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吴越文化,造就了浙江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文艺戏剧南戏的诞生地,南戏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戏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体系。浙江人李渔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戏曲家,现存他的戏曲论着《闲情偶寄》词曲部,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以《长生殿》蜚声文坛的洪升是清代一位伟大的剧作家。浙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曲的发祥地。成立于1955年的浙江昆剧团是当时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昆剧表演团体。于次年改编演出的传统剧《十五贯》轰动全国,被时任总理周恩来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源于嵊县的越剧是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此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传统地方剧种还有西安高腔(衢州市)、松阳高腔、新昌调腔、宁海平调、台州乱弹、浦江乱弹等以及海宁皮影戏、平阳木偶戏。在曲艺方面,温州鼓词、绍兴莲花落、杭州小热昏、临海词调、平湖钹子书、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杭州武林调均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浙江的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兼有刚柔。浙派古琴、江南丝竹和平湖派琵琶代表江南柔美的特色。以嵊州吹打和舟山锣鼓为主要代表的浙东锣鼓则欢快愉悦。在民歌方面,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及吴歌的重要形式,舟山渔民号子是舟山各岛渔民、船工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畲族民歌则是南部畲族居民的传统民歌。浙江民间舞蹈和游艺项目也是形式多样,极具观赏性。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是中国传统龙舞的代表。
临海黄沙狮子是浙江最有名的狮舞。余杭滚灯和海宁滚灯是中国传统滚灯的代表之作,余杭滚灯还被选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的节目。
其他闻名遐迩的传统舞蹈还包括青田鱼灯舞、永康十八蝴蝶等。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分别有44、85、47个项目入围。浙江共有“昆曲”(浙江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浙派古琴艺术)、“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乐清细纹刻纸)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浙江世界级文化遗产上榜数已居中国之首。
民间艺术表演类
【越剧】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
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以马塘村为主,为越剧起源,因而越剧应有近150年历史)。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剧经过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期的实践演出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其中影响较大并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记》、《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孟丽君》、《李娃传》、《盘妻索妻》、《盘夫索夫》、《柳毅传书》、《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等。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新昌调腔】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它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唯一遗音。调腔的唱腔系曲牌联套体,在长短句中偶尔有三、四、五、六、七言的不同叠句。唱时每句句尾大多采用一字或数字帮腔,或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帮腔都由乐队以人声帮和,每个乐句的旋律趋向下滑,故有人认为“调腔”即“掉腔”的讹音。调腔的伴奏不用管弦,只有打击乐,分文武场,不同音色的文武场打击乐器有28种之多,后因受当地昆腔和乱弹剧种影响,在极少数折子戏中增加了笛子及板胡伴奏,但仍保留尾音帮腔,艺人称它为“四平”。戏曲界的专家一致肯定新昌调腔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从产生到现在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明代着名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连夸调腔“妙绝”、“又复妙绝”。
到了清代,调腔的班社可谓遍地开花,单是新昌一地就有宋凤台、老凤台等几十家演出团体。调腔的艺术价值除了与众不同的声腔,还有丰富的剧目。调腔所拥有的剧目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中国戏曲发展史。它不仅拥有素有“戏祖之称”的目连戏、始于宋时的老南戏、形成于元代的元杂剧以及明清时期的传奇剧,还有新编历史故事剧和现代戏。其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完备,在国内现存的剧种中是独一无二的。在调腔档案中,仅保存的古剧抄本就达230多本,这些古剧抄本大多为晚清时所抄,其中属于元杂剧的《北西厢》、《汉宫秋》、《妆盒记》等剧目为调腔所独有,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新昌调腔剧团是全国唯一能演《北西厢》的艺术团体,其演出的《汉宫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2006年5月,新昌调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海平调】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宁海平调唱腔、表演非常有地方特色。唱腔以曲牌体为主,多为阴、阳两声结合。一般老生发音较高亢、洪亮,多用鼻音;小生挺拔有力,多用假嗓;净角粗犷雄壮,声带振幅大。演员一人前台唱,后场众人帮唱,遇到较长拖腔时,往往会根据字韵,将句末一字割裂开来,按其音韵行腔。表演以“耍牙”绝活最精彩,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这一绝技称为“绝活”,可与四川“变脸”媲美。此技相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老艺人杨先达(艺名红毛老生)所擅长。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艺人刘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时烟(小生)的“抱瓶滑雪”、“一马双鞍”、“买菜吐红”等,均有较高难度,也是宁海平调一大演技特色。它有《小金钱》、《金牛岭》、《潞安洲》、《天门阵》、《白门楼》、《御笔楼》、《百花赠剑》、《贵妃醉酒》、《陈琳救主》、《偷诗赶船》等100多出传统剧目,其中《小金钱》百余年来与“耍牙”的技艺紧密结合,成为宁海平调中最富有特点的代表剧目。2006年5月,宁海平调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嘉昆剧】永嘉昆剧,又称温州昆剧,是流行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的一个昆剧流派。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永昆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演唱中不受传统联套宫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极大灵活性和丰富性。在打击乐方面也保存了较为古朴的民间锣鼓点。永嘉昆剧“脚色”最初有小生、正生、当家、花旦、大花、小花,外加鼓板和正吹即可演戏,称“八脚头”。后发展到“十三脚”。永嘉昆剧历史悠久,长期扎根于民间,多在乡村的庙台上演出,是城乡居民喜庆盛典、迎神赛会、社火鬼节、神诞佛事等各种民俗宗教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历代艺人的不断创造下,积累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声腔演技富有特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更有所发展,1957年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观摩会演期间,由永嘉昆剧团杨银友、章兴梅演出的《荆钗记·见娘》一剧,使中国戏曲界同行为之刮目相看。我国昆剧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的美誉。名不见经传的温州昆剧也因此成为知名度较高的剧种而蜚声全国。她的表演艺术古朴、自然、明快、讲究生活真实。丑角道白多用温州方言。永昆剧目大小约120多个,有名的有《荆钗》、《白兔》、《杀狗》、《琵琶》、《金印》、《绣襦》、《八义》等;尚有李渔作品7种和一批独有剧目。
【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
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海宁皮影戏始于南宋,清朝末期最为盛行。有声腔、皮人脸谱造型、剧目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入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整个音乐曲牌曲调近百种,现在仅保留了40余种。其次是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另外是剧目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300个剧目。许多剧目是其他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等。由于皮影戏剧目系老师父口传,一般艺人只能演二三十个热门戏,故剧目失传较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243个,其中正本戏78个,开台折子戏(大多为武打戏)165个。2006年5月,海宁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台州乱弹】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是浙江着名的四大乱弹之一,被文化部列为中国318个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台州、温州、宁波、绍兴、金华、丽水等地区。台州乱弹有300多个剧目,常演剧目号称“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七阁”包括《回龙阁》、《兰香阁》等,“八带”包括《鸳鸯带》、《挂玉带》等,“九记”包括《拜月记》、《白兔记》等,“十三图”包括《百寿图》、《双狮图》等。此外代表性剧目还有《三星炉》、《紫阳观》、《汉宫秋》、《连环记》、《长生殿》、《单刀会》、《五虎平西》、《阳河摘印》、《锦罗衫》、《紫金镯》等。台州乱弹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特色。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的分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随着剧种的发展,行当分类越来越细。在表演方面,台州乱弹有许多绝技,如“耍牙”、“双骑马”、“钢叉穿肚”、“甩火球”、“雨伞吊毛”等,长期以来一直为人所称道。2006年5月,台州乱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盐骚子】海盐骚子是明代四大声腔(弋阳、余姚、海盐、昆山)之一,因形成于浙江海盐县而得名。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因其唱腔的优美细腻,并用官话演唱,深受文人、士大夫和宫廷的欢迎,成为影响最大的雅戏曲。明万历以后,水磨昆山腔兴起,逐渐被改革后的昆曲取代。
清康熙以后,即不见记载。但据晚清文人所记,昆曲乃由海盐腔、弋阳腔演变而成,故海盐腔大部分被昆剧吸收,少量保留在永嘉昆剧、江西孟戏以及海宁皮影戏中。海盐骚子依附于古老的民间祭祀仪式——“待佛”,是融宗教信仰、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于一体的海盐独有的民俗风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献记载来看,已有480多年历史。从传统的表演艺术角度来说,海盐骚子是以文学本子为基础,用海盐方言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说唱艺术。
骚子传承唱本全是用毛笔书写的手抄本,没有刻印本。其体裁主要是全韵文和韵、散文结合两种。其曲目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两大类:神歌书(俗称“大书”)和汤书(俗称“小书”)。海盐骚子是海盐民间文化最古老的原生形态。有专家、学者称其是海盐腔的“活化石”,这对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的骚子活动已基本停止,但其艺术的精华部分因深受当地群众喜欢而仍存在于民间。2006年5月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淳安三角戏】淳安三角戏,又名睦剧,因每个剧目只有两三个角色,演员只有一丑一旦一生,故名“三角戏”。三角戏起源于清末民初,它的形成与湖北、安徽黄梅戏,皖南花鼓戏,赣东采茶戏,以及福建三角戏等剧种均有渊源关系。可以说,三角戏是中国戏曲中歌舞类型采茶、花鼓戏的一个分支,其源头可以溯至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花鼓。而对三角戏形成直接影响的则是江西赣东采茶戏。清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和江西赣东采茶戏相继传入浙西山区,这些外来剧种与淳安当地的民间歌舞《跳竹马》相结合后,于清代末年逐渐形成浙西的地方小戏——三角戏。三角戏的表演具有淳朴、明快的特点。它以富有特色的当地乡音为演出语言,其唱词大多来自生活,通俗易懂,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表演艺术,表演中程式动作较少,其表演载歌载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演出风格以家庭喜剧和现代戏见长。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戏曲会演,并多次夺取了殊荣。其中三角戏现代小戏《赤膊女婿》参加全国群众文化戏曲选评,荣获全国群众文化戏曲最高奖——群星奖。2011年5月,淳安三角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