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
9080500000024

第24章 大饥荒(1)

一、人与饥荒

严格说来饥荒本身并非灾害,而是由灾害导致的一种灾难性的后果,它的成因有很多种,一般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类。前者主要是指由于各种自然的或是物理的作用摧毁了农作物和粮食储备,包括水、旱、虫、植物病以及其他一些不合季节的异常天气。在这众多的因素中,干旱称得上是造成饥荒的头号杀手,这也是干燥和半干燥地带成为世界上饥荒最严重地区的原因。在近三百年中,灾难深重的亚非地区与饥荒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毫无疑问这与当地在此期间频繁的水旱灾害有直接关系。但是很显然,仅仅把饥荒归咎于自然界的一些异常现象是极不公平的,在许多地区如果没有人为因素推波助澜,饥荒根本不可能发生,起码不会有它表现出的那么严重和骇人听闻。

造成或是加重饥荒的人为原因有许多,主要属于政治性质。与大多数自然原因不同,这些人为原因通常都是可以加以控制或改变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战争曾是造成饥荒的最常见的人为原因,因为破坏对方的粮食储备和运输是迫使对方投降的最佳和最有效方式,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1812年法国军队以锐不可挡之势侵入俄国境内,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俄国人采取了着名的“焦土政策”,甚至纵火焚烧了莫斯科城,使不可一世的法国军队陷入了弹尽粮绝的深渊。尽管这次胜利为俄国赢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但是大部分依靠土地为生的俄罗斯农民也饱受了饥饿之苦。

同时,粮食生产和储备遭到严重破坏也是战争的客观结果之一。大量劳动力被充当炮灰,正常的生产过程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土地荒芜,人民为逃避战争而四散流离。由于战争中军队人员激增,军用粮的数量迅速上涨,民间储备被掠夺一空,饥荒就此降临了。此外,战争可以轻易的在几年之间毁去一个国家或是地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财富积累,打断当地的经济发展进程,使受害地区在经济上陷入窘境,国家财政濒临破产,在这种情况下,饥荒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意义上,也许我们可以说战争是人类发明的最便利、最有效的控制人口的手段,只可惜这种手段之下牺牲的大多是一般百姓。

目前,世界处于相对平静时期,虽然地区冲突不断,并且有逐步升级的趋势,但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但是饥荒并没有就此离开人间,人类在自身不断急剧膨胀的压力下所表现出的短视、贪婪和无奈成了制造饥荒的最主要原因。人口膨胀首先就要求有更多的食品,这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几乎是无所不为,在许多本来不宜农耕的湖沼、山地进行了掠夺性开发,从表面上看,这种开发在短期内会提供更多的食品和其他产品。当人类沉浸在征服大自然的胜利狂欢的同时,这些短视行为带来的大自然的报复已经令世人印象深刻,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开始困扰我们,不仅那些新开辟的农田变得越来越贫瘠,周围的良田也受到影响。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正以每年几百公里的速度向周围地区推进,一些昔日水草丰美的草原如今只见漫漫黄沙,当人们意识到大错铸成时,已是覆水难收,悔之晚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饥荒仍时有发生,但随着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一些饥荒高发地区已有能力进口食品以缓解灾害,同时,许多国际救济组织也在饥荒地区组织各种赈济和援助行动,医疗事业的进步在减轻饥荒的行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饥荒的破坏性后果,避免了过高的死亡率。但是在中非、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许多导致饥荒发生的因素仍未得到缓解,甚至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因而饥荒仍是困扰当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学术研究可将饥荒原因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一次饥荒是由单一原因引起,总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交织在一起,才可能最终引发骇人听闻的大饥荒。以18~20世纪欧洲最大的爱尔兰饥荒为例,虽然直接引发饥荒的原因是造成大批马铃薯死亡的晚疫病,但如果不是英国政府残酷的殖民政策使占爱尔兰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长期处于贫困和半饥饿状态,如果不是英国政府对爱尔兰人的悲惨处境漠然处之,也许1845~1849年的爱尔兰就不会被公认为当时的人间地狱了,其他地区的饥荒也不例外。

即使是如此惊人的爱尔兰饥荒也不可能与中国历史上几次大饥荒相提并论,1876~1879年、1920年、1928年、1943年的几次饥荒每一次都是尸横遍野,饿殍满地。据不完全统计,在19世纪那场延续三年的饥荒中,死亡人数高达千万以上,骇人听闻的数字在世界饥荒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些可怕的饥荒时,发现任何一次都是在自然灾害和政治灾难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天灾导致人祸,人祸又加重天灾,二者交织在一起,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正常的食品供应几乎无从谈起,原本有一定救助功能的基层社会组织分崩离析,同时国家经济凋敝,政治腐败,政府的救济能力和效率大大下降。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导致了一次次可怕的饥荒。

18~20世纪是动荡不安的三百年。从自然的角度看,这一时期世界上许多地区都经历了灾害高发期,洪水、干旱、蝗虫和瘟疫等各种灾难一次又一次洗劫了人类社会,各种异常气候所酿成的灾祸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所遭受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从人类社会自身来看,这种动荡表现得更为明显,殖民体系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最终形成了,同样又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逐渐瓦解;两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发生在这三百年;意识形态的差异将地球分为两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充斥了种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误区。

政治上的动荡不安破坏了许多地区,尤其是亚非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正常的农业生产难以维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并且由于殖民经济的影响,许多殖民地国家的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生产比较薄弱,这种农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对各种灾难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而言,频繁的饥荒又会加重受灾地区的经济负担,从救援到灾后恢复生产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形成了一个贫困——饥荒——更贫困的怪圈,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困难的环境中所缓慢积累起来的财富只能用于救济饥荒,而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地区成为饥荒的主要发生地区,尤其是非洲,饥荒范围之广,涉及人口之多骇人听闻,这与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似乎非常不谐调。非洲,希腊语意是“阳光灼热”,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这片广阔而富饶的大陆同时也是一片饥渴的大陆,粮食和水成了这片土地在发展中遇到的最严峻的问题,旱灾无疑是当地最大的敌人。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非洲50多个国家中有80%不能为其人民提供基本的生存需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尤其令人担忧,40多个国家中就有32个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粮食需求的增长,而食品的人均供应量低于最低需要量的有近30个国家。同时还有数字表明:在目前全球因饥饿而死亡的人中非洲人占75%。

许多研究者在关注非洲饥荒时常常会注意到旱灾在灾难中的影响,并且深入研究人为因素对于旱灾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非洲持续不断的种族冲突以及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国家间矛盾。从索马里内战到卢旺达的部族大屠杀,这些被贫穷折磨得已经山穷水尽的国家仍然没有从仇恨中清醒过来,而是把有限的经济实力消耗在无谓的仇杀和争权夺利中。似乎是永无尽头的冲突与杀戮对于在各种自然灾害中苦苦挣扎的非洲人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饥荒几乎是必然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三百年中先后在不同地区爆发了40多次饥荒,每一次死亡人数少则数万人,多则上千万,这一统计显然并不包括一些小范围内、程度较为轻微的饥荒,尽管如此,这些数字已足以令人类世代警醒了。如果这些数字还不能使你对饥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么让我们带你重新回顾一下那地狱般的历史吧。

二、18世纪印度-孟加拉大饥荒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全国分为西北部边境高山区、恒河流域平原区和印度半岛区三大部分,西北部属山地气候,恒河流域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半岛则多属于季风型热带草原气候,在西南部还有一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孟加拉国位于印度的东北方、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三角洲上,境内几乎全部是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除沿海平原属热带季风气候外,其余地区属亚热带气候。两国大部分地区都降雨丰沛,农业较为发达,但是孟加拉和印度东部地区常常会遭到来自印度洋的热带气旋的袭击,台风和暴雨洪水时常发生,这对于当地的工农业发展而言是个严重的阻碍。

历史上孟加拉是印度的一部分,从1757年之后这一片广阔的地区逐渐沦为英帝国的殖民地,并以其肥沃的土壤和产量颇丰的经济作物成为英国女王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但是英国殖民者并不珍惜这颗明珠,他们为获得高额的利润,强迫许多农民把种植稻米的良田改种鸦片,把大量廉价的英国工业品倾销到印度大陆,使当地手工业者面临灭顶之灾,甚至在灾荒发生时强行把大量粮食运出印度,任由当地人民活活饿死。

18、19世纪是印度饥荒发生最频繁的时期,追根溯源,都与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榨有直接关系。

1770~1772年孟加拉大饥荒是孟加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灾难,仅仅在两年时间里,有800~1000万人死亡,这一数字只略少于中国清末的丁戊奇荒,而孟加拉灾区的范围却远远小于中国那次饥荒的发生范围,由此可见当时的灾情之重。

18世纪70年代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还不稳定,孟加拉的封建主还保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实力。不久以后当英国在孟加拉的军事占领基本完成时,就开始了对当地封建主的直接掠夺,强迫他们将孟加拉最富庶的三个地区割让给东印度公司。在掠夺封建主的同时,东印度公司加强对手工业者,尤其是织布工人的限制。占领孟加拉不久,东印度公司就推行传统的“达德尼”预购制度,以自己的印籍代理商直接同织工交易,他们强迫手工业者以低于卖给非英国商人20%~30%的价格把纺织品卖给东印度公司,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本属于手工业者的收入占为己有。

对于孟加拉的商业,英国人也没有放松管理,他们利用征服者的地位消除了一切竞争者,无论是外国商人还是本地商人,而东印度公司的职员无论是在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中都不纳税,当本地商人被排除出商业圈之后,当地居民只好忍受着种种不法行为的压迫。各种残酷的掠夺手段使英国成为孟加拉各个阶层共同的敌人。1763年孟加拉的统治者米尔·卡西姆利用各阶层反英情绪,发动了反英起义,但是由于军队中许多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而且成分复杂,不易领导,卡西姆最终在布克萨尔之战中失败了,此后在孟加拉就再没有人敢于同英国人争夺恒河下游地区的霸权,英国人终于可以在孟加拉主宰一切了。东印度公司强迫农民播种罂粟,甚至不顾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强令将一切稻田都改种罂粟,这一愚蠢行为的恶果不久之后就显现出来了。

胜利之后的英国人根本不理会当地传统村社制度和习惯的限制,对于农民的剥削达到真正骇人听闻的地步,收税官夺走了农民的一切,连糊口的粮食也不留下。1765年是东印度公司正式以对农民进行横征暴敛作为它的主要收入来源的第一年,从此以后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的苛捐杂税榨光了农民的全部财产。这种竭泽而渔的殖民政策使孟加拉的农业生产大大萎缩,到18世纪末,孟加拉有1/3的土地又从良田变成了长满草木的荒野。手工业者的遭遇更加悲惨,由于印度商人被排挤出向手工业者收购产品的活动范围,手工业者不得不更加依赖东印度公司,他们所受的奴役大大加重,成为孟加拉地区生活最无保障的阶层。

1770年遭受着残酷压榨的孟加拉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承受能力终于达到了极限,这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农业大面积歉收,整个孟加拉几千万人在等待着救援,东印度公司不仅不设法帮助这些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人,还趁机囤积粮食以极高的价格出售,许多英国商人和官吏大发了一笔横财。就在大发饥荒财的同时,东印度公司毫不理会当地要求减税的呼声,据英国驻孟加拉省督华伦·哈斯丁在向伦敦的正式报告中说:“尽管本省人口至少死了1/3,因而耕地面积缩小了,但是1771年的纯税收甚至超过了1768年。”1771年正是饥荒最严重的一年,累累白骨散落在一望无际的恒河下游平原上,昔日的粮田变成了坟场,而英国的官吏和商人却坐在白骨上数着钱袋中的金币呢!

这场饥荒在孟加拉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尽管这个贫穷的地区常年经受着台风和暴雨的袭击,洪水几乎是这里的家常便饭,但是没有哪一次洪水能像英国的统治者这样造成如此可怕的灾难,近1000万人死亡,幸免的人终于无法忍受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起而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事实上从18世纪60年代起孟加拉的农民起义就接连出现,饥荒之后,起义更加频繁了。饥荒和起义也改变了英国在孟加拉的统治方式,因为在饥荒发生后,英国人突然发现他们以往认为是蕴藏着无穷财富的孟加拉突然变得贫困不堪了,东印度公司随之破产,关于印度包括孟加拉在内的管理成了英国国内的政策问题,何去何从不再由东印度公司来决定,而是要看英国各党派斗争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