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习惯与健康
9080900000001

第1章 说说“习惯”(1)

“习惯”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习惯作何解释?习惯作何理解?有没有人研究过呢?

《辞海》对习惯一词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美国《蓝登书屋韦氏大学词典》将习惯定义为:习惯是一种后天的行为方式,当它成为一种几乎非自觉的力量时,人们的行为就会遵循其不变。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习惯在医学上叫条件反射。孩子出生无所谓习惯,但他们有无条件反射,如用乳头碰孩子的脸,孩子就会把头转过来,寻找乳头,这叫觅食反射,含住乳头就吮吸,这叫吮吸反射。这些反射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这和动物的本能有区别,无须训练。

长大了就不同了,随地吐痰、饮酒、吸烟、吃饭囫囵吞枣,这些都是有意或无意养成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与满足,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别扭和难受;做了就感到轻松适意。比如鲁智深喜欢喝酒吃肉,连续两天不喝酒吃肉,他就会觉得少做了什么事一样,心神不宁或浑身难受,就会下山饮酒食肉,于是就有了醉打山门之事。

习惯作为一种定型的巩固的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

(1)多样性: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人的习惯也是多种多样的。

(2)本质差异性:有的习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利,是好习惯,要坚持和发扬;有的习惯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是不良习惯,应当摒除。

(3)时代性、社会性、区域性:人们生活习惯的产生与形成受到时代背景、社会文化、风俗传统、地理环境等影响。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同一时代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其生活习惯也不相同。

(4)稳定和可变性:人的生活习惯是经过重复的练习巩固下来的,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习惯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重复训练形成的,具有可变性。

无论伟人名人,无论凡夫俗子,一生中都会形成某个习惯,或好或坏。小平同志一生嗜烟,这是习惯,一次会上,代表们提出请他戒烟,他考虑后接受了,戒了。这就是习惯的可变性。

习惯有很多分类方法,有一种观点将习惯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动作性习惯是指那些外显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几个连惯的动作就结束了,很明显就能看到,也很程序化,如饭前洗手、睡前刷牙、坐立端正、走路右行等,这类习惯易于模仿和训练。而智慧性习惯更多地与思维、态度有关,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或过程体现出来。比如粟裕将军身经百战,但每次战前,作战计划制妥后都要在大脑中过几遍,查查想想有无漏洞,有无缺陷。战后都要组织总结讨论,找出成功和失败之处,以利再战。这样的积极态度就是智慧性习惯的具体内容和呈现方式,具备了这样的习惯,会让人变得更智慧。这类习惯不易于模仿,但通过教育和培训是完全可以养成的。

习惯总是表现于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动的。习惯也可存在于一个家族、一个村落、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之中。个体的称之为习惯,群体的称为习俗。如有些地区,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澡,称为“洗三”或“三朝”,这是好的卫生习惯。然而洗时很多细节有可能伤及新生儿,老人用食指在新生儿口腔中擦扫一圈,意为除掉污物,殊不知,新生儿口腔黏膜细嫩,不能承受重擦,擦后常出现黏膜损伤的意外。一个人的习惯形成或一个地区民俗的形成受这个人或这个地区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甚至地理气候等。

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忧国忧民,胸怀大志,从小就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常到江河湖海中游泳,到大风大雨中跑步。因而养成了一辈子喜爱游泳的习惯,见到江河湖海就想下水,多次畅游长江、邕江,年过古稀,还几次横渡长江。这种习惯的形成与毛泽东同志的胸襟理想、性格密切相关。陈毅元帅是名儒将,素爱围棋,激战前夜也不忘下一盘。毛泽东同志的游泳、陈毅元帅的下棋,已超出了健身自娱的范围,而成为了他们健康人格的一部分。

健康人格内容很多:宽容、镇静、责任心、谦虚、礼貌等,这些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2、简说健康新概念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常说“健康就是没有病,有病就不是健康”。这种观念早已过时。现代健康的观念:健康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或虚弱,身体健康,精神上还需要有一个完好的状态。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甚至对社会都有影响,更深层次的健康观还应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的正常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环境因素的完美。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概念是全新的。

(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健康可以作如下几方面的解释:

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具备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表现为自尊、自爱,有自信心及自知之明。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息。

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的幸福作贡献。

(2)我国学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义:“在时间、空间、身体、精神、行为方面都尽可能达到良好状态。”

时间概念:是指个人或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健康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能把健康看做是静止不变的东西,应理解为不断变化着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对个人或社会来说,过去是否有过或将来是否有‘身体、精神、社会都处于完好的’短暂状态是值得怀疑的。那恰恰不是也不可能是生活方式。”新的健康概念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即健康概念的相对性。)

空间概念: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有着各不相同的健康概念和健康标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可供人们遵循的健康概念。应根据区、国家的不同,尽可能达到各自的良好状态。人们对保健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不同。作为健康教育者,应根据空间来制定保健行为。

健康不是由主观或客观的东西来决定。有些结核病人,没有自觉症状,而胸部X线片发现有结核病变;一些精神病患者,本人没有意识到患病,而是周围人发现他有病;有许多就诊患者认为自己不健康,而多方面检查并未发现异常。对这些目前没有一个标准来区分。我们不妨从身体、精神、行为等角度,把主观表现、客观征象结合起来去探求健康概念。身体、精神概念较易理解。行为,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所采取的动态和动机。行为表现为社会性,每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到他人的影响。

(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3、习惯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