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9033200000024

第24章 帕森斯关于人的审美理解发展理论(1)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间,美国艺术教育家酝允帕森斯与助手花费了十年时间,潜心研究从少年儿童到大学教授等不同人群对八幅名画的反应。这八件作品分别是:允雷诺阿的《礼拜天游船上的午餐》(部分);陨奥尔布莱特的《伊达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孕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与《以手掩面的泣妇》;孕克利的《人头》;戈雅的《战争灾难》;郧柏鲁斯的《德普赛与弗尔普奥》;酝修拉的《马戏团》。帕森斯与受试者每一次会见时谈论的题目都是一样的。有些题目涉及绘画的题材,有的是关于绘画的表现性,有的是关于素材和形式,有的是关于风格。另外,他要求受试者评价每一件作品,并说明评价的理由。

如果没有厚实的哲学基础,对人的艺术反应的研究将没有意义。

帕森斯从一般哲学与美学理论中寻求支持自己研究假设的理论营养。

当代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发展了自康德以来的传统理论,认为与经验、道德、审美三个领域相对应的是三个不同的世界:外部现象界、社会准的世界与自我的内心世界。帕森斯从这种三分法中推导出,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也从三个层面上进行。皮亚杰解释了人们理解外部现象界的发展过程,库尔堡解释了人们理解社会准世界的发展过程,他所要做的是解释第三个领域即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过程。

帕森斯从十年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能力是按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有着基本相同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以基本相同的方式重新理解绘画,以更好地洞察艺术品的意义,结果就导致了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发展进步。每前进一步,人们对艺术就有了更充分更完善的理解。这并不是说,每一个主体的艺术理解力都能从头到尾地按照这个顺序发展下来。个人在这个顺序中的哪一阶段停止发展,取决于他接触的艺术,以及他思考艺术时受到哪些激励。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艺术的关注要少于对科学与道德的关注,对美学问题的讨论少于科学问题与道德问题的讨论。这种状况也表现在教育体制中,艺术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很少受到重视。帕森斯希望他的审美发展理论能帮助艺术教育者更简明地论述艺术教育的目的、方针与策略。

审美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帕森斯理论的最终目的。他的论证恰好符合美学中的传统理论——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帕森斯采用这种传统观点,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

帕森斯将审美理解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但他的理论主要是由四组概念构成:主题,情感表现,媒介、形式与风格,判断。这四组概念标题符合两个标准:一是它们抓住了人们谈论艺术时最为关注的东西,二是它们与各发展阶段相对应。每个人在各个阶级都要领悟与前阶段不同的标题下的概念群,同一个概念在每一阶段上也都会有不同的“版本”。

(第一节)帕森斯理论的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20世纪的认知发展理论是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分析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与自我理解,对教育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皮亚杰与库尔堡是认知发展理论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前者主要分析了人们对科学与逻辑的理解发展过程,后者分析了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发展过程。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宗教、认识论、社会配给收入与自我发展等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拥有一些共同的观点和原。帕森斯用这些观点与原来分析人的审美经验。

认知发展理论最基本的观念是:人必须经历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才能拥有成年人的复理解力。人的复理解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步一步获得的。每一步的发展都会带来一种新的洞察力。这些发展阶段有特定的顺序,某些能力必须在其他能力获得之前形成。各发展阶段上的洞察力一般是以某种典型方式集结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以艺术为例,如果我们把一幅画理解成是艺术家思想状态的表现,那么审美反应即是再现那种思想状态的过程,审美判断是主观性、内省式的。我们几乎是在同时获取了这些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概念。帕森斯将这样的概念群称为“阶段”。

既然“阶段”是概念群,并不是个人的素质,那么,描述一个阶段并非是描述一个人,而是描述一个概念群。人们正是利用这些概念来理解绘画。如果人们对绘画作品的思考是连续性的,那么他们就会用一些前后连贯的概念对其作出解释。换句话说,他们正处在认知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上。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状态。在帕森斯看来,大多数人对艺术的思考难以做到前后连贯,因此无法确定他们处于哪一阶段。

由上述可知,帕森斯的审美发展理论的描述对象并不是人,而是群集的概念,或者说是阶段。不能给人贴上阶段的标签;人只是利用一个或多个阶段理解艺术。阶段是帮助人们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手段。

帕森斯理论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并不与年龄相对应。但他又强调,大体来说,第一阶段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大多数小学生一般应用第二阶段,多数青少年能利用第三阶段的某些概念。在此以后,各种条件就会比年龄更重要了。

二、关于艺术的假设

帕森斯将认知理论拓展到审美经验的领域,这意味着必须要认真研究艺术的各种概念,了解各种审美经验与发展理论的关系。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独特的概念与内容,有自己的独特的发展史,与科学、道德和宗教有着根本的不同。帕森斯汲取了艺术、哲学与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来建构他的理论,但是,他进行分析的重点是人们谈论艺术时所用的概念,而不是心理学中的概念。

总的来说,人们思考审美主题与艺术本质的主要基础来自于哲学,而不是心理学。因此,帕森斯的理论必然要以某些艺术哲学观点作基础,其中最重要也最具普遍性的有如下三种观点。

第一,艺术并不只是一连串美的对象,更是人类特有的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人们面对外部世界会产生持续、复的内部反应,包括各种需要、情感与思想。人类可以通过科学认识外部自然界,却很难看清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更不用说解释自我。如果人们想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就必须赋予它以可见的形式。人们正是通过审视这些可见的形式来了解不可见的内心世界。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形式,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自身。

第二,艺术所表现出的内容要多于在同一时间内呈现于个人意识中的东西。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现自我,我们从艺术中领会的却并不只是艺术家要自觉表现的东西。艺术更像是一件公共财产,它允许有不同层次的解释,它能揭示出创作者本人都未能意识到的方面。人类的各种活动多多少少都能体现出这一点,但在艺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原因是,艺术受到的世俗欲望和功利的束缚最少。可以说,尽管艺术品由艺术家个人创造,也必须由作为审美主体的个人来领悟,但审美主体对艺术表现的理解是一种社会与历史的建构,是一种共同创造的结果。

一幅画的意义并不在于艺术家与观众的个人视野,也不是独立于社会的永恒本质。艺术是属于公众的,人们对艺术的感受有多有少,并不均衡。要想把握艺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必须要做出努力。审美理解力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就是对艺术表现的解释能力不断增长的各个层次。

第三,艺术评价是客观的。艺术表现了人们的欲望和情感,但对艺术的解释是理性的。这类解释可能无法以对错来论定,但它一定有其充分的理由根据。审美理解力的各发展阶段即是理性解释与判断能力的各个层次。

(第二节)审美理解发展过程中的五个阶段

传统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我们都是从相同的认知状态开始起步的。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个弱小的生命,不会说话,必须听从于大量乱无章的感觉刺激,觉察不到自己的本性与能力;有一定的社会性倾向,却不能将自我与外部事物区分开;仅能注意到眼前的事物。

从这种状态开始,我们逐步按照自己对社会的理解构建个人的思想。

在这样做的同时,我们在意识里也就融进了所处的社会。因此可以说,人的意识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人需要学习社会中的语言,接受社会中的观念与价值,参与社会活动,由此才能建构起自己的意识思想,成为社会的一1。接下来,如果一切顺利,人就能够自由思考,有独到的见解,有创造性,或许还能独立评判自己所在的文化。

人的成长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从依赖走向意志自由。各种发展理论的共同主旨是人类自由与人的社会性这两方面的成长。我们在成为社会中优秀一1的过程中,逐渐摆脱生理本能的绝对控制,从而获得了自由;我们有了独立于社会的观念时,就摆脱了社会的桎梏而获得自由。

这两方面其实都是人的社会性成长。人即使有了意志自由,也依然是社会的一1,而且,意志自由的人不仅仅会适应社会,也会更加关心社会进步。人的社会性成长是审美理解发展和其他认知发展的基础。

帕森斯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把审美理解发展的第一阶段当做一种理论上的起点。在此起点上,我们更像是生理性动物而非社会性动物。

尽管此时我们有巨大的社会性潜力,但仍然未成为社会的一1。我们还觉察不到自己与他人之间有什么区别,也不清楚他人的观察与感受与我们的并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状态只是理论上的构建,用来明确发展的方向。即使这一状态在实际中存在,它也只出现在生命的早期——大约是前语言期。为了不增加更多的阶段,帕森斯又略微扩展了这一阶段。他把许多幼童的反应也包括进这一阶段。

帕森斯把审美发展的每个阶段看成是松散的结构,主要的艺术洞察力组成这个结构中的概念群。每个阶段上的洞察力都有独特的形式。每一个发展阶段在审美与心理方面要比前一阶段更加丰富详尽。

第一阶段的首要特点是儿童对多数绘画都能产生本能的快乐。他们容易受色彩吸引,对主题产生随心所欲的联想反应。不管画的主题与风格怎样,幼童很少发现绘画有不妥之处。他们喜欢色彩,色彩越多越喜欢;经常会注意到画的主题,但又在对画的反应中掺入联想与记忆。这一阶段儿童的普遍特点是愉快地接受进入头脑中的所有事物,却并不分析哪些与眼前的绘画有关,哪些无关。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阶段的儿童很少在意他人的观点,他们只关注自我的世界,在他们的意识中所出现的都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从审美角度上说,绘画是对儿童愉快经历的一种刺激。不管作品是再现性的还是非再现性的,他们都喜欢。他们并不关心作品的各种关系与客观性的问题。

第二阶段的突出概念是主题,围绕再现的概念展开。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绘画的基本目的是对现实的再现,那些非再现性的绘画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在他们眼里,优秀的绘画要有吸引人的主题,并要使用现实主义的再现手法。他们只欣赏现实主义风格,并着迷于绘画技巧。美、现实性与技巧性是他们判断艺术品的客观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看,第二阶段之所以比第一阶段进步,是因为儿童开始容纳别人的观点。他们明白,自己对作品的联想并不一定是他人也能看出的东西。他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是有区别的。从审美上说,第二阶段的进步在于,此时的观赏者能够分辨出自己的哪些体验与作品有关,与审美相关。

第三阶段的艺术洞察力主要针对艺术的表现性。此时,人们观赏艺术品的目的是为了艺术所带给人的体验。这种体验越深刻,艺术作品就越优秀。艺术品所表现的情感与思想可能是艺术家本人的,也可能是观众的,或者是双方共有的。这种情感与思想只能由个人内在地掌握。这一阶段的洞察力影响着个人对艺术的概念。既然艺术的目的变成了表现某人的体验,因此,相对于所表现的情感来说,主题的美与不美成了次要的。同样,风格上的现实主义与技巧也不再是目的,而是表现的手段。创造力、原创性与情感的深度成为了新的欣赏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审美能力发展的第三阶段能觉察到他人体验的内在性,把握他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相应地觉察到自己内在的独特体验。从审美上说,处在这一阶段的人认识到主题的美、风格的现实性以及艺术家的技巧是无关紧要的。它向人展现了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创作天地,使人更好地把握艺术的表现性品质。

第四阶段新的艺术洞察力使人认识到,艺术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社会的成就,而不仅是个人成就。艺术存在于一种由观赏作品与谈论作品的人组成的传统中。人们谈论绘画,从各个角度观赏绘画,发现有些颇具意义和价值,有些不然。艺术品存在于公共场所中,观赏主体能指出它的媒介、形式与风格,并通过这一方法不断修正、提高对艺术的解释。艺术作品本身与解释艺术品的历史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艺术品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公共性,这也影响着它的意义。艺术作品的意义是由许多人对它的探讨组成的,因此这种意义要多于审美个体在某一时刻对艺术品的内在掌握与理解。

这一阶段重视对媒介的处理以及质地、色彩、形式、空间等,原因是它们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是人人可见的东西。风格与文体关系也受到重视,原因是它们表明了艺术作品如何与其传统相联系。艺术中所要表现的内容从风格与形式角度得到重新解释。

从心理学角度上说,这一阶段的进步在于将传统视角看做一个整体,这比掌握个人的思想状态更为复。从审美上说,这一阶段发现了媒介、形式与风格中的意义,并能区分主题及情感的感染力和作品本身所获得的东西。它开始从文体与历史关系中发现作品的意义,扩展了可表现意义的种类。这一阶段的人会发现:艺术批评推动了人对艺术品的感悟;审美判断是理性的,并能达到客观。

第五阶段的洞察力表现在个人对传统中那些解释艺术品的概念和价值作出评判。这些概念和价值随历史的演变而演变,为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断调整。这一阶段的评判更具个性,同时却又更社会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