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大学[1]之道[2]:在明[3]明德[4],在亲民[5],在止[6]于至善[7]。知止[8]而后有定[9],定而后能静[10],静而后能安[B11],安而后能虑[B12],虑而后能得[B1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B14]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B15]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B16]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B17]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B18]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B19]。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B20]在格物[B21]。物格[B22]而后知至[B23],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B24],壹是[B25]皆以修身为本[B26]。其本乱[B27]而末[B28]治[B29]者,否[B30]矣。其所厚者[B31]薄[B32],而其所薄者[B33]厚,未之有也。
[注释][1]大学:大学与小学相对而言,大学是指儒家修己教人、治国平天下的学说。[2]道:宗旨、原则。[3]明:动词,使……显明。[4]明德:光明的德性。[5]亲民:二程解为新民。新,动词,使……新。新民即使百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6]止:达到。[7]至善:善的最高境界。[8]止:名词,所止之地,即至善。[9]定:定向、志向。[10]静:安静,指心不浮躁、妄动。[B11]安:安稳。[B12]虑:思虑。[B13]得:有所收获,即得到至善。[B14]道:指大学的道理,即至善之道。[B15]治:治理。[B16]齐:整、整顿。[B17]修:修养。[B18]正:端正。[B19]诚其意:心诚意实,即始终忠实于自己的道德理念。[B20]致知:致,至、推至;知,知识。[B21]格物:穷究物理。[B22]物格:即遇事即物便推究其理。[B23]知至:知识充满于内心,达到无所不知。[B24]庶人:普通百姓。[B25]壹是:都是。[B26]本:根本。[B27]乱:败坏。[B28]末:指修身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B29]治:即做得很好。[B30]否:不可能。[B31]所厚者:指己身。因为人们对己身最关切,最为重视。厚,重视。[B32]薄:轻视、轻蔑。[B33]所薄者:指己身之外的家国天下,与己身关系稍远,故称薄者。
[鉴赏]《大学》传说是曾子所写,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与《中庸》比,成书要晚得多。《汉书·艺文志》录有《中庸说》二篇,而《大学》则迟至北宋司马光才单独列卷。
在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大学》,所论述的是大人之学,这是与小人之学(即小学)所相对的。《大学》基本内容主要概述了孔子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以阐明儒家关于学习的内容、目标和为学的次序途径,旨在张扬儒家的君子修德之学和圣王的治政之道。
首先,《大学》里高度概括了儒学,明确提出了“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纲领”。这一概括十分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大学》讲的是治国平天下,但是它依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其次,在《大学》里,提出了欲明明德于天下之人,必将经历八个环节,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朱熹所称的大学“八条目”)。其中,修身之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专注于心性修养,属“内圣”之学;修身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系君子之行为规范,属“外王”之学,其要义在彰明儒家“为政以德”的观念和“道德转化为政治”的思想。作者明确指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里对八条目排了次序,这并不是要规定实行中的时间先后的次序,而是确定了这八条目之间的关系。它指明了只有把家庭、封地管理好,才能获得经验,有资格进而治理国家;而要治好家庭、封地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进需要行自我修养;要作自我修养,首先要端正思想,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端正思想就要做到真诚,心灵纯洁,排除种种私心杂念;而要做到意念诚实就要学习知识,提高认识,不至于陷入愚昧、偏执,从而避免盲目性。由此可见,《大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同明明德与治国平天下有所相关的主要方面,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彼此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整个儒家学说形成了一个条理分明的完整思想体系。
再次,在《大学》里面,首次提出了“格物”的概念,将其列为儒家伦理学和哲学的基本范畴,因此赋予了认知活动对于修身的精神和实践活动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正是儒学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发展。
最后,《大学》还将修身规定为自从天子乃至庶人的活动根本准则,这既指明了,天子并不能置身于修身之外,又提出普通人也不能降低把修身当作小事。修身就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可见,以修身为本就是将培育完善、发展自我的自觉性置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这种思想能够极大增强个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力。
正因为此,《大学》才会被宋代儒学大师单列为篇,看成同五经、《论语》与《中庸》一样重要,规定为所有士人必读之书。
传
诚意慎独《康诰》[1]曰:“克[2]明德。”《大甲》[3]曰:“顾諟天之明命[4]。”《帝典》[5]曰:“克明峻[6]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7]曰:“苟[8]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9]新民。”《诗》[10]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B11]。
《诗》[B12]云:“邦畿[B13]千里,惟民所止[B14]。”《诗》[B15]云:“缗蛮黄鸟[B16],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乌乎?”《诗》[B17]云:“穆穆[B18]文王,於缉熙敬止[B19]!”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B20]云:“瞻彼淇澳[B21],菉竹猗猗[B22]。有斐[B23]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24]。瑟兮僩兮[B25],赫兮喧兮[B26]。有斐君子,终不可諠[B27]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侗兮者,恂慄[B28]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善,民之不能忘也。”《诗》[B29]云:“於戏前王不忘[B30]!”君子[B31]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B32]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子曰:“听讼[B33],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B34]!”无情者[B35]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B36]。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B37],此之谓自谦[B38]。故君子必慎其独[B39]也。小人闲居[B40]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B41],拚[B42]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B43]屋,德润身,心广体胖[B44]。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B45]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1]《康诰》:《尚书》中的篇名,周公封康叔时作。[2]克:能够。[3]《大(tài)甲》:伪《尚书》中商书篇名。[4]顾:经常注意。諟(shì):同“是”,这,此。天之明命:天赋予的明德使命。[5]《帝典》:《尚书》篇名,即《彝典》。[6]峻:大。[7]汤:商代开国之君。《盘铭》:盘指汤沐浴的盆。铭:刻在浴盘上的字,用以警示自己。[8]苟:诚,真。[9]作:振作,鼓励。[10]《诗》:指《诗经·大雅·文王》。[B11]无所不用其极:无不尽力达到至善。[B12]《诗》:指《诗经·商颂·玄鸟》。[B13]邦畿:天子之国。[B14]止:居住。[B15]《诗》:指《诗经·小雅·躲(mián)蛮》。[B16]缗(mín)蛮:鸟叫声。黄鸟:一种小鸟。[B17]《诗》:指《诗经·大雅·文王》。[B18]穆穆:深远的意思。[B19]於(wū):赞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敬止:以诚敬之心安于所止。[B20]《诗》:指《诗经·卫风·淇澳》。[B21]瞻:看,望。淇:水名。澳(yù):水边陆地。[B22]菉:同“绿”。猗猗(yī):茂盛的样子。[B23]有斐:“有”为虚词,无义。斐:文质彬彬,才华横溢。[B24]切:剖开;磋:磨平。琢:雕刻;磨:磨光,都是古代加工玉、石、角、骨器的方法,用以比喻君子的道德修养。[B25]瑟:严密的样子。僩(xiàn):刚毅、壮勇的样子。[B26]赫、喧:显赫、盛大的样子。[B27]諠(xuān):忘记。[B28]恂(xún)慄:严谨的样子。[B29]《诗》:指《诗经·周颂·烈文》。[B30]於戏(wūhū):同“呜呼”,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B31]君子:文王、武王以后的诸王、贤人。[B32]小人:后来的百姓。[B33]听讼:审讯犯人。[B34]引文见《论语·颜渊》。[B35]情:实。无情者:说不实之辞、作伪证者。[B36]“此谓”二句程颐以为是多余的文字,应当删去,朱熹认为此二句为结语,前面应有文字,已亡佚。[B37]好色:美色。[B38]谦:同“慊”,满意,满足。[B39]独:朱熹解释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B40]闲居:独居。[B41]厌然:遮遮掩掩的样子。[B42]拚(yǎn):同“掩”。[B43]润:装修,装饰。[B44]胖(pán):快乐,安舒。[B45]身:朱熹说当为“心”。忿懥(zhì):愤恨,发怒。
[鉴赏]这几章逐句解释了《大学》上半部的经文,而且在引用了许多传世著作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发挥,其中所提出的概念与命题,很大的影响了以后的哲学理论发展。在诠释经文之中着重突出了《大学》这一理念:想要求圣人之道,其关键是增强完善自我的自觉性。
首先,第一章引证《尚书》之中的三段语录证明,《大学》首句所谓“明明德”,在古圣人之书中就有出处,然后总结道“皆自明也”。所谓“自明”,也就是“自觉”,换言之“明明德”就是自我的一种觉悟:意识到完善自身的必要性,道德修养、提升精神是自己内心的需要。此外,“自明”的这一说法,同时还指明了“明明德”并不是要将外在规范强加给个人,而是要发展人所固有的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