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9030600000002

第2章 序二

众人拾柴火焰高

谭军波

钟情于报纸发行研究的吴锋、陈伟两位先生写了厚厚一本《报纸发行营销导论》,我有幸先睹为快。作者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纵横捭阖,对发行市场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扫描。既有对困扰发行界的多种热门问题的剖析,也有对发行营销战略规划、战术研究;既有对发行市场历史、现状、未来走势的分析,也有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发行市场的介绍,还有大量的案例探究。看得出来,作者收集、阅读了大量的资讯,在此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素材。所选择的案例也比较有说服力。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解构发行市场的读本;对于业外人士来说,有了一个迅速了解发行行业的载体,自然开卷有益。

我曾经在许多场合说过,发行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该行业缺乏成功的营销实践,更缺乏成型的理论总结。在我的印象中,除了《京华时报》发行中心的《报刊自办发行管理模式》、《报刊发行培训宝典》(唐长泉著,南方日报出版社)、《传媒营销管理》(朱春阳著,南方日报出版社),还有《发行之路》(李忠、廖光明编,经济日报出版社)等屈指可数的几本关于报刊发行的研究专著,其余的难觅踪影,这与市场上汗牛充栋的其他领域的营销著作相比,真是凤毛麟角。所以,看了本书,我很高兴。因为寂寞的报刊发行研究领域又多了两位热心人和多了一本有价值的著作。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者把发行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他说:发行重于天,谁能赢得发行,谁就能赢得天下。这对我们长年从事发行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支强心针。在一个论坛上,我曾说过:发行就像人的咽喉,如果这里出现癌变,整个人就完了。然而,现实中,由于许多领导只是口头重视发行,行动并不重视;由于投入不足,盲目卡压发行成本,使报刊发行一直处于低水平的运作,优秀的营销人才不愿进入该领域。即便是圈中人,也不安稳。我见过许多发行人,激动过,努力过,最后失望了,退却了。一位《华西都市报》早期“敲门发行”的实践者,全国各地跑了一圈,在业内小有名气,还给别人上过课。他也打退堂鼓对我说:我不想干发行,想去做广告。从发行转入广告似乎是一种流行现象,因为发行人的地位与收入都比不上广告人,且差距还不小。发行的活儿既累又琐碎,加上得不到应有的名与利,谁还愿意在此瞎混呢?希望此状况会有所改变。

我一向认为战略比战术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重要。发行业缺乏战术家,更缺乏英明的战略家。经常与同行交流,我发现一种现象:主管发行领导的决策稀里糊涂,下面从事发行的人茫然失措,盲目听从,不知道据理力争,结果最后失败了,谁也不负责任。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有职业精神的人,就要充电,就要把握行业走势,就要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如此才能提高自己从而对业务拿捏得当,游刃有余。那么,看看这本书罢,应该会有收获。读罢此书,其中“建设报纸发行的最佳结构”、“竞争战略:博弈论与当代报纸发行的竞争战略”、“突变论与报纸发行的增长战略”、“模糊论与报纸发行活动的模糊性”等章节对我挺有启发,而发行营销管理的章节感觉较弱。在我看来,管理是发行的核心竞争力。想一些促销点子,将发行量提升到某个高度,还是容易的,如何将营销团队打造好,使其永远保持活力,永远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才是最难的。

大量散发在网络、公开出版物、宣传品上的传媒资讯,恰似沉湎爱河的男女,喜欢把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对于自己的缺点往往多加掩饰,然而,偏偏“缺处”可能最能反映本质的真实。于是造成整个业界的偏听偏信,以讹传讹。不少发行量、广告量的数据公布是缺乏诚信的,还有对经营模式、营销手段的推介也存在虚假与伪装的阴影。在石家庄,一位从部队转到报社主管发行的领导对我说:我在部队10多年未打过仗,来到报社就好像上了战场。他说得对,报业如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敌我双方的比拼在不断发生变化。报业格局变幻莫测,今天的赢家可能是明天的输家;今天欢庆胜利,明天可能会落荒而逃。现在的老大,谁也不敢拍胸脯说自己永远能称霸,这是不成熟的报业市场发展必须经历的混乱阶段。鉴于此,本书所举之案例,有个别不尽准确的,有会过时的,都可以理解。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汲取为我所用的营养。

最后,我想用作者的一段话做总结——

我们不仅要知道报纸发行的昨天和今天,更期望知道它的明天。

如此,我们才可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祝天下发行人安居乐业。

2004年8月18日于重庆

(作者现为重庆商报汇融集团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