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级市场为零售业提高规模效益提供了前提条件。超级市场与百货公司的规模经济性不同,百货公司是在一个大店里将分散的消费集中起来的规模,而超级市场是分散的多门店的连锁规模,因此在网点规模上,超级市场较之百货公司(如果没有连锁分店)更贴近消费者,在购物便利性方面,超级市场的规模经济性将更突出。超级市场的规模经济性还表现在对工业的渗透和批发功能的增强上,超级市场以连锁的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以众多的连锁店为市场销售依托,借助于自己的销售能力和销售渠道,开发自有品牌商品,直接加工、生产和销售,同时取得了生产和商业两块利润。超级市场批发功能的增强依靠的是中央采购制和配送中心的联动功能效应,连锁经营的超级市场较易取得商品的代理权和经销权,在既定的销售权力区域内,这些商品就不仅仅是在自己销售网络里出售,还可以通过批发和配送将销售能力放大到系统之外。
另外,超级市场的规模性还表现在营业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上,由于超级市场采用自助服务方式,使商场用于陈列商品的面积有所增加,同时超级市场的销售是一个各部门、各环节互相分工协作的结果,购销调存各部门是专业化的,员工岗位工作是单纯化的,大大提高了超级市场的劳动效率。
(3)超级市场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利益。与其他传统业态相比,超级市场在购物的便利性、商品的廉价性、购物环境的改善、购物时间的节约等方面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好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及精神文化消费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购物方式必然发生深刻变化,去超级市场购物必将成为城市居民购物的主要方式。
2.发展超级市场必须实行连锁化经营
超级市场必须进行连锁化经营,不仅因为超级市场这种业态最适合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同时这种业态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超级市场的发展必须实行连锁化经营。超级市场的突出特征是其廉价的大量销售,这是与其他的零售业态竞争能取胜的有力武器。而要做到商品能大量地廉价销售,必须做到采购的大批量进货。而采购的大批量进货所依靠的就是多店铺的销售网络,否则这一切都无法实现。此外,从这种业态要求的低成本营运来看,一套营运机构只为一家店铺服务,其成本就很难降下来,因此必须实行资源共享。再从营运的效率来看,若店铺只有一家,销售量有限,每种商品的进货批量很小,往往进货得不到供应商在价格、运输和促销上的配合与支持,各项工作的效率由于规模太小而无法做到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配合,效率必然低下。
五、连锁超级市场的组织结构
1.连锁超级市场的组织结构
一般地,连锁店均包括总部——分店两个层次或总部——地区分部——分店三个层次。
连锁超级市场机构中,连锁总部极为重要,连锁总部作为战略决策、后勤决策及后勤作业单位,是为各连锁分店服务的,具体来说它要履行以下职能:制定店铺开发策略、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品采购制度、仓储配送制度、作业标准、业务流程、人事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保安制度。而连锁分店是为满足顾客的需求服务的作业单位,它主要是执行总部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方案,按照各职能部门的设计进行销售。
2.连锁超级市场主要部门职能
(1)开发部的职能。
①新开分店或加盟分店的商圈调查;
②新开分店的投资效益评估、加盟分店销售能力评估;
③新开分店自行建设、租、买,所需投资预算;
④建设新店工程设计审核、工程招标、监督、验收;
⑤新开分店的开店流程与进度控制;
⑥新开分店所需经营设备的采购与各分店设备的维修保养。
开发部的工作流程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定选址标准、设备标准、投资标准——商圈分析——建店、买店或租店——分店建造、改建或装修——施工监督和验收——新店开业。开发部各项工作标准须经公司最高管理层批准,商圈分析要细致深入并有详细统计资料,施工监督的重点是建筑材料与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等。
(2)营运部主要职能。
①制定连锁店总的营业目标和各分店的营业目标,推动营业目标的实现;
②分店经营的指导;
③编写连锁店营业手册,并检查与监督营业手册的执行情况;④指导分店改善现场作业,派出指导人员对不同连锁店指导并考察其工作情况。
(3)配送中心主要职能。
①采购方式的制定;
②商品货源的把握、新商品开发与滞销商品淘汰;
③商品采购谈判,商品销售价格的制定;
④制定与实施不同区域不同产品大类的商品组合策略;
⑤商品储存、商品配送制度的制定及作业流程与控制。
(4)财务部主要职能。
①融资、用资、资金调度;
②编制各种财务报表、会计报表;
③审核进货凭证,处理进货财务,与供应商货款对账并付款;
④统计每日营业额;
⑤发票管理;
⑥税金申报、缴纳,年度预决算。
财务部是连锁店统一核算制度的主要实施部门,财务部将各分店的营业收入统一管理,支付各分店的进货成本和各项费用,分摊总部的费用,统一缴纳税收,并以各分店的营业收入、毛利率、费用、利润作为考核各分店的经济指标。
(5)管理部(行政部)主要职能。
①人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②员工福利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③企业奖惩制度、人员招聘、培训;
④企业合同管理、企业保安制度的制定与执行;⑤企业办公用品的采购与管理。
此外一些企业的管理部还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法律事务、公关事务。较大规模的连锁超级市场还将上述部分功能独立出来,设立相应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公共关系部等。
超级市场经营策略
一、超市商品定位策略
1.商品分类
超级市场以满足消费者对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购足需要为经营宗旨,是一种经营品项较多的零售业态。对品种繁多的商品进行分类,是超级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将商品分门别类进行采购、配送、销售、库存、核算,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超级市场公司可以在商品分类基础上,根据目标顾客的需要,选择并形成有特色的商品组合,体现自身的个性化经营特色,求得超级市场经营的成功。商品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
(1)超级市场的经营者可以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不同,将所经营的商品划分为日用品、日用百货、专用品和流行品。
(2)根据商品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消费品和资本品。
(3)根据顾客对商品的选择程度,将所经营商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未寻求品。
(4)按综合分类标准,将所有商品划分成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和单品。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①大分类是超级市场最粗线条的分类。大分类的主要标准是商品特征,如畜产、水产、果菜、日配加工食品、一般食品、日用杂货、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为了便于管理,超级市场的大分类一般不超过10个为宜。
②中分类是大分类中细分出来的类别。其分类标准主要有:按商品功能与用途划分,如日配品这个大分类下,可分出牛奶、豆制品、冷冻食品等中分类;按商品制造方法划分,如畜产品这个大分类下,可细分出熟肉制品的中分类,包括咸肉、熏肉、火腿、香肠等;按商品产地划分,如水果蔬菜这个大分类下,可细分出国产水果与进口水果的中分类。
③小分类是中分类中进一步细分出来的类别。主要分类标准有:按功能用途划分,如一般食品大分类中,调味品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酱油、醋、盐、糖等小分类;按规格包装划分,如一般食品大分类中,饮料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听装饮料、瓶装饮料、盒装饮料等小分类;按商品成分分类,如日用百货大分类中,鞋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皮鞋、人造革鞋、布鞋、塑料鞋等小分类;按商品口味划分,如糖果饼干大分类中,饼干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甜味饼干、咸味饼干、奶油饼干等小分类。
④单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独立的商品品项。如安徽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出品的500毫升精装“零点牌”啤酒,就是商品分类中无法再细分的一个单品。
2.商品结构
商品结构是超级市场在一定的经营范围内,按一定的标志将经营的商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和项目,并确定各类别和项目在商品总构成中的比重。商品经营范围只是规定经营商品的种类界限。在经营范围内,各类商品应当确定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哪些商品是主力商品,哪些商品是辅助商品,它们之间保持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在各类商品中,品种构成保持什么样的比例关系,主要经营哪些档次等级、花色规格的商品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在商品结构的策划中解决。
(1)划分商品结构的意义。一定意义上讲,商品结构在超级市场经营中居于枢纽位置,经营目标能否圆满完成,经济效益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商品结构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经营效果。
①合理的商品结构是实现超级市场经营目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超级市场经营者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如何,关键决定于有没有适合目标顾客需要的商品,不仅要保证基本需要、共同性的需要,还要向顾客提供选择机会,保证个性需要。如果商品结构不合理,消费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超级市场就会失去对顾客的吸引力,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实现不了。
②确定商品结构是加强商品经营计划的基础。超级市场在组织商品购销存活动中,必须研究确定商品结构,以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这是加强计划管理的基础。从商品购销存的比例关系来看,销售比重、进货比重、库存比重三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关系,即以销售比重为中心,掌握进货比重和库存比重,达到购销存之间的平衡。
③研究商品结构,是有效利用经营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一方面,确定商品结构,可以按照商品构成比重,合理调配人财物,集中力量加强主力商品的经营,突出经营特色,发挥经营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商品结构的检查分析,及时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减少经营损失。
(2)影响商品结构的因素。
①商品生产发展对商品结构的影响。超级市场经营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生产越发展,新旧商品交替运动的频率就越快,商品生命周期也就越短。超级市场经营者应该时刻注意这种变化对商品结构的影响,扩大新商品的经营比重,减少甚至淘汰不适合市场需要的老商品和滞销商品,使商品结构不断更新,这是调整商品结构最主要的方面。
②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对商品结构的影响。随着顾客购买力的提高,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顾客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增加上,更多地表现在消费结构和爱好习惯的变化上。因此,预测这种变化趋势,有预见地迎合消费者需求,就应该及时调整商品结构。
③商品季节性对商品结构的影响。季节性商品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经营比重,适应生产季节或消费季节的需要,调整各个时期不同种类商品的比重,既保证顾客的需要,又可以防止过季商品库存积压。
④邻近地区同行业经济商品结构构成的变化,也会造成对商品结构的影响。超级市场经营者应该根据经营分工,调整自身的商品结构,发挥自己的经营特长,尽量避免与其他同行业的重复经营和恶性竞争的发生。
⑤顾客构成的变化对商品结构产生影响。不同的目标顾客对商品的选择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如老年顾客与年轻顾客、男性顾客与女性顾客、高收入顾客与低收入顾客等,他们的消费需求有明显的差异,当超级市场所处的商圈内的目标顾客的构成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及时调整其所经营的商品构成。
⑥经济条件的变化给商品构成带来变化。如经营规模扩大或缩小,人员增加或减少,都势必相应地调整商品结构,增加或减少所经营的商品种类。此外,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国家某项政策的实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商品结构的变动。
(3)商品结构的分类。超级市场所经营的商品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结构类别。如按照消费程度分,可以分为畅销商品、平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按照经营商品的构成划分,可以分为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管理商品。
①主力商品。主力商品是指超级市场经营中,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均占主要部分的商品。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在连锁超级市场公司经营的全部商品中,占全部商品品类20%左右的商品,其销售额却可以达到超级市场公司全部销售额的80%左右,而剩下的80%的商品,其销售额仅是超级市场公司全部销售额的20%左右。商品品项百分比与相对应的销售额百分比之间的这种规律性现象,被称为20/80原则。其中,占销售额最大份额的20%的商品,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力商品。
一个超级市场的主力商品体现它的经营方针、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性质。可以说,主力商品的经营效果决定着超级市场公司经营的成败。主力商品周转快,就可以保证超级市场取得较好经营成果;反之,就难以完成其销售目标。因此,超级市场在经营中应该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主力商品上。
如何选择主力商品,是超级市场经营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对于尚未建立POS系统的规模较小的超级市场公司,参照历史同期的销售统计资料,在总的商品品种中选择出销售额排名靠前的20%的商品作为主力商品;对于已建立POS系统的规模较大的超级市场公司,则要求采购人员根据本企业的POS系统汇集的历史同期销售信息,如销售额排行、销售比重排行、周转率排行、配送频率排行等,来选择主力商品。如果超级市场公司刚成立不久,历史资料缺乏或不全,可派遣采购人员到竞争店卖场去观察其货架的商品空缺率,时间一般选在12:00-13:00或20:00以后,因为此时刚过营业高峰,理货员来不及补货,所获资料比较真实,给本公司选择主力商品提供依据。不管如何选择,都要求所选主力商品应该是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畅销的商品。超级市场掌握了主力商品的变化情况,就等于掌握了经营的主动权。需要说明的是,主力商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超级市场公司应根据季节变化、供货因素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