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8930600000039

第39章 批评的分寸(2)

批评和建议联系紧密,批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对方能改正缺点、错误,从而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所提的建议当然应该是把方向给对方指出来。但有的人提的建议不具体,让人糊里糊涂,弄不明白。如,家里有客人要来吃饭,妻子与其对丈夫说:“你能不能别老在那看报?”不如说:“你能不能帮我摆好桌椅、碗筷,客人就要来了。”这样就从另一个角度对丈夫的懒惰进行了婉言的批评,同时给他指明了改正的方向。

作为管理者,批评员工时一定不能先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将员工贬得一文不值。正如有一句常被人们说起的话:“黑锅大家背,红包自己拿。”这样的管理者领导出来的企业一定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

每个人都有缺点,而只有对自己的缺点有了认识,才有可能进步。若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帮助,这就是批评的价值所在。

批评要适可而止

在员工犯了错误以后,管理者应该立即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改正错误。有些管理者则认为,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难,但要让员工改正错误却是一件难事。

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管理者使用了太简单的工作方法来使员工认识到错误,就是批评批评再批评;另一方面,员工被管理者的简单地批评后,容易出现抵触情绪,即使接受了批评,也不能保证下次不犯错误。

松下电器刚成立时,员工的工作情绪不高,处处都表现得比较懈怠,迟到、早退、开小差等现象非常普遍。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非常不满这种现象:如果任凭这种怠工现象发展下去,公司倒闭迟早都要发生。为了让这种现象彻底消失,松下幸之助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

大会召开时,待职工到齐后,松下幸之助庄严地走上了主席台。他大声说道:“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话音刚落,会场顿时变得异常安静,职工们都想听听总裁到底要宣布什么事情。然而,松下幸之助说完这句话后,竟然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场。会场的安静气氛在一瞬间被打破,职工们先是交头接耳,接着,便大声议论,然后,开始喧哗,会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正当职工们吵得不可开交时,松下幸之助又出现了。会场很快恢复了安静,但职工们脸上愤怒的表情并没有消除。松下幸之助再一次走上主席台,扫视了一下台下的职工后,愤愤不平地说道:“从你们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你们内心的愤怒。你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不满我的突然离去。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我见到你们中的一些人迟到、早退、擅离岗位等怠工现象时,我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如果你们有兴趣知道的话,我愿意告诉你们。当时,我的感受与你们现在的感受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今天要郑重宣布的事情,现在已经讲完了,可以散会。”正在大家低头思索之际,松下幸之助走出了会场。

意外的是,松下幸之助召开的这次简简单单的会议竟然起到了神奇的效果。自从这次会议后,松下公司的员工如同脱胎换骨一般,怠工的现象很少出现。

不过,问题总能被解决。其实,有些方法可以让员工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及时地改正错误。此处有三种方法要简要介绍。

1.保全员工的面子

当老板在批评员工时,一定不能够粗暴地对待他们,而应该顾及到他们的面子。

2.让员工感动

一位老禅师很擅长管理,正因为他有效的管理方法,寺庙里的和尚很少违反规矩。即使有人违反了规矩,被这位老禅师教导后,也不会再犯。

一天晚上,老禅师正在禅院里散步。当他走到墙角时,发现了一把椅子。禅师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肯定有人违背了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开了椅子,蹲在原处。

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进来,由于天黑看不清,跳下墙的时候小和尚正好踩在了老禅师的脊背上。在小和尚双脚落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

令小和尚感到意外的是,老禅师对他一番打量之后,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天比较凉,快去加点衣服吧。”

老禅师的做法不仅使小和尚感动不已,而且小和尚的师兄弟们得知这件事后,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想要闲逛而夜里越墙。

3.明褒暗贬

从前,法国一个倒卖香烟的商人在巴黎的一个集市上大谈抽烟的好处。突然,一个老人从听众中径直走到台前,商人感到很惊奇。只见老人在台上站定,大声对着台下的观众道:“女士们,先生们,我喜欢抽烟,所以,我知道抽烟的好处不止这位先生说的几点,我另外还总结了三点!”

商人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话,对老人深施一礼道:“老先生,谢谢您了。您相貌出众,肯定是位学识渊博的人,请您向听众讲一下您总结的三大好处吧!”

老人徐徐说道:“第一,狗看到抽烟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台下一片轰动,商人暗暗高兴。接着,老人说:“第二,小偷肯定不会光顾抽烟者的屋子。”台下满是乱作一团的人,商人非常高兴。老人又说:“第三,抽烟的人不会老。”台下的人顿时乱作一团,商人更加喜不自胜。

这时,台下的听众要求老者解释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商人也格外兴奋,急切地催促老人:“老先生,请快点讲来!”

老人说:“第一,大多数抽烟的人都会变驼背,狗看见后以为是在弯腰捡石头打它哩,怎能不害怕?”台下一阵哄堂大笑,商人出了一身冷汗。老人接着说:“第二,抽烟的人在夜里通常都会不停地咳嗽,小偷以为主人还没有睡,怎敢进屋偷东西?”台下又一阵大笑,商人却惊恐不已。老人又说:“第三,抽烟的人大多短命,因此压根没变老的机会。”台下的人大笑不止。待平静下来后,人们发现商人不知道何时已经溜走。

批评的方式多种多样的,但是,一定要让对方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一旦他知道了就要适可而止,不能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留。

批评也要讲究方法,只有一个不懂策略的人才会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训斥人,这样的结果也许让员工改正了,但是无法抹去员工心底的不情愿,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愤愤不平的心理。

批评也要讲技巧

要使批评容易被人接受,就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千万不要有下面这些说话大忌出现。

1.吹毛求疵,过于挑剔

批评是必要的,但无需事事都要批评。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小毛病,只要无关大局,宽容是应当采取的态度,切不可斤斤计较、过于挑剔。这种做法,只能使人谨小慎微,无所适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离心作用也因此出现。

2.不分场合,随处发威

批评人必须讲究场合和范围。有的批评可在大会上进行,而有的只能在私下进行批评。若不注意批评的场合和范围,随便把只能找本人谈的问题拿到大会上讲,就会令对方无脸见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批评人,也不要随便当着对方下级的面或客人的面。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是故意丢他的脸,出他的丑,使他难堪,很可能让他发起公开对抗。许多争吵往往是由于批评的场合不对引起的。

3.大发雷霆,恶语伤人

人人都有自尊心,即使犯了错误的人也是如此。批评时要将人的自尊心考虑其中,切不可随便加以伤害。因此,批评人时应当心平气和,春风化雨。不要横眉怒目,觉得如此批评者的威风才能显示出来。实际上,这样做最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致使矛盾激化。因此,批评人应力戒发怒。在你怒火正盛的时候,最好先别批评人,待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去批评。

切忌讽刺、挖苦,恶语伤人。下级虽有过错,但与上级具有平等的人格,因此,不能随意贬低甚至侮辱对方。

4.无凭无据,捕风捉影

批评要以事实清楚、责任分明、有理有据作为前提。但是,在现实中常常见到有的领导批评他人时,事先不调查、不了解,只根据一些道听途说,或者只根据某个人打的“小报告”,就信以为真,就去乱批一气,结果只会给人留下“蓄意整人”的坏印象。

5.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中国有句俗语,“君子当面批评,小人背后议论”。这句话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不喜欢背后批评人。当面批评,可以使批评者的意见和态度让对方听清楚,也便于双方的意见得到交流,消除误会。如果背后批评,会使对方产生错觉,觉得你不敢当面讲,一定是心里有鬼。再说,不当面讲,经他人之口转达,话极易被传走样,造成难以消除的误会。

6.乘人不备,突然袭击

最好打个招呼后再进行批评,使对方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感到突然。比如,有的人做错事,但本人并没意识到,这时应当先通过适当时机,吹吹风,或指定与对方关系较好的人先去提醒他,使其先自行反省,然后,再正式批评他,将错误指出来。这样他有了心理准备,批评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反之,如果当对方尚未认识到自己有错时就突然批评,不仅会使人不知所措,还会怀疑你批评人的意图。

7.一批了之,弃之不管

批评只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一个人受到批评后,在心理上会产生疑虑情绪:我是不是使领导产生成见?带着这种情绪,他会特别留心领导的有关言行,从中揣测领导对他的看法。在发现领导不理睬他的时候,他就会认为领导对他有成见,当你无意批评到与他相似的问题时,他会神经过敏地认为你又在讲他,又在与他过不去。因此,领导在批评之后,要细心观察对方的变化,关心、体贴他,有了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有了困难,及时帮助。这样才能有助于猜忌心理被消除,达到批评的目的。

8.反复批评,无休无止

批评不能靠量多取胜。有的批评只能点到为止。在一个人受到批评以后,心里已经很不自在。如果再重复批评他,他会认为你老是跟他过不去,把他当成反面典型看待。多一次批评,就会在他心里多一分反感。

9.嘴上不严,随处传扬

批评人不能随处发威,更不能随处传扬。有的前脚离开被批评者,后脚就给别人说了这件事,或者时隔不久批评另一个人时,又随便举这人做例子,弄得人人都知道了,满城风雨,增加了当事人的思想压力和反感情绪。

10.以事论人,全盘否定

批评人应尽量准确、具体,对方做错了什么事,就批评那件事,不能因为他某件事做错了,就论及这个人如何不好,以一件事来论及整个人,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一贯如此。比如,用“从来”“总是”“根本”“不可救药”“我算看透你了”等来否定人,都是不可取的。

以上这些批评的话语对任何人都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因为批评不是以语言压过别人,而是从道理上让对方信服,让对方从心底里承认错误,承认你的批评是正确的,这样,你的批评才能被他接受,进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对别人有益的批评几乎都能被人接受,但如果你的批评有点过火或者掺杂着其他的目的和个人情感,这样的批评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令人厌烦。

批评和赞美需结合在一起

1.使用“三明治”批评方法

欧美一些企业家主张使用“三明治”批评方法,即当批评别人的时候,先找出对方的长处赞美一番,然后,再将批评提出,而且力图使谈话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同时再使用一些赞扬的词语。这种两头赞扬、中间批评的方式,很像三明治这种中间夹馅儿的食品,故以此为名。用这种方式来处理问题,对方可能不会太难为情,因而被激怒而引起的冲突得到了减少。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比较有效的,其优点就在于由批评者讲对方的长处,给对方的辩护起到了替代作用。对方的能力、为人、工作是否努力等方面,有很多可以肯定的地方,批评者如果视而不见,可能会使对方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多方面的成绩或长期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抓住了一次失误,大概是对方专门和自己作对。而批评者首先赞扬对方,就是避免对方的误会,表明领导承认他的工作,使他知道批评是对具体事而不是对人,自然也就把用辩解来维护自尊心的做法放弃了。

美国麦金尼1896年竞选总统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那时,共和党有一位重要人物替麦金尼写了一篇竞选演说,他自以为写得高明,就给麦金尼大声地念,语调铿锵,声情并茂。可是,麦金尼听后,却觉得有些不妥当的观点,可能会引起批评的风暴。显然,这篇讲稿不能用。但是,麦金尼把这件事处理得十分巧妙。他说:“我的朋友,这篇演说精彩而有力。我听了很兴奋。在许多场合中,这些话都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不过用在目前这种特殊的场合,合不合适呢?我不能不从党的观点来对它的影响进行考虑。请你根据我的提示再写一篇演说稿吧,然后送给我一份副本,怎么样?”

那个重要的人物立刻照办了。在那之后,这个人在竞选活动中成了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有的领导认为先说赞扬的话,再批评,带有操纵人的意味,有过于明显的用意,所以不喜欢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如果你找到某人就表扬他,你的表扬或许他听不进去,因为他只是想知道,另一棒会在什么时候打下来——表扬之后有什么坏消息降临,所以在更多的时候,在我们用表扬结束批评的时候,人们考虑的是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你的态度。以下是正确、错误的两种说法:

正确:“我相信你能从中得到窍门——只要坚持试一试。”

错误:“最好你立即改进,要不然就别干了。”

当批评结束的时候应对下属表示鼓励,让他把对这次批评的回忆当成是促使他上进的力量,而不是一次意外的打击。此外,还应该让对方知道,虽然他屡次处理某件事失当,然而你却尊重他的人格。传达给对方你的尊重,适度的赞美和工作上的认同是必要的,否则光是针对对方的某项缺点提出批评,对方会容易感到不受尊重,因而心怀不平。

许多成功的管理者在批评下属的时都注意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

据说,某人进入一家个人承包的公司服务。它的承包人是一位脾气暴躁的经理。当经理批评下级时,常常是声色俱厉,毫不留情,令下级简直无地自容。但是,批评到最后,他的表情会突然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和颜悦色地说:“这个局面你怎么造成的?”下级就立刻感到无比温暖。

这位经理真是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批评艺术!他虽然要求很严格,但是很得下级的敬重。这是因为他能做到一张一弛,相得益彰。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方法。

有一次,部下后藤犯下一个大错。松下怒火冲天,一面用挑火棒敲着地板,一面对后藤进行严厉的责骂。

骂完之后松下注视挑火棒说:“你看,我骂得多么激动,竟然扭弯了挑火棒,你能不能帮我把它弄直?”

这请求是多么绝妙啊!后藤自然是遵命,三下五除二,挑火棒就恢复了原状。

松下说:“咦?你手可真巧呵!”随之,松下脸上立刻绽开了亲切可人的微笑,对后藤进行高高兴兴地赞美。至此,后藤一肚子的反抗心,立刻烟消云散了。

更令后藤吃惊的是,他一回到家,竟然还看到了太太为他准备了丰盛的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