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潇湘水云
863600000016

第16章

凤姐道:“老祖宗可冤枉我了,我还不是看着妹妹着满身的灵气,便想多拿她些东西搁自己屋子好把自己也熏染出一点半点子仙气来,省得老祖宗老总笑我天天管家越发管出一身俗气来了。”

众人大笑。就听有人进来道:“姨太太和宝姑娘来了。”随后薛姨妈和薛宝钗走了进来。两人见了礼,薛姨妈道:“老祖宗,我们倒来迟了,失礼失礼。”贾母笑道:“姨太太说的哪里话,你们那一大堆事务又住得远,得了信也得走好一阵子呢,怎么会怪你们,这话就见外了。”

薛姨妈笑道:“这便是林姑娘了,好俊的姑娘,我竟是形容不出了。”

贾母笑道:“她还小呢。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夸,从我们家姑娘算起,都比不上宝丫头。”

薛姨妈谦让了一句,脸上还是带出一分得意之色来。

黛玉忙又施礼,亦献上礼物,薛姨妈也赠了见面礼。黛玉仔细打量薛宝钗,见她脸如银盆,眼似水杏,气质端雅,意态从容,微觉诧异,倒是个大方端庄的姑娘,和薛蟠一点都不同,只太过端庄了未免有些虚假,猜不透她的真实想法。

宝钗也着意打量这面前少女,这便是哥哥一心看上的姑娘吗,说实话刚见面时她真的被震撼了。眼前少女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如姣花软玉一般,尤其眉间身上灵气逼人,满身书香之气,真如世外仙姝。这样的女孩若长大了定是倾国倾城,自己自负容貌,和眼前女孩相比不免少了灵气。心下微微的有些酸涩。她压抑住心中的一丝嫉妒,笑着拉住黛玉的手笑道:“林妹妹难得来一趟可要多住些日子,咱们姐妹也好亲香亲香。”

黛玉心里微不自在,这宝钗也属客边,如何说的话竟是以主人自居了,三春尚还没说什么挽留的话呢。只得含笑客气了两句。

贾母道:“正是呢,玉儿这次孤身来京城也寂寞,不如就在这儿多住几天,你的几个姐妹都是好的,在一起也热闹些。咱们家也颇认识几个人,到时找大夫给你看看先把身子调理好是正经。”

黛玉料着得多住几天,便点头答应,只道派人去家里把自己东西取来。贾母笑道:“哪里用了,早料着你这几天来,一应东西都是全的,玉儿很不用客气。”黛玉方罢了。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邢夫人起身笑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贾母点头同意。两人乘车子回了大房,黛玉私下忖度,觉得这里较之二房里精巧了许多,但还是透出些清冷来,便知这大舅舅怕是不太得外祖母的意。贾赦托病也没见,只派人嘱咐了几句。黛玉辞了邢夫人的殷勤留饭,又回了荣府见贾政。

老嬷嬷径直引黛玉进东房来,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亦与别家不同。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心中冷笑,从刚才去东屋开始王夫人一言一行竟都是透着心机,怕是尽想着让自己失了礼出丑,如今又说这样的话,自己也是书香门第的千金,哪有随便去沾惹外男的道理。忍气淡然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黛玉一一答应了,垂头吃茶,想起那个说话天真的少年心下膈应,如今才知道他那些天真自大是哪来的,如何他生出事情来竟是姐妹们的错,反到他是个清白无辜的,既然怕姐妹们闹他,为何不让他出去住,既让他和姐妹们一起住,又总自己心里提防着,这是什么道理。

一时贾母传饭,众人吃饭,黛玉见他家饮食、礼仪都不同,少不得胡乱跟从着。饭毕说了几句话,王夫人便引了李纨凤姐下去了,贾母又在这和黛玉闲话。正说着,忽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黛玉心下正疑惑,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袍子,挂着各样佩饰及一方美玉,花团锦簇竟比小姑娘还艳丽几分,长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心中忽又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绪,似有些怀念又似有些无奈。

宝玉想贾母请过安,又回去见过王夫人,再回来时已经换过家常轻软便装,还是颜色艳丽,衬得人越发阴柔妩媚。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一身素雅的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真是山川灵秀尽钟此一人,喜得眉开眼笑,挨着黛玉道:“这个妹妹我见过。”

黛玉不悦他的举止轻佻,往贾母身边挪了挪,贾母已笑道:“又来胡说。”宝玉道:“真的,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又问黛玉名字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笑他杜撰,宝玉却笑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言谈间无疑把古今所有书都不放在眼中。

黛玉正色道:“父亲原说要在我及笄时赐字,因此二哥哥的好意妹妹竟是不能领了。”

宝玉一盆冷水浇下来,失落道:“妹妹竟也拘泥这些俗礼,‘颦颦’二字何等精妙,妹妹用它又何妨,想来姑父也不会怪的。”

黛玉秀眉轻颦,眼神如无痕秋水,淡淡道:“原来二哥哥竟是可以不遵从父命的。”

宝玉脸一黑,不再答言,贾母忙笑搂了他道:“刚来就怄你妹妹,你妹妹身子弱,你可不许牛了她。”

宝玉气来地快去的也快,复又鼓舞起来:“妹妹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黛玉却知道他再说自己的玉,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安慰,

黛玉远远坐在灯光下,过于明亮的灯光把满屋的珠华锦绣映出一片光影,模糊了眼前人们的面容。只见当地众星捧月似的忙乱,心中一片冷然。好个宝玉,自己刚来就如此做派,竟是把自己置在何地了。

贾母哄了半晌,宝玉方又把玉戴上,宝钗雍容笑道:“宝兄弟也是憨的,你这么闹让林妹妹心里怎么过得去,再者让姨妈知道岂不担心。”

宝玉果见黛玉面色微寒,不过见她如此反增加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韵,不觉有些痴。黛玉看了不着痕迹轻哼了一声,转身挽住宝钗道:“到底是宝姐姐贴心。”宝钗勾起嘴角,越发笑得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