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诡道
9133700000019

第19章 诡道之“察”经:察言观色(5)

李泌知道,好记仇的德宗皇帝是不会轻易被说服的,如果操之过急,言之过激,不只办不成事情,还会招致皇帝的反感,给自己带来祸殃。他便采取了逐渐渗透的办法,在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多达15次的陈述厉害的谈话,才算将德宗皇帝说通。

李泌又出面向回纥族的首领做工作,使他们答应了唐朝的五条要求,并对唐朝皇帝称儿称臣。这样一来,唐德宗既摆脱了困境,又挽回了面子,十分高兴,唐朝与回纥的关系终于得到和解,这完全是由李泌历经艰苦,一手促成的。唐德宗不解地问李泌,“回纥人为什么这样听你的话?”

如果是一个浮薄之人,必然大夸自己如何声威卓著,令异族都畏服,显示出自己比皇帝都高明,这样一来必然会遭到皇帝的猜疑和不满,李泌却是一个极富政治经验的人,他对自己一字不提,只是恭敬他说:“这全都仰仗陛下的威灵,我哪有这么大的力量!”

听了这样的话,德宗能不高兴,能不对李泌更加宠信吗?

田叔、李泌在处理这样一种较为棘手的上下级关系时,显示了中国官场中人的智慧:得罪人的事情我揽下,出头露脸买好的事情都归上司,这样他才能立足、受宠。

诡道方略之:石显的秘密

西汉元帝时的太监石显,十分善于博取元帝欢心,元帝以为他在朝中元亲无故,非党非派,不会结帮拉伙,危害朝廷,所以对他十分放心,许多事情都交给他办。其实石显是个报复心极强的人,凡是得罪过他的人,他都不放过,而且能寻出所谓的法律依据、让人有苦说不出,结果弄得朝廷上下都视石显若虎豹,不敢与之争锋。

当然,反对宦官专权的正直大臣萧望之是石显想方设法对付的重要目标。

萧望之是汉元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其正直与学问才干在当时都是名冠一时的,况且他还是汉宣帝指定的辅佐汉元帝的辅政大臣,他在朝廷的地位和元帝对他的依重是可想而知的。

汉元帝即位后,萧望之满以为自己的这位学生要大展宏图了,可没想到宦官专起权来。于是他愤然上书说:“管理朝廷的机要是个十分重要的职务,本该由贤明的人来担任,可如今元帝在宫廷里享乐,把这一职务交给了太监,这不是我们汉朝的制度。况且古人讲:‘受过刑的人是不宜在君主的身边的’。现在应当改变这一情况了。”石显看到了这一奏章,当然把萧望之视为仇人,从此挖空心思地陷害萧望之。

萧望之的正直还引起了外戚的反感。有个叫郑朋的儒生,为了从萧望之这里弄个官做,就投其所好,上表攻击许、史两家外戚专权,萧望之接见了郑朋,给了他一个待诏的小官,后来却发现郑朋不是个正人君子,很讨厌他,也就不再理他。等考评升降官员的时候,与郑朋同是待诏的李官被提升为黄门侍郎,郑朋却原地未动,一怒之下,郑朋反去投靠了与萧望之不和的史、许两家外戚。他编造谎言说:“我是关东人,怎知你们两家外戚的事呢?以前我上书劾奏你们,全是萧望之一伙人策划的。”郑朋心怀机诈,到处扬言说:“车骑将军史高、侍中许章接见了我,我当众向他们揭发了萧望之的过失,其中有五处小过,一处大罪。如果不信,就去问中书令石显,当时他也在场。”

其实这是郑朋的圈套,他想借此交结石显,果然,萧望之去向石显打听,石显正想鸡蛋里挑骨头,此次萧望之上门,那是正中下怀。

石显首先找来郑朋,又找了一个与萧望之素有嫌隙的待诏,叫他们俩向皇上劾奏萧望之“搞阴谋,离间皇帝与外戚的关系。要撤车骑将军史高的职”。然后,又趁萧望之休假之机,叫郑朋等上奏章。奏章交到元帝手上,元帝就叫太监弘恭去处理。弘恭是石显的同伙,本来就参与了陷害萧望之的朋谋,这么一来,正好逞计。

弘恭立刻把萧望之找来询问,萧望之十分老实地据实回答,他说:“外戚当权多有横行不法之处,扰乱朝廷,影响了国家的威望,我弹劾外戚,无非是想整顿朝廷,绝非搞阴谋,更不是离间皇上和外戚。”承认了想整治外戚的事实。对这事实怎么理解,却是宦官们的事了。弘恭、石显在向元帝报告时说:“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三人结党营私,相互标榜吹捧,串通起来多次进计朝廷上掌权的大臣,其目的是想打倒别人,树立自己,独揽大权,这样做,作为臣子是不忠的,污辱轻视皇上更是大逆不道,请皇上允许我们派人把他送到廷尉那里去(谒者招致廷尉)”。当时,元帝即位不久,看到奏章上“谒者招致廷尉”几个字,也不甚明白,就批准了这道奏章。

其实,“谒者招致廷尉”就是逮捕入狱。等过了很久,元帝见不到萧望之、刘更生、周堪等人,就问大臣们他们到哪里去了,听说这些人已被逮捕,大吃一惊,急召弘恭、石显追问,二人虽叩头请罪,毕竟是由自己批准,也不好责备处置,只是让他们快放了这三人,恢复他们的职务。石显一听计划要吹,急忙去找车骑将军史高,史高也很着慌,他知道,如果整不倒萧望之这个人,自己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就急忙晋见元帝,告诉他说:“您刚即位,老师和几个大臣就入了狱,大家以为肯定有充分的理由,现在您若把他们无故释放且恢复官职,那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会极大地影响您的威信。”汉元帝年轻识浅,被史高一说,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只下诏释放萧等三人,但革职为民,不予任何官职。

诡道“察”经之十二:投石问路

战场上要“知彼”才能作出正确决策,在战场上处于主动地位。这种战前摸清敌情的方法:一是“策之”,分析判断,了解得失厉害;二是“作之”,挑动敌人,掌握其活动规律;三是“角火”,火力侦察,了解敌人强弱之处;四是“形之”,用假象引诱,了解其有利有害之处。这是一些具体的指导原则。

投石问路,摸清行情,摸着石头过河,有了可靠之路再向前进发,才不至于失败。这样,就会按孙子讲的“策”、“作”、“形”、“角”,得知虚实,才能对症下药,取得主动权。

诡道方略之:“角之”之策

《三国演义》中陆逊用“角之”的战斗侦察法便是一个典型范例。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吴所杀。刘备为弟报仇,亲率数十万人马,对吴宣战。公元222年,蜀军屯兵长江两岸,刘备在葂亭设立大本营。陆逊从兵力、士气、地形等多方面分析,蜀军居高守险,锐气正盛,应避其锋芒,待机破敌。在经过较长对峙后,陆逊派了一小队人马,作了一次试探性进攻,结果大败而归,但却详尽得悉了蜀军兵力部署、强弱虚实。于是命令全线出击,用火焚烧蜀营,并猛烈冲击。蜀军在烈火包围中无法作战,又受地形限制,兵力难以施展,全线崩溃,刘备兵败,逃到了白帝城。这一战例,正说明陆逊用投石问路之法,即“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的侦察方法。

在商战中,竞争的企业厂家在竞争中往往都用“角之”之策,先以小批量商品投放市场看看行情,征求顾客和商家意见和反映,然后在掌握市场动态的情况下制定下一步的生产、销售策略。

现在牛仔裤风靡全球,无论贵贱老幼,都为之吸引,十分畅销。当初牛仔裤的创造,却有一段“投石问路”、不断创新的过程。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淘金热,人们涌向旧金山。德国人李威·斯达斯也在那里开了一个日用商品店。有次,一个矿工对李威讲,如果用帆布做成裤子,耐穿又适用一定能得到淘金者的喜爱。李威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点子,于是立即组织生产了一批牛仔短裤,结果大为畅销,李威因此发了财。后来,他又将短裤改为长裤,在工艺上做了改进,质量又有提高。牛仔长裤受到矿工欢迎,更为畅销。接着,他又在式样、质料上创新,将牛仔裤推向社会上一般人,“李威裤”一时成为名牌。后来,他又瞄准上流社会,利用报纸,放手大力宣传牛仔裤的美观、舒适,是“最佳打扮”,甚至宣扬“牛仔裤文化”,牛仔裤便风行全社会了。现在,李威已传了四代人,公司也改为“国际公司”,其家族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近40个生产和经营机构,职工人数达到2.5万多人,年产牛仔裤上亿条,营业额达6亿多美元。

诡道方略之:形人而我无形

“形人而我无形”是孙子关于以伪装和佯动,达到出奇制胜的一种作战指导思想。这也是一种“诡道”用兵的内容。

隐蔽企图是取得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一环。对于自己来说,一切决策和行动都要严守机密,做到“运兵计谋,为不可测”,即使敌人最精明、最有经验的参谋也难以发现,聪明的敌将也判断不清。为了严守机密,甚至在计划施行之前,要使自己的部属也“无知”、“无识”。行动神出鬼没,“无形”、“无声”使敌人看不出丝毫迹象。同时,还要以积极的佯动迷惑敌人,或隐真示假,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或真假并用,使敌人“不知其所守”,“不知其所攻”。这样,我方的行动“无形”,敌人两眼黑,我方就能取得主动,使敌人陷于被动。

隐蔽自己与暴露敌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敌人,要“形人”,使之现形,要千方百计地查明其企图和行动。这一段文字讲了,要审慎分析敌人计谋的优劣,以试探行动了解敌人活动的规律,以实地侦察了解地形的利弊,以小的交锋进行火力侦察以了解敌人的虚实强弱。同时,也要警惕敌人的阴谋诡计,“佯动勿从”,“铒兵勿食”,善于辨别真假虚实;对一切可疑的行动和地形,要反复搜索,防止伏兵袭击和疑兵的干扰,等等。这样就能做到“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形人而我无形”,是伪装与佯动,这是任何战争都普遍运用的手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战争中的伪装、干扰、侦察手段更加多样化,实施与反实施的斗争也就更加激烈,因此,孙子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诡道方略之:贺茗弼破陈国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8年),吴州总管贺茗弼率大军出广陵,自瓜洲渡江,攻击陈国。贺茗弼买了许多好船隐藏起来,却把五六十只破船摆在江边沟渠内给陈国侦察人员看。陈以为隋没有船只,无法渡江。战前,贺茗弼还频繁地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并要求每次换防都要先到广陵集中,大列旗帜,营幕遍野。陈军发现后,开始还以为是隋军进犯,马上倾全国之兵防范。后来发现是隋军调防,就把集结起来准备抗击隋军渡江的军队撤了回去。以后,隋军频繁换防,陈军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加以戒备。就在陈军江防部队解除警惕之际,贺茗弼突然挥师过江,一举攻占京口,生俘陈国徐州刺史黄恪。此战,贺茗弼巧妙示形于敌,开始以破船示敌,继以大军调动,使敌人错误认为是军队正常调动。在麻痹了敌人之后,挥师进击,一举攻克要塞重镇。

诡道方略之:四渡赤水

1935年3月16日,红军第3次渡过赤水河后,再次挺进川南。这时,蒋介石以为红军又将北渡长江,与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军会师,急调薛岳兵团和川贵等省军队,在长江一线构筑工事,设立封锁线,企图将我军歼灭于长江以南地区。根据敌情变化,我军如果继续北上,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乘敌不备折而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求机动。为了迷惑敌人,我军将计就计,采取了反示以远的战术,用一个团的兵力向大江方向前进,诱敌奔向西北,主力则突然折向东北,于3月21日晚,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4次渡过赤水河,从敌人的重兵包围中分路向南急进。27日,为了再次迷惑敌人,又以红九军团向长于山枫香坝之敌佯动,做出远去向二、六军团会师的样子,诱敌向北,而我主力继续向南急进。28日,越过敌人的鸭溪封锁线。31日,迅速突破乌江,把包围我军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抛在了后边。“四渡赤水”的著名战役,红军善于伪装佯动,牵着敌人鼻子四处走,从而达到了我军顺利进军的目的。

诡道方略之:杭州洗衣机总厂的调研

在商业经营中,为了征服顾客,就应当真正了解顾客需要,也是一个“形人”问题。当你准备上一种新产品的时候,成功的企业家都懂得最好先到市场上了解一下消费者的看法,如果顾客对这种产品由衷赞赏,你可以不失时机地投入生产;如果顾客尚在犹豫观望,你不妨暂时等待一下,切莫盲目上马造成产品积压。这要通过“形人”,摸清顾客的想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产自动洗衣机在许多厂家相继问世。杭州洗衣机总厂也跃跃欲试。在确定是否生产、生产多少自动洗衣机之前,厂销售科人员分赴许多商店进行了现场“调查”。在一家专业家用电器商店,全自动的、半自动的、单缸的、双缸的、进口的、国产的十几种洗衣机样品依次排列着,顾客在这儿拥挤不堪,各自评说着。这个说:“全自动的价钱太贵了,1328元!买台双缸机,还能再买台双卡收录机哩!能买两样的钱只能买一样,太不值了。”那个说:“现在自动化的产品技术不过关,越自动化的东西越容易坏,还不如先买双缸,等几年技术过关了,我们再更新。”其他商店,也得到了同样的信息,于是,杭州洗衣机总厂果断拍板:自动洗衣机暂不上马。但是,仍然集中人力攻关,力求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杭州洗衣机这种决策,来自其他竞争厂家的“形”,他们在继续研制自动洗衣机的同时抓好双缸洗衣机的生产,保证了质量和效益,避免了盲目上自动洗衣机带来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