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战史·轰雷狂飚
8902300000022

第22章 马里亚纳海空战(1)

1.进攻路线之争

马里亚纳群岛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组岛屿,在东京以南大约1000余海里处。它位于琉球、台湾和菲律宾以东,北望硫磺列岛,南临加罗林群岛,由北向南成弓形延伸,形成一条长约400余海里的绵亘弧线。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关岛、塞班岛、提尼安岛和罗塔岛。

马里亚纳群岛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居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的必经之路。如果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就将被切断,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处在美军直接打击范围内。更为严重的是,从马里亚纳起飞的美军B-29轰炸机可以将日本本土纳入其轰炸半径。正因为马里亚纳群岛如此至关重要,日军才誉之为“太平洋的防波堤”。

美军对日本的进攻路线有3条,一是北太平洋,一是中太平洋,另一是西南太平洋,把哪里作为主攻方向是美军发动战略进攻最重要的问题。

北太平洋天气严寒,海面上风大浪急,不利于实施大部队作战,而且对日本维持其战争的生命线——与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起不了多大作用,无法迅速解决战争。因此,美军自1943年5月收复阿留申群岛后,就未在这个方向采取进一步攻势。

中太平洋或西南太平洋作为主攻方向的争论,在美军上层产生了尖锐的分歧。以麦克阿瑟陆军上将为代表的一方,主张在占领或封锁腊包尔之后,沿新几内亚——菲律宾轴线的西南太平洋发动进攻。他们认为这条进攻路线可以充分利用美军在西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业已建立的一系列海空基地,始终能够得到岸基航空兵有力支援。而且,这条路线对于进攻目标有着较大的选择余地,能够绕过日军重兵守备的地区,攻击日军防御薄弱之处。

而以尼米兹海军上将为代表的一方,认为这条进攻路线上的主要岛屿面积都比较大,日军部署的兵力也相应较多,所以遭到的抵抗一定较激烈,付出的伤亡也会大一些。而且这条进攻路线的侧翼和后方都暴露在中太平洋地区日军面前,进攻态势并不理想,只能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逐步推进,其攻击速度可想而知。相反,从中太平洋发动攻势,可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部署拦腰截断,切断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这对于日本而言是致命的。而且中太平洋所要夺取的,大多是相距遥远的一些面积较小的珊瑚礁和岛屿,即便日军在这些岛屿上的防御比较坚固,也会由于面积小而力量单薄、彼此距离远而难以得到增援和补充,容易为美军各个击破。加之这条路线与美军后方基地之间的路程较近,能节省部队与运输船只,从而迅速结束战争。

表面上看是进攻路线之争,实际上却反映出美国陆海军之间的深刻矛盾。因为如果从西南太平洋发起攻击,主要依靠陆军实施地面进攻,海军只不过担任保护海上运输、以海空火力支援地面作战,并掩护陆军近海侧翼的次要任务。而从中太平洋展开进攻,关键是掌握制空权与制海权,海军的航母编队将是绝对的主力。由于所需占领的岛屿面积较小,地面战斗只需要小规模陆军部队,海军才是主角。因此这场争论,双方都分别得到了陆海军头面人物——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上将和海军总司令金上将的鼎力支持。

由于这个问题事关重大,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进行了极其慎重和细致的研究,最后决定采取以中太平洋为主、西南太平洋为辅的双管齐下战略。这样既可避免单线进攻易遭日军集中全力抗击和暴露侧后的危险,又能迷惑日军,使其难以判断美军的主攻方向,分散日军兵力和注意力,为战略进攻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之所以选择中太平洋为主攻方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美国军事工业全面转入战时生产,大批航空母舰和登陆舰艇的建成服役,使中太平洋的海军部队拥有了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具有极高机动力和极强突击力的舰队,能够确实保证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

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定,美军先后组织了新乔治亚岛战役、吉尔伯特群岛战役、马绍尔群岛战役,随后的进攻矛头直指马里亚纳群岛。

2.“阿”号作战计划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1944年1月开始的马绍尔群岛战役中,不但没能出海迎战,反而退至帛琉群岛,直接导致了马绍尔群岛于4月失守。这引起了日本内阁和陆军对海军的强烈不信任,甚至有些人提出放弃马里亚纳群岛,但日本大本营非常清楚马里亚纳的重要性,决定沿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新几内亚群岛西部建立必须绝对予以确保的防线——“绝对国防圈”,马里亚纳是该防线的核心。

日军自1944年2月起,开始着手加强该地区的防御。由于以前马里亚纳群岛是海军负责防御,岛上的陆军部队很有限,大本营计划将中国战场上的第3和第13师团调往中太平洋,以加强该地区的地面部队。但这两个师团在中国战场上一时无法脱身,大本营只好于2月10日将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第29师团调到马里亚纳,陆军部还将新组建的8个支队也调到该地区。

2月25日,日军大本营将中太平洋地区所有陆军部队整编为第31军,由小烟英良中将任军长,规定该军服从于联合舰队司令的调遣。从3月起,日军进一步动员大批船只向该地区调集部队,至5月下旬,31军已拥有5个师团又8个旅团,分别防守马里亚纳、特鲁克、小笠原和帛琉等岛屿。其中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的是2个师团又 2个旅团,约6万余人。但防御工事才完成工程量的一半,计划要到11月方能完成。此时,火炮掩体几乎没有,地雷和铁丝网也没铺设,总体防御根本谈不上坚固。

日军企图在第一航空舰队和第一机动舰队实力有所恢复后,寻找战机与美军决战,争取扭转战局。决战计划原是联合舰队司令古贺峰一海军大将(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在从新不列颠岛北端的腊包尔起程,前往位于腊包尔东南方的前线航空基地视察途中,被美海军少将米切尔成功拦截,山本死后由古贺峰一接任联合舰队司令)主持制定的,代号为“阿”号作战。

根据“阿”号作战计划,第5岸基航空队和第1机动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将在马里亚纳群岛对来犯之敌实施两面夹击,以抵消美军航母编队舰载机在数量上的优势。日本海军计划用于马里亚纳群岛决战的主力第1机动舰队是1944年2月由第2第3舰队合并组成的,几乎包括了联合舰队所有主要水面舰艇,共有航母9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31艘,舰载机439架,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任司令,具体编制如下:第一航空战队:大风、瑞鹤、翔鹤3艘航空母舰,第601航空队,作战飞机225架;第2航空战队:隼鹰、飞鹰、龙凤3艘航空母舰,第652航空队,作战飞机130余架;第3航空战队:千代田、千岁、瑞凤3艘航空母舰,第653航空队,作战飞机90架。

日军大本营也深知这支舰队与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编队在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决定第5岸基航空队与之配合作战,充分发挥舰载航空兵与岸基航空兵的协同威力。第5岸基航空队分为3部分,分别部署在帛琉、马里亚纳和雅浦3地,每一处的航空队都拥有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和侦察机。日本大本营还在“阿”号作战计划中明确指出:“集中我大部分决战兵力,准备在敌军主要反攻的正面,一举歼灭敌舰队,以挫败敌军的反攻企图。”

自圣克鲁斯航空母舰大战之后,日本人还重建了自己的航空母舰兵力。第一机动舰队现拥有的9艘航空母舰中的3.3万吨级的“大凤”号就装上了厚厚的装甲飞行甲板,可以承受住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攻击。同时,还得到了一大批新型的舰载机,其中包括改进型“零”式战斗机、“天山”式舰载鱼雷攻击机。这种舰载机全长10.86米,翼展14.89米,重5.2吨,时速为482公里,可携带1枚800公斤炸弹或1条改进型鱼雷,机载2挺7.7毫米机枪。这些新型战机的特点是:速度快、灵活性好、攻击力强。

但是,由于飞行员损失过多,来不及补充,使日军缺少具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派到航空母舰上去的飞行员几乎没有经过多少训练。一位日军飞行教官这样说:“海军迫切需要飞行员,那些在战前甚至连做梦也没想过能接近战斗机的人,现在都被派去驾机打仗了。”

3月31日,古贺在前往菲律宾途中座机遭遇暴风,机毁人亡。丰田副武海军大将接任联合舰队司令。

5月3日,丰田接到了大本营发起“阿”号作战的指令,他随即向所属各部下达了作战指令。但是,日军大本营被美军的“双管齐下”所迷惑,一直认为美军的主攻方向是在新几内亚群岛西北部和加罗林群岛西部,将帛琉群岛海域作为决战地域。因此,错误地将兵力调往新几内亚群岛,而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被严重忽视了。

6月11日,美军航母编队开始袭击马里亚纳群岛,日军仍认为这是美军牵制性的行动。直到6月13日,美军登陆编队出现在塞班岛海域,并开始炮击塞班岛,这才清楚美军的意图。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于当天下午17时30分下令暂停在新几内亚群岛的作战,并命令第17机动舰队和第5岸基航空部队调去新几内亚群岛参战的部队火速归还建制。

此时,第5岸基航空部队已在新几内亚群岛遭到不小的消耗,而且飞行员中很多人得了“登革热”病,无法执行作战任务,日军只得从横须贺海军航空兵中抽调120架飞机组成8幡航空队,由松永贞市中将任司令,火速南下参战。

6月15日,丰田副武大将下达执行“阿”号作战计划的决战令,并命令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进攻马里亚纳群岛海域之敌,歼灭美舰队”。 5分钟后,丰田大将又发出另一封电报,重复了东乡元帅在对马海战时所发出的名言:皇国兴废,在此一战,我军将士务须全力奋战。

小泽不敢怠慢,火速率第1机动舰队向马里亚纳出击,气势汹汹地杀向烽火连天的塞班岛海面。

3.火鸡大捕杀

在美军攻占马绍尔群岛之际,尼米兹即决定绕过日军坚固设防的加罗林群岛,直接向马里亚纳群岛开刀。以夺取西太平洋的海空控制权,切断日本本岛与南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下一步向帛琉、菲律宾、台湾和小笠原群岛进攻打开通路,并为对日本本土实施远程轰炸创造条件。

1944年3月11日清晨,美海军司令金上将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来到白宫,请求罗斯福总统批准立即向马里亚纳进军的作战计划。罗斯福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接见了他们。这一天,罗斯福的身体看起来不大好,面色憔悴,双手颤抖,但他仍然是满脸笑容,充满必胜的信心。他坐在轮椅上,很仔细地听着部下的报告,并当即批准了两位将军的作战部署。同时又指出,即将打响的马里亚纳群岛之战,很可能是太平洋战争最后的一次大海空战,必须抓住这一战机,彻底打垮敌人。最后议定,此次马里亚纳作战的主攻方向是塞班岛、关岛和提尼安岛。

商定完作战计划之后,罗斯福又用手中长长的指示杆指点着墙上那幅太平洋海图。只见他手中的指示杆从琉黄列岛起,经塞班岛、关岛向东,一直点到雅皮岛附近为止。罗斯福两眼坚定而冷峻地注视着海图,就像一位严谨的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一样,对尼米兹将军问道:“请问将军,你知道这一带是什么地方吗?”

“报告总统阁下,这一带长约2000公里,海水深度约8000余米,最深处1.1万多米,是已知的太平洋最深处。总统阁下,您所指的这一条弧线被称作马里亚纳海沟,也称作西太平洋大海沟。”

尼米兹海军上将出于一种职业的本能和丰富的海洋知识,对罗斯福的提问对答如流。

“哈哈,切斯特,你真不愧是美国海军的统帅!”罗斯福眨动着绿色的眼睛,高兴地说,转而又严肃地叮咛道:“我以盟军最高统帅的名义命令你,并请你向麦克阿瑟将军转达,你的舰队在麦克阿瑟将军配合下,必须在马里亚纳海域给日本联合舰队开掘一个最后的坟场。”

“是,总统阁下!”

当天中午,他们在总统办公室里共进午餐。饭后,尼米兹将军立即飞回太平洋,带着美国总统的命令冲锋陷阵去了。

尼米兹将军到达珍珠港后,马上亲自组织制定了代号为“征粮者战役”的马里亚纳作战计划,并将D日(登陆日)定在6月15日。

为保证“征粮者战役”的顺利进行,尼米兹将军在战前积极进行了各项战役准备。在马绍尔群岛扩建和新建的海空军基地,集中了尽可能多的兵力:登陆兵力12万多人,支援作战的舰只640余艘,其中仅米切尔海军中将的第58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就有各型舰只90余艘,轻重航空母舰15艘,作战飞机956架。这样,再加上第7航空队的岸基飞机620架,就有将近1600架作战飞机。

1944年6月6日清晨,几乎和盟军在欧洲开始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发起的同一时刻,在中太平洋上,尼米兹将军麾下气势不凡的第5舰队,以米切尔中将庞大的第58特混舰队为开路先锋,从马绍尔群岛出航了。紧接着,500余艘各型舰船,载运着4个半加强师,总计12万余人及大量作战武器,也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杀向马里亚纳。

就这样,日美双方共有近3000架飞机、21艘航空母舰及近千艘各型战舰,一起劈波斩浪,杀气腾腾地向马里亚纳海域汇集而来,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大战就要爆发了。

1944年6月12日至14日,为保证登陆部队顺利上岸,美军第58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关岛以东170海里的海面上,出动了208架“恶妇”式战斗机和240架舰载轰炸机,对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等日军基地和机场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使日军岸基航空兵遭到了沉重打击。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仅飞机就损失500余架,一下子就使第61航空战队的战力损失过半,这就为美军下一步的登陆和海战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6月15日清晨,就在丰田副武海军大将下达发动“阿”号作战令的同时,美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史密斯中将指挥两个师共计2万余人,于8时30分开始了对塞班岛的大举登陆,与守岛日军展开了殊死拼杀。

此时,正在指挥日军第一机动舰队向马里亚纳进击的小泽治三郎中将,闻此消息更是心急如焚,赶紧命令舰队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