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8931100000031

第31章 孟子(17)

[注释][1]《比》乐:比卦卦义为辅佐君主,受到任用,得到俸禄,故乐。《师》忧:“师”为军队,转义为战争,担忧战败。[2]与:给予。“与”和“求”都是对民而言。[3]见:通“现”,指物初生而出现于地上。[4]蒙:萌发。[5]按高享言,“灾”前当有一“不”字。此“不”字已误入下句“《萃》聚而《升》不来也”中。[6]轻:通“劲”,意为强。[7]贲:饰。无色:装饰用色彩太多,等于无色。[8]兑:悦。见:通“现”,意思是为他人欣赏就能受到任用。巽:在巽卦爻辞中意为伏,这里表示隐居。[9]故:事。无故:《象传》解释随卦卦义为休息。[10]饬(chì):整治。《象传》解释蛊卦为“振民育德”。[B11]晋:晋卦卦象是日出地上。[B12]明夷:明夷卦卦象是日入地中,象征贤人受罚。诛:这里意为罚。[B13]遇:这里意为“遏”。[B14]睽外:《序卦》解释睽卦言人离家在外。[B15]此句字序有误,当为“《旅》寡亲”。[B16]离上:离为火,火势向上。坎下:坎为水,水向下流。[B17]履:在地上行走。不处:不停在原地。[B18]需:这里意为驻足有所等待。[B19]归:女子出嫁。待男行:等待男子亲迎而行。[B20]决:决定。[B21]忧:当读为“消”。

[鉴赏]《易经》“十翼”包括《杂卦》与《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象传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序卦》、《说卦》。《杂卦》是“十翼”的最后一篇,也是“十翼”之中最为简短的著作,仅以寥寥二百来字便概括《易经》的全部内容,一般是以一、二字来概括一卦的主旨与特点。它并没有依照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的次序,而是错综交杂地讲说各卦的意义,所以被称作“杂卦”。此文看似“杂”,但也有规律可循。全文差不多都是以二卦为一组,对它们的卦义来进行比较。文中大过卦以上并论的二卦都是对立卦,但是也许出于押韵的需要,符号成对立形态的二卦,其先后排列顺序往往与今本卦序相反。本文全篇皆用韵文,这样就便于人们记诵卦名与卦义,这也是它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在解说卦名与卦义的时候,《杂卦》对于经意、《彖传》、《象传》和《序卦》各有所取,既继承了它们各自的思想成果,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它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周易》的思想体系,二是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和范畴论。书尧典曰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2],光被四表[3],格于上下[4]。克明俊德[5],以亲九族[6]。九族既睦,平章百姓[7];百姓昭明,协和万邦[8];黎民于变时雍[9]。

乃命羲、和[10],钦若昊天[B11],历象日月星辰[B12],敬授民时[B13]。分命羲仲[B14],宅嵎夷[B15],日旸谷[B16]。寅宾[B17]出日,平秩东作[B18]。日中[B19],星鸟[B20],以殷仲春[B21]。厥民析[B22],鸟兽孳尾[B23]。申命羲叔[B24],宅南交[B25],曰明都[B26],平秩南讹[B27],敬致[B28]。日永[B29],星火[B30],以正仲夏。厥民因[B31],鸟兽希革[B32]。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B33]。寅饯纳日[B34],平秩西成[B35]。宵中[B36],星虚[B37],以殷仲秋。厥民夷[B38],鸟兽毛毨[B39]。申命和叔,宅朔方[B40],曰幽都[B41]。平在朔易[B42]。日短[B43],星昴[B44],以正仲冬;厥民隩[B45],鸟兽氄[B46]毛。帝曰:“咨[B47]!汝羲暨[B48]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B49],以闰月定四时[B50],成岁[B51]。允厘百工[B52],庶绩咸熙[B53]。”

帝曰:“畴咨[B54],若时登庸[B55]?”放齐[B56]曰:“胤子朱[B57],启明[B58]。”帝曰:“吁[B59]!嚣讼[B60],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B61]?”驩兜[B62]曰:“都[B63]!共工方鸠僝功[B64]。”帝曰:“吁!静言庸违[B65],象恭滔天[B66]。”

帝曰:“咨!四岳[B67],汤汤洪水方割[B68],荡荡怀山襄陵[B69],浩浩滔天[B70],下民其咨[B71],有能俾乂”[B72]?佥[B73]曰:“于[B74]!鲧[B75]哉。”帝曰:“吁!咈[B76]哉,方命圮族[B77]。”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B78]!”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B79]?”岳曰:“否德忝帝位[B80]。”曰:“明明扬侧陋[B81]。?”师锡帝曰[B82]:“有鳏[B83]在下,曰虞舜。”帝曰:“俞[B84]!予闻,如何?”岳曰:“瞽[B85]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B86],以孝烝烝[B87],义不格奸[B88]。”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B89],观厥刑[B90]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B91],嫔于虞[B92]。帝曰:“钦哉!”

[注释][1]曰若:一作越若或粤若,发语词。稽:考察。曰若稽古:周代成语,用于追述前代著名人物事功的开端。[2]钦:严审。明:明察。文:文采。思:善虑。安安:温和宽厚。允:诚信。恭:恭谨。克:能。让:谦让。[3]光:光耀。四表:四方边缘。[4]格:至、达到。上下:天地。[5]克:能够。明:显示表彰。俊德:才智品德兼备的人。[6]九族:古代指以己为本位,上经父、祖、曾祖,而至于高祖;下历子、孙子、曾孙,而及于玄孙,上下九代之内,所有同姓的直系旁系亲族包括其妻妾,合称九族。一说以外祖父、外祖母、姨母之子、妻父、妻母、姑母之子、姊妹之子、女儿之子及己之同族为九族。[7]平:辨别。章:彰明。百姓:百官族姓。[8]万邦:天下各国总称。当时部族众多,各自为国。[9]黎民:众民。于变:接受尧的教诲而化变。时:犹似随四时代序而合于时宜。雍:和悦、和谐。[10]羲、和:羲氏、和氏为重黎氏,世代为掌管天地四时之官。[B11]钦若:敬顺。昊天:广阔苍茫的天宇。[B12]历:推演计算。象:观测。[B13]敬授民时:将所制定的历法授于民众。[B14]羲仲:羲氏家族同辈中的老二。[B15]宅:居于。嵎夷:一作郁夷,东方某地区,所在不明。[B16]旸(yáng)谷:或作阳谷、汤谷,传说中的日出之处。[B17]寅宾:恭敬地等候迎接。[B18]平秩:辨别事情缓急,确定先后次序。东作:在古代时空统一观中,东方与春天相合。东作即春天的农事耕作。[B19]日中:昼夜时间相等之日,指春分。[B20]星鸟:星名,相当于朱雀中央的张宿。[B21]殷:正,确准。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一年中的二月。[B22]析:散于田野,以从事农作。[B23]孳:生育繁殖。尾:牝牡交接。[B24]申:再。羲叔:羲氏家族同辈兄弟中的老三。[B25]南交:旧说南方交阯之地,不可信。当为黄河流域的南部某地区。[B26]明都:极南明亮之处。[B27]南:用来代指夏季。讹:发动。南讹:夏季所从事的农作。[B28]敬致:太阳运行达于南方极至,对此加以测定、记载,并举行一定的仪式加以礼敬。[B29]永:长。日永:白昼最长的一天,为夏至。[B30]星火:大体相当于苍龙中央的心宿。[B31]因:就居高处。[B32]希革:羽毛稀疏。[B33]昧谷:传说中的西方日入冥昧之地。[B34]寅饯:恭敬地送行。纳日:落日。[B35]西成:秋天收获的农事。[B36]宵中:夜与昼等长,指秋分。[B37]星虚:相当于玄武中央的虚宿。[B38]夷:平地。[B39]毨(xiǎn):重生而盛。[B40]朔方:北方某地区。[B41]幽都:极北幽暗之地[B42]在:观察。朔易:由今冬更新为来春。[B43]日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为冬至。[B44]星昴:大体相当于白虎中央的昴宿。[B45]隩(yù):室内。[B46]氄(róng):柔软细密的绒毛。[B47]咨:感叹声。[B48]暨:与。[B49]期(jī):一周年。旬:十日、十天。[B50]以闰月定四时:中国历法为阴阳合历,以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以月亮一度圆缺为一月。又规定一年十二个月,春夏秋冬四季各三个月。然而,地球绕日一周为365天多,一个朔望月为29日多。十二个月的长度为354或355天,与年值相差十一天多。为足此差数,求得年值与月值的最小公倍数,在若干年内设几个闰月来调节,以此保障四季的运行均衡。[B51]岁:年。[B52]允:用。厘:制定。百工:百官。[B53]庶:众。熙:兴。[B54]畴:谁。咨:访问。[B55]若时:顺应四时。登庸:擢用。[B56]放齐:尧时官员。[B57]胤(yìn):后嗣。朱:尧之子丹朱。[B58]启明:智慧通达。[B59]吁:表示惊讶之词。[B60]嚣:语无忠信。讼:争辩。[B61]若予:顺从我。采:事,办理公共事务。[B62]驩兜(huān dōu):驩即欢。尧时官员,与共工相善。[B63]都:赞美之声。[B64]共工:尧时官员,治水不当造成洪水泛滥,被尧诛杀或流放。方(páng):周遍。鸠:聚集。僝(zhuàn):显示。[B65]静言:漂亮话。庸违:做着违背命令的事。[B66]象:好似。滔:即慆,轻慢。天指天子、指尧。[B67]四岳:官名。[B68]汤汤:水势涌流之状。割:危害。[B69]荡荡:大水奔突涤除所遇之物。怀:包围。襄:水面升高淹没陆地。[B70]浩浩:盛大的水势无有际涯。滔:趋赴。[B71]咨:哀叹,愁苦。[B72]俾乂(yì):使之得到治理。[B73]佥(qiān):都。[B74]于:赞叹之声。[B75]鲧(gǔn):尧时官员,禹之父亲。受命治水,以堤防相御,失败后被流放羽山。[B76]咈(fú):违背乖戾。[B77]方命:放弃教命。圮(pǐ):毁。圮族:危害同族。[B78]钦哉:谨慎一心地干吧。[B79]庸命:顺用天命。巽:践,继任。[B80]否:鄙陋。忝(tiǎn):辱,不配。[B81]明明:明察贤良之人。扬:推选。侧陋:隐居卑微之人。[B82]师:众人。锡帝:赐言于尧。[B83]鳏(guān):病,困苦。[B84]俞:表示肯定的语气。[B85]瞽:双目失明的瞎子。[B86]克谐:克制自己达到家庭和谐。[B87]烝烝:孝德美厚。[B88]义不格奸:处理事务不至于邪恶。[B89]女:嫁女。女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姊妹。时:是,指舜。[B90]刑:型,法度、规范。[B91]厘(lí):饬命。妫汭(guī ruì):妫水的弯曲处。妫水,源于历山,在今河南永济南六十里。[B92]嫔(pín):女子出嫁为妇叫嫔。虞:舜所建朝代名。这里指舜。舜之后世有以虞为姓者。

[鉴赏]《书经·尧典》主要记叙的是尧事,这部分一共可分四段。首段,赞颂尧的德行与事功。次段,记叙了任命羲和观天象、定历法的事情。第三段,讲述了尧询问群臣、举用人才的过程。末段则是议定天子——部落联盟领袖候选人。

关于《尧典》的成书年代,有殷末周初至汉武帝时种种的不同说法。对此,王世舜先生在《尚书今译》里说:“我们可以将这个时期当作是《尧典》的流传时期。在流传之中,由于后人的不断润色或是附益,因而也就有了从殷末周初到秦汉不同阶段的时代色彩。”尽管它并不是当时的原文记录,但是我们仍然能从其中看到古代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意识。

文中所记载的官员任职乃至帝位继承,并不是由天子一人内定,而是由众人所议决的。这同近现代所了解的原始部落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些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反映了中国原始居民曾有过的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而且这在周代还有所残存,这在《左传》中的某些篇章有所论及。

《尧典》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这就是:“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这是一种科学探索精神,由前后相关的四个层次构成。它从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起始,而后还将观察的结果加以计算,再综合各种计算结果用于制定历法,最终的目的乃是用历法来指导人的活动。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的角度,还是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尧典》都是一篇非常重要、极其宝贵的古代文献。

禹贡禹敷[1]土,随山刊[2]木,奠[3]高山大川。

冀州[4]:既载壶口[5],治梁及岐[6]。既修太原[7],至于岳阳[8]。覃怀抵绩[9],至于衡漳[10]。厥土惟白壤[B11],厥赋惟上上错[B12],厥田惟中中[B13]。恒卫既从[B14],大陆既作[B15]。岛夷皮服[B16],夹右碣石入于河[B17]。

济河惟兖州[B18]:九河既道[B19],雷夏[B20]既泽,澭沮会同[B21]。桑土既蚕[B22],是降丘宅土[B23]。厥土黑坟[B24],厥草惟繇[B25],厥木惟条[B26]。厥田惟中下,厥赋贞[B27],作十有三载乃同[B28]。厥贡漆丝,厥篚织文[B29]。浮于济、漯[B30],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B31]:嵎夷既略[B32],潍、淄其道。[B33]厥土白坟,海滨广斥[B34]。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缔[B35],海物惟错[B36]。岱畎丝、枲、铅、松、怪石[B37]。莱夷作牧[B38]。庺[B39]篚屎丝。浮于汶[B40],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B41]:淮沂其乂[B42],蒙羽其艺[B43],大野既猪[B44],东原底平[B45]。厥土赤埴[B46]坟,草木渐包[B47]。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B48],羽畎夏翟[B49],峄阳孤桐[B50],泗滨浮磬[B51]。淮夷嫔珠暨鱼[B52],厥篚玄纤缟[B53]。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B54]:彭蠡[B55]既猪,阳鸟[B56]攸居。三江既入[B57],震泽抵定[B58]。筿荡既敷[B59],厥草惟夭[B60],厥木惟乔[B61]。厥土惟涂泥[B62]。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B63]。厥贡惟金三品[B64],瑶、琨、筿、荡、齿、革、羽、毛惟木[B65]。岛夷卉服[B66]。厥篚织贝[B67],厥包[B68]桔柚,锡贡[B69]。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荆及衡阳惟荆州[B70]:江汉朝宗[B71]于海,九江孔殷[B72],沱潜既道[B73],云土梦作乂[B74]。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B75],砺砥砮丹,惟笛簵楛[B76],三邦底贡厥名[B77]。包匦菁茅[B78],厥篚玄纁玑组[B79],九江纳锡大龟[B80]。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B81],至于南河[B82]。

……九州攸同:四隩[B83]既宅,九山刊旅[B84],九川涤源[B85],九泽既陂[B86],四海[B87]会同。六府[B88]孔修,庶土交正[B89],底慎财赋[B90],咸则三壤成赋[B91]。中邦锡土姓[B92],祗台德先[B93],不距[B94]朕行。

五百里甸服[B95]。百里赋纳总[B96],二百里纳铚[B97],三百里纳秸服[B98],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B99]。百里采[B100],二百里男邦[B101],三百里诸侯[B102]。五百里绥服[B103]。三百里揆文教[B104],二百里奋武卫[B105]。五百里要服[B106]。三百里夷[B107],二百里蔡[B108]。五百里荒服[B109]。三百里蛮[B110],二百里流[B111]。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B112]。禹锡玄圭,告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