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阿狄随笔
9073400000001

第1章 论网文与韩流音乐的相似之处

书评有感(二)之论网文与韩流音乐的相似之处

近几年,韩流横扫全球,当然,也波及到了我这个宅男。

不得不说的是(我只是客观的、实事求是地相对来说,不喜勿喷),韩流娱乐,不论是从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还是对音乐的创作,以及对各个演艺人和歌手的管理,当真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他们竞争的意识非常强烈,对机会的把握十分珍惜,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也真是“欲做人上人,吃得万般苦!”这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也是让我对韩流着迷而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

借用一下论坛里某位大大“个人签名”中的一句话,“再牛逼的梦想,也抵挡不住****般的付出”。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韩流的大势,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别的不说,单就韩流音乐而言,无论是从对歌手的培训,还是对音乐的创作,甚至MV后期的制作,以及舞台效果等等方面的投入,韩流制作人们都是尽心尽力,力求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设法找到能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关键所在,所以,才有了诸多耳熟能详、触人心弦的经典音乐,如Afterschool《初恋》、《因为你》,T-ara的《Rolypoly》《Daybyday》,Mamamoo《Pianoman》等等,举不胜举。

再看正在创作网文的我们,面对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倾注我们诸多情感,好不容易才写出一部自以为不错的小说时,整天可怜巴巴地盯着那寥寥几个点击率,不时地心灰意懒,自怨自艾,继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却不曾想,你这只是一部作品呀!如果你一夜成名了,你让那些书写了两部,甚至数部,更甚至于十余部还未成名的作者们情何以堪呐?

人家韩流制作人对待自己的作品尚且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人家都那样的付出了,还未必会获得公众们的认可,我们可曾像那些制作人一样,精益求精地对待过我们自己的作品?不要怪自己的作品没有人赏识,其实,还是我们自己付出的不够多,再努把力吧!

所以我才说,网文写作,其实也是一种艺术——驾驭文字的艺术。

就像那些韩国的练习生们,为了成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除了四五个小时的睡眠之外,其余时间都在不断地练习,你说那有多枯躁?舞鞋磨破多少双,受尽前辈多少白眼和谩骂,生病无人照料时,心里得是种什么滋味?相比于他们,我们作者得有多幸福?

少女时代的孝渊做了七年的练习生,Sunny做了九年的练习生,最后才成名,我们却妄想只通过一本书就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那不是痴心妄想是什么?

所以要我说,放平自己的心态,埋头码字,不要只想着用些奇技淫巧以求速成,那样的我们是“走不远”的,真正的实力,是建立在我们背后撒过的汗水和心血上的,还有那颗懂得隐忍和坚持的心脏。

再说说韩流音乐与网文的相似之处。

韩流音乐的构成,除了主歌和副歌之外,还有Rap(说唱),现在国内音乐也在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成果却不尽如人意,只学了一些皮毛,为什么这么说呢?

暂且不提对歌曲创作的创新和融合,单就对歌曲情感的把握而言,太过做作,不自然,真心地赶不上像过去刘德华的《缠绵》、《忘情水》、《一起走过的日子》,还有林忆莲的《为你我受冷风吹》、《夜太黑》,以及《何必在乎我是谁》,周传雄的《黄昏》、《记事本》,这些老歌之所以经典,就是在这方面把握的相当到位,所以才会久唱不衰,余音绕梁。

那么再看网文,网文虽说对文笔不怎么看重,但是,不注重或是没有一定的文笔,抒写人物情感时就会捉襟见肘,相差甚远。

在我看过的那些网文中,别说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了,就是对情感的描写,也只是寥寥几笔,我都郁闷:作者写的主人公是人吗?你确认不是根木头?这样的描写,是想暴露作者文采的枯涸吗?亦或是,作者是为了应付读者?

这样的作品,我是坚决不会再看了,因为作为一个读者来讲,这样的描写,我丝毫看不到作者抒写小说时的诚意,起码,从写书的态度上来说,这不是一个应有的态度,这是在糊弄读者的态度!

就这样的一两部作品,拿到人们的面前,还渴望一书成名,那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这是明摆着地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还没有“拔”出来,说白了,你的文笔,描述不出你想要表达的故事,这是你文笔能力的缺失,可是自己却希望人们认可这样的一个你!读者是傻子吗?编辑是傻子吗?你用没用心写作品难道读者感觉不出来?就是一首韩流音乐,有没有用心地去制作,听众一下子就能听出来。

所以,希望广大的作者们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写作,毕竟一个作者的作品,就是作者本人的脸面,读者阅读的同时,也是在审视着作者心理和学识的过程,请不要暴露自己“素颜”的一面,就像韩流女明星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早晨素颜的一面一样。

相比国内音乐而言,韩流音乐里的元素很多,不单单只像国内音乐那样,只要好听就行,而是融合了多种风格,像蓝调,比如俞胜恩的《Healing》;复古风,像T-ara《Rolypoly》;踢蹋,比如《Wantyou》……特别是俞胜恩的《Healing》,还融合了本民族的伽耶琴和国际上的电子乐,音色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其实网文也可以,不论是玄幻、修仙、还是科幻灵异,都可以加入多种元素,比如传统的古诗词,易经里的内容,传统文学里的一些文风,徐志摩、席慕容等老前辈们的一些现代诗歌等等,都可以,但是可惜的是,很少有这样的作品。

大部分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在延续美国、日本在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地区放映的一些动画片的风格,像《宇宙的巨人希曼》、《恐龙特急克塞号》等等,坏人就是无条件的坏,好人就是无条件的好,拜托各位作者大大们,这种风格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泊来风”了好吗?

让我们再看看现在的美、日风格,比如《X战警》系列、《斩:赤红之瞳》,尽管也是老作品,但是风格却不一样了,人家“进化”了。

虽然也是正邪对立,但是却阐述和隐喻了故事人物更深层、更实际、更容易让人理解和共鸣的内容,但是我们却依然在延续着人家已经淘汰了的风格,并且对这种风格不但不突破,而且还“前仆后继”。

试问:这样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超越人家呢?这样的市场还能维持多久呢?

打个比方:有谁看过韩国电影《雪国的列车》?片中底层的人们每天吃的是蛋白块儿,都吃恶心了,人们不断地在渴望,“我们要吃真正的饭”,其实那些蛋白块儿,是用蟑螂和其它昆虫做成的食品。

难道当下我们写的网文也要成为这种“蛋白块”?让当下的网文读者“吃恶心”了?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要是作品不好的话,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读者爱看,”我想说一句,就是那些成神的“大家”们,谁也不敢说,“我就制作这样的‘蛋白块儿’,你们爱吃不吃!”

我还想说,“‘大家好’就是真的好吗?‘”有时某一部份人也可称之为“大家”,包括帮忙“炒作”“拉驴”的人;人人都得感冒了,就我没感冒,难道我就是“病人”吗?

所以,希望广大作者们不要盲目跟风,学习前辈们的可取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经!

梅兰芳以前对徒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一味地模仿和跟从,最后都是重演着别人的人生!即“覆车继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