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穿越清宫之天为谁春
824300000038

第38章

白神父听到“私自出府”时一下子就明白了胤禛与洛雪的关系。连忙向胤禛表示歉意:“四阿哥,微臣不知洛姑娘是您的人,无意冒犯,请四阿哥恕罪。”

看到白神父一把年纪的人却要向胤禛低头认错,洛雪心里充满了歉意,“神父,此事与你无关。四爷,今日之事错在于我,请你不要迁怒他人,神父和玉珠都不过是局外人。”

胤禛深邃的眸子里看不出任何神情,“你先回府去吧。”转而示意白神父随他进入教堂的里侧。

回到王府,文珊已经端坐屋里了。看到洛雪回来,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下了。

文珊抓住洛雪的手,“你到哪里去了?”

洛雪从袖子里拿出几卷色泽鲜艳的丝线在文珊面前晃了一下。

文珊抢过丝线,高兴的说道:“我的好姐姐,你怎么买到的?这几种颜色我可是找了好久。江南的丝制坊我也托人去买过,快告诉我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托了一个洋人朋友从欧洲带来的。”

文珊瞪大了眼睛,“你还有洋人朋友?”

洛雪一眨眼睛,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只小瓶子,“这是一种香料,叫‘瑞脑龙延’,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你沐浴的时候加些进去,据说洗后三日内身上仍然香气不散。杨贵妃就常用这一草药沐浴。”

文珊打开瓶子闻了一下,满心欢喜的捧在手中,“爷一定会喜欢这味儿的。”

洛雪皱皱鼻子,“给你这香料是想有助于你的睡眠,不过用来取悦你的贝勒爷也不枉它这三日不散香气之说了。”

文珊羞红了脸,“你就知道寻我开心。”

洛雪笑着看看文珊,心里却说不出的同情。女人的一生注定要依附于男人,女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讨男人欢心,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有着同样的悲哀。

“回来这么些日子了,爷还没在我房里留宿过。”文珊才有的笑脸瞬间无存。

“他也许是考虑到你身子刚好。”想到胤禛望着自己的眼神,洛雪总觉得有点心虚。

“对了,刚才进宫给额娘请安,她好象老早就知道了你似的,非要传你。你……你和爷一起出去的吗?”

“恩?”洛雪显然未反应过来刚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爷不是差人回了话,说他和你一起出去了,改天会亲自带你入宫请安的。”文珊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洛雪,生怕自己的话有冒犯之处。

洛雪不置可否的点了一下头,文珊见状也就不再接下这个话题。

两人又恢复了一贯的安静,文珊摆弄着丝线,啄磨着要给胤禛绣个什么好看的荷包;洛雪又开始舞文弄墨,练起了大字。

玉珠带着刚下课的弘历进屋,弘历恭敬的向文珊请安,却自然的走到了洛雪的身边,亲昵地拉住洛雪的手。虽然早已熟悉了洛雪和弘历母慈子孝的样子,但每当此刻,文珊的内心总还是会有挥之不去的孤寂。看着弘历和洛雪如出一辙的脸,文珊忍不住低叹了口气,终有一天所有人都会发现的。

“今天先生教了什么?”这是洛雪每日必问的问题。

“先生今日留了一道题,何为立国和治国之本?”

“你可有想好?”

“恩,”弘历点头,“记得您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百姓乃立国之本。”

洛雪微笑的点头,“那治国呢?”

“治国得先治人,治人就要先立法,依法治国,有章可循。”

“说的不错,”洛雪将弘历拉到一旁坐下,“看来这些日子是在用心学东西。今天再给你讲一个小典故,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弟子问孔子:‘何以治天下?’孔子曰:‘足兵、足粮、足信。’弟子又问:‘如去一样应如何去?’孔子曰:‘足兵。’弟子再问:‘再去一样呢?’孔子曰:‘足粮。只要留下信任你的老百姓,就什么都有了。’可见民心所向是兵和粮都无法相匹的。你刚才说的很对,立国之本就是百姓和民心,任何时候都要将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百姓有安稳的日子,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弘历认真的听着,一一将洛雪的话记下。

“治国和立国又有所不同。你刚才说治国先治人,治人先立法,固然是对的,只是这个‘治人’应是先‘治吏’,治国先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若是官不象官,结果就是民不象民,国将不国。至于治百姓,立法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以德理服人’。”

玉珠拿着点心走到洛雪面前,“你还让不让弘历休息?上了一天的学,回来还要听你这个老夫子念叨。行了,”说完就将弘历拉过去吃点心。

洛雪笑着起身,抬头却迎上站在门口的胤禛那两道深不可测的目光,不知他站了多久了?

胤禛走了进来。文珊连忙过来迎接,却见胤禛只是走到洛雪的面前,“记住,女子无才便是德。你这些治国安邦的礼仪说教,在屋里说说就行了,出了这个屋给我乖乖做个八旗子女。我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雍王府出了个了不得的才女。”

是的,他早就该料到这个女人的不寻常,这些治国的道理要是传到别人耳朵里,真不知是福是祸,但掀起轩然大波是定然的。幸亏只是个女儿身,不然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了不得的人物。