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策划、论证、编写和修订,《学术论文写作》终于同读者见面了。由于编委会专家的认真指导,由于全体编写人员目标一致的勤奋努力,使这部教材体现出如下的鲜明特征:
一是学科内容的完整性。编写人员从多种渠道搜集了上百种“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一类的中外参考书籍,广泛借鉴前人成果,引用众多学术论文写作实例,使本书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更完整。如《学术思维的品格、模式和习惯》、《学术论证的逻辑和技巧》、《科研项目的申报、开题、组织研究及成果验收》等章所包含的诸多内容,在同类书籍中尚未见到。
二是学科体系的科学性。本书按照当代集成思维模式的先进方法确立学科体系,借鉴集成思维模式的倡导者、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思维科学理论,将本书全部内容划分为《思想方法》、《知识技能》、《实践应用》三大板块,鲜明地突出了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层递关系,既符合当代科学体系结构理论,又贴近高等师范学院各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
三是教学应用的广泛性。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专业技能课程”的教材,本书力求做到思想性、专业性和应用性的渗透和统一,注重培养学生深刻的认识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从事学术论文写作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着眼于在校学生学术思维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为在职教师的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了多种可资借鉴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书的《编写提纲》,由高小和起草;张德礼、许定国、郑华,参加了讨论修订工作。具体编写分工为:高小和,第一章、第五章、第六章;郑华,第二章;许定国,第三章;张德礼,第四章;王振彦,第七章;冯国凡,第八章。其中,第四章、第七章由张德礼统稿;高小和对全书各章均作了必要的修订,并设计了各章的训练题目。
在本书《编写提纲》审定会议上,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会委员、曲靖师范学院院长刘建教授亲临指导,对本书编写工作提出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南阳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对本书的编写给予大力支持,使编写工作按时完成。南京大学出版社任天石社长、左健副总编辑、金鑫荣副编审,对本书的出版予以很大的支持,使本书以崭新的面貌如期同读者见面。在此,谨向以上各方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较紧,任务繁重,也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所限,书中的错误与不足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过程中使之进一步完善。
教材各章引用文献,大多已在注释中注明;许多材料细节,难以一一标识,因此,凡本书编写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料均在书末《参考书目》中列出。以此谨向各书作者表示谢忱。
在本书打印稿修订过程中,曲靖师范学院刘兵耀、李晓霞、周均东、李德伦、臧国书、刘建国、王炜等老师,花费了大量心血,为本书的高质量出版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谨此说明,并敬表谢意。
编者
2002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