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8245500000030

第30章 文化观察(6)

鸽子鱼,属地方传统名贵特产。清代曾列为贡鱼,民间俗称“宫筵鱼”,生息繁衍于黄河流域。在沙坡头区香山乡南长滩、迎水桥镇北长滩一带的湍急水域之中,中宁县、靖远县等地亦有所见。捕捉这种鱼,民间常用渔网。当被捕入网后,乍一看,其形态酷似一只蹲立于树枝上的鸽子,故名“鸽子鱼”。

鸽子鱼在动物分类上属鱼纲锺科,系铜鱼(Coreiustieterodon)之一个近似种,学名为北方铜鱼(C.septentrionatis),经典着作均以“一种珍贵鱼类”而论。其体延长,形似鲤鱼,前段圆筒形,后部侧扁,长达40多厘米,重一两斤。但头、口、眼异于鲤鱼。头小,吻尖长;口小,呈马蹄状,唇厚;口须两角各一,粗长;眼小,略带红圈。全身淡红鲜亮,鳞甲细柔,脊显褐色,背呈古铜色,腹紧收且泛银白光泽。一般冬季来临,即沉入河底峡谷洞穴冬眠,初春苏醒,四五月间产卵。夏、秋每逢汛期河水特别浑浊时,常露头呼吸,这便是捕捞之良机。另据沿河一带老辈人讲:鸽子鱼具有强烈的洄游习性,每遇河洪,泥沙泛起,常被呛昏,流离失所,然而无论漂泊多远,仍不辞逆水跋涉之劳,重返故里。

鸽子鱼不易捕捞,又难于人工繁殖,产量甚少,自然吻合物以稀为贵之道理。然而,它肉质细嫩少刺,则是同族难以相提并论,尤其清蒸后浓郁香醇之味,清爽可口之汤,雪白鲜美之肉,便是鸽子鱼“珍贵”之根本所在。更有甚者,鸽子鱼特有的解醉醒酒之功,又具保暖祛寒之效,享贡品之殊荣也就顺理成章了。据史料记载,清代中后期,朝廷曾钦命宁夏等地官吏按时进贡鸽子鱼,并在中卫、景泰、靖远、兰州等地设立“官渔”,以收取和运送鸽子鱼进京。这样,鸽子鱼便成为京兆王家独享口福之奇珍。当时,一对鸽子鱼竟可换取一件上等的沙毛裘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卫市场尚可偶尔见到鸽子鱼。据北长滩年长者回忆:当地黄河峡谷于九十月间河水变清,鸽子鱼群可见,篓捕、手逮均不空还,而用雷管炸最富效果。有时一次能捕捞几褡裢鸽子鱼,肩挑驴驮,五更天启程赶中卫城露水集,准能卖个好价钱。诚然,每当远方来客,中卫人若能按乡风土俗用鸽子鱼款待客人,则引以为大荣。尤其中卫县人民政府原招待所烹饪的清蒸鸽子鱼独具特色,宾客赞不绝口,历来在西北地区负有盛名,是宴席上的珍肴。民间也因此广为流传“天上的鹅肉,山里的鸡,比不上黄河鸽子鱼”的歌谣,以及关于鸽子鱼由来的种种神话故事。但是,随着黄河水域污染程度日趋加重,这一遐迩闻名的鱼种资源处于自生自灭之中。尤其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化学肥料、农药的普遍使用,工业废渣、废水人河污染,加之任意捕捞及毒杀、炸鱼现象时有发生,鱼类生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鱼类生长繁殖遭遇极大灾难,导致包括鸽子鱼在内的河鱼渐少,甚至绝迹。

拯救鸽子鱼吧!愿它的美名和醇香永驻人间。

十一黄恩锡与《乾隆中卫县志》

《乾隆中卫县志》属中卫历史上首部地情着作,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秋七月操觚至十月脱稿,翌年夏刊布。中卫知县黄恩锡主编。刻本线装,16开本,文言体。宁夏西路中卫儒学教授刘追俭起草,宁夏府中卫县儒学教谕张敏、典史李延凤、巡检司舒采愿参修,杨士美、蒋前烈、罗全诗、魏殿元、魏修德、汪兆鳌、柳峻参校采访。本书前置序言、凡例、图考。内设地理考卷,辖目星野、沿革、疆域、山川、水利、风俗、物产;建置考卷,辖目城池、堡寨、公署、仓廪、学校、祠祀、祥异;贡赋考卷,辖目额征、户口、税课、盐法;边防考卷,辖目塞垣、营制、边界、驿递、关梁;官师考卷,辖目官制、职宫、名宦;献征表卷,辖目人物、忠节、孝义、烈女、流寓;选举表卷,辖目科甲、乡贡、武阶;古迹考卷,辖目古迹、各景考、杂记;艺文编卷,辖目上谕、议、论、书、记、序;艺文编卷,辖目传、赋、铭、诗。不含附载之类,凡10卷36目,加之有关目下所缀附录12篇,全志约10万字。随文插入地舆图、水利图、星野图、文庙陈设图、文庙乐舞图,计5幅。附殿序跋5篇,钟兰枝、图搭布、隆甫、黄恩锡分别作序,罗元琦作跋。所作反映中卫风土人情、物产名胜的大量诗词、碑记,部分被收入乾隆县志、道光县志,《艺文编》《中卫竹枝词》尤为代表作,并就中卫原有“十景”逐一考证,采风问俗,更标为“十二景”,均做以疏注。对研究当时中卫文化、习俗、生产生活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品位。本志乾隆刻本,现藏中国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以及北京市、上海市、甘肃省、大连市、青海省、湖北省、四川省、兰州大学、台湾省图书馆及中卫市档案馆;甘肃省图书馆油印本(1965年),现存北京师范大学、甘肃省、南京市、四川省、重庆市图书馆及本市地方志办公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油印本,现存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

开创中卫地情着作先河者,黄恩锡功不可没。黄恩锡,字素庵,生于云南赕北,今云南省永胜县人,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由西宁碾伯(今青海省乐都县)调任中卫知县。除勤政建功于民外,他还擅文善赋,着述施说。莅职4年后,以心眼所历,精神所到,殚精竭虑,搜考编排,纂修成《乾隆中卫县志》,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

在卫莅职六载,黄恩锡以民为本,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造福一方,颇着政声。尤其是在兴修水利、倡儒兴学、体恤民情、赈济灾民、编辑志乘等方面,深受邑人称颂。疏浚七星渠,亲自勘察并捐俸补修红柳、冯城二沟涵洞,下延渠梢至张恩堡人河,使其下游4.8万余亩土地得以垦种浇灌;详请议修广武一带河堤、码头,开创宁夏河防之先例。针对边地父兄教子弟重武轻文、村师俗学罔知经史古文、课文滥本残牍等弊端,在各堡社学中聘请端士以提高教学质量,置学田以资教学费用,公务虽忙却坚持每月课试并亲自阅批,俸禄虽廉却捐修社学,致使中卫科第自此崛起。先后上书清除本县河崩沙压地亩差粮,减轻农民负担;上书夏(今银川市)、朔(今青铜峡市)、灵(今灵武市)三县粮车直运凉州(今武威市),免除中卫民众转运粮食的沉重苦役;请建宁安粮仓,就近征收额粮,从根本上减轻了今中宁县黄河以南地区农民交纳额粮的困难。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周边地区皆大旱,难民纷集中卫,他亲自主持赈济,由县城前往各堡村倡议劝捐,置养济院,开设粥厂,发放毡衣布裤,灾民返籍时又发给三日口粮,自是年十月至翌年二月,道无冻饿流殍。

十二郑元吉与《道光续修中卫县志》

郑元吉,江西金溪县人。附监生,敕授文林郎。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始任甘肃宁夏府中卫县知县,因迭职间隔一年,于二十四年(1844年)复任。系自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裁撤“宁夏中卫(军政合一体制)设置“中卫县(行政体制)建制后的第二十四、二十六任知县。在职期间,重视水利,倡导儒风,编辑志乘,勤政于民,为邑人所拥戴。

莅官不久,便徒步从简,亲自踏察数千亩之地,按田亩派工,计工课粮,并就七星渠因患制宜:“水之散者聚之,流之潴者泄之,坂之倾覆者砌筑而坚固之”,致使渠貌焕然,弊去利兴,新宁安堡4万余顷土地从此得到灌溉保障。刻意谋划,多方筹措,不惜钱粮万余,率官民合力乐作,于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初夏兴工。修葺文庙,历时两年不怠,庙学之风重振有加。其铭文墨迹,散见于碑刻志乘。道光二十年仲夏起,暇取旧县志纲目,广征稽索,博采辨核,补遗正讹,并顺延下限80年,于翌年纂修刊布《道光续修中卫县志》一部,其内目各得体要,为本县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道光续修中卫县志》于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仲春,由知县郑元吉发起主修,前中卫县教谕褚裕智、县教谕李赓廷、县渠宁巡检俞仁育、县典史沈烜协修,直隶州州判余懋官编辑,经甘肃州侔余子佩审定成书。文言体,16开本,刻本线装,图文并茂。

本书与《乾隆中卫县志》相隔80年,一脉相承。其继承前志优点并有所补充发展,见誉于人口。除陈列序跋外,内设地理考、建置考、贡赋考、边防考、官师考、献征表、选举表、杂记编、艺文编,凡10卷30目,约12万字。详细记载了本县自明迄清400余年的政治、经济、人文及地理、自然、物产、风俗诸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清代着名地方志专家、甘肃布政使程德润谓其“详略得宜,信乎师《武功县志》之遗意”。该县志被多次刊印,布行广泛。

为了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应有识之士倡导,中卫县人民政府曾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80年代,先后5次组建专门班子,本着“旧有者振其废,本无者补其阙”的初衷,整理旧志,编修新志,但前4次皆因战乱或条件制约而未果。1986年8月8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正式成立“中卫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卫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纳人才,定编定员,保障经费,在自治区率先将《标点注释中卫县志》列入正式出版规划,并严格按照《宁夏史料丛刊出版说明》的要求,投入正常运行。选取《道光续修中卫县志》为蓝本,进行标点、注释、校勘,经宁夏地方志办公室专家审定,于1990年12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版本规格为大32开,仿线装本。全书22万字,共印3000册。

本书蓝本系文言体,无标点,用典多,不易懂,加之线装刻本印数极少,很不便于存查阅览。整理时把重点放在了修订标点、新增注释、校正勘误,并全面审定。注释范围包括主要的人名、地名、官名、典故、疑难词句等。本着尊重原着,保持原貌的原则,对原本中属于糟粕的部分未作删除,只是在注释中加以说明,更正了一些错别字,补充了部分遗漏文字,校勘了个别舛错之处,恢复了所有避讳内容,并适当划分了段落。标点注释后,合10卷为一部,加注约1500条2.8万字,还辑录了《乾隆中卫县志》之卷目、序跋、附录、再版说明、序言、后记等,着名书法家胡公石题赠了书名。饱览全志,其印刷装帧考究,文字清晰易懂,更具资料性、科学性和可读性,荣获宁夏社会科学奖项,遂成为本县着述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已被国内外多家图书馆及地情研究单位收藏。

道光线刻本,现藏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民族文化宫以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南京市、甘肃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和甘肃省博物馆、南京地理研究所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曾于1965年刊布油印本,现存于北京师范大学以及甘肃省、南京市、无锡市、四川省、重庆市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是志油印本,现存于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吉林省图书馆。

十三王树艄与《重修中卫七星渠本末记》

王树枬,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898~1903年)署中卫知县。生于1850年,卒于1936年,享年86岁。字晋卿,号陶庐老人。中国近代着名边吏、地方志名家、着名书法家。在卫履职五载,励精图治,政声卓着,卫人曾建生祠纪念。民国24年(1935年),王树枬定居北平,张大千先生为其做肖像一帧。其端坐巨岩,朱袍白髯,青绿山石,苍松双拱,侧有泉流,前现涓溪。画面右上方题字两行,篆书“陶庐老人八十有五造像”,行书“乙亥八月蜀郡后学张爰谨写于宣南”,连同生平事迹载入新编《中卫县志》,《辞海》《历史大辞典》《清三百年名人年谱》亦有条目。

其祖上于明万历年间由保定府雄县迁到新城县邓家庄定居。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中秀才,同治十年(1871年)中选拔贡。至后,随祖父在莲池书院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聘为《畿辅通志》修纂。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在保定乡试中举人,光绪八年(1882年)被冀州知州吴汝纶聘为信都(今冀州市)书院主讲,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派工部任主事,至后分别就任四川青神知县、资阳县令、富顺知县、兰州督署幕僚、中卫知县、兰州道、新疆布政使。民国3年(1914年),清史馆成立,被聘为《清史稿》四总纂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出任萃升书院主讲。其擅长诗文,精通经史,勤勉于地方志修纂,着述十几部330多卷,存世《冀县志》《新疆图志》《奉天通志》《新城县志》《法源寺志》等。

宁夏自秦汉以来古沟渠纵横,大小有百十余条,灌排流畅,稻香鱼肥,素享“塞上江南”之美誉。但是,在清代以前几大渠系修建,只见于零星古籍、碑刻记载。所幸,清代首部反映古渠修建的着作《重修中卫七星渠本末记》,于近期在中卫发现。楷书线装本,由王树枬整理编纂。全书约5万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述了对工程重修的可行性报告与决心,分析研究与查勘、造价预算等;中卷记述了项目工程施工、工匠使用状况、劳动用工、工程进度、工程公告等;下卷记述了工程质量核查、工程后期管理、朝廷对工程质量验收,以及工程各标段竣工后的效果。本着述填补了宁夏古渠文献空白,对研究明清时期中卫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文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8岁的王树枬署理中卫。之前,甘肃总督勤肃(字陶模)与其曰:“自古黄河富宁夏,中卫大小20余渠,惟七星渠为大。但受山河之害,废弛已八九十年,历任以工程大而且难莫能复,坐失富源。汝到任后,亲身踏勘,究竟能兴复与否,据实告余。此关乎国课民生,最大且要者。吾之委汝署理此缺,正为此也。”王应之曰:“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但患人不为,非必不能为也。”勤肃笑而颔之曰:“即以烦君署中卫县。”翌年二月,王赴中卫,接印视事。遂传七星渠绅士,询明兴废之由。四月初,王渡河赴宁安堡,带同堡巡检童爱忠,查勘渠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为决意修渠,于红柳沟旁筑室3间,听讼于是,文移于是,着书于是。稍暇,手持布伞,徒步巡视,上下督工,露憩风餐,与民同作同息。如是者,两年告成。全渠长共一百七八十里,审形度势,修筑进水闸3座、退水闸3座;或筑飞桥,使渠水从桥上流,山水从桥下泄;或筑暗洞,使山水从洞上泄,渠水从洞中人。渠身深浅宽狭,随地异形,导流决壅,培旧筑新。渠成,200里荒田尽成沃壤,而只费万余金,由谷仓变价借用,领户按亩偿还,未费国家一钱,而国课骤增,县以大富。

王树枬坐资阳时杖毙一人,被革职。两江总督张之洞闻此即延为幕公。后查明,乃受知县聂某所诬陷,聂被置于法。光绪二十一年(1895)甘肃回民起事,陕甘总督征军火于两江,王树枬主运其事。总督勤肃征人才于张之洞,遂荐王树枬,人其幕府,主奏折。义和拳之起,宁夏道府皆旗员,均召人署中,令民学习,不数日蔓延中卫。王树枬出示严禁,并飞函总督,请通饬全省,遇有拳民,尽行镇压。此其阶级本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