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圣经的智慧
8929400000042

第42章 不变的人生哲理(5)

能自由自在地选择职业,这是人比其他生物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可以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人的一切计划并使人陷于不幸的原因所在。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去碰运气的年轻人的首要任务。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有着神圣的使命和职责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有了它,我们就有了精神支柱,在漫长岁月的黑暗与迷雾中,你就有了选择正确道路的依据,这样你就不至于徘徊不前,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那么,人生就像一条燃着的湿绳,烟雾缭绕,却没有丝毫的亮光。

在确定目标时,也许我们的理性会陷入迷茫状态,幻想也就油然而生,我们的感情会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会浮想联翩,我们狂热地追求自以为是上帝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这种理性受到蒙蔽后所选择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的整个生活也就毁灭了。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理性的?我们认为是上帝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欺人?在求职择业的时候,进行比较长远的考虑也是非常必要的。对现在的你来说,10年后是个遥远的未来。但是,何不试着预测一下10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10年后你会从事什么工作?是否幸福、满足?一旦考虑到这些长期性的问题,就必须列出一串对你有诱惑力的职业清单。接着,还要把几项主要因素考虑进去,然后了解这些职业的生活形态,有什么样的特征。如果你没有特别感兴趣的领域,那么你就选择工作机会不受地区限制的职业。那样即使搬到别的地方,学到的技艺还是会伴随着你,终身受用。

杰出的宗教学家爱德华·黑尔在谈到如何选择职业时,为青年人提出了以下建议:

1.要考虑工作本身的性质,它对个人、对社会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例如,你千万不能做强盗或小偷,千万不要选择会对你的同胞构成伤害的工作。当然,你可以生产枪炮,因为它们除用来杀人外还有其他用途。但是,作为一个销售饮料的商人,千万不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2.对两种职业进行选择时,要看哪一种更有利于你的身体健康,更符合自身的条件。

3.把你在以前某一领域中所获得的资源或经验带到一个新的领域,你和别人拥有均等的机会,这样做也是合理的。那些敢于把自己作为一个新天地的开拓者的人,往往会成为该领域的创始人。4.假如你知道自己在某一领域有特别的才华,那么,就选择它作为自己的职业。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不过,这也没关系,实践会告诉你的。

5.就目前来看,任何工作或职业,对你来说,似乎都不会有什么广阔的发展前途。不要为此感到难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得到正常的提升。我们当然应该及早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但也不能过于急躁,仓促从事。

6。不要从事任何政府部门或国家法律所不允许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因为,对每一个公民来说,在他所生活的社区,他都必须讲究公共道德,遵守社会规范。

当然,不管怎么说,任何建议都带有建议者的思想倾向。职业的选择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同时又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我们曾经把职业的选择称为人生的紧要关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一旦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你就可能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

圣经箴言

你们应该像洪水滚滚涌流,不屈不挠地伸张正义;像溪水川流不息,始终不懈地主持公道。竭尽全力: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一定能成功

努力才是成功的生命线。

《圣经》上有这样一个训诫:“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要竭尽全力!”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某一个时期一定要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确立一个主要目标,目标过多会使人无所适从,应接不暇,忙于应付。

有些人做的事情很多,结果没有一样做得精,比如这位商人:

有一位房地产商人,居然记不清自己手头到底有多少宗交易。他先是做一座建筑物的生意,接着增加到两座,后来信用更大了,终于扩展到别的业务。他回忆说:“刺激得很,我在试验自己的极限。”

有一天,银行来了通知,说他扩张过度,冒了太大风险,并停止给他信贷。于是这位奇才失败了。

起初他怨天尤人,埋怨银行,埋怨经济环境,埋怨职员。最后他说:“我明白我没有量力而为——欲速则不达。”

答案是重定目标,找出他最拿手的生意——发展房地产。他熬了好几年,终于HT又慢慢振作了起来。如今,他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做事也更有分寸了。

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没有什么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经常确立目标,经常变换目标,所谓“常立志”者就是这样一种人。

伊格诺蒂乌斯·劳拉有一句名言:“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在太多的领域内付出努力,我们就难免分散精力,阻碍进步,最终一事无成。那些对奋斗目标用心不专、左右摇摆的人,对琐碎的工作总是寻找借口,懈怠逃避,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如果我们把所从事的工作当做不可回避的事情来看待,我们就会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迅速地将它完成。看看查尔斯九世的例子。

瑞典的查尔斯九世还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对意志的力量抱有坚定的信念。每每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情,他总是摸着小儿子的头,大声说:“应该让他去做,应该让他去做。”和其他习惯的形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勤勉用功的习惯也很容易养成。因此,即使是一个才华一般的人,只要他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和不屈不挠地从事某一项工作,他也会取得巨大的成就。福韦尔·柏克斯顿认为,成功来自一般的工作方法和特别的勤奋用功,他坚信《圣经》的训诫:“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要竭尽全力!”他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甚至在一种极不平常的情形之下,只要我们能找着另一个专心的对象,我们还是能保持泰然自若的态度的。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在芝加哥,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曾经有一次聚会,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对看热闹的老夫妇。这对老夫妇穿着打扮非常怪异,他们穿着十年前的做客衣服。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被这群好奇的群众所评头论足。然而他们好像一点也没有觉察出自己已在惹人注目。他们只注意街上的喧嚷、月光、窗内陈设的货品、拥挤的人群等。他们被街市的繁华所吸引,好像已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他们的那种乡土模样及举止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成为人们纷纷议论的对象。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常常认为自己是被注意的中心,老是认为别人在注意自己。然而事实并非这样。每当我们戴一顶新帽子或穿一件新衣时,总认为众人都在注目自己。实际上这完全是自己的臆想,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感觉。

同样的道理也能够应用在许多别的情形上。倘若你十分专心于你的工作,你将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别人也不能让你感觉不安,因为你甚至不觉得有人在你旁边,假如有人看你工作使你感觉不安,那可能是因为你工作做得还不够令自己满意,解决的方法就是专心去做得更好些,而不要勉强克制自己的不安。如果你知道自己做得很不错,大家看你时,你便不会感觉不安,反而觉得很自豪,你的不安是由于你怕工作做得很糟糕,怕出错、怕出丑,怕其他人看出你内在的思想,这样会引起你的脸红手颤、声音战栗,从而工作会做得更糟,工作做得更糟会导致自卑与羞愧,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次,一群中学生想戏弄一个女孩子,他们晓得她的自我感觉是非常敏锐的。她当时是在一个礼堂弹钢琴,这样他们就故意坐在使她可以看到他们的一边,并且专注地注视着她。

他们并没有扮怪相,也没有吹口哨、做鬼脸,也不笑,也不说话,只是注视。而这个女孩,正是由于自我感觉极其敏锐,所以不久就感受到了有人在看她。她立刻感到了不自在,在座位上挪动,脸开始变红,心神不安,琴当然也弹得毫无章法,最后只好中途停止,退出了会场。这群中学生恶作剧的目的也达到了。正由于这些学生深知她注意自己比注意音乐还厉害,这便是他们知道用注视的方法能够扰乱她的缘故。假如她能有那对进城看热闹的老夫妇一半的专心致志,她就不会觉得那些少年在看着她。

可见,专心想到自己是不能增加做事的效率或减少自我感觉的,专心想到工作却能做到。然而,在不少情况下,你所关心的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工作或你所要做的事,而是其他人,一旦在专心工作之余,你能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对别人所做的事不会漠不关心,那么你的成功将会到来。正是靠着这个原则,福熙将军成为了陆军界的领袖。

福熙将军之所以成功,这和他懂得各种人的心理,以及各种心理如何起作用是分不开的。而其他许多年轻军官,认为只要懂得他们手下各人乡土的特性就足够了。在福熙看来,与基于“人”的认识的本性认识相比,上述所言仅仅是九牛一毛。他对整个战争的认识几乎都基于“人”以及人在某种压迫下的动作——不是预料他们怎样动作,而是他们实际上怎样动作,以及怎样引导他们动作。

可见,把人类活动的心理原因研究透彻了,那么人类就不再可怕到会让你面红、声颤、手抖了。倘若别人做了你所不能理解的事时,试着像福熙将军那样研究人,努力去寻求解释,给这些动作一个合乎情理的理由。

自我的感觉强烈完全是由于想自己,或者从另一角度而言,对自己要求太苛刻。克制的方法就是不要总想自己。那么,就要寻一点别的事来想,寻找一件代替品,想自己的习惯是可轻易地除去的。如果你做一件工作,你只沉醉于工作,便无暇顾及自己。假使你演说时只想着你所说的,以及听众的反应,而不是想你自己,你就不会结巴、忘词、脸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