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政治学新论
8484800000029

第29章 国际政治体系与世界格局(2)

国际法理论。15—16世纪国际交往有较大发展,西方近代国际法学家开始涌现,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中提出、发展与完善国际法的原则。在近代早期的西方法学界,自然法理论影响较大。近代国际法的先驱,诸如西班牙的维多利亚(FranciscoVitoria1480—1564年)、亚叶拉(BlbericoGentili(—1584年)、德国的布鲁恩、意大利的根特得(AlbericoGentili)等对战争法、外交使节的作用、地位、豁免权、和约的签署等国家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探索。近代国际法之父,当推荷兰的格劳秀斯(1583—1645年)。他身处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战乱时代,对国际法,尤其是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以自然法为基础,着重探讨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战争行为合理性、国家间冲突与纠纷的处理等问题。他诉诸理性,排斥宗教神学,第一次将古代西方国家的“万民法”移植到近代自然法基础上,改造为“支配国与国相互间交往的法律”,即现代意义的“国际法”。他大胆否定当时的一种法学偏见,即战争与法律不能共存,所谓“国际间除掉战争之外没有法律”,主张要求获得国际和平与安宁,就必须制定与遵守一种被各国共同承认的法律。它认为国际法不是神定法,而是人们根据实践需要制定的。他指出,人生而有自卫权,为保卫和平与生命财产而战是正义的;海洋与空气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各国都有海上自由通航与贸易的权力,制止侵略与非正义的战争,实现海洋通航自由等思想,日后便成了国际法的重要原则的基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基本思想原则,是格劳修斯国际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国际力量间的均势原则。政治权力的分置与制衡思想,在西方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早已论及。近代西方思想家在国家主权的分权制衡理论上有较大发展,并将此思想原则由国内政治领域拓展到国际政治领域,提出了国际力量间的平衡与均势的思想原则。

17世纪法国思想家、路易十四国王时的大主教费内隆(Fenelon)在论及欧洲国家关系时,明确提出了权力均衡的思想原则。“欧洲各国只有维持各邻邦间某种平等和平衡,才能确保各国相安无事。”欧洲的基督教社会是一个世界共和国……构成这一躯体的所有成员为了共同的与各自的利益而负有义务,阻止任何成员采取可能推翻平衡,并使统一整体中所有其他成员不可避免的遭受毁灭的任何步骤。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就是与其他国家相互提携,以抗衡西班牙、荷兰的海上优势,维持欧洲均势与法国的大国地位。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承继了近代早期思想家的均势原则,在《国际法》(1758年)一书中,他强调为了防止出现某一个国家保持绝对优势,取得支配他国的地位,就必须实行均势原则。“任何一个国家不应保持对其他国家的过分优势,其他所有的或大部分的国家都应保持均等的力量”这样才能保持各国自由。

18世纪影响最大的国际法学家法泰尔(Vattel)在谈论当时欧洲国际体系的均势与稳定时指出:“欧洲形成了一个政治体系,一个整体……某种类型的共和国,共和国的各成员虽然是独立的,却能通过共同利益的沟通联合起来,以维护秩序和自由。因此,政治平衡与权力均衡这一闻名于世的格局出现了。这种格局被理解为任何国家无法取得绝对优势,或向别国颁布法律。”

18世纪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酿成欧洲战争,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王位无人继承。根据查理二世遗嘱,立法国路易十四皇帝之孙昂儒公爵为西班牙王储。但西班牙皇后主张立德皇利奥波德一世为西班牙王储。因为他是皇后之兄。欧洲现有势力均衡是西班牙与德国联姻,英、法与其不结盟。如果法西联姻,就会使英国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英国为了保持原有的力量平衡,向法宣战。这一战争持续到1713年,交战国签订乌特勒支和约,牺牲西班牙利益,维持了英、法与德之间的力量均衡,昂儒公爵继承西班牙王位,但放弃法国王位继承权。乌特勒支和约将均衡原则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此该原则成了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2.现代国际政治体系的演进

拿破仑战争向欧洲政治体系与力量均衡的格局挑战,导致近代国际体系向现代国际体系的转化。拿破仑战争失败,“维也纳体系”确立,英、俄、奥上升为欧洲重要大国,法、普地位削弱,西、葡、荷兰沦为次等小国。19世纪后期,欧洲力量格局再度改变,奥地利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中被削弱,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削弱,而普鲁士却通过对丹、奥、法的三次战争统一德国,取得欧洲大国的地位。维也纳体系动摇了。德、俄、奥为维持原有力量均衡而联盟。英法两国为取得优势地位,也捐弃前嫌,结成联盟,于是欧洲新的力量均势形成了。欧洲两大联盟的对峙,在20世纪初,演变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结束,英法集团取胜。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并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综合组织——国际联盟。英法成了欧洲政治体系的中心。

美国独立以后,不断向外扩张,其实力大增,“一战”期间与战后,美也开始涉足欧洲列强的争夺,欧洲旧的均势格局又一次被打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表明美国在欧洲国际政治体系中逐步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表明欧洲中心的国际体系逐步瓦解,西欧北美联合的国际体系形成。

“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埋葬。英法战后已衰落,丧失昔日主宰世界事务的地位,德、意、日作为战败国已一蹶不振。“二战”中,美国大发其财,并在中途参战,战后由地区大国上升为世界超级大国。苏联在战后,经济迅速恢复,也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大国。以美苏为主,由美、苏、英、中四大国构筑的“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力量均势,取代了西欧北美的列强的力量均势,“雅尔塔体系”建立了战后40余年的以“冷战”对峙为特点的国际政治体系。

战后出现的“雅尔塔体系”显示了一些新的特点:

1.沿袭了国家主权、国际法、均势原则等三项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原则,但以《联合国宪章》取代《国际联盟盟约》,以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

2.维持着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力量平衡,主要是美苏之间的势力平衡,这种均势以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军备竞赛与冷战遏制对抗为特征,以美苏全球争霸为主线。

3.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三世界在两大实力角逐的夹缝中形成并发展为独立的国际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意味着雅尔塔体系不复存在,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正在重新分化组合,以形成新的力量均势,一霸多强或一极多元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各国对新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设想不尽相同,未来的国际政治体系尚未成型,世界人民正盼望出现更合理、更平等的世界新秩序。

(第二节)世界格局

一、基本含义与一般特点

1.基本含义

我国在战后很长时间里观察世界形势和研究国际政治,一般使用“力量对比”或“力量组合”词汇,并以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异同来划分国际力量。

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格局”、“国际体系”、“国际秩序”等词汇,随着改革开放、文化交流等渠道而被引进,并被广泛使用。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术研究的进步。“格局”与“体系”等概念,其中意识形态色彩已淡化,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单元,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也成了判断不同制度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所谓格局,意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所谓世界格局(ConfigurationofWorldPower),指多种国际力量,尤其是那些举足轻重的国际力量(既可指主权国家,又可指主权国家联合体)之间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或构架。有时也有人用国际格局、国际政治格局、大格局等词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世界格局与国际体系在概念上有重叠的地方,两者也很难截然分开,但前者比较具体,往往表现为某种具体的样式、态势或规模,后者比较抽象。前者一般以少数几个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际力量(包括世界级大国与地区组织等)为主要角色或“极”借此构架格局;后者则涉及更多的国际行为体(包括行为主体与一般行为体),其中既有主要国际力量,也有一般国际力量。国内学术界对世界格局与国际体系之间的关系,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世界格局、“国际关系体系”、“世界政治结构”的含义相近,主要指国际战略力量间某种相对稳定的联系与系统。有的学者认为,世界格局与国际政治体系的含义,既有相近之处,都指国际战略力量间某种相对稳定的联系,但也有区别之处,世界格局还有规模大小之分,既可指区域格局,也可指全球格局。既有世界政治格局,也有世界经济格局。国际政治体系一般只指全球性的。

2.基本性质

世界格局的本质较复杂,它既包含客观因素,也包含主观因素,它其实是客观存在、主观预测、政策取向的综合。

冷战后世界格局多极或单极之争,并非纯粹是学者间的不同国际关系理论之争。世界格局的本质:既是一种客观的诉求,是对冷战后世界范式或世界格局变化的一种客观表述,任何一种世界新格局的描述,都包含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同时又是一种主观回应,又蕴藏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及期望国际关系发展趋势朝向有利本国利益方向发展的主观预测;此外,它还是一种对外政策取向,包含着相当程度的主观性与目标性。各国学者与政治家对世界格局的不同观点与描述,存在明显的分歧。其中的基本原因是,各国专家学者以及政治家的国家利益、价值取向、政策目标不尽相同。例如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存在几种代表性观点:

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尚未解体前夕,便指出,未来的世界是多极的世界,“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两极格局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1993年预言:“下世纪初世界将形成五角,即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国”。中国学者陈启懋在90年代中曾认为,“从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趋势来看,可以推断新的世界格局必然是一个多极格局。多极格局虽未形成,但其轮廓已经呈现。目前就企图详细描述这个世界新格局是不科学的”,但从现有材料来看,可以对未来的新格局轮廓初步作些预测。

3.世界格局的一般特点

世界格局除了与国际体系有相似又有区别的基本特征之外,还有一般特征。

1.世界格局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世界格局中的主要角色,或“极”,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与利益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冷战期间美苏两极格局中,美国的杜鲁门政府、艾森豪威尔政府、尼克松政府、里根政府与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不尽相同,但遏制苏联、夺取世界霸权的基本目标没变。另外,主要角色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在冷战期间,美国综合国力始终强与苏联,尽管两国国力也有彼此消长的时候。主要角色的基本目标与力量对比相对稳定,因此,世界格局的态势与规模也相对稳定。

2.世界格局的主要角色不多,但不会永远不变。世界格局中的主要国际力量,或称主要角色,或“极”,一般只能由那些具有世界级的综合国力的少数几个重要角色,或角色联合体充当。绝大多数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有其发挥作用的场合,但在世界格局中,并无资格与条件去左右其发展的态势,因此也难以充当主角。世界格局的样式或态势,会发生变化,其中的主角不会只有一个,可能两个,也可能多个,但不可能很多。主角不断更替,因为主要国际力量自身的实力地位会变化,主角更换常常导致世界格局态势的变化。国际政治演变史中,没有一个终身主角。小国可充当主角,例如17世纪的西班牙,大国更可能成为主角。有时候主角也由国家集团充当,如冷战时期的欧共体。某一历史阶段的世界格局中,数个主角的力量不尽相等,性质作用也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角色一般具有最强大的实力,对国际格局态势的演变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其他主角也有重要作用,但往往在相当程度上受首席主角的制约。首席主角的位子更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日本学者光浅汤昭在研究了人类两千多年的历史之后,认为世界格局中的首席主角的更替,一般相隔80年的周期。他认为,美国替代英国而成为首席主角的时间已近80年,日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取代美国而成为首席主角。

充当世界格局中的主要角色,一般必须是有完整的国家主权、彻底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强大的实力等条件。但是相对弱小的国家,如能把握局势,保持国际战略力量的平衡与均势,也可能发挥重要角色的作用。例如,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两霸对抗中的制衡地位。

3.世界格局作为一个系统,它包含若干子系统。世界格局作为一个系统,它是多层次的结构。某一时期的世界格局,往往包含国际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与世界军事格局等子系统。世界格局中的主要角色,可能是综合类的主要角色,一般称之为“超级大国”、“极”,如冷战时的美国与苏联,它们可以在各子系统格局中都充当主要角色;但是有些主要角色,只能是单项类的主要角色,例如日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充当主要角色,但在其他格局中无力充当主角。

世界格局中的主要角色,除了主权国家之外,还可能是主权国家的集团,或以不结盟为特征的中小国家联合力量。战后,在世界格局中充当主要角色的主权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欧共体(欧盟)、日本和以不结盟运动为代表的第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