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九型人格的我自我说明书
9133000000033

第33章 调停者:“我相信世界应是和谐共处的”(1)

调停者接纳并相信自己和他人,态度轻松,能从容地面对自己和生活。他们心胸开放、情绪稳定并且心平气和,非常耐心、温和、谦卑。他们内在有一颗纯真的心,是真正的好人,乐观、可靠、仁慈、支持别人。他们让人感到非常舒服,似乎有种稳定和治疗的力量。他们让团体和谐,使人群合聚,是很好的调停者、安慰者以及支持者。他们高贵、安详、宁静,这来自于他们对自身状况的接纳。

调停者的自我测试

1.不容易和人起冲突,如果别人惹了自己,只要是不太忌讳的事,生完闷气就算。

2.在遇到需要选择的事情时,往往犹豫不决。一般不做没把握的事,放手一搏的机会不大。

3.不奉承别人,也不扫别人的兴,说话不带刺,用客套话交朋友。

4.很尊重长辈,也依赖家人,但如果长辈太严厉,就懒得理,而陶醉在我行我素之中。

5.觉得读书不是最重要的事,认为人是随着自然宇宙规律生活的。

6.对于将来的事不想去思考,因为变化太多,不如享受现在。

7.做错事时,会找借口原谅自己,使自己好过,因为表面上虽然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样子,但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

8.为了顾虑别人的感觉高兴与否,常忽视自己的需要,因此常顺应别人。

9.性格乐观,对任何事都不想太深入,反正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所以内心平静,有时显得不够积极,别人会嫌自己动作太慢。

10.很平静自在,也没什么事值得烦心,总觉得大家都很好。

11.遇到有冲突的事情,尽量不去插手,因为实在太麻烦了。

12.如果能拥有一个惬意、舒服的空间,让自己懒在里面,不知有多好。

13.每个人的意见都会不同,那有什么关系,反正以大家的意见为意见。

14.生命哪有那么严肃?每天悠闲自在,得过且过有什么不好?

15.别人看自己好像永远没事,平静、稳定又随和,其实有时候心也很乱,也会多愁善感。

16.不想做那么多的事,宁愿去睡觉。

17.其实也喜欢思考一些问题,只是不说出来罢了,如果说了,别人会感到惊讶,同时也证明自己不是脑袋空空。

18.不喜欢争名夺利,宁愿享受自然,觉得这种境界安全多了。

19.打打球、爬爬山、赛赛跑,汗一出有多舒爽,只是奇怪怎么还没有人来约自己?

20.很容易迷惑。

21.认为身体上的舒适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

22.时常拖延问题,不去解决。

23.宁愿适应别人,包括伴侣,而不会反抗他们。

24.别人批评时,也不会回应和辩解,因为不想发生任何争执与冲突。

25.经常忘记自己的需要。

26.不会相信一个自己一直都无法了解的人。

27.很在乎家人,在家中表现得忠诚和包容。

28.不要求得到太多的注意力。

29.很容易认同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事和所知的一切。

30.容易感到沮丧和麻木更多于愤怒。

31.温和平静,不自夸,不爱与人竞争。

32.有时善良可爱,有时又粗野暴躁,很难捉摸。

这些问题,若你都回答是,无疑你与调停者相去不远。

爱好和平是调停者的社会义务

调停者渴求宁静、规避冲突,他们最大的特色是追求和平与平静,避免纷争和冲突。他们喜好安详、舒适的人生,对于争斗及个人野心的实现往往不太有兴趣,甚至舍弃自我主见,以避免坚持自我可能带给生活的冲突和纷争。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平静,他们也十分重视平静、和平、和谐的人际与社会关系。我们常听到和乐就是力量、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都强调一个“和”字。在这些前提下,个人的兴趣、喜好、真正的想法、需求和愿望都不重要,甚至被占点便宜、吃点亏也不必计较,只要大家高兴就好,个人的自我情绪应该被摒除。

这类型的人性情显得十分温和、放松、不自夸、不爱出风头、个性淡薄、十足大好人的样子,但是却因为太淡薄、消极,有时也显得懒散、缺乏活力,甚至给人堕落、不知进取的感觉。

以随和的消极面貌示人、觉得自己生命的角色在于成全他人而非成全自己、不敢坚持己见。而事实上,他们是很固执、很有自己意见的人。但在这种性格的影响下,他们只好抹灭自己的个性,迁就环境。

由于调停者容易收藏自己的意愿去迎合别人,有时会给人阳奉阴违的感觉,因此当别人问他意见或办某些事时,他会惯性地同意,但却未必去做,因为他的内心是不同意的。因此,在与这类型的人进行沟通时,要明白这一点,这样,才能减少误会。一般来说,调停者爱用身体语言来沟通,眼神、脸色、语气,都会告诉你他是否真的喜欢,只要细心留意,就能理解。

这一类型的人总是在事情启动后才付诸行动,但是一旦启动,就能发挥强劲潜力。他们喜欢超然、置身事外、不强求、甚至淡漠。他们不易成为决策者,尤其是在他们的私人生活中。他们不想未来,不做决策,宁可只做他们眼前喜欢的事。他们不想为决策的后果负责,所以他们总是逃避问题,直到其他人出面解决。但一般说来,他们很乐意配合其他人所做的决策,他们会遵从决策,只要这么做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

调停者有时会漫不经心、粗心大意,所以常忘记约定或是对现实不加应对。常常听别人的话,不太发表意见,也不主动。他们忙碌的事往往不是因为争取自我实现,而是忙既定的规章或行程。他们深信船到桥头自然直,认为凡事不必太早去做,一定能在限期前完成。可惜这大多数是调停者过分乐观的想法,往往期限已过,他还是做不完。很多时候,他们都分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调停者一般性情温和容忍,愿意倾听别人,也很有同情心,可以完全了解并认同说话者的立场、困难、想法和个性,能让人很安心地吐露心声,不会乱传话,也不会鸡婆多事。很有排解纠纷的能力,能看见事情的正、反面,能替两边说好话,有了解双方的情绪和委屈的能力。很容易沟通,但没什么主见,无法帮助别人拿主意。很容易认同别人,所以很能适应环境,对一切都不太挑剔。他们很容易接受各式各样的人,奇怪难缠都无所谓。他们一般不做批判,也不具威胁性,永远愿意使不同的意见互相平衡,因此,和他们相处没有压力。他们不尝试改变别人,只以平静感染周围的人,安抚急躁的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调停者有逃避各种冲突的倾向。事实上,冲突在改善社会和自己的人际关系上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我们要尊重这类人的意见,并引导他们处理冲突。如此一来,他们必定能察觉到自己的价值,避免掉进自卑的陷阱里。

善于“和稀泥”,爱当“和事老”

调停者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会尽力维持和谐的生活,与他人融洽地相处,避免发生冲突。他们相信“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般而言,不喜欢命令别人,但当别人命令自己时,会产生反感。他们不喜欢冲突,所以当别人有冲突时,他们会为摆平冲突而尽心尽力,由于他们自己心平气和,跟他们在一起,好像有自然的安抚力量,情绪也很难激动,所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解决不愉快争端的能力。做人圆滑,说话不带刺,不容易和他人起冲突,只要不触碰到忌讳的事,不管再怎么生气,只要对方认错道歉,事情也就算了。他们不奉承别人,也不扫别人的兴,常说一些客套话以交到朋友。

在调停者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是自己的存在,付出与否并不重要、自己的身份也不重要,世上所有的单一事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体那份归属感和舒适的感觉。他们相信,要得到这份和谐、平静,就只有把自己的专注投放于他人的立场,把自己融入他人,或者把自己的能量分散在不同的替代品里,这就可避免因个人立场引起冲突,令平静的内心泛起波动,是典型的“和事老”。

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然而,那些活跃于城乡的“和事老”却为周围的群众化解家庭矛盾,恢复家庭和睦幸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家庭生活中,矛盾可以说是普遍存在。诸如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甚至还有邻里乡党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掉以轻心,处理不当,也会由口角发展到出现恶性事故。到了那一步,当然可以用法律去解决,但那些“和事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使矛盾能化解在萌芽状态,使之不升级不恶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的种种努力体现了对当事人的关爱。

就一般而言,这些“和事老”都是在某一区域内威望较高者。他们根据法律与道德深入浅出,反复比论,总能把道理说透说圆。绝大多数当事人对于他们的“调解”,不仅能接受,而且事后久久心存感激。当然,也有个别人说:“这是我的家务事,别人少管,谁管我对谁不客气!”这样的态度,分明让那些调解员们碰了一鼻子灰。尽管如此,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仍不改初衷,全心全意地尽自己的义务。

来看这样一则消息:

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有个特殊的民间社团组织叫“和事老”协会,全区71个社区均建有协会,现已有“和事老”933名。

小小“和事老”起着大作用。从2008年初建立以来,共参与协调全区109起社会公共事务,预防及调解133起民间纠纷,向党委、政府反映70件社情民意,协助实现了“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和事老”调解机制与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相比,具有鲜明的“草根性”、“民间性”,工作方式更加灵活、更贴近群众。“和事老”一般由社区内的离退休党员、干部、教师、医生、政法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自治会长、单元居民自治小组长担当,他们在居民中威信较高,自身也愿意为社区建设出力。其中大多为原先工作单位的骨干,既熟悉小区居民的情况,又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民事协调能力,能为调解工作出力。

那么,为什么这些“和事老”有调解矛盾的能力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善解人意,随和,容易了解他人。

善解人意,不应仅从文字上所体现的善于揣摩人的心意去理解。其“善解”的“善”,也不能仅作“善于”解释。它还应包含善心、善良的愿望这层意思。善解人意,首先要与人为善,善待他人,而后才能理解人、谅解人、体察人,体现你人格的魅力。

人的善解人意有两种:其一,什么也不在意,这是对大众的,是给大家空间,给自己空气的明智做法。其二,是对自己在意的人或者事,因为用心,因为在意,而去设身处地地考虑,给别人自由。

俗话说,“善心即天堂”。只有怀抱善心的人,才能爱人,欣赏人,宽容人。他们深知,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的,懂得相互接纳、相互合作、相互融洽。尊重他人的优势和才华,也宽容他人的脾气和个性。对别人,完全是欣赏他美好的地方,而不去计较他的缺点,或者说与自己不合拍的地方。不能理解的时候,就试着去谅解;不能谅解,就平静地去接受。

美国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说:“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的确,人,都是需要别人理解、同情和尊敬的。推己及人,与人相处应该豁达一些,像知名作家叶延滨所说的 “礼让三先”:与同事相处先让三分,与长者相处先敬三分,与弱者相处先帮三分。若能如此,那么沐浴我们的必将是阵阵和煦的春风和一片灿烂的阳光。

善解人意,是善于体察他人的心境,给人以及时雨一样的帮助,让温馨、祥和、慰藉来浓化人生,沟通心灵。比如,对窘迫的人讲一句解围的话,对颓丧的人讲一句鼓励的话,对迷途的人讲一句提醒的话,对自卑的人讲一句振作的话,对苦痛的人讲一句安慰的话……这些非物质化的精神兴奋剂,既不需要花什么金钱,也不需要耗多少精力,而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又何啻于旱天的甘霖,雪中的炭火?

所以说,调停者的性格特征注定了他们善于“和稀泥”,爱当“和事老”。

容易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调停者性格的人是所有人最伟大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天赋造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是世界上最好的聆听者,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参加宴会时会面带微笑,迈着缓慢的脚步很优雅地走进宴会厅,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如果那个角落非常安静,他很快就可能睡着。实在要参加讨论的话,也很幽默,谈话很机智,而且能谈出几句让别人觉得很经典、很机智的话。

调停者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赢得好人缘主要在于调停者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别人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条朴素哲理要运用到社会交往中。可以说,你处处尊重别人,得到的回报就是别人处处尊重你,因为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子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对同伴要友好团结,也就是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不用说,山谷也喊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时常见面还是远隔千里,都要做到尊敬别人。”

◎乐于助人

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也要十分珍惜自己在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视帮助者为真正的、最好的朋友。

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时,正是他在经济上最贫困的时候,恩格斯经常慷慨解囊帮助他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对此,马克思十分感激。当《资本论》出版后,马克思写了一封信表示他的衷心谢意:“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可能,我只有归功于你。没有你对我的牺牲精神,我绝对不能完成那三卷的巨著。”两人友好相处,患难与共长达40年之久。列宁曾盛赞这两位革命导师的友谊“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故事”。

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感动。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人际环境。

◎真诚赞美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赞美之所以得其殊遇,一在于其“美”字,表明被赞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于其“赞”字,表明赞美者友好、热情的待人态度。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也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因此,对于他人的成绩与进步,要肯定,要赞扬,要鼓励。当别人有值得褒奖之处,你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诚挚的赞许,以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和谐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