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8245200000031

第31章 配送与配送中心(3)

分拣和配货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支持性工作,它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也可以说分拣和配货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7)当单个客户的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友卩何集中不同客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和运力的问题,这是就需要配装。配装与一般送货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是具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与传统送货的重要区另1J之一。

(8)送货作业是将货物装车并实际配送。完成这些作业需要事先规划配送区域或安排配送路线,由配送路线选用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顺序,并在商品配送途中进行商品跟踪、控制,制定配送途中意外状况及送货后文件的处理办法。

(9)结算作业是配送最终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送货单在得到客户的签字确认后或交给第一承运人并签署后,可根据送货单据制作应收账单,并将账单转人会计部门作为收款据。

7.3.3配送具体运作岗位的操作流程

配送具体运作岗位的操作流程与具体运作人员的工作关系如图7-5所示。

7.4配送合理化

7.4.1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对于配送的决策评价,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也就是说,存在着配送决策的权变理论。配送中心追求效益最大化是目的,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是考虑长远利益还是顾及短期收益是人们需要慎重对待的。一般情况下,常常选择“适宜”,也就是考虑综合效益的“均衡”。所以,配送的决策是全面、综合的决策,在配送运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由于不合理配送所造成的损失,有时某些不合理现象是伴生的,要追求大的合理,就可能派生小的不合理。所以,这里只论述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应注意防止绝对化。

(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配送是利用较大批量筹措资源,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筹措成本,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用户自己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如果不能集中多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批量筹措资源,而仅仅是为了某一两个用户代购代筹,就很难说能降低资源筹措费用,甚至可能增加交易费用,因而可以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资源筹措不合理还有其他表现形式,An配送量计划不准确、资源筹措过多或过少、在资源筹措时不考虑建立与资源供应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等。

(2)库存决策不合理。配送应使集中库存总量低于各用户分散库存总量,从而可以节约社会财富,同时降低用户实际的平均库存水平。因此,配送企业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一个总量适宜的库存,否则就会出现仅仅是库存转移,而未解决库存的不合理。配送企业库存决策不合理还表现在储存量不足,不能保证随机需求,失去了应有的市场。

(3)价格不合理。应该讲实行配送的价格应低于不实行配送时的价格,即低于用户自己进货时产品购买价格力卩上自己提货!运输及时间等成本总和,这时用户才会选择配送中心。有时候,由于配送可以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即使价格稍高,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不是普遍的原则。如果配送价格普遍高于用户自己进货的价格,损害了用户利益,这就是一种不合理表现。当然,价格制定过低,恶性竞争,使配送企业无利可寻或亏损经营,也是不合理的。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一般的配送总是增加了部分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的增加可以降低用户平均库存水平,因此可以抵消增加环节的支出,可以取得一定的均衡效益。但如果用户使用批量大,可以直接通过社会物流系统均衡批量进货,比通过配送中心中转送货可能更节约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不直接进货而通过配送,也是属于不合理的。

(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配送与用户自提比较,尤其对于多个小用户来讲,可以集中配装一车送几家,这比一家一户自提,可大大节省运力和运费。如果不能利用这一优势,仍然是一户一送,而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则属于不合理。此外,不合理运输的若干表现形式在配送中的出现,也会使配送变得不合理。

(6)经营理念的不合理。在配送实施中,许多时候由于经营者理念不合理,使配送优势无从发挥,并严重损害配送中心的形象。例如,配送企业利用配送手段,向用户转嫁资金和库存困难,在库存过大时,强迫用户接货,以缓解自己库存压力;在资金紧张时,长期占用用户资金;在资源紧张时,将用户委托资源挪作他用等。这些都是在开展配送业务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

7.4.2实现配送作业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于配送,目的更明确且和用户联系更紧密,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投人增加不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

(3)推行共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线、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成了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成为用户储存据点,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的物资送到,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可以开展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库存包揪。这种送取结合,使运力充分利用,也使配送企业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追求合理化。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保证,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甚至零库存,有效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6)推行即时配送。目卩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供应不足、供应不及时,提高供应保障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是配送企业能力的体现。即时配送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手段。此外,对于用户实行零库存,时配送也是重要保证手段。

7.4.3配送共同化

1.共同配送的概念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指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客户所需物品数量较少或使用车辆不能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

物流的共同化并非局限于配送的共同化,还包括物流资源利用共同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共同化及物流管理共同化。在此,物流资源是指人、才、物、时间和信息;物流设施及设备包括运输车辆、装卸机械、搬运设备、托盘和集装箱、仓储设备及场地等;物流管理是指商品管理、仓库管理、配送管理、作业管理、成本管理、劳务管理等。

2.配送共同化的基本模式

常用的配送共同化的基本模式有3种。

(1)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是指独立核算的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可能是由专业的物流公司建立的,也可能是大型的连锁公司独资兴建或控股的物流子公司兴建。这类公司不仅承担物流作业,而且往往也兼有采购和批发职能,实际上是一种配销中心。当然也有可只从事物流作业活动。

(2)厂商联合型配送中心。厂商联合型配送中心是在厂家与批发商或供应商与连锁总店之间进行共同配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发商按区域进行共同配送,每个批发商只负责特定区域的商品配送,在这些区域除配送自己经营的批发商品外,还负责在这一区域配送其他批发商的商品,在其他区域,别的批发商同时也为其提供同样服务;二是众多厂商通过配送中心的共同配送向众多的连锁店配送商品,每个厂商都将要配送给各连锁店的商品先配送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为各连锁店进行共同配送。

(3)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是由批发商、零售商、连锁公司共同组建配送中心,向同一地区众多的零售店铺进行共同配送,如图7-6所示。

3.共同配送的运作形式

共同配送的运作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主要有以下两种运作形式。

(1)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即由一个配送企业综合某一地区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

(2)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

4.共同配送的优势

共同配送的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共同配送主要是货主(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和运送者通过协同配送,解决运输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货主的角度看,通过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共同配送时,送货的一方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一方可以进行统一的总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

从运送者的角度看,卡车运送也多为中小企业所为,这种形式不仅资金少、人才不足、组织脆弱,而且运输量少、运输效率低、使用车辆多,在物流合理化及其效率上受到一定限制。如果实现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集货、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进行往返运货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同时,可以通过共同配送,扩大向客户提供多批次、小批量的服务。

单项选择题

(1)配送中心的业务活动是以()发出的订货信息作为驱动源。

A.生产订单B.客户订单C.订D.内部订单

配送中心进货作业不包括()。

A.订货B.C.接货D.验收入库

组织合理化配送作业不包括()。

A.订货发货合理化B.商品检验合理化

C.备货作业合理化D.送货时间合理化

以货主为主体的协同配送不包括()!

A.厂家B.批发商C.运送业者D.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