竞争意识是很危险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宝马和奔驰之外,西门子和波导这两个昔日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如今已经插草结盟。日本三洋与海尔、荷兰飞利浦和TCL、摩托罗拉与东方通信、IBM和联想都缔结了某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走上了竞合之路。

全球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曾经提出,在21世纪,企业的发展新战略就是协作竞争,结盟取胜。竞合可以扩大企业的资源边界,可以充分利用对方的资源,提高本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合作互补,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赤壁之战大家都不陌生,孙、刘联合抗曹,以弱胜强,取得了胜利。这一段历史佳话,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竞合实例。之前我们说商场如战场,但还有句名言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既然企业都是为了赢利,那么与其斗得两败俱伤,倒不如摒弃前嫌,寻求竞合的共赢之道。

团队思维:集体的利益至高无上

有人说,当经济学的理念浸润进每个人的生活的时候,传统的数学观念已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大家常常会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在现实的环境里面,就是有让你的付出翻倍的情况。1+1>2可能吗?可能,当你在团队中的时候。

团队合作已经越发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个竞争加剧的商品经济时代,单兵作战的个人英雄主义早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团队精神,是不同的个体通过协作和互助达到最终目的的行事方式。在当今时代,团队思维已逐渐深入人心。

有一个装扮像魔术师的人来到一个村庄,他向迎面而来的妇人说:“我有一颗汤石,如果将它放入烧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美味的汤来,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

这时,有人就找了一个大锅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炉子和木柴,就在路边煮了起来。这个陌生人很小心地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地说:“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于是,立刻有人回家拿了一堆洋葱。陌生人又尝了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有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来。“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无缺了。”陌生人又建议道。在陌生人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也有人拿了其他材料。当大家一人一碗在那里享用时,他们发现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的汤。

这个寓言故事虽然简单,但却深刻地向我们说明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其实,那不过是陌生人在路边随手捡到的一颗石子,但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出一把力,就可以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当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就会看到奇迹的发生。

我们的先辈很早就用各种俗语揭示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早就在民间口口相传。如今,各种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起团队的协作能力来,不少公司在员工招聘时都将其作为一项能力来考察。

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一家世界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参加面试,因为自己的优秀——她成绩出众,曾是校园里的知名人物,还曾前往美国名校做过一年的交换生,在很多同类型企业做过实习……她志在必得,踌躇满志。于是,面试被她当成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讲其自己的经历,她娓娓道来;面对巨大的困难,她如何巧妙地解决;如何在众人都胆怯的一门课上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她如何理解自己申请的职位;如何舌战群儒,技压众人……面试官频频点头,微笑表示赞许。最后,主考官让共同参加面试的几个人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她觉得这正是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于是她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论述了她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她认为可行的解决途径。当其他面试者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她又逐条反驳,据理力争。可以说,整个面试都成了她展示风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