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9134000000027

第27章 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1)

鸟类的祖先——始祖鸟

始祖鸟真的是鸟类的祖先吗?

这个问题,还要从19世纪末的一个发现说起。1861年,在德国南部一个叫索尔霍芬的地方,一位内科医生在一处石灰石岩壁上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表面刻着一幅画,画中像是一只小动物,大小跟乌鸦差不多。它的头特别像蜥蜴,两颚长着锯齿般的牙齿,其前肢上可见到三个分开的指骨,前端还长有爪子。还有一个细长的尾巴,其构造类似爬行动物的骨骼,但是,它又有爬行动物所没有的飞翼和羽毛,这真是前所未见的怪物了。

当时的许多生物学家面对这块奇特的石头,都一筹莫展,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事情过去许久后,一位学者突然发出惊人之论:这是鸟类的祖先!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他是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得到的灵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是在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进化演变的,而这种动物既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征,又有许多鸟类的特征,那么,它极有可能比爬行动物高级,又处在进化到鸟类的过渡阶段。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认可。这个奇特的动物后来就被称为“始祖鸟”。

根据化石的年代分析,始祖鸟生活在距今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具有爬行类动物向鸟类动物过渡的形态。

然而,爬行动物是体温不恒定、没有羽毛的,而鸟类则是恒温热血、有羽毛的动物,从前者进化到后者,应该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这中间应该有更为早期的过渡阶段。如果始祖鸟就是鸟类的祖先,那这个时间也过于短暂了。那么,在始祖鸟之前,是不是应该有更早的鸟类呢?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就在这些学者一直找不到比原始鸟更早的鸟类化石而发愁时,美国德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查特吉在波斯特城附近的地层中,发现了两只古鸟的化石,其年代为距今2.5亿年,比始祖鸟早了一亿年,要说它们是鸟类的祖先,也许更加合适。古生物学家将之取名为“原鸟”。

原鸟的个子跟乌鸦差不多,与始祖鸟相比,它更像现在的鸟类。它有细长的前肢、龙骨状的胸骨,头骨跟现代鸟类一模一样,只是它还遗留着一些爬行类动物的特征,如一条长尾巴和带爪的指。为什么比始祖鸟出现得更早的原鸟更像现代鸟呢?查特吉认为,原鸟可能是现代鸟类的直接祖先,所以进化得比较快。它们是鸟类进化过程中的正源。

当然,这还只是一家之言,原鸟是否就一定是鸟类的祖先,现在还不能下定论。对于原鸟化石是否一定是鸟类的化石,就有很多古生物学家表示质疑,因为鸟类的骨胳很脆弱,是很难保持如此完好的。

人们相信,假以时日,鸟类祖先的秘密一定会被揭开的。

幸存至今的恐龙

关于恐龙灭绝的事实,在科学界似乎已经早有定论,许多人对此不禁感到惋惜。近年来,随着人类视野的扩展,不断有新闻爆出,说有人发现了活恐龙。这是真的吗?难道恐龙并没有全部灭绝?

有人认为,在地球的某个局部地区,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还残留着某些已绝迹的古代生物,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残存的较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1938年,人们在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群岛附近海域,捕捞到了一条被人们普遍认为早已在6000万年前灭绝的鱼类祖先。

也许,在地球的一些局部地区,确实有适合的气候条件,能够使一些古代生物能够存活下来,并不断繁衍生息。那么,地球上有没有幸存的活恐龙呢?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活恐龙的努力。

人们在思考,活着的恐龙可能生存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里呢?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动物原先生存的环境一旦改变,为了生存下去,动物就得适应新环境而变异,否则,就会惨遭淘汰。恐龙生存的时代环境,终年炎热潮湿,食物十分丰富。而到了新生代,则是一年四季分明,干旱取代了温润。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进入新生代的动植物有了很大的不同,主宰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大家族就消失了。虽然地球的大环境变化很大,但在一些局部地区,例如热带小岛,受到气候带和海洋的双重影响,终年炎热多雨,而且人迹罕至,这种地方一直保持着十分适宜恐龙生存的生态环境,也许恐龙就能够得以繁衍。

在印度洋的群岛中,有一个科莫多岛,南北最长仅40千米,东西最宽20千米。岛上山丘起伏,干燥炎热,有树林和草场。小岛上仅200多个居民,几乎全部集中住在卡姆邦克村。在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却因有了一种奇怪的动物而闻名世界。

1910年,有两个荷兰人意外地来到这个小岛上,他们惊奇地看到一个土人正在同一条长约3~4米的恐龙状的动物进行着殊死的搏斗。这两个荷兰人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亲眼目睹这种恐龙怪兽,真是大开眼界,他们就从土人手中买下了怪兽的尸体。

1912年,一架飞机在科莫多岛上空发生故障,被迫降落。飞行员幸免于难,他们在岛上生活,却在丛林中发现了能一口吞下野猪、山羊、鹿的巨龙。

很快,人们便对这种科莫多巨龙感到无比好奇。科莫多龙是不是残存的恐龙呢?科学家在长期观察中逐渐认识了它们。科莫多兽体长可达2米~4米,重100千克~150千克,全身披鳞甲,比我们知道的恐龙可小多了。外形和蜥蜴相似,在巨大的身躯底下,长有4条短而粗壮的腿。它的头骨像蛇类一样柔软,头和颈可以明显地变形,从而能将大块的肉吞咽下去。它的食量大得惊人,平均在1分钟之内就能吞下3千克肉。它主要以野猪和鹿为食,对体重比它们大3倍的水牛也敢袭击,有时竟然也吃人。它具有极灵敏的嗅觉,能嗅觅到8千米以外的猎物。它没有汗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体温,体温一旦超过42.7℃,它就会因暴热而死亡。有人说,它就是恐龙的一个属种。

那么,科莫多龙是不是真的恐龙呢?经专家研究,认为它实际是一种大蜥蜴。虽然不是恐龙,但与恐龙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许多生活习性都与恐龙相似。通过它,可以了解和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活了千年的蟾蜍

蟾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癞蛤蟆,它在各地均有分布。它行动缓慢笨拙,不善于跳跃、游泳。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粗糙的皮肤,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

蟾蜍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路旁爬行觅食。尤其在暴雨之后,它们常集中于干燥的地方捕食各种害虫。这本是一种平常的动物,但你可知道,它也有不同寻常的生命力。

1993年3月下旬,在四川省奉节县的一处施工工地上,偶然间发现了一座沉埋千年的古墓。当考古学家赶到现场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从一个古老的陶罐中,竟然发现了一只颇有生命力的蟾蜍。

这个陶罐为泥质灰陶,据实测其腹径18.3厘米,高12.8厘米。经鉴定,它来自东汉。尽管陶罐外面是泥土累累,但里面却是纯净无泥,连内壁上都没有尘土。而静卧在灰陶罐中的蟾蜍,黄褐色的背上夹杂着一些黑斑。蟾蜍的前足已经退化了,它静静地伏居在陶罐中,没有一点动静。但是,只要用棍子轻轻地触碰它,它的反应就十分敏感,皮肤颤动。这只千年古蟾依旧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倘若你将陶罐向前倾斜,蟾蜍就会稍向前动,以保持身体平衡,再继续倾斜,它虽不能移动,却将头仰起来以求平衡状态。可见它还拥有十分清醒的意识。

蟾蜍为何会出现在墓中?要知道,这只东汉墓群中出土的蟾蜍,已经存活近两千年了。

翻开古书,在《广五行记》记载了一件事:在唐代怀州凝真观中,道士们常常听见有蟾蜍的叫声,却总是只闻声音响,不知蟾蜍何在。后来,道观的东廊有一根柱子坏了,在道士们将旧柱子砍断的时候,却在柱子中发现了一只蟾蜍。这根旧柱子并没有任何孔隙可以让蟾蜍自由进入,看来,它原本是生活在一棵大树洞中,在这棵树被做成柱子后,蟾蜍就在封闭的树洞中生活了数十年。据报道,人们也曾在岩石中、煤矿中发现过沉埋多年的活蟾蜍,但都是作为奇闻,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

现在在东汉的陶罐内发现的活蟾赊,可以说给千年蛤螟之谜又增添了一注脚,蟾蜍的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不吃不喝——竟然可以维持数千年的生命,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它用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是吸收宇宙的能量?它是否可以引发人们发现一种新的生命模式?这种现象是否与道家所说的辟谷之术有关呢?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人体中有三虫,专靠得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如果当今科学能对之作出解释,将个中原因弄个明白,这对人体科学、现代养生学将有巨大的贡献。

灭绝动物的复活

从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的那一刻起,各种物种就不断地在大自然生存法则的支配下,被淘汰、更新、进化、发展。在动物发展史上,不知有多少种动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惨遭灭绝。可是,在动物学家们的案例册上,却有着一些奇怪的记载,人们经常能看见许多早已经在地球上消失的古代生物:有人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带中看见了远古的猛犸象在缓缓地爬动;有人在新西兰的丛林里发现了悠然自得生活着的恐龙;有人还在毛里求斯的荒凉小岛上发现了可爱的渡渡鸟。

塔斯马尼亚虎是一种凶猛的掠食动物,它身长1.8米,长着极大的张开的钳口。这种动物曾是澳大利亚大陆上极为常见的动物,但是自从澳洲人引进了澳洲野犬后,它们就渐渐地因为生存竞争而开始没落;更因为英国早期殖民者的疯狂捕杀而数量急剧减少。因为英国人认为,这种动物对他们的羊群是个巨大的威胁。到1910年,这种动物在野外就很少见到了。1936年,这种动物就被宣布可能绝迹了,但塔斯马尼亚虎的踪迹却不断地被狩猎队发现。在1936年以后的时间中,共有四百多位目击者报告发现了塔斯马尼亚虎,这比大多数神秘动物报告的次数都要多。

据野生动物学家根据这些报告所作的分析指出,这些目击报告约有三分之一是高质量的报告。在许多报告中,目击者与猎物的距离不到9米。如1982年3月,一位名叫汉斯·纳阿丁的老人在夜里发现一头大型动物站在离他5.4米~6米远的地方。它看上去当然很像一只袋狼:“它一动不动地站着,每一个部分都看得非常清楚。那是一只成年的雄性动物,一身的细毛像沙子一样的颜色,状态极好。我数了一下,背部足有12条黑色斑纹。它有一颗很大的长角的角形头,耳朵很小。”当纳阿丁伸手抓摄像机的时候,那动物就跑了,可是,它在那个地方已经呆了很长一段时间,留下了很强烈的麝香一样的味道。

本来,一小群被宣称已经绝迹的虎类在塔斯马尼亚这个小地方生活六十多年本来没有什么奇怪,毕竟,动物藏匿的地方人类未必都能找到。可是,动物学家们一直有个问题没有解决:有五百多份报告称澳大利亚大陆上还有塔斯马尼亚虎存在,但是,实际上,它们在那里的生存问题是十分成问题的。更何况,这些目击报告也不是集中于一两个地方,其范围从昆士兰一直向南延伸至墨尔本的近邻,在那里,一种叫做旺它吉的怪兽在过去40年里被人看见过100多次,目击地点一直向西到了海边,离帕西南部有160千米。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也有报告,甚至还发现了一小片腿骨。

最近,一位职业猎野猪者凯文·卡麦隆拿出了6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只老虎的尾巴和后腿,那只老虎正在永加里拉普附近的丛林里探路前进。这些照片一开始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兴趣,可是,不久便有人指出,这些照片有造假的嫌疑。可以说,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确切的证据仍然很少,早已绝迹的袋狼是否真的还活着,这仍是一个秘。

千里返乡的鲑鱼

鲑鱼是一种名贵的鱼类,它是所有三文鱼、鳟鱼和鲑鱼三大类的统称。它们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北海道、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堪察加半岛、阿拉斯加以及美国的西海岸等地都是鲑鱼的栖息地。有意思的是,尽管鲑鱼生活在海水中,但是,所有属于鲑鱼科的冷水鱼都会游到与海水相通的陆地淡水河流上游产卵孵化。这些卵变成幼鱼后,就会和春天融化的雪水一起顺着河水游入大海。等到这些鲑鱼长大,它们又会沿着一定的路线返回,历时三四年,行程五千多公里。例如,大西洋鲑会借助潮流的帮助,依靠自己强大的游泳能力,飞越瀑布,横越大坝,跳过障碍物。凡是看过鲑鱼在瀑布前的一次次腾空飞跃,企图跨越瀑布游回产卵地的人,无不对它们强大的本能感到惊奇。

那么,鲑鱼为什么能够穿行千万里的江海,飞跃一道道障碍,不顾艰险地回到自己故乡的河流呢?大海如此浩瀚,江河如此漫长,鲑鱼是怎样一代又一代地认出自己出生的河流的呢?

美国生物学家哈斯拉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把一群割除神经的鲑鱼和一群正常的鲑鱼分别放入与产卵地河流相通的海湾,结果,失去辨别神经的鱼群再也没有回到产卵地的河流里。

由此看来,在幼小鲑鱼生活的河流中,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深深地印在了鲑鱼的记忆中。鲑鱼长大以后,就是凭借脑子对产卵地河流的气味的记忆,循着化学嗅觉,从大海慢慢地游回它们从小生活的地方。

但问题是,鲑鱼在远离五千多公里的远方又是怎样认准目标,朝产卵地前进的呢?有的学者认为,因为鲑鱼一直与太阳保持一定的角度,据此可以确定方向,随时调整方向前进。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鲑鱼的血液也同人类一样含有盐类成分,其浓度低于海水,却高于淡水。那么,在鲑鱼洄游的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盐分的变化会使它的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科学家们测量了鲑鱼鱼苗和成鱼体内盐类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在沿着河水顺游而下到达河口时,其血液中钠的含量会骤然降低,而钾的浓度则急剧升高,进入海洋后,其体内两种金属离子的浓度渐趋正常。而成年鲑鱼在从海洋游向江河之前,其血液中铀和镁的含量增加,在河口就开始下降,逆流向上15米后,铀、镁离子已恢复正常。可见,它们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不然,早就脱水而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