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所失必有所得
9132700000036

第36章 名人的失与得(4)

所幸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沙莉文也是一位有着不幸经历的女性。她10岁时,和弟弟两人一起被送进麻省孤儿院,并在孤儿院的悲惨生活中长大。由于房间紧缺,幼小的姐弟俩只好住进放置尸体的太平间。在卫生条件极差又贫困的环境中,幼小的弟弟6个月后就夭折了。她也在14岁得了眼疾,几乎失明,后来,她被送到帕金斯盲人学校,学习凸字和指语法,这样便做了海伦的家庭教师。

从此,沙莉文女士与这个蒙受三重痛苦的姑娘的斗争就开始了!洗脸、梳头、用刀叉吃饭都必须一边和她格斗一边教她。固执己见的海伦以哭喊、怪叫等方式全力反抗着严格的教育。那么最终,沙莉文女士究竟如何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和生活在完全黑暗、绝对沉默世界里的海伦沟通的呢?

关于这件事,在海伦·凯勒所著的《我的一生》一书中,有感人肺腑的深刻描写:“一位年轻的复明者,没有多少“教学经验”,将无比的爱心与惊人的信心,灌注在一位全聋全哑的小女孩身上——先通过潜意识的沟通,靠着身体的接触,为她们的心灵搭起一座桥。”接着,自信与自爱在小海伦的心里产生,使她从痛苦的孤独地狱中走了出来,通过自我奋发,将潜意识无限能量发挥,走向光明。

就是如此,两人手携手,心连心,用爱心和信心作为“药方”,经过一段不足为外人道的挣扎,唤醒了小海伦那沉睡的意识力量。一个既聋又哑且盲的少女,初次领悟到语言的喜悦时,那种令人感动的情景,实在难以笔述。海伦曾写道:“在我初次领悟到语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没其他人,可以感觉到我当时的喜悦了吧。”

仍然是失明,仍然是耳聋的海伦,凭着触觉——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她10岁多一点时,名字就已传遍全美,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天。贝尔博士在这一天成立了他那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

若说小海伦没有自卑感,那是不确切的,也是不公平的。幸运的是,她自小就在心底里树起了颠扑不灭的信心,完成了对自卑的超越。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这个20岁的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超过常人的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一生著了7本书,甚至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又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过手,5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来认出你,知道你是美丽的、强壮的、滑稽的、爽朗的,还是满腹牢骚的。

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造命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易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她喜欢游泳、划船,以及在森林中骑马。她喜欢下棋和用扑克牌算命;在下雨的日子,就以编织来消磨时间。

海伦·凯勒,身为一个三重残废,却凭着她那坚强的信念,终于战胜了自己,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她虽然没有发大财,也没有成为政界伟人,但是,她所获得的成就比富人、政客还要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最有成就的一个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

25.一张免费的床铺

一个人,要想收获温暖,首先要付出温暖。关爱别人,不需要你花多大的力气,但你却可能因此而收获更多的东西。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来到一家旅店。他们的行李非常简陋,身无藏物。

年老的男人对旅店伙计说:“对不起,我们跑遍了其他的旅店,都客满了。我们想在贵处借住一晚,行吗?”

年轻的伙计解释说:“这两天,有三个会议同时在这个地方召开,所以附近的旅店会家家客满。不过,天气这么糟糕,你们二位一大把年纪,没个落脚处也不方便。”

伙计一边说一边把两位老人往里边请:“我们的旅店也客满了,要是你们不介意的话,就睡我的床吧!”

“那你怎么办呢?”那对夫妇异口同声地问。

“我身体很好,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或者在地上搭个铺都不碍事的。”

第二天早上,老人付房钱时,伙计坚持不要,说:“我自己的床铺不是用来赢利的,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

“年轻人,你可以成为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过些日子兴许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老人看着伙计,一脸严肃地说。

伙计听了,只当是一个玩笑,完全未放在心上。

两年过去了。一天,年轻人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的双程机票,约请他回访的正是两年前在那个雨夜借宿的客人。

年轻人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纽约,老人把他带到第五大街和第三十四街的交汇处,指着一幢高楼说:“年轻人,这就是我们为你盖的旅馆,你愿意做这个旅馆的经理吗?”

不错,当年的这位年轻人就是如今大家都熟识的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威廉·奥斯多先生。

26.不幸是一种财富

命运给我颜色,我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一地的碎玻璃,我何不将它们制成可以跳天鹅舞的水晶鞋?成功者从来不会回避不幸,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它。

莎士比亚曾充满深情地对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少年说,“你是多么幸运的一个孩子,你拥有了不幸。”

当时,这个刚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正处在孤苦无依的悲惨境地,孩子满眼疑惑地看着这个被人们尊敬的艺术大师。

莎士比亚摸着孩子的头说:“因为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历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历程教育,因为你知道失去了父母以后,一切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40年以后,这个孩子——杰克·詹姆士,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校长,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人们通常会把不幸视为人生的逆境而抱怨命运的不公。可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杰出脚印的人们,很多都曾遭遇过不幸: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等不朽作品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3岁丧母,10岁丧父;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有着更为不幸的童年,他幼年丧父,11岁开始自己到“人间”谋生;而伟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因经济拮据而把他送到乡下寄养,童年几乎没有得到读书的机会。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些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们,正是因为人生中的种种不幸的遭遇,才让他们认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是不幸给他们提供了开掘自己智慧的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命运如同一座大钟,很多时候,只有接受不幸不断的撞击时,生命才会释放最响亮的声音。

较之不幸,幸运也许是成功的机遇,但它更可能是走向成功的羁绊。因为幸运很容易让人产生优越感,更容易成为懒惰滋生的温床。生命的进行如同一条平静流淌的溪流,恰遇一处斧劈的断崖,因为没有退路,溪水就成了瀑布,因此拥有了生命飞溅而下的美丽。

27.后天成就的“飞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成功者的光彩夺目,而忘记了他们背后的艰辛付出。

迈克尔·乔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篮球明星。全世界的篮球迷,几乎无人不知飞人乔丹的大名。但是,你能想到吗?在高中的时候,迈克尔·乔丹曾经是篮球队的落选者。

得知自己落选后,乔丹跑去问为什么没被录取,教练说:“第一,你的身高不够;第二,你的技术太嫩了,你以后不可能进大学打篮球。”

他对教练说:“你让我在这个球队练球,我可以不参加比赛,但是我愿意帮所有的球员拎球袋,帮他们擦汗。我不需要上场,我只求我跟球队练球,能有跟他们切磋球技的机会。”

教练看到这个孩子这么热爱篮球,又是这么渴望成功,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比赛一完,乔丹真的去为别的球员擦汗。全世界最伟大的篮球明星就是这样从跑龙套开始的。

有一次,早上八点的时候,清洁工去球场整理场地,看到一个黑人球员躺在地上,他把他叫醒了。这个黑人说:“哦,我叫迈克尔·乔丹,我昨天晚上在这里练球太累了,睡在球场里面。”人们这才知道迈克尔·乔丹不止跟球队一起练球,球队练完球以后他还一个人练球,以至于累得睡在球场里面。

最后的结果是,这个迈克尔·乔丹的身高长到198公分。要知道,乔丹他们全家没有一人超过180公分,他父亲觉得奇怪,为什么全家只有他长得这么高,也许是迈克尔·乔丹想要成功的进取心让他长到了198公分。

在NBA明星中,乔丹的个头只算中等。但他创造的历史迄今为止还无人能比。倘若当时的小乔丹因泄气而不再坚持自己练球的请求,倘若当时教练坚决不让乔丹加入球队“跑龙套”,我们今天绝看不到那个无比神奇、戴着六枚总冠军戒指的“飞人”。

28.你的命运你做主

一个有目标的智者,当遇到困难时,就会由困难推想到目标,就会想象着目标实现时的美好情景,就会有一股无比的激情去克服困难。

史泰龙的童年极其悲惨。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儿子;母亲喝醉了也拿儿子出气发泄。史泰龙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高中辍学,他便当了街头混混。

长到20岁的时候,史泰龙下定决心,要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他想到了当演员,因为当演员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旦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惟一出头的机会,决不放弃,一定要成功!

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处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

很显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但是他并不气馁,因为他知道,失败肯定有原因。每被拒绝一次,史泰龙就认真反省、检讨、学习一次。一定要成功,他痴心不改地这么想,之后又去找人……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史泰龙已经做了3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了。他想机会来之不易,决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全身心投入。

§§§第一集电视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成功了

29.为自己打工的人

如果你现在还不是老板,因此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工作,那你就永远只能为别人工作。如果你认为你是在为自己工作,那你终将会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两年后,他终于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咱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

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有一个天才的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筹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当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的时候,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

工厂建好后,琼斯推荐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因为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及工作态度,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因为有了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什么时候我想占领市场,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钢材。”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的建议。开始的时候,卡内基没有理会。于是摩根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姆钢铁公司联合。这下卡内基慌了,他知道贝斯列赫姆若与摩根联合,就会对自己公司的发展构成威胁。

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联合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摩根和贝斯列赫姆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他微笑着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