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孔子非常善于阐述道理,能针对不同人具体的学习目标把同一个道理具体化,使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孔子有这样的解释: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请教的是同一问题:听到一个好的意见,是否要马上去执行?孔子却对两个人做了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你家里有父兄在,先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立即加以肯定:应该马上去做。站在边上的公西华想不通了,就问这是为什么。孔子告诉他: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加以抑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教育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心理差异、背景知识和个体特点等。这一传播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影响。
(四)“学”、“思”与“行”辩证的传播思想
孔子一贯认为多请教、多见识、多思考、多实践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他又不主张盲目实践,反对“不知而作”,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他强调耳听目见、博闻广识的同时,提倡重视思考,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学习而不加思考,就会无所适从;而思考又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否则空想是危险的。所以他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学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关于“思”的问题,孔子提出平日为学,要处处用心思考,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眼睛看东西,用了心思才能看得明;耳朵听声音,用了心思才能听得清;待人接物,用了心思才能做到脸色温和、态度谦恭;说话用了心思,才能说得忠实;做事用了心思,才能敬慎;心有疑虑,通过思考才能发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应该想着患难;有所收益,应该想着道义。总之,凡事要学要想,要把学习、思考和行动结合才是。
关于言与行的传播效应问题,孔子认为言语和行为都是思想的表现,言语虽然是思想的直接表达,但它没有行为的表达更能体现思想,因此提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行”。还以其学生宰予白天睡觉的事为教训,谈了自己的感受,指出言语有时是不可靠的,往往存在欺骗性,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思想还要看行为。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主张说话要慎重,行事要敏捷,并应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并不是说排斥言语的作用,他认为该说时要说,不该说时就不说,所谓“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五)“有教无类”的传播理论
孔子说:“有教无类。”他认为人有善恶之分,但人的善恶不是天生的,是接受教育的结果。其实人心都是善良的,只因不同的教育分化成了好人和坏人。一个本有善心的人沾染了不好的气质就成恶类的人,如果受到良好教育,自然不致为恶,就是恶类的人也会转化为善类的人。所以孔子主张加强教育传播的广度和力度。首先他提出“仁”是鉴别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又指出人不可能不犯过错,任何过错都与他的交往的人和社会环境有关,从仁爱之心出的过错自然可以看到他的宽厚,所以“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只有犯了过错又坚决不改的,才是真正的过错,“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主张不管什么人只要愿意学习,愿意改正错误,都能进行教育;主张鼓励正直来矫正错误,提倡善良来教导才能欠缺的人,所谓“举直错诸枉”、“举善而教不能”。因此在孔子招收的学生中有各种不同社会地位、身份和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有的家境贫困,有的出身豪门,有的来自市民,也有的没落贵族,他们经过孔子的教育,后来都活跃在各个领域,成为当时的杰出人才。
二、孔子的“正名”传播思想
据说公元前497年孔子摄行鲁国宰相职务不到7天时,就以言论传播混淆是非的“邪说”而杀了少正卯。所以要杀少正卯,因为孔子的传播思想认为:第一,在任何场合话是不允许乱说的,所谓“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第二,平民百姓是不允许随便对政治说长道短的,所谓“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就是“正名”。
上古时期有一种注酒用的酒器叫“觚”,长身侈口,呈多角菱形,相传自尧舜时代就使用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延续到商周。可是到了春秋,觚不再是朝廷和贵族的专利,而且也改变了多棱角的形状,在孔子眼里这简直是无法容忍的事,因此大为感叹说:“觚不觚,觚哉!觚哉!”其实他也是借题发挥,朱熹注释说:“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孔子的意思就是“觚”的传统形制都被改变了,还能叫“觚”吗!表示他对当时名不副实的体制的感叹。
孔子认为知识的传播和礼仪的传播等都必须名正言顺,一个国家的体制要符合名分,一个人的言行也要符合自己的名分。所以当他的学生樊迟要学种田种菜时,孔子很不高兴,觉得自己的学生不学礼、义、信,却去学奴隶干的活,太不符合名分。因此当樊迟一离开,他就说:“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鲁国国君很久不去太庙朝享,但每月还照常用牛羊祭太庙,当孔子的学生子贡批评鲁国国君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认为既然自己不去朝拜,何必浪费牛羊时,孔子则对子贡说:“尔爱牛羊,我爱其礼。”宁可牺牲牛羊,礼仪的名分是不可废弃的。
言行要讲名分,祭祀要讲名分,为政也一样。孔子对“政”字下定义说:“政者,正也。”传说他写《春秋》的目的,就是为了正名分。孔子目睹春秋的战乱和君王政权的削弱,他不仅为此形势的发展担忧,也为封建秩序的崩溃而哀叹。经过他的考察,他认为时势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当时做大夫的、做陪臣的或者做士君子的,都不了解为政的意义,只要掌握了政权就为所欲为,专横跋扈,各自为政,这还能叫“政”吗?子路向他问“政”,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这段话至少包含了在言语和行为传播上与“正名”有关的几层意思:
(一)为政之先,必正名
孔子对“政”下过许多定义,他认为“政”是一种行政传播的措施,即“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加强管理部门的职能,宽容小的过错,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才。同时他也认为“政”是一种较长期的行政行为,故而“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所以推行政令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图眼前的功利,要有远大的政治目标。鲁国季氏家族三分了鲁国公室,为了使自己的权力巩固,季康子主张对政敌采取镇压的手段,孔子就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不主张暴力统治,他给当时的执政者指出了挽救岌岌可危政局的为政道路,那就是统治者自身要“正”,要做善事,用自己的作风去影响自己的百姓。这里孔子把“政”与统治阶级成员个人的道德联系了起来。他把统治者的思想品德和传播行为比作“风”,把平民的思想品质比作“草”,风过草偃;这实际上就是孔子一贯提倡的“身正令行”传播思想的形象比喻。
孔子对统治阶级还确立一个自我修养的标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把个人的政治修养归为一个“敬”字,把“修己”的目的归为“安人”、“安百姓”。但他进一步指出,把自我的道德修养推到使百姓安定,要做这一点很难的,即使尧舜这样的圣贤也很难做到啊。孔子曾经对子产特别提到君子修养的四条准则:“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除“事上也敬”外,他还说“事思敬”、“祭思敬”,因为“敬”是“正”的前提,是为政的基础,所以孔子主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处处提出“敬”,事事要求“敬”。
(二)名正言顺,事方成
孔子的“正名”说与墨子的“取实予名”说并不完全一致,从哲学概念上讲孔子的“正名”观点可能归结为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但是从传播学原理看,孔子却提出了传播符号的定位问题。孔子认为“名”是“知”的定位,如果对客观事物无知,那么就不可能有准确的命名,与其随意起名不如让它“阙如”,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总是从无知到有知的,总是从旧知到新知的,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识的不断更新,是知识传授(为师)的基本要求。在孔子“正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个传播体系:“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而后能“言”,“言”而后行事。
孔子又把“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如宇宙天地这样的事物,一类如鸟兽草木等事物。至于前者孔子认为一般人是无法认知它的,因此也无法给它命名,自古帝王中唯尧具有圣人的伟大德量,才能理解并与天确立准则。孔子赞叹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至于对一般的事物的认知,也必须先经过学习,尤其是要学习《诗经》,唯有这样,才有可能了解自然界和认识社会,所以孔子又对他的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学习《诗经》三百篇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情操,可以了解社会政治,可以懂得处欢聚时和处难伤时的道理,还可以使人学习为子之道、事君之理,更能使人从中学习人世间万事万物的名称。这样才能与人交流,才能投身社会。在孔子眼里,《诗经》不仅仅是一本“思无邪”、教育人修身养性的经书,而且是一本向人们传播百科知识的教科书,所以他郑重地宣布:“不学《诗》,无以言。”
言不顺理事不成章,所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最痛恨那些一辈子沽名钓誉的人。
(三)名之可言,言必行
凡是心中理解的事物都可以用言语表述出来,凡是用言语表述出来的内心思想都必须付诸行动。孔子的这一思想,实际就是内向传播向人际传播转化的过程,“学—知—名”是内向传播过程,即接受视听信息,综合认知——进行传输、处理信息——加工分析、形成概念;“言——行”是人际传播过程,即自我表达——社会价值体现。孔子强调的基本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系统内的传播模式,但无论是内向传播还是人际传播的自我系统,都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有联系的。所以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对“言”与“行”的关系作了这样的分析: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指出思想内容与言语表达之间的条件关系,有思想道德的人说的话一定顺理成章,但是能说会道的人未必是有思想道德的人;指出言行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凡人学问言易行难,所以有修养的人把言行不一看作是一种耻辱;指出社会环境对言行的制约关系,国家太平兴旺时可以说正直的言论、做正直的事,国家不稳定时可以做正直的事但说话要谨慎(以免招来祸害)。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传播思想。
孔子还认为虽然“言”和“行”是内向传播向人际传播的转化,但它们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必须采取慎重态度,不可轻信、盲从。子贡问他怎样才称得上合格的知识分子,他根据道德原则和对言行的态度把知识分子分为三等:行为能控制自己并躬行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辜负君主的使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同宗共族称赞他有孝行,一乡一党称赞他有悌道,是第二等知识分子;言论不管是非必定信实,做事不管可否必定果断,还振振有辞,“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最没有出息的知识分子!孔子多处提醒他的学生,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敏捷而不鲁莽。所以“言”不在于累赘,而在于“忠信”;“行”不在于果断,而在于“笃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期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孔子的学生子张把这段话记录在自己的袖管上,以志铭记。
孔子批评那些成日聚集在一起不传播正道,只是耍弄小聪明的人,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强调言行的一致性,强调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统一,所以坚持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君子于言,无所苟
孔子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把认真办事、谨慎言语看作是一个人好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些人花言巧语、察言观色,却很少做正经事。《论语》中反复出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一句话,就是反对花言巧语。那么怎样才算是君子之言呢?言语的核心内容“礼”,这是孔子传播论中的中心思想。孔子把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落实到言语交际的角色意识、信息沟通、礼仪情感的互动传播中,主张“非礼勿言”。言语的标准形式是“雅”,它是孔子传播论中的主体模式,所谓“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就是规范化,“雅言”就是先秦时期规范化的语言,即经过“正名”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但孔子提出的“雅言”的含义除了语言形式的规范外,还包括思想内容的规范和行为的规范。所以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明确指出了言语不仅仅服从于现实的交际需要,还有一个传之久远的追求。“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包含了两个侧面,一是内容,一是形式;即礼仪教化要靠规范的言语传播,言语传播更需要礼仪教化的效果。
一方面让“礼”的概念系统来规范人际传播,来统驭人们的日常传播行为;另一方面用“雅”的概念系统来规范言语传播,使信息成为信念,实现传播效果。这是孔子的大传播思想。
为了追求言语传之久远的效果,孔子强调说: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