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关中环线
9107500000010

第10章 :从商的前途

川川和父亲为了卖羊奶的事情争得不可开交,着实急坏了一旁观战的母亲。不过她并没有直接插手调停俩人的争端,反而是替他们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说,你两个就嫑争咧!我有个办法能对付这个问题。”母亲一句平静的话,瞬间吸引来父子俩的注意力,纷纷问计将安出。母亲放下饭碗,慢慢说道:“咱不一定非要去青化街卖嘛!”“别的集市也不近么!”父亲立马插嘴打断。却说这附近的几大集市确实都还有点距离,京当镇也在20里左右,蒲村和祝家庄这类的大村就更远了,青化街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母亲早就看透了里面的要害,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就咱家那么几个羊,挤上一桶奶咋么都要一个礼拜时间。咱攒够两桶,等焦己村那面有唱戏的时候拉过去卖。”

这个主意不错,父亲立马点赞:“哎,你说的对得很么!唱戏的时候可比平时在街上还好卖呢!”川川也赶紧补充:“爹爹去的时候用架架车把奶拉上,到了以后你就拉车回来种地,我一个人把奶卖了再提空桶子回来,路咱也知道。”父母二人都考虑了一下,同意川川的提案。毕竟,农活也不能耽误,父亲不敢在这个节骨眼耽误了小麦收成。至于川川,虽然年龄小,但是人挺机灵,而且路也熟悉,加上上次在焦己村还有不少的“人脉”,放他一个人去应该问题不大。

这个计划很快就付诸实施,羊奶虽然不像牛奶那么普及,但是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在当地也被人普遍接受,卖起来还是有很大市场的。二月二龙抬头时候,焦己村就会举办庙会,十里八乡的戏迷肯定是不会错过这样以后常演出,而忙里偷闲前来做生意的肯定也不是少数。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父亲用架架车拉起两桶羊奶,带着川川赶到了会场。

秦腔戏的吸引力果然不可估量,父子俩赶到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七八十人的戏迷。要知道此时离戏剧开演至少还有一个半小时,而争抢好座位的行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所谓座位,并不是像城市里的大剧院那样,有标准的座椅,还凭票入座,而是在一片广场上,由村民自备小板凳或者马扎,抑或席地而坐都是可以的。至于没有准备坐骑的观众,那不好意思,只能站着看戏了。戏台周边对于小商小贩来说,那可是做生意的天堂,这里人口密集,对吃饭和喝水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在此摆摊绝对不会有城管骚扰,产生的垃圾也不用自己收拾,虽然这样很没素质,但是素质是什么?对于这些没有经受教育的村民来讲,都是个扯淡的玩意。像二月二这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虽然不是节日,却是理发师大赚一笔的好时机。附近有会点手艺的,都用架架车拉着几张木头椅子,再带上自己的行头,干起“修剪草坪”的行当,不亦乐乎。

就是这样的氛围,父亲在戏台侧面的一快地势稍微高一些的位置,将羊奶桶子放好,再把随行带来的小马扎留给川川,安排孩子在这里贩卖羊奶。随后,急着回去务农的父亲交代了几句,就匆匆拉着空车往家里走了。川川独自坐在这里,心情又激动又紧张,要面对从未经历的事情,而且没有父母的支援,需要自己扛起这片蓝天,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想必担惊受怕还是难免的。不过戏剧开始后,气势恢宏的表演场景还是让这位戏迷家庭出身的少年释然了许多,而就在此时,第一单生意也悄然来临……

“这个娃,你这是啥奶?”一位看似年纪不太老的大叔来到这里发问。川川打量了大叔一眼,回答道:“这个是羊奶,咱家羊自己挤出来的,要不要尝一碗?”川川无师自通,开始为纯天然无污染的品牌羊奶宣传起来。“多少钱一碗?”大叔看样子也是有点渴了,确实有诚意想要买。川川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是俏皮的性格让他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表现的还是比较自如。这孩子拿起自备的洋瓷碗,对大叔说道:“这么大一碗,两块钱。”大叔拿起了洋瓷碗,看来这碗容量确实不小,不过即便如此,两块钱确实不便宜,谁让这是集会呢,商人总是要赚钱的嘛。虽然大叔可以接受这个价格,但砍砍价也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只见他说道:“你给咱便宜噶唏?”川川对此早有准备,将在家和父母商议好的推销方案抛出来:“你多买点就给你便宜咧!五块钱三碗,你看你要啊不?”确实,虽然没学过数学,但是这个算术题川川答得还是相当出色。大叔对这个定价还算满意,又看对方是个孩子,也没继续叫板,而是叫来旁边同行的两位朋友,花五元买了三碗羊奶,每人一碗,一饮而尽。

首单生意就一炮三响,川川的奶站开了个好彩头。得意的孩子收回空碗,丢到另一个装着水的桶子里洗干净,又摆回到前台。秦腔戏素以彪悍著称,在台下看戏的观众更是不时呐喊助阵,口干舌燥者络绎不绝,川川的羊奶非常受欢迎。很快的,两桶羊奶都被抢购一空,只剩下不到半碗的渣渣,而川川并未打算就此鸣金收兵,而是要乘胜追击,把这半碗渣渣也变成现钱……

果然,很快就有一位看似馋猫的小朋友凑了过来,对剩下这半碗羊奶福根垂涎三尺。川川抓紧最后的机会,对着一旁馋猫小弟的父亲说道:“一碗奶两块钱,这么乎只剩下最后半碗咧,你想要的话卖你五毛钱算逑咧!”川川一副大大咧咧的嘴脸,其实他还是蛮希望最后一点残渣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很快的,馋猫的父亲抵挡不住孩子一波波的攻势,最终以五角的价格成交,把这点福根打发给了难哄的小鬼,同时还教育道:“你看人家娃懂事啊不?比你大不了几岁,就会卖东西咧,你一天四季就知道饭来张口,神的没边边咧!”川川自知上学的使命重大,这一切都是为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踏出的坚实步伐,虽然自己年龄小,没有厚重的肩膀可以扛起一切,但是必须奋发图像,自力更生。

不过,拼命了一整天,各种叫卖也是口干舌燥,此间川川根本没有碰过哪怕一丁点的羊奶。所以,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已经口渴难耐。“日把歘的,早知道就不卖最后一点奶咧!”川川自己心里想着,光顾着挣钱,自己渴得受不了。如果去别的商贩那里买水,那可比最后这半碗羊奶值钱得多了,得不偿失,此计不可行!川川想也没想,端起洗碗的水就喝了一口……

“娘娘……”川川一口吐掉了喝进去的洗碗水,这酸爽……太销魂了。洗碗的水里面掺杂着羊奶的嬗腥味,上面还有一层黏糊糊的油,最重要的是,这乍暖还寒时候,水的温度接近冰点,进了嘴里牙齿都受不了。总而言之,川川是把水吐掉了,根本没法喝。不过也好,用着水润了一下嗓子,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川川也知道家离的不远,不如坚持回家再作打算。于是乎,这孩子自己提着三个空桶,还有几个洋瓷碗,外加一个马扎,最重要的是,赚到的那厚厚一沓毛爷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挪步在回家的路上。

身怀六甲的母亲一直在家里守望者外出拼命的丈夫和儿子,见到川川率先回来,立马跑出去,接起孩子手里的东西,把川川让进屋里。

“娘,来一碗水,把我渴得使不得咧!”川川把自己的处境描述得很清楚,要母亲赶紧拿水救驾。孩子他娘也不含糊,早就有准备,暖瓶里的热水正在恭候着川川,而泡一壶茶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疾病乱投医的川川还是犯了错误,端起开水直接就喝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川川又一次把水吐出来,大骂:“娘匹,这水烧得很!”母亲迅速移动过来,接过孩子手里的碗,说道:“你可急个啥嘛!去掺点冰水就对了么!”听了这话,川川早就抢过盛水的碗,跑到厨房,用瓢舀起水缸里的凉水,冲兑进了开水当中,在确定水温合适后,一饮而尽。

母亲看着川川大汗淋漓,步履蹒跚的样子,不由感叹道:“一下叫娃把罪受咧!”确实,一个不满七岁的小孩,自己卖掉了两桶羊奶,还把这么多桶子自己提回来,渴得话都不会说了,竟然慌乱之中喝下开水……想来心疼不已。不过川川并没有抱怨,而是自己爬上抗,头重脚轻就栽进被窝里,呼呼大睡起来。

没过多久,父亲就从田里回来了。换下满身汗臭的衣服,农家老汉不由得发现了已经和周公亲切交谈的川川,于是转头问母亲:“娃是啥时候回来的?”“回来一个时辰咧!”母亲答道,希望父亲放心。其实这一整天父亲也不是滋味,每每想起孩子就心头一紧,于是草草收拾了地里的活,回来休整,以备万一需要的时候去焦己村接应川川。不过看到这孩子已经安全回来,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可以放回肚子里,父亲也是倍感欣慰。

等川川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一碗香喷喷的油泼面已经呈现在他的眼前。却说这油泼面根据苗条的宽度,分成好几个级别……最细的无疑就是岐山的空心挂面,或者像龙须面也算这个级别,不过这么细的面条拌成干面并不好吃,所以很少有人这么做。再粗一点的就是手擀面那个级别,这类面条用家里的压面机就能做出来。却说农村的压面机那个头叫个大,一个巨型的,带手把的圆盘控制一组精密的齿轮,传动到机身上那一组压面带。默认情况下,压面带的任务是将面团压成平平的一张“面巾纸”,这时无论用刀切还是换成带模具的压面带,都可以制作出不同宽细程度的面条。不过要说这油泼面,或者也可以叫做热干面,它用较宽的扯面来下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扯面是将面团揉成细长的形状,再用刀切出一条条厚面胚子,最后用手拉开,扯成宽面条的形态即可。川川不管这些,早已恶鬼缠身的孩子狼吞虎咽,将关中美食收入腹中。

父亲端着大海碗,边吃边提醒川川:“你慢点吃,嫑急嘛!”川川不同意,说道:“不得成,我饿的使不得咧!”母亲理解孩子的辛苦,把一碗面汤推到了他的身边,劝道:“你小心嫑噎了,来,喝点面汤!”川川也不客气,连面带汤都迅速解决,最后大呼一声:“燎咂咧!”

酒足饭饱之后,就到了盘点收获的时节。川川此番出行,带回来的毛爷爷一共有十三张五元的,二十八张一元的,外加最后那五角的,经过一番紧张的计算,总共是93。5元,接近百元的收益。想来通过自己的力量积累了将近一百元的学费,川川高兴得合不拢嘴,活蹦乱跳就去隔壁呼唤云云出来,打算卖弄一番。

“你挣了那么些钱?”云云很是惊讶,川川赶紧将赚钱的过程娓娓道来。不过,云云这孩子也没闲着,当他亮出家底的时候,川川也着实被震惊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