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1882-1982)嵊县(今嵊州)人。字元善。经济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是我国第一位留学研究经济学并获博士学位的学者。
1915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先后任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和教务长。抗日战争时期,曾多次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官僚资本的黑暗腐败。抗战胜利后,积极投身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经香港入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世纪50年代中期,因其“新人口论”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而受到长期不公正对待。1979年平反后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主要着作有《经济学概论》、《通货新论》、《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新人口论》、《马寅初经济论文集》等。马寅初故居在嵊州市浦口和杭州市庆春路210号。
【马一浮】(1883-1967)绍兴人。幼名福田,后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被褐,晚号蠲叟、蠲戏老人。儒学大师、书法篆刻家。1903年留学北美,习西欧文学。后又游学德国,回国时带回德文版《资本论》。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浙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其书法导源于周秦汉魏,篆刻崇尚汉印,恪守古人成法,有《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传世。一生着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主要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等。出版有《马一浮集》。位于杭州苏堤映波桥畔的蒋庄曾为马一浮旧居。
【马叙伦】(1885-1970)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字夷初、彝初,号石翁、寒香、石屋老人。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早年参加南社。
1911年赴日本,加入同盟会。1915年起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1921年起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困居上海,专事着述。1946年参与筹备上海人民反内战运动大会,被推为和平请愿代表,在南京下关车站被国民党特务殴打致伤。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进中央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着有《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等。
【蒋梦麟】(1886-1964)余姚人。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教育家。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曾为同盟会撰写文章。1917年回国,任孙中山秘书,帮助孙中山校订实业计划。“五四运动”时,支持学生运动。同年7月,受蔡元培委托,代理北京大学校务。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支持各校师生的爱国活动,遭到军阀嫉恨,离开北京。1928年任大学院院长和教育部部长。1930年辞去部长职务,重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几次主政北京大学期间,对北京大学的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
着有《梦麟文丛》、《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西潮》、《谈学问》等。
【张东荪】(1886-1973)杭州人。字圣心。哲学家。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辛亥革命后参加袁世凯的进步党。是研究系的重要成员,与梁启超等宣扬基尔特社会主义。曾任光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大共和日报》、《大中华杂志》主编,《时事新报》总编辑。1934年与张君劢等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任中央总务委员会委员。撰文反对唯物辩证法,挑起“唯物辩证法论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哲学上提出“架构论”和“多元认识论”,认为世界由没有物质内容的架构组成,架构不能离开我们的认识。人的认识由“感相”、“根由”、“格式”、“设准”等多元的精神范畴组成,“外界不可知,而自我亦绝对不可知”。着作主要有《新哲学论丛》、《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阶级问题》等。
【陈望道】(1891-1977)义乌人。原名参一、融,字任重。笔名陈佛关、陈雪帆、南山、一介等。语言学家、翻译家。1915年赴日留学。1919年回国,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活动。1920年翻译出版中国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先后任复旦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辞海》修订第一任总主编等。一生几乎涉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多有译着,而于语法学、修辞学贡献尤着。所着《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及古今汉语文的修辞学专着。有《文法简论》、《陈望道文集》等。
【范文澜】(1893-1969)绍兴人。字云台、芸台、仲云、仲,笔名武波、武陂。历史学家。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私人秘书。1932年后任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国文系主任、院长。1940年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50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为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主要着作有《中国通史简编》(三编四册)、《中国近代史》
(上编)、《文心雕龙讲疏》,编有《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郑振铎】(1898-1958)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笔名西谛。
作家、文学史家。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后,历任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学术研究,并主编《世界文库》。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出访途中因飞机失事逝世。主要着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译着有《新月集》、《尽鸟集》,另有《郑振铎文集》。
【夏承焘】(1900-1986)温州人。字瞿禅,晚号瞿髯,笔名梦栩生。
词学家。1921年任北京《民意报》编辑,后历任西北大学讲师和之江大学、杭州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一生从事词学研究,多有建树,尤其是对宋词乐谱的研究,填补了当代词学的空白,晚年被誉为“一代词宗”。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着作有《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等。另有《夏承焘词集》,收入其1921年到1930年间词作300余首。
【唐兰】(1901-1979)嘉兴人。字立厂,又作立庵等。古文字学家、史学家。早年就学于江苏无锡国学专修馆。后在东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教。1936年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39年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文科研究所导师、代理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理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为着名古文字学家、青铜器专家、先秦史学家,考释出来的文字极多,为学者所推重。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称:“甲骨的文字考释,以唐兰的贡献为最。”主要着作有《古文字学导论》、《中国文字学》、《殷墟文字记》、《天壤阁甲骨文存并考释》、《西周青铜器铭文史征》(上卷初稿)等。编有《北京大学所藏甲骨卜辞》。
【冯定】(1902-1983)宁波人。哲学家。1927年受中共派遣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抗战期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问题,写成一批长篇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又陆续写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共产主义人生观》等书。哲学代表作为《平凡的真理》。
【全增嘏】(1903-1984)绍兴人。外国哲学史家。早年随祖父与父亲居住于贵阳、上海等地,承家学渊源,在中国经典与国学方面有深厚基础。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并修完全部博士课程。1928-1937年先后在上海任中国公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抗战前后,曾任英文《中国评论》周刊编辑、《论语》主编、英文《天下月刊》编辑,1942年起担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及校图书馆馆长,1956年任复旦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主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西方现代哲学研究室主任等职,并成为全国西方哲学史专业第一批博导,1958年开始任《辞海》编委兼外国哲学史分科主编,1979年任《哲学大辞典》副主编兼外国哲学史卷主编等职。主要着作和译作有《西洋哲学小史》、《不可知主义批判》、《宇宙发展史概论》、《爱因斯坦论着选编》、《牛顿自然哲学着作选》、《华莱士着作集》、《自然科学史》(梅森着),主编《西方哲学史》(上、下册)等。
【吴晗】(1909-1969)义乌人。原名春晗,字辰伯,曾用笔名梧轩、酉生、赵彦、刘勉之、刘恢之等。历史学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史学系,专攻明史,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起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54年起主持标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工作。1959年应毛泽东建议,研究海瑞,创作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一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对明史研究尤着。主要着作有《朱元璋传》、《明史简述》、《投枪集》、《灯下集》等。
【夏鼐】(1910-1985)温州人。字作铭。考古学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1941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74年起曾先后当选为英国、德国、瑞典、美国、意大利等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曾主持和指导明定陵、长沙马王堆等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者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中西交通史、中国科技史等方面研究成果卓着。主要着作有《考古学论文集》、《中国文明的起源》等。
【谭其骧】(1911-1992)嘉兴人,生于辽宁沈阳。字季龙,笔名禾子。历史地理学家。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后升级为研究所,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所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的研究和中国历史地图的绘编,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编及主持修订了《中国历史地图集》,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学艺术人物
【黄宾虹】(1865-1955)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原名质,字朴存、朴人,别署予向、虹庐、虹叟等,中年改号宾虹。书画篆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为贡生。后弃官参加反清活动。曾在上海美专和北平艺专任教授。1948年来杭州,历任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华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被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其山水画以浑厚的笔墨层次表达丰富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觉。着有《黄山画家源流考》、《中国画学史大纲》等。在印学方面,手编《堂藏古玺印集》、《古玺印存》等。另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张元济】(1867-1959)海盐人。字筱斋,号菊生。出版家。清光绪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戊戌政变”时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文化事业,主持商务印书馆,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辑有《续古逸丛书》。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文史馆馆长、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着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涉园序跋集录》等。
【陈半丁】(1876-1970)绍兴人。名年,字静山,号半丁,以号行。
画家。幼年家贫,14岁为杂货店学徒,耽情绘画,爱交诗朋画友。20岁到上海,结识任伯年、吴昌硕、袁梦白诸名家,朝夕相处,切磋技艺达10年之久,尽得所传。40岁后,应蔡元培之邀,任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聘其为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为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其画得任伯年、吴昌硕真传,进而师法陈白阳、徐青藤、石涛、赵之谦诸家。擅长写意,无论花卉、山水、人物,皆能挥洒自如,雅俗共赏。又精鉴别、善收藏,在书法和金石篆刻诸方面亦深有造诣。有《陈半丁画集》、《陈半丁花卉画谱》等。
【张宗祥】(1881-1965)海宁人。谱名思曾,字阆声,号冷僧,又署铁如意馆主。学者、书法家、古籍校勘家、藏书家。清光绪年间举人。抗日战争期间,任文澜阁《四库全书》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至1965年任浙江图书馆馆长,还任省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曾将自己收藏的珍贵古籍1000余册、手抄本240种、宋帖一箱,捐赠给浙江图书馆。毕生从事古籍校勘,兼通诗、文、画、医、剧等。其着作有《书学源流论》、《清代文学史》、《临池随笔》、《冷僧书画集》、《张宗祥论书诗墨迹》、《张宗祥书画论丛》等。
【郎静山】(1892-1995)兰溪人。摄影家,中国第一位摄影记者。
1928年起先后组建中华摄影学会等社团,并举办中国第一次大型影展。
1941年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衔,1968年获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衔。一生致力于集锦摄影的拍摄和暗房技法的研究,并于1942年获得成功,成为世界摄影史上的创举。着有《集锦摄影作法》等论着和《静山影集》等画册十余本。作品入选美国《世界百科全书》,并被列为世界着名摄影家之一。国际摄影界赠以“亚洲影艺协会之父”称号。1980年美国纽约摄影协会首届颁赠世界十大特艺家荣衔,郎静山荣列第三,被赠予“集锦派专家”衔。
【周信芳】(1895-1975)慈溪人。名士楚,艺名七龄童、麒麟童。京剧表演艺术家。7岁从陈长兴学艺,不久即以“七龄童艺”名在杭州天仙茶园演出。12岁时,入北京喜连成科班,与梅兰芳、马连良等同科学艺,演老生。18岁回上海,以《刺巴杰》、《莲花湖》、《凤凰山》等驰名。艺术上勇于革新,博采众长,吸收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诸家之精华,并借鉴花旦、花脸的表演,融会贯通,逐步形成富于激情、节奏明快、念白铿锵有力、表演真挚朴实的“麒派”艺术。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如《四进士》中的宋士杰、《萧何月下追韩信》中的萧何、《清风亭》中的张元秀、《义责王魁》中的王中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等职,摄有影片《宋士杰》和《周信芳舞台艺术》。着有《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
【茅盾】(1896-1981)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郎损、玄珠、冯虚、方壁、石萌、石崩等。文学家、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1921年,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倡导现实主义。同年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为早期共产党人之一;接编《小说月报》,实行全面改革。1930年加入“左联”,与鲁迅一起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1932年出版长篇名着《子夜》,还发表了《林家铺子》、《春蚕》等现实主义作品。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参观讲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部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曾主编《人民文学》、《译文》,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58年出版《茅盾文集》(10卷),1984年出版《茅盾全集》(15卷)。茅盾故居位于桐乡乌镇。1896年7月,茅盾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童年、少年时代,在上海工作时几乎每年回乌镇探亲,直至1940年。故居东临立志书院,原为茅盾童年就读过的立志初级小学,1991年修复并开辟为茅盾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