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经济学概论
9080100000043

第43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7)

利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机制是这样的:政府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进而影响投资,最终达到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效果。这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两个阶段:第一步,货币供给量变动引起利率变动。因为利率由货币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当货币需求为一定时,增加货币供给量会引起利率降低。反之减少货币供给虽则会引起利率上升。第二步,利率影响投资。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利率降低,投资成本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增加,反之亦然。故利率变动是影响产业资本家利润和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降低,利润率提高,资本家对投资的利润预期和投资兴趣会提高,进而会增加投资额。反之则反是。从这一传导机制看出,货币政策对总需要(投资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利率这个中介间接起作用的,企业对利率要有很大的敏感性,才能使货币政策起到应有效果。

像财政政策一样,在凯恩斯理论影响下,货币政策也是按“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就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就业。反之,就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以减少货币供应,提高利率来压缩投资和就业。

货币政策的实行也有许多矛盾。工确判定经济形势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就不容易。即使政策工确,实施中也需有其他机构的协调与配合。但由于各自不问的利益和认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常常会和财政政策发生矛盾以至仲突,不能不使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打折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问样有一个“时滞”间题。此外,货币政策变动,常常会引起私人企业投机,增加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三)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资产阶级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对分配领域的政策干预。

收入政策的一个目标是企图克服物价与工资的螺旋型上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为了引起总需求的变化。但总需求变动不仅影响就业和产量,而且会影响工资和价格。在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总需求的扩大会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工资增加,资本家又会提高物价。在现代市场结构条件下,垄断企业有定价权,工人团结斗争也能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和改进就业与劳动条件。因此物价与工资可能出现螺旋型上升。国家收入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想借助对工资和物价的管理,制止通货膨胀和实现社会稳定。

收入政策的另一目标是调节收入分配。政府对工资的控制直接影响工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工资水平一定时,物价高低又决定利润大小。所以,政府通过确定最低工资等政策措施可以起调节工资与利润的相对份额的作用。

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也会影响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工人收入基本用于个人消费,利润较多用于积累。提高国民收入中的工资份额意味着提高消费比例,反之则意味着提高积累比例。因此收入政策也包括通过调节工资与利润来影响消费和积累的比例,维护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要达到收入政策的预期效果也存在许多间题,如抑制物价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为政府很难限制利润,从而很难限制工资和物价。再加上收入政策的实行难免造成工资、物价和利润等资本主义经济自发调节信号的变形,因而会对再生产的比例发生不利影响。

(四)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

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外,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手段还有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中小企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迄今还是广泛存在的。

虽然从单个中小企业来看,它们作用不大,但作为一个总体,它们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当代资产阶级国家既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对待中小企业上,自然也是反映垄断组织利益的。但它从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也不得不对一些垄断组织的过分行动进行某种约束,提出一些安抚与稳定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如颁布反托拉斯法令,规定在国家采购和国家贷款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照顾等等。当代资产阶级国家一般都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之类的政府机构,负责对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和贷款担保,帮助中小企业培训管理人员,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是出之于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的考虑,也是出之于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

(五)经济计划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是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计划,主要是中长期计划,来调节经济的方法。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在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社会化的条件下,垄断组织的生产和经营是有计划的,恩格斯和列宁当年都提到过托拉斯本身的计划性。但是,通过经济计划来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1929~1933年大危机爆发后,资产阶级国家为了缓和危机以维持和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因而出现了反危机性质的短期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制定中长期计划,用经济计划化的方法,追求国民经济较长期的稳定发展。法国在经济计划化方面起步较早,自1947年开始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1989年起己开始实施第10个计划,每个计划都有一定的侧重点和相应的指标、措施。日本自19S6年起己经执行了多次中长期计划。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预测。计划期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及相应的具体目标。

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有它本身的特点:(1)这种计划是诱导性、指示性的。对私人企业来说,做出经营决策和承担盈亏的是公司自身,因此,公司决策的依据是利润率,国家的经济计划对它们井无约束力。(2)国家计划的实施不是靠政府指令,而是依靠国有垄断资本的经济参与和调节,依靠政策手段。这些都是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而非通过行政手段起作用的。(3)计划是通过与垄断大公司密切磋商,或参照大公司咨询意见制定的,主要反映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当然还包括国家在协调垄断与非垄断经济成份以及各阶级与阶层关系上的要求,这当然也是符合垄断资产阶级长远利益的。

资产阶级国家实施的经济计划化方法,是用政策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综合形式。它能够在国家调节上起一定作用。但是,除了计划指标本身的可行性间题以外,计划的实现还有许多困难,计划的成效还受到很大限制。计划的制定服从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从社会整体着眼做出最佳选择,无法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如生产扩张和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相对恶化之间的矛盾等等。计划的实施依赖于政府把各种调节手段配合起来,把短期化的经济政策和中长期计划协调起来去实现计划目标。但是,由于影响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垄断集团之间的矛盾,由于各届政府政策方向的不一致,由于涉及经济调节的国家机构之间的不协调,计划化的作用和效果都会受很大影响。

四、宏观调控的作用

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以及通过政策手段这两种方式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即在自发的市场调节基础上,加进了政府有意识的宏观调节。这种变化是资本关系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它相对地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某些矛盾的缓和。

首先,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的结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局部比例和宏观比例的协调,地区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缓解,有利于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某些弱点。

其次,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通过国有垄断资本的活动和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和经济计划的实施,影响经济周期的发展,减弱经济危机的仲击。

再次,国家调节使垄断与非垄断经济成份的矛盾以及劳资矛盾有一定的缓解,因而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和较快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国家经济调节要以政府的庞大支出为基础,国家参与再生产的规模愈大,财政支出的规模也愈大。这一方面使国民收入中国家支配部分增大,难免影响私人资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会形成经常性的财政赤字,引起通货膨胀,结果使工人阶级生活水平下降,或物价与工资的轮番上升,因而加剧劳资矛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过S0年代到70年代初的20多年的较快增长后,从1974年危机后又陷入了滞胀。这说明国家调节虽然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自发性和经济危机。

复习与思考

1.解释下列概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垄断资本宏观调控滞胀

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3.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特点?

4.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S.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不平衡有何表现?

6.试述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功能。

7.试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秆非国有化政策的社会经济背景。

8.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如何在社会范围内结合?

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10.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11.如何理解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作用?

12.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有企业形成的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