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认真执行商品在库检查。对库存商品的质量情况,应认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定期检查是根据商品性能、储存条件,结合季节气候进行的商品质量检查。一般在春、秋各进行一次大检查,夏、冬按品种定期进行检查。通过检查,一方面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积累资料,系统分析,总结和改进保管工作;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要据以报请分管经理和业务部门解决处理。临时检查,遇有大风、暴雨、大雪等突发性天气变化的时候,必须临时组织检查,主要检查库房墙、门、窗、屋顶有无漏雨、渗水、进水或其他不安全因素。
④保持储存环境的清洁卫生。仓库要建立清洁卫生制度,制定环境清洁卫生标准,经常清扫垃圾、杂草,定期消毒,除虫灭鼠。
⑤坚持催销制度。仓库部门为了配合业务部门加速产品流转,减少商品损失,降低储存费用,对库存长期积压,将于近期失效的产品,要建立库存商品催销处理制度,及时向业务部门反映商品质量等情况,尽快催销,加速商品流转。
3.出库业务
商品生产业务,也称仓库发货业务,是仓库根据存货单位开出的商品出库凭证,按照出库凭证上所列的名称、规格、等级、数量等项内容,经过核单、配货、核对、发货等手续,把商品从仓库发出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商品出库主要形式有提货出库、送货出库、代运出库、提样出库、商品移库和商品过户等形式。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组织商品出库,加强出库复核,保证商品安全、准确地到达收货单位,对于降低流通费用,加强出库复核,保证商品安全、准确地到达收货单位,对于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1)商品出库的准备。
①加强商品出库前的联系。为了做到均衡出库,充分发挥人力和物力的效能,仓库要经常或定时与有关业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出库动态,以便及时做好商品出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做好挑选整理工作。商品出库之前,根据不同商品的不同要求,有的要查对品种、规格、数量,有的散装商品和包装规格不一或包装过大的商品,要事先加固包装,改换包装,有的商品需挑选等级或适当搭配花色品种、式样、规格。这些工作都应在发出商品前做好。
③出库机具和人力的准备。对出库作业所要的衡器、筹码、跳板以及其他装卸机器,均要事先做好准备和进行检查,保持良好状态。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劳动力的安排。
(2)商品出库业务程序。
①审查出库凭证。仓库出库必须要有业务单位开具的正式出库凭证为依据。仓库接到商品出库凭证后,保管员要认真审查出库凭证上所列发货仓库名称、提单联字样有无错误;印鉴是否齐全;商品品种规格、等级、型号等是否与库存商品相符;凭证字迹是否清楚,有无涂改现象,提货日期是否逾期等。审查无误,即可组织商品出库。如发现凭证有问题,必须经原开证单位重开或更正盖章方为有效。
②凭单记账,核销存货。商品出库凭证审查无误后,保管会计按照规定的手续,据此登记商品账,核销库存商品数量。同时,在出库凭证上批注出库商品的货位编号和发货后的结存数,以供保管员配货、核对,并盖专用章作为标记。
③按量找位,据单配货。保管员审核出库凭证无误后,按凭证所列品名、规格、等级、型号等与保密卡片上的库存实物逐一核对,经审查单证和实物相符,即可先核销保管卡片上的存量,然后按照先进先出、有效期在前的先出的原则进行配货。
④自查复查,层层复核。保管员将货配齐后,按照“动碰复核”的要求,一方面要复核单货是否相符;另一方面要复核货位结存量来验证出库数量是否正确。同时,还要由专职或兼职复核员在包装、搬运过程中再次进行复核。凡未经复核,单货不符或手续不全的,一律不准出库。
⑤编配包装,理货待运。出库商品属于自提自运的,就可以与提货人当面点交,直接装运出库。属于发货商品的,要配合运输人员刷好唛头标志,集中到理货组配场所待运。
⑥办理交接,放行出库。出库商品无论是要货单位自提,还是交运输部门发运,仓库发货人必须向提货人或运输人员按出库凭证所列逐件点交清楚,划清责任。得到接货人员认可后,仓库发货人随即在同库凭证上加盖“商品付讫”日戳,同时开给接货人商品出门证,以便门卫放行。
库存控制与仓库安全
一、库存及库存合理化
1.库存的概念和分类
(1)库存的概念。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库存是仓储的最基本功能,除了进行商品储存保管外,它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但在销售阶段,为了能及时满足顾客的要求,避免发生缺货或延期交货现象,需要一定的商品库存。
(2)库存的分类。从经营过程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库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经常库存。也叫周转库存。是指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这种库存随着每日的需要不断减少,当其降低到某一水平时就需要以订货来补充库存,这种库存补充是按一定的规则反复进行的。
②安全库存。指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③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生产加工库存是指处于生产加工状态的库存;运输过程库存是指处于运输状态或为了运输目的而暂时处于库存状态的物品。
④季节性库存。指为了满足季节中出现的特定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⑤促销库存。指为了对应企业的促销活动产生的预期销售增加而建立的库存。
⑥投机库存。指为了避免因价格上涨造成损失或为了从商品价格上涨中获利而建立的库存。
⑦沉淀库存或积压库存。指因物品品质变坏而不再有效用的库存,或没有市场销路而卖不出去的商品库存。
2.库存的功能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的流通并不是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作为储存的表现形态的库存是商品流通的暂时停滞,是商品运输的必需条件,“没有商品储存就不会有商品流通”。库存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其内在的功能。
(1)具有调节供需矛盾,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时间差的功能。不同的产品(商品),其生产和消费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产品的生产时间相对集中,而消费则是均衡的;有些产品生产是均衡的,而消费则是不均衡的。比如粮食作物集中在秋季收获,但粮食的消费在一年之中是均衡消费的;清凉饮料和啤酒等产品一年四季都在生产,但其消费在夏季相对比较集中。这表明,生产与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别。为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消费秩序,尽可能地消除供求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这种时间上的不协调性,库存起到了调节作用,它能够很好地平衡供求关系、生产与消费关系,起到缓冲供需矛盾的作用。
(2)具有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功能。所谓“时间效用”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间销售(消费),可以获得不同的经济效果(支出),以为了避免商品价格上涨造成损失或为了从商品价格上涨中获利而建立的投机库存恰恰满足了库存的“时间效用”功能。但也应该看到,在增加投机库存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库存维持费用。但只要从经济核算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库存的“时间效用”功能就能显示出来。
(3)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功能。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保持合理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可以消除或避免因上游供应商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需要进行紧急订货而增加的物流成本,也可以消除或避免下游销售商由于销售波动进行临时订货而增加的物流成本。
3.库存合理化
库存合理化是指以最经济的方法和手段从事库存活动,并发挥其作用的一种库存状态及其运行趋势。具体来说,库存合理化包含以下内容。
(1)库存“硬件”配置合理化。库存“硬件”是指各种用于库存作用的基础设备。实践证明,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数量不足,其技术水平落后,或者设备过剩、闲置,都会影响库存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如果设施和设备不足,或者技术落后,不但库存作业效率低下,而且也不可能对库存物资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如果设施和设备重复配置,以至库存能力严重过剩,也会增加被储物资的成本而影响库存的整体效益。因此,库存“硬件”的配置应以能够有效地实现库存职能,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为基准,做到适当合理地配置仓储设施和设备。
(2)组织管理科学化。库存组织管理科学化有这样几种表现:①存货物数量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既不能缺少,也不能过多。②货物存储的时间较短,货物周转速度较快。③货物存储结构合理,能充分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3)库存结构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微观上说,合理的库存结构指的是在总量上和存储时间上,库存货物的品种和规格的比例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从宏观上说,库存结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意味着库存的整体布局、仓库的地理位置和库存方式等应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了发展规模经济和提高生产、流通的经济效益,库存适当集中应当是库存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库存适当集中,除了有利于采用机械化,现代化方式进行各种操作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降低存储费用和运输费用以及在保障供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优势。无数事实证明,以集中化的库存来调节生产和流通,在一定时期内,库存货物的总量会远远低于同时期分散库存的货物总量。因此,相对来说,其资金占有量是比较少的。与此同时,由于库存比较集中,存储货物的种类和品种更加齐全,在这样的结构下,库存的保供能力自然更加强大。
二、库存控制技术
1.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法
(1)定量库存控制法。又称连续库存控制法、订购点法,是以固定的订购点和订购量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法。订购点是提出订购的库存量标准,当实际库存降至订购点时即提出订购。每次订购的数量相同,而订购的时间不固定,由商品销售量的变化决定。
在商品在途时间和销售准备时间不变,销售速度正常时,进货时的库存量就处于最低储备量状态,进货后的库存量为最高储备量。当销售速度减慢或加快时,两次订购的时间就相应地延长或缩短。
采用这种方法要事先规定库存商品的订购点和固定的订购量,在商品储存过程中,对出入库商品数量随时记录,核定销售商品库存数量,当商品库存量降低到订购点时,立即开单订购固定批量的商品。此方法的特点是:订购点和订购批量是固定的,订购时间间隔是可变的。这种库存量控制法所需的机动保险储备量是降低的,便于计算机管理。其缺点是:管理繁杂、费工费时,不能周密安排采购。
(2)定期库存量控制法。这是以固定的检查周期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要求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量,并随时提出订购,补充至规定的库存量。订购周期是预先固定的,而每次订购批量是可变的,订购批量的计算公式为:
订购批量=最高商品库存量-现有商品库存量+已订未交量定期库存量控制法的优点是:订购时间固定,便于加强采购计划,作出周转的采购工作安排;可以区别商品的重要程度,分别规定不同的订购周期,突出重点商品的管理;可以及时调整订购数量,以适应需求突然变化的情况;能够得到多种商品合并订购的优惠,降低订购费用。主要缺点是:不能经常掌握库存动态,因而有时不能及时提出订购计划,需要较大的机动保险储备;每次订购量不等,不便采用经济批量;不便于应用电子计算机;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对库存进行盘点,因此是一种较粗放的管理方法。
2.ABC库存控制法
ABC库存控制法,就是在保证商品正常销售的前提下,按商品的金额在总金额中的比重进行排队,以此为依据将它们分为A,B,C三大类,以便抓住重点,照顾一般,分别进行库存控制。
A类商品是骨干商品,应重点控制,要按品种计算进货和库存数量、金额,随时登记库存变动情况,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前提下,应尽量紧缩其库存量。对B类商品可按类别计算进、销、存数量,尽可能固定进货周期和进货批量,以保证库存数量相对稳定。对C类商品,则可采用总金额控制,采取定期检查和集中进货办法补充库存,库存控制可适当放宽一些。
3.仓库信息技术的应用
(1)条码技术。仓库管理中条码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条码的编码和识别技术。条码技术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仓库信息管理中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条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应用设计时,需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的软件和条码设备。系统使用的软件分为两部分:一是条码终端使用的软件,另一部分是在仓库计算机中心或服务器上使用的软件。条码终端使用的软件只完成数据的采集功能,较为简单。仓库计算机中心或服务器中使用的软件包括数据库系统和仓库管理软件。另外,系统中还需配置条码打印机,以便打印各种标签,如货位、货架使用的标签,物品标识用的标签。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流条码有三种,即商品条码EAN码制中的EAN-13码、储运单元条码和EAN-128条码。仓库管理中使用的条码识读设备分两种:线式阅读器和便携式识读器。常见的有笔式扫描器、手持式扫描器(CCD扫描器)、台式扫描器、卡槽式扫描器和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等。
(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一个统称,它是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数据库系统(DBS)的总称。仓库管理中可以通过应用数据库技术对库存商品品种、数量、价格、销售周转率等进行查询、盘点、分析和控制。
(3)EDI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用计算机网络来传递信息,包括日常查询、计划、询价、合同等信息的交换。EDI是一套报文通信工具,它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与通信功能,将交易双方彼此往来的文档(如询价单、订货单等)转换成标准格式,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对方。由于建立一个EDI应用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对于小型仓储企业来讲,利用Internet通过相关的技术支持传输EDI报文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4)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条码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实现仓库管理中货物的进货、出货、库存控制、点仓等管理功能,并可依托互联网进行客户订单和查询管理。
三、仓库安全与质量管理
1.仓库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