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9030600000004

第4章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2)

在整合报业时代,报纸的理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2000年,《华西都市报》提出“向整合型媒体跨越”的第三次创新理论,主张报纸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要充分利用自身舆论效力,推进社会资源重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报纸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发行量的竞争上。报纸发行量的竞争实质表现为读者规模的竞争,因为读者规模越大,表明报纸的影响力越大,其权威性和公信力越高。发行量已经成为衡量一家报纸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进入“买方市场时代”,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在一个区域内,报纸影响力的竞争尤为激烈。在广州,有“三国争雄”,即南方日报报团、广州日报报团和羊城晚报报团的竞争;在北京,有“京城四少”,即《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之间的拼杀;在成都,有四川日报报团、成都日报报团两家对垒;在武汉,有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楚汉之争”;在南京,有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之间的角逐等等。每家报纸都在想方设法扩大读者规模。于是,各地报纸之间的新闻资源大战、征订促销大战、零售价格大战等,此起彼伏,硝烟不断。报纸为了争取读者不得不让利发行,并最终导致报业竞争的整体成本不断上扬。

由此可见,在整合报业时代,报纸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报纸相对过剩现象已经出现。同时,报纸的发行成本骤然提升,报业的暴利时代宣告终结,开始走向市场平均利润,报纸经营成本增加而利润率降低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意味着:中国报纸发行竞争将越来越残酷。

二、报业发展由“计划至上”时代向“市场至上”时代转变

中国报纸在党报时代遵循的价值观是“计划至上、传者本位、宣传本位”。但到了晚报时代尤其是到了都市报时代,报纸遵循的价值观则是“市场本位、受众本位、新闻本位”。前者重视报纸的“喉舌论”政治功能,对于报纸的经济功能不甚关注,因为有政府的津贴作保障。后者则强调报纸的经济功能,让报纸直面市场,为读者服务,把利润放在突出的地位。报纸发展从“计划取向”到“市场取向”,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人的转变,就是要由传统的报人向现代传媒企业经理人转变;第二个转变是报纸主体地位与性质的转变,就是要由传统的报社向现代传媒企业转变;第三个转变是办报理念的转变,就是由传统的办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转变。

人的转变,是由传统的报人向现代传媒职业经理人转变,主要表现为,现代传媒职业经理人不再以官阶级别来评价其社会地位,而是以其经营传媒的业绩大小为标准,看他经营的传媒企业是否有利润,看他经营的传媒的品牌价值是否增值。换句话说,现代传媒职业经理人是指专门从事媒体经营的专业人士,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就是要把报人从官本位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由任命制的事业管理者转变为聘任制的产业经营者,由执行计划的职务报人转变为关注市场的职业经理人。

第二个转变是报社主体地位与性质的转变,实际上是体制的转变。提高报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形成市场竞争主体,这与产权改革息息相关。对于多数报社,国家基本上已经不再拨给补贴,强调报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逐步发展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报业集团应运而生,由过去的“办好报纸”到“经营好报纸”,强化了报纸的产业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自立意识、发展意识。同时,报业集团的社会主义宗旨决定了报社“要有利可图,但不唯利是图”。即要按一般企业集团的功能、形式、特征、要求,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管理体制,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报业产业的特殊性。即尽管强化了集团的企业性特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弱化集团的政治舆论功能,特别是党报媒体具有鲜明的政治宣传任务这个使命,更应当强化。

第三个是理念的转变,报人走向职业化,在观念变革上要实现下面三个方面的转化:一是淡化报人的职务观念,强化报人的职业观念。职务要求是一种特定的要求,报人容易恪守职务权限,遵从上级指令,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缺少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应变的能力。职业要求是一种立足市场的社会化要求,客观机制激发了报人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意识。报人的业绩和经营质量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而决定取舍,因而职业报人更关注市场,尊重客观规律,更不遗余力地改革创新。二是淡化报人的权力观念,强化报人的能力观念。“以权治报”突出的是行政意志,讲的是盲从。市场经济不看重权力而看重报人的能力。只有具备职业能力的报人,才能办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时俱进的传媒。三是淡化报人的传媒事业观,强化报人的传媒产业观。囿于事业观的报人重管理而轻经营,主观割裂了传媒与经济的联系,而遵循产业观的报人则要把传媒经营提上重要位置。现代传媒企业经理人不仅要办好报纸,更要经营报纸这个品牌,用好报纸这个工具去经营开发各种法律许可的、对社会有益的各种活动。经营活动固然要以报业经营为重心,但也可以介入报业以外的领域,如房地产、物流等等。如《广州日报》的非报业经营额已经超过了广告收入,《北京青年报》、《湖北日报》、《京华时报》等报纸的非广告业务收入也已是报纸总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报业发展由“单轮驱动模式”向“三轮共同驱动模式”转变

新中国报纸是在一种政治氛围很浓厚的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报纸一直将政治功能放在首位,在市场发育不充分、报纸经济功能弱化的年代,报纸发展是“单轮驱动模式”——报纸主要是靠提高采编质量来赢得读者的青睐,以采编带动报社的发展。采编是党报时代报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采编质量高则读者的阅读率、传阅率高,报纸的公信力、影响力大,只有这样,报纸才能扩大发行,报纸才能争取到比较大的广告市场份额,才能争得龙头老大的地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采编为王”——报社的采编部门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其他部门,当然包括发行部门都被看作后勤部门,得不到重视。

但到了都市报时代,那种将采编与经营完全分开的体制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是行不通的。报纸的采编、发行和广告成为在一个传送带上同时运行的三个轮子。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增值,要把三者统一起来。原《北京青年报》社长崔恩卿曾说:“报业经营有三大基本环节,的广告经营,也是销售,是通过销售读者群来销售报纸的广告版面,这种销售是在报纸完成向读者销售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报业的发展是采编、发行和广告三者共同推动的结果。

比如,为在报业实践中贯彻三轮驱动模式,2003年年末《南方都市报》进行了管理体制的大胆改革。改革后南方都市报的运行机制是,以社务管理委员会为核心,下设编辑委员会、经营委员会、行政委员会三个执行机构。编辑委员会负责南方都市报品牌生产,包括产品研发、制造、质控和核心竞争力;经营委员会负责品牌营销,包括发行、广告、形象塑造及推广、产品增值和企业创利;行政委员会负责品牌管理,包括财务计划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优化、资产配置监理,对内部门协调和对外关系处理。编辑委员会的主编、经营委员会的总经理、行政委员会的总监为社务管理委员会委员,与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起组成最高权力机构。改革最重要的变化是提升了经营部门——发行和广告部门在整个报社中的地位,也就是要“真正实行采编、发行、广告三线并重模式,把发行、广告部门的地位提升到跟采编同样的水平上……”

在我国报纸目前的发展阶段上,必须将报纸发展的三个轮子——采编、发行和广告整合起来,其中,采编仍然是基础,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报纸采编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采编是报纸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故曰“无编不立”。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发行上不去,采编也难以顺利进行;没有一定的发行量,任何报纸都不可能成功,即所谓“无发不成”。发行主要包括订阅和零售两种方式,报纸没有比较大的订阅量,发行就不能稳定;没有比较大的零售量,报纸的发行就没有扩充读者群的活力,故曰“无订不稳、无零不活”。广告是报纸的经济基础,是每个报社的衣食之源和利益指向,没有广告,或者广告太少,报纸就不能富裕,故曰“无广不富”。所以,我国当前市场化报纸发展的驱动模式就是采编、发行和广告三轮共同驱动,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很重要,不可厚此薄彼。“无编不立、无订不稳、无零不活、无广不富”,这是当前每个现代传媒企业经理人必须牢记的经验,也是保持一家市场化报纸永葆生机的法宝。

四、报纸发行由“单一分发”模式向“整合营销”模式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的发行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的,邮发是唯一的发行渠道,发行过程按邮递进行,报纸发行多少,如何发行都是报社自身难以解决的。在这个时期,报纸发行相对简单,报纸发行是“单一的分发”的模式。比如党报的发行:在目标上,是为了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灌输给群众,以求得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管理上,是通过党的权力以及政府的行政权力层层下指标、定任务,主要是通过政党的组织纪律或者党委、政府权力的形式完成的(故称“权力发行”);在渠道上是由邮局专营发行,报社并不介入具体的发行业务,对发行质量无法实施有效监控。但当时,报纸的品种、数量相对比较少,报纸的竞争相对比较少,报业发展处在单一分发模式,从总体上比较落后,它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发行模式,其发行方式单一、服务质量差,因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中国报纸发行进入“买方市场”。所谓报纸发行的“买方市场”是指报纸交易由买方(读者)左右的市场,即市场是在具有压倒优势的买方力量(读者购买力)的控制下运行的。它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市场上报纸丰裕,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读者有着更大的挑选余地和更多的购买机会,卖方(报社)处于次要地位,并要为促进商品的销售而彼此间展开竞争,这就形成“卖难”。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发行竞争的空前惨烈,出现了报纸发行的“整合营销”模式。

报纸整合营销要摈弃一些报纸发行的错误观念,树立效益型的发行观。一是反对数量至上,并不追求绝对的发行量。例如,2001年5月,曾经在成都风行、后停办的《商务早报》和《蜀报》,其发行量比较大,分别是当时成都报纸发行市场上的;报纸发行不再是简单的分发过程,而是一个报纸整合营销的过程。例如,日本有世界上最大的报纸发行量,日本对报纸发行问题的研究,是用现代经营经济学的整合营销观点进行整体分析。《读卖新闻》提出“真实第一、读者第一、发行量第一”,“真实第一、读者第一”是“发行量第一”的前提和条件。把报纸办成名牌报纸,从一字一句中维护和提高报纸的“品质”,然后用强大的专卖发行网络商进行强力销售,这便是日本报纸经营中的“整合营销理念”。

报纸发行营销的定义与作用

一、报纸发行营销的定义

报纸发行营销虽然是新闻界的一个普遍概念,但在学界很少受到重视,研究发行的专业人士很少,目前国内对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定义。我国对发行营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从建国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报纸发行属执行政治宣传任务,发行工作由政府有关部门下达指标,发行由邮政“统包统发”,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行事关报社的前途与命运,发行部也不再是报社的“后勤部”,发行才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与采编、广告并重的战略问题。报纸的商品属性被逐渐肯定,报纸发行逐渐被纳入“营销”的范畴。业界普遍意识到,当代报纸发行已经不是简单的报纸分发过程,由于报纸的相对过剩,报纸发行竞争的空前激烈,报纸发行已经进入“全面营销时代”,要综合运用各种销售组合策略,运用营销理念统帅发行的每一个环节,并力求报纸发行效益的最大化。总之,在发行中引入“营销”理念是当代报纸发行的重大进步,是新时期报纸发行的必然选择。

各国著作权法对“发行”作了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五)对“发行”的解释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英国版权法第18条将“发行”解释成“将先前未投入流通领域的复制件投入流通领域”。根据德国著作权法第17条的解释,“发行”是“将著作原件或者复制件提供给公众或者使之进入流通领域”的行为。可见,法律意义上的“发行”包括报刊、录音、电影和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复制件,其含义比较宽泛,而且没有把发行与营销结合起来,与报纸发行营销的概念有一定差异。

那么,到底什么是报纸发行营销呢?我们认为,报纸发行营销是指经过采编、印刷等工序生产成报刊成品后,由报社或报社委托的发行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利用现代营销策略,达到报纸被读者接触的目的,以最终实现采编、发行、广告三者之间良性循环的经营目标。

报纸发行营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发行的物质载体,发行必然涉及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也就是要涉及固定作品的有形物体,并涉及复制行为。必须要有经过精心的采编、印刷好的报纸成品,否则发行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发行的主体,即由谁发行?是由报社交由邮局全权发行还是报社自办发行?或者由专业的发行公司发行?三是发行的核心理念,当代发行活动已不是简单的报纸分发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由“营销”理念统帅的销售过程。四是发行的目标,发行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报纸和读者的接触,即要让读者看到报纸成品,包括新闻和广告。五是要考虑发行、广告、采编三者之间的整合关系,发行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采编、发行、广告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报纸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二、报纸发行营销的基本特点

报纸发行营销是一种特殊的营销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营销,那么,报纸发行营销活动有哪些基本特点呢?一般来讲,报纸发行具有五大特点。

1.战略性:发行营销是关系报纸前途命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