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8930600000093

第93章 家人(2)

艾米:是啊!你能不能帮帮我?假如可以将原则弄懂问题就解决了。

妈妈:哦,你是没有弄懂原则问题,对吗?

艾米:嗯。

妈妈:好的,我很乐意帮忙。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定会弄清楚的!

艾米:太好了,谢谢妈妈!

二者进行一下对比,效果一目了然。前者,母亲不是真的了解女儿的困难,只是做了泛泛的解答,结果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使女儿更加消极失落。后者,母亲不仅弄懂了女儿的心事,还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通过自己的帮助,使女儿的问题能得以解决。

作为父母,应当及时地发现困扰孩子的情绪问题,并能及时地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聆听孩子的心声,真诚而耐心地交流,在接受的基础上告诉孩子,你是爱他的。这样做,不但和谐了与子女间的关系,还能够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学会与子女交流。其实,要想实现现代父母的这一心愿也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身为人父人母要想成为子女的知心父母,沟通得当是必不可少的。

要懂得如何赞美孩子

南京某厂技术员周宏用赞美的办法,把几近失聪的女儿婷婷教育成了高才生。

周宏第一次看小婷婷做应用题,10道题竟然做错了9道,按说该发火了,可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钩,并由衷地赞扬她:“你太了不起了,每一次便能完全地做对1道题,妈妈碰都不敢碰呢!”8岁的小婷婷听了这些话,自豪极了。在父母的鼓励下,10岁那年,婷婷就写作出版了60000字的科幻童话。消息见报后,许多残疾儿童闻讯而来,都在周宏的“赏识教育法”下得到了很大进步。他说:“即使别人都看低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周宏巧妙地把赞美运用到了孩子的真善美上。赞美开发了孩子内在的潜力,激起他们学习上的兴趣爱好,唤起了他们强烈的进取心,使得孩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心理上突破障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养的,督促学习也是职责所在,不必老是哄着、捧着,甚至以为不打不成材。这些家长老是“居高临下”,严格管教孩子,结果孩子在家长的高压下,心情焦虑,逐渐出现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况与行为方式,不少家长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不知,光靠压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引导,让孩子好之乐之,孩子才会“不用扬鞭自奋蹄”。此时赞美比其他方式更胜一筹。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成长需要有建立自信的过程,他们对自己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

钟平的儿子乐乐1岁了。有一天晚上,乐乐独自一人在玩耍,钟平有意识地逗他用调羹去撬开牛奶罐上的铁盖。最开始,好几次他都没成功。直到后来他碰巧撬开了铁盖。钟平举起两个大拇指表扬他:“乐乐真棒,顶呱呱!”小家伙并不满足,他又让妈妈将盖子盖上,然后又去撬。钟平被精彩的节目吸引了,也就没管他了。不一会儿,钟平才发觉小家伙手抱着牛奶罐,右手举着调羹,两眼直望着钟平,正在期待着什么,妻子提醒钟平:“你应该表扬他了,这个姿势他做了好一阵了。”就这样,他撬一次,钟平就举起大拇指说一次:“乐乐,顶呱呱!”一连几十次,小家伙都没厌烦,而他撬铁盖的动作已是轻车熟路,甚至毫不费力。由此可见,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赞美啊!

其实,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的“罗森塔尔效应”,揭示的就是“赏识——赞美”的巨大作用。现实生活中,也充满了此类的经典事例。如19世纪德国《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真实记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等。

要学会赞美孩子,就要做到:

1.尊重孩子

家长应当把孩子当做朋友,平等相待。切实尊重孩子,提倡“友道尊重”,并从内心里真正地去赞美。

2.要有一颗平常心

家长应将对孩子的期望停留在切实阶段。切忌当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达不到时,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付孩子。“恨铁不成钢”时,家长便会忽略去赞美孩子。

3.要了解孩子

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对症下药”,激励孩子,帮助孩子,使他们好之乐之,才会学有所成。

4.要持久

孩子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成长从来都是漫长的。作为家长,应持之以恒,使孩子在赞美声中健康成长。

5.坚持原则

家长准备赞美孩子时,必须坚持原则,只有他的行为应该获得表扬时才去赞美。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了并做得很好,就应该及时赞美,做了不对的事情,即使孩子哭闹、耍赖皮,也应该坚持原则。否则,赞美就会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

6.掌握时机

当孩子正在做或已做完某件有意义的事时,应及时给予合适的鼓励。如果一时忘记了,也要设法补上。要是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后能认真清洗碗筷,父母应立即予以赞美。须知,在孩子应当得到赞美、渴望得到赞美时,成人的“熟视无睹”无异于给孩子当头浇上一盆冷水。

7.就事论事

不能赞美孩子的一切,而应该赞美孩子的具体行为,也不要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例如,孩子完成了一幅很好的画作时,千万不能说:“真聪明!”而应说:“哟,这幅画不错。”要知道,过分的赞美,会使赞美种下虚荣的种子。

8.当众赞美

孩子得到赞美时,应当着别人的面得到。如,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很懂礼貌。”以后孩子总是十分小心地维持这种赞美,并逐渐地养成了懂礼貌的好品质,每次将客人送到门外,都会说:“再见,请以后再来玩。”

9.掌握分寸

孩子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或是仅做完了自己分内的事情,都应该得到赞美。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重复赞美同一件事情,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赞美。赞美孩子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搂抱,这些都能产生双重的效果。

教育孩子,家长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只有学会这些,并正确地运用到实际中,才能让孩子在成长中建立自信,鼓起前进的勇气,大胆地往前走。

事实证明,如果家长能够恰当地运用赞美,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因此,家长学会赞美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平等地和孩子交谈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希望能更自主地生活,对父母的意见不会盲从,甚至会顶撞、不听话、惹是生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不能从心理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孩子,仍然唠唠叨叨、严防死守、非打即骂,那必将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终使家庭教育走向失败。

许先生是北京某大学的教授,在谈到身为父母如何与孩子说话时,许先生满怀深情地说:面对儿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作为家长,我深刻地感到了压力。以前孩子每天爸爸长爸爸短地缠着我说个没完,什么班里某某同学今天被老师批了,某某老师讲了一个很风趣的故事,等等,常常是滔滔不绝、兴高采烈。可近一年来,儿子已不再如以前那样跟我聊天,许多他的事情,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了才知道,跟我也不像以前那样亲昵,有时候还会对我说的话置之不理。每当这时我真是又伤心又恼火,有时甚至会痛骂他一顿。但从此之后,他的话就更少了,而且放学后迟迟不愿回家。在心理上我觉得儿子与我越走越远了。在惶惑中,我开始反思,是什么使我和儿子在心理上和感情上分开了呢?

我想起儿子刚来北京时,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一提起话头,疲惫不堪的我马上制止了他:“吃饭吧,吃完了再说!”儿子吃完饭,刚讲了几句,我又发令了:“先写作业吧,否则又得熬到深夜。”于是儿子的话语就渐渐少了。我又想起,儿子有一次没完成作业,我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了一顿,并下了一道死命令,今后不完成作业,就别跟我说有什么要求。事后才了解到他那天晚上一直在赶制两天后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作品。想象得出,那天的我一定不是一个和蔼的父亲形象。儿子就是这样被我这个高高在上的父亲赶走了!

反思了很久,我终于醒悟过来,便找了单独的时间与儿子进行了长谈。首先,我向儿子诚恳地道了歉,并希望得到他的原谅。儿子抱着我哭了,他说他很孤独,有时也很累,他真希望爸爸妈妈理解他,也能像朋友那样分享他的快乐。这次长谈之后,我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略,凡事以商讨、建议的口气进行,像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再忙,都要坚持每天同儿子交流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尽可能陪孩子玩会儿球、散散步。现在,儿子又和我亲近起来,家里又重新有了欢乐的笑声。

我庆幸自己懂得了去理解孩子,放下架子,蹲下来同孩子说话,终于在情感上重新找回了儿子。

一位访澳归来的老教师,在谈到澳洲的教育方式时说:澳大利亚的家长蹲着和孩子说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个周末,我们邀请了一对青年夫妇和孩子来吃晚饭,小孩早早就吃完了,要下地去玩时,这位家长蹲下来对小孩子说话。当时,我感到很惊讶,以为这是这位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问。又一个周末,当学校的一位秘书逑蒂请我住到她家共度假期时,我又一次见到这动人的情景。

当我们一同去超级市场时,4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了。逑蒂在车门口蹲下,两只手握住儿子的双手,脸对脸,目光正视着孩子,诚恳地说:“罗艾姆,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对吗?”罗艾姆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便乖乖地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下。

第二天上午,我们和孩子们去公园玩,罗艾姆欢喜雀跃,到湖边去看戏水的鸭群时,不小心绊了一跤,两眼噙满了泪水,马上要流出来。这时,逑蒂又很自然地蹲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只有小宝宝才摔倒就哭呢,是不是?你是个大男孩儿,绊一下没关系的,对吗?”这时,我也试着学着蹲下与他说话,面对着罗艾姆说:“是的,你是个大男孩了,对吗?”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泪,自豪地玩去了。

这时,我禁不住同逑蒂谈起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她说:“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我们认为,孩子也是人,也是独立的人,他们也希望平等地交流,我们就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澳大利亚母亲的言语和行为使人想到: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这是一个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亲切的态度。同时,家长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进行说服教育,而不是居高临下,更用不着大声呵斥。

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蹲下去”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它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对孩子唠唠叨叨或加重他的逆反心理。

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相差的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与孩子对视着交流,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儿童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儿童离我们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是我们关心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将会使每个孩子一直在阳光下成长。

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是一种很具体的教育方法,体现出父母对待孩子时的心理定位,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对孩子说话要讲究技巧

孩子希望别人能懂得自己的情感,或情感上的焦虑。因此,父母必须要掌握情感交流的秘方,做孩子愿意倾心的对象,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作为孩子,如果遭遇了问题或烦恼,首先想到的是寻求父母的帮助。如果做父母的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就从一开始就阻断了与孩子之间的融洽关系。

小花是一个既紧张又爱哭的女孩子。她与表妹小羽相处了一个假期。暑假快结束时,小羽就要回家了。小花非常舍不得,失落地与妈妈倾诉道:“羽羽就要走了,以后又只有我一个人了。”

妈妈很轻快地说:“你再去找一个好朋友就好了。”

小花回答说:“可我仍然会感觉到寂寞。”

妈妈开始安慰她:“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了。”

“啊,妈!”小花说着说着便流下泪来。

妈妈生气了:“你都快念中学了,还是这么爱哭。”

小花失望地瞪了一眼妈妈,跑进卧室里,哭得更伤心了。

怎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原因在于家长忽视了孩子对于友情、亲情的渴望。孩子会对自己的感情需求很在意。然而,处于世故与冷漠世界的成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就会忽视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的情感波动置之不理。这种对待孩子情感反应的方式显然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事实上,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父母对他的重视,哪怕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严重,父母也应给予关注。或许在上例中的母亲看来,女儿不应该因为与表妹的分离而哭鼻子,但是她的反应却不应该没有同情。母亲或许这样做更适合:女儿很难过,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尽量设法使她知道我明白她内心的感觉。如果这样想,便可这样安慰女儿:“羽羽走了,让人觉得很寂寞。”“你们俩这么要好,真舍不得让她走。”“你会想她的。”如此便会让女儿觉得你理解她。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和同情是情感的绷带,可以治愈孩子受了损伤的心灵。因此,为使亲子交流更为通畅,做父母的也必须要对情感交流的技巧加以自觉的领会。

做父母的如何才能架设好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呢?比较实际的做法,就是突破彼此间的交流隔阂。通常而言,当孩子试图与你谈论他内心的烦恼时,如下反应方式可能会使交流造成隔阂:

用命令、指示或指挥的语气,指示孩子应该怎样怎样,给他下命令“我不管别的父母如何做,你必须给我……”;

用警告、责备或威胁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某件事情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你一个孩子懂什么”;

用说教、教化或规劝的语气,告诉孩子只有怎样做才对:“你应当……”;

用评判、批评、否定或指责的语气,对孩子进行负面的评判:“你怎么能那样做呢……”;

以谩骂、嘲笑或羞辱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自己犯傻,把孩子归入另类羞辱他:“你的行为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正确的反应方式基本不需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评判和感觉,使孩子自己主动坦陈意见、判断和感受,为孩子开凿一个路径,引导孩子去说话,使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发泄自己的情绪,理清自己的思路,从而真正找到解决的办法。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而实用的例子:

“哦!”

“我懂了!”

“有意思。”

“怎么样啦?”

“真的?”

“我简直不相信,真是这样?”

进而引导孩子去讲去说更为有效:

“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听。”

“我想听听这件事情。”

“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