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企业管理之道
8810100000008

第8章 《道德经》与企业团队建设(2)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楚汉相争,刘邦得天下,项羽功败垂成,自刎乌江。刘邦自我总结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实际上是一个深谙老子智慧的人,他胸怀广大,知人善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始终效忠于他的团队,即便是他死后,他的团队依然团结一举粉碎了吕氏集团,把皇位重新交给他的儿子汉文帝:刘恒。汉代一直奉老庄的无为而治为国策,才出现了汉代400余年的统治。

凝聚团队力量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

[译文]:不标榜凸显个体的贤才异能,百姓就不去争功名;不珍惜稀有之物,百姓就不去倾其所能而获取;不去激发个体的贪欲,百姓就不被蛊惑妄为。真正悟道的人治理社会,要剪除民众的私心杂念,确保他们免于饥饿和寒苦,去除其追逐个体贪欲和自我表现的意念,增强他们的体质。使民众去除追求个体贪欲的智能机巧。使得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

老子此处讲一个组织要为其成员提供安心、平和发展的环境,使他们安居乐业,并获取成就感。企业组织不倡导刺激个人的智巧和脱离组织的意志和思维。团队建设中,我们要认识到核心理念是永久的,企业中不需要有几个核心领导人和几个核心理念。企业领导人要做到的是使全员在统一理念下团结、和谐,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力量,以达到企业共同的目标。这也是老子“无为而治”、********所讲“不折腾”的深远意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马云创立了让世人瞩目的阿里巴巴,实现了建立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的目标。而马云在其创业中经历了无数次挫败,能最终成就他的恰恰是他所带的团队。阿里巴巴能否实现马云后的伟大和基业长青我们尚不可知,但确实可以从他的团队建设中汲取一些经验。

1998年底,马云的创业走到了谷底,在经过一番内心的痛苦挣扎之后,他作出了人生中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放弃北京外经贸的一切,回杭州再次创业。马云约齐了团队的所有人,他说:“我打算回杭州了。你们可以留在部里,我帮你们推荐好的公司,争取好的待遇。你们要是跟我回家二次创业,工资只有500元,不许打的,办公就在我家那150平方米里,做什么还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要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如何抉择,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5分钟后,所有人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愿,跟着马云回杭州。那一刻,马云流泪了。

马云与这一团队之间建立了超越利益之上的联系,建立了信任。而这一信任源于团队对马云的使命、价值观、愿景、品行和他的不可预见前程的相信。2000年,成功拿到高盛等500万美元的风投后,阿里巴巴创业者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公司正规化建设的开始,划分部门、明确分工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于是原来的18个创业者分成了两拨:4个官和14个兵。此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十几个创始人来到一家咖啡馆聚餐,但谈着谈着,所有的不解、疑惑和怨气都发泄出来了,一直谈到半夜,大家决定给马云写封信。马云收到信后立即把18位创始人召集到一起,马云说:“既然你们有那么多怨恨,很多人有委屈,现在当事人都在,都说出来,一个个骂过来,想哭就哭,所有都摊在桌面上,不谈完别走!”那天的会从晚上9点开到凌晨5点多。那是一次彻底的宣泄,也是一次彻底的灵魂洗礼。整整一夜,这些跟随马云浴血奋战了少则两年多的老战友,吵过、喊过、哭过之后,一切疑虑都已消散,一切误解都已消除,一切疙瘩都已消解。今天,18人都已经实现了个人的财务自由,但他们依然工作在团队中。

有了这样的团队、共同的理念和毫无保留的沟通,才有了阿里巴巴的今天。

思想流动,循环更新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17章)

[译文]:善于建德基者根底稳固,善于守业者永不松懈。

老子在此章中由个人的修身引申到齐家治国,归根结底还是要说明修身的前提是要找到德的标准,而德又源自宇宙大道的天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最为核心的也同样是要找到这个德的根基,以这个根基为本,找到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全员的智力,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团队建设核心的理念产生之后,要进行的是全员的理念认同、贯彻与交流。全员每个人要做到思想交流,形成思想化学,达到管理上的大治,也就是在理念引领下自发地去实现企业目标。这一点可以从杰克·韦尔奇创建GE的全员思想流动、无边界组织的群策群力的方案中得到验证。

韦尔奇创建GE的全员思想流动、无边界组织的群策群力计划,其主旨是:员工必须有机会当面向上司提出意见和建议,员工的问题必须得到相应的解答,彻底清除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敌对情绪。群策群力活动的流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启动、实施、对峙、落实。活动的开始由发起人联络管理层和员工对相关的问题组织集会,并聘请大学教授或专家担任主持人;集会的开始由高级经理或主管向参加者介绍本部门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接下来由参加者分组就问题充分讨论,主管要回避。活动的最后一天主管回到活动现场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当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正面的答复。群策群力活动的最后,由大家推举出的一位代表负责“撰写”活动备忘录。群策群力活动的领导者任命一位“清道夫”,专门负责帮助和监督各项行动的实施情况。通过这一计划增强员工对管理层的信任;对员工充分授权;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加速传播GE的企业文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团队建设的四个方面:1.团队建设的基础为道合;2.团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组合;3.团队的作用是要发挥整体的凝聚力;4.团队要实现思想流动,循环更新。实现上述四点还要在企业的软实力上下功夫,好的团队首先是要有核心的、全员认同的理念。这一好的核心理念取决于企业领导人自身的德行和对道本原的感悟,并把全员认同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

要想带出一个无往不胜的团队,首先是领导人的德行要符合宇宙自然的天德,并由此设立一个符合本源规律的使命。领导人有了这份德行,首先要做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管好自己,然后才去带团队,实现从自然人到商人、再到成功企业家的蜕变。企业建团队、定战略的本领源自领导人的基因、天赋、历练、家庭传承、修养、实践、持续不断地学习、思想的成熟与提高,还有就是读圣贤书和感知规律的能力。

企业使命的确立归根结底还是要到宇宙自然的大道中去感悟和获得。老子明确指出“道”的能量的运行是有其品行体现的,人类就是来感悟自然规律和弘扬“道”的根本品行的。人类的道德标准源于天道和天德,企业长久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企业使命的设立、坚持、传播、贯彻,并根据企业核心理念建立有效的团队,一代代传承。

回顾过去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到人类走过这样一个路径:道—宗教—哲学—科学—边缘科学。依据老子对宇宙自然的描述,最终还是要返回的,“返者道之动”,也就是人类在边缘科学再往下发展就又回到“道”本源。自然科学已经证实物质的不断分解就到了一个看不见的场了,英文叫“Purified Field”。人类文字著述是越来越多,观点也越来越多,可在21世纪时人类惊奇地发现,人类原本就是来破译这一切背后人类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规律。这一切规律虽然无形,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老子把它命名为道。中国的古圣贤已在一种对自然的感知中,把宇宙规律之根本,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即阴(--)、阳(—)。人类的文明也同样是如此,在人类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地球污染、资源殆尽、气候变化等也随之而来,人类期望的幸福与祥和并没出现,于是就又同声倡导绿色、环保、低碳了。

在中国古圣贤的书籍中,《易经》讲的是宇宙运行的模式;《道德经》讲的是宇宙如何从无到有,而在有的时空中人应该如何根据规律克服私欲的不断膨胀去生存;《论语》则在人的层面又细致地把做人的品德讲清楚,号召人类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有这些是人类组织管理、企业团队的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石。如果谈到企业的应变与革新、谋求发展,我们又要参考《孙子兵法》的出奇制胜了。但守正与出奇是平衡的,企业根基的正道,企业的核心理念、管理制度、文化底蕴是企业团队发展的根本;出奇则是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寻求持续改良的出路。企业的团队建设,首先是要在“正”上下功夫,就是学习和运用孔子的“仁”、“德”,而更进一步探讨,“仁”、“德”的根在于老子的“道”。出奇的前提是有正根的企业核心文化和纪律严明的团队,不然出奇就是歪招,往往毁掉了企业。企业团队的理想状态和均衡发展要求助于老子的“以无事取天下”而达到的无为而治。如此,企业团队建设的根本就找到了,企业长久稳定发展之根本也就找到了。有了符合天德的核心理念,团队建设才有了灵魂。

志同道合是任何人类组织长久发展的基础,将这一核心把握准,企业团队才可以历经循环、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