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俄罗斯十年:政治 经济 外交(上卷)
9080200000089

第89章 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2)

俄罗斯提出的在独联体框架内速度不同的一体化模式不是硬性规定,但是伙伴对这一模式的态度将是决定俄罗斯提供经济、政治、军事支持规模的重要因素。

(三)关于国家安全

(1)以1992年5月15日集体安全条约和独联体国家间的双边协定为基础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始终不渝地协调在独联体框架内达成防御协议的履行机制,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保护军事基地设施,如双方愿意,可以过渡到军事基地原则,同时明确俄罗斯军事基地的法律地位;(2)应使独联体国家履行不参加针对这些国家中任何一国的联盟或集团的义务;(3)深化独联体国家间边界安全领域的合作,保卫独联体边界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独联体国家的共同利益;(4)以调解和防止独联体国家冲突为目的的维和行动,是保障独联体境内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人道主义和人权合作

积极开展俄罗斯与近邻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科学、教育和体育合作,为独联体国家的所有公民提供平等权利和自由。特别注意恢复俄罗斯在苏联后空间的主要教育中心的地位,即必须培养独联体国家的青年一代对俄罗斯持友好态度。一旦发生独联体国家违反人权的行为,俄罗斯可以利用金融、经济、军事、政治和其他合作问题作为施加影响的手段。

(五)协调对国际问题的立场努力使独联体国家的伙伴对国际问题采取共同立场并在国际舞台上采取协调行动。应集中精力协调独联体国家在联合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立场,以及它们对北约、欧洲联盟和欧洲委员会的态度。

(六)双边关系的基本任务

应根据独联体各国的特点和它们对深入一体化的不同态度,建立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在自愿的基础上深入地分阶段地吸引它们参与一体化进程,集体解决军事安全、边界保卫和开展维和行动。双边经济关系中经常要关心的问题是:以长期协定为基础维持支付平衡;保持俄罗斯在独联体市场的主导地位;履行合作联系方面的义务,防止欠帐并使支付信贷关系正常化;为俄罗斯商品在这些国家过境创造方便条件。概括地讲,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战略就是:近期目标——确保独联体成为对俄罗斯“友好”的近邻地区,长远目标——建立独联体国家共同体,在内外政策上采取共同立场;分时间分层次地推进军事、经济、政治、人文一体化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集体安全条约和双边防务协定、军事基地网、维和行动实现对独联体国家的地缘政治控制;利用金融、经济、军事、政治和其他合作问题作为施加影响的手段,确保俄罗斯在独联体经济、政治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从本质上讲,上述战略方针是对北约东扩、从地缘政治上挤压俄罗斯的反应。因此实现这一战略对俄罗斯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学者对此有很好的说明:

俄罗斯选择了两种重新一体化地缘政治基本方针。首先,它发起斯拉夫民族一体化进程并将该进程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与此同时,作为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世世代代聚拢了不同信仰、不同血统的民族。基于地缘文化原因,它不能放弃亚洲,也不能同穆斯林世界割裂,因为这样它将会自食其果。同哈萨克和吉尔吉斯的一体化表明,俄罗斯在恢复同伊斯兰世界的接近,它开始使伊斯兰世界的外围一体化。这是第二个一体化方针,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第一个方针。

……俄罗斯可以捞取一系列地缘政治好处。它逐步恢复对原苏联一些重要军事设施的控制。同白俄罗斯的一体化,意味着我们无须在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地区建立新的防御体系,监视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大型雷达站仍旧属于我们。哈萨克的军事实验场也具有重要意义。可见,苏联的国防综合体正在恢复。在目前情况下,俄罗斯要在本土建立类似的综合体是不可能的。

在对外联系方面也有明显的好处。一方面边界外移,另一方面简化了同原苏联以外国家的联系:经白俄罗斯打通同欧洲国家的重要通道,经哈萨克和新疆更便于同中国联系。俄罗斯又靠近了印度洋,在建立有关通道后,还有可能得到通向“温暖海洋”的比较自由的出海口。好处很多,只是需要加以利用并发起相应的进程。确保独联体市场对俄罗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独联体成员国合作部部长、俄罗斯人图列耶夫说:“我们的商品打不进西方,即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要使我们的商品有竞争力,至少需要数年时间。现在,需要想方设法保住俄罗斯工业现有的最大市场,即国内市场和独联体国家市场。”总之,俄罗斯重视对独联体外交源于两点基本考虑:一是地缘政治,俄罗斯需要安全的周边环境;二是发展经济,俄罗斯需要独联体国家的市场。俄罗斯负责独联体事务的第一副外长鲍里斯·帕斯图霍夫说得清楚:俄罗斯所以把对独联体外交作为优先方面,“首先是从我们的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考虑,也就是说,我们周围要有一些友好国家,要有一个安全地带。其次我们不能失去自己的传统市场”。只有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控制了独联体,俄罗斯才能加强其目前的大国地位,才有资格保住其世界一极位置。

(第三节)向心力与离心力

一、独联体的向心力

关于独联体各国的向心力,叶利钦写道:

在世界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如同今天的独联体这样的国家类型。

就在不久之前,独联体各国人民还遵守相同的规章制度,在同一个经济制度中工作;他们的生活习惯相似,教育体制相同,而且,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我们很容易达到相互理解。

……独联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首先,这是统一的劳动市场。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个统一的劳动市场,许多人怎么能养活他们的家庭。

这是商品和劳务共同市场。没有这个市场,独联体的任何一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财政预算。如果没有我们开放的边界,没有我们的海关联盟,很难说这个市场是否能够存在。

这也是共同的能源市场:石油、天然气、电力,这是经济的根本基础……

此外,虽然与过去形式不同,但统一的文化空间、统一的信息渠道依然存在,而且有所发展。

最后,这还是集体安全体系。不论是卡拉巴赫地区的冲突,还是阿布哈兹人的冲突,不论是车臣问题,还是同中亚地区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分子之间的碰撞——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难题。这些悲惨事件的教训告诫我们:如果我们各自为政、不共同努力,那就无法治愈这些地区政治问题流血的伤口。说到底,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内部和外部冲突所产生的安全需要,相似的文化和相通的语言,构成了独联体得以成立并推动其向前发展的基础。

在俄罗斯内部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要付出何种代价?引起争议的矛盾在于:一方面,在一部分俄罗斯人头脑中,“甩包袱”、优先发展俄罗斯的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为了保持独联体国家的向心力,俄罗斯不能不向这些国家提供援助,特别是以优惠价格和优惠付款方式提供能源援助,这加大了俄罗斯的经济负担。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离开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联系,俄罗斯经济很难独自向前发展。正如独联体成员国合作部部长图列耶夫在《除了一体化别无选择》一文中所指出的:

在苏联时代,俄罗斯从各加盟共和国进口102个部门的产品,同其他共和国一起生产2500万种产品和商品……目前,俄罗斯独立自主生产的产品为原来产品总量的40~60%。军工综合体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地盘,但是,如果没有独联体国家的配套产品,俄罗斯只能生产18%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没有独联体伙伴的参加,俄罗斯就不能生产出核潜艇、宇宙飞船、飞机、汽车、农业机械、高技术产品以及1/4的机械制造业产品。俄罗斯经济离不开独联体其他国家经济,这点对“甩包袱”思想是有力的制约。对俄罗斯来讲难点在于:如何在推进独联体一体化时减少经济代价。现实的情况是,独联体多数国家的经济尚未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离开了俄罗斯的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支持它们就难以生存。因此,存在着事实上的俄罗斯向这些国家提供经援、这些国家向俄罗斯作出政治让予的利益交换关系。从理论上讲,俄罗斯提供经援的程度与独联体的向心力成正比关系:援助越多,各国对俄罗斯的经济依赖越大,向心力也就越大;反之,向心力就会越小。持续的经济危机大大减弱了俄罗斯的经济能力,自顾不暇,这是当前独联体尚停留在松散联盟阶段的症结所在。

军事安全是俄罗斯手中握有的促进独联体国家联合的另一张牌。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冲突,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问题,塔吉克斯坦内战,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向独联体南部边界的渗透,车臣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对周边地区的威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俄罗斯的调解和军事支持。但是,这些问题是局部性和时间性的,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独联体军事政治一体化问题。

二、独联体的离心力

独联体的离心力产生自内外两个方面。

从独联体内部看,苏联解体后各国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和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产生了各自独立的利益要求,确保主权安全、发展各自的经济利益和实现境内各民族和睦是各国的基本任务。这是决定独联体或合或分的大前提。所谓独联体的合,必然是合作各国能够找到利益契合点,即形成利益的一致性;所谓独联体的分,则必然是各国无法形成这种一致性。在实践中人们看到,一方面是俄罗斯奉行自身利益优先的政策,如不与各国协商突然实行放开价格的“休克疗法”,不断变动作为独联体结算货币——卢布的汇率,以及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力求实现对其他各国的政治军事控制等等,这些都给人以靠不住的印象,从而对各国合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1)在经济上还离不开俄罗斯,(2)各国都有大量俄罗斯族人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复杂的族际关系,(3)多数独联体国家军事上弱小,面对外来威胁时也离不开俄罗斯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